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北門廣場景觀整備計畫打造地區共榮 優質人文歷史地景市民共享

    • 發布機關: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 聯絡人:羅文明
    • 聯絡資訊:1999轉8275

    北門古蹟廣場創造優良歷史人文景觀環境,市民共享

      有關媒體報載以交通瓶頸為由擴大北門廣場圖利特定財團一節,查周邊相關開發案分別於98年至102年已領得建築執照,均在西區門戶計畫及北門廣場規劃之前,其中尚有因緊鄰市定古蹟,經都審決議應辦理容積移出程序而暫停開發案件,市府珍視文化資產有決心且落實至程序,圖利特定業者之說對於目前市府推動地區共榮的目標並無助益,特此澄清。

      本府為推動「西區門戶計畫」重現北門城廣場,104年開始辦理規劃設計,105年進行第一階段工程,透過拆除忠孝橋引道及分階段調整忠孝西路路型,實現北門城再現目標。北門城是從清代台北府城目前僅存保有原貌之城門,目前屬國定古蹟。西區門戶計畫以尊重文化資產為前提,以北門城為中心,周邊串聯北側鐵道部、台鐵舊宿舍群、三井倉庫歷建、北門郵局、撫台街洋樓,及舊城區各古蹟歷史建物,希望達到台北市歷史博物館園區的目標。

      除了文化資產的整體性串聯規劃外,全區交通動線,人行環境及綠化植栽、景觀美學、區域發展等,均以北門廣場為起點,沿著忠孝西路展現臺北市西區嶄新風貌。本府針對西區門戶計畫在105年4月13日假中正、萬華區公所辦理里長雙向座談,獲得周邊里長大力支持。西區都市風貌提升,區域發展活絡,將最大的公共利益由市民共享。




    北門古蹟定著範圍與三井倉庫歷建間之交通瓶頸爭議

      忠孝西路為雙北主要東西向路廊,忠孝橋引道拆除後雖再現北門古蹟風華,惟現況道路容量縮減,且凸顯目前路型不佳及人行環境亟待改善的問題。依本府交通局提供資料,北門古蹟定著範圍與三井倉庫本體間之淨距離必須容受忠孝西路八線道之道路容量,依道路設計標準,道路轉彎處車行速度必須有更大的安全空間,並應有良好視距。為維持古蹟、歷建本體及市民安全,目前本府每日須加派大量警力及義交始能維持目前交通順暢及安全,但長遠來看,市政建設應提供更好的人行動線,串連大眾運輸場站及古蹟群,並以市民安全為前提。

      另北門古蹟周圍經考古試掘工程,目前在北門城東側(P2)探坑發現疑似台北城之城牆遺跡,因此在路型的設計上,必須更尊重古蹟及周邊遺址的安全距離。

      綜上,本府提出三井倉庫歷史建築移置計畫送文資審議程序,加強建築本體制震系統,並考量後續可回復原址之可逆性工法,且目前文化局將以「記憶倉庫」為主題已提出後續維管配套方案。歷史建築不會消失,且相關歷建整體配套規畫以最高規格重視,尊重文資,尊重城市紋理,尊重市民人本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