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一、荷西及明鄭時期

    明天啟2年(1622年)荷蘭人入侵澎湖,兩年後入據大員(今臺南安平),西班牙人遂於天啟6年(1626年)進占雞籠、淡水,建立城堡,從事宣教與貿易。明崇禎15年(1642年)荷蘭人北上驅逐西班牙人,接收雞籠、淡水的西班牙人據點,展開貿易與傳教活動。明永曆15年(1661年)國姓爺鄭成功登陸鹿耳門、圍攻熱蘭遮城;次年,驅逐荷蘭人,領有臺灣,設承天府,置萬年、天興二縣,此時的臺北即屬天興縣。鄭軍派遣勇衛黃安督水陸軍戍守淡水,其後並實施屯田制度,派兵溯淡水河入墾今關渡、北投地區。

    艋舺淡水河岸今昔對照
    艋舺淡水河岸今昔對照

    二、清代的開發

    臺北市早期為平埔族凱達格蘭族的漁獵場所。康熙36年(1697年)郁永河來臺進入臺北盆地,所看到的景象尚是一片汪洋,也就是後來所謂的康熙臺北湖。直至康熙48年(1709年)漢人所立陳賴章墾號入墾,始有大規模的土地開發行為,後來更興修水利,擴大田園,導致人口大量增加,村莊陸續形成。而這些村莊最先形成市街的是艋舺,即今萬華。其後,陸續形成的市街尚有士林街、錫口街、大龍峒、 大稻埕與城內。

    大稻埕早期茶產業繁忙影像
    大稻埕早期茶產業繁忙影像

    各市街的形成過程分述如下:

    (一)艋舺

    艋舺最初叫番薯市,位於今天的貴陽街二段與環河南路二段的交接處,因以番薯交易而得名。其後由於本地瀕臨淡水河,往來船隻常在本地沿河一帶停泊,當時平埔族人大多以獨木舟(Mankha)為水上交通工具,漢人依平埔族的稱呼音譯為艋舺,後來演變成地名。乾隆57年(1792年)八里坌(淡水河口)開放為正口,船隻可以直接與福建對渡,不必再經由臺南鹿耳門,減少船程與運費,便利臺灣北部與大陸間的貿易,艋舺的商業地位愈重要,街市愈繁榮。19世紀初期,艋舺顯然已是臺灣第三大港市,贏得「一府二鹿三艋舺」的地位。

    (二)士林街

    今士林區昔為平埔族凱達格蘭族毛少翁社活動之地。乾隆20年代已有八芝蘭林街,今稱舊街之形成,舊街有舟楫之利,碼頭停靠船隻,陸路亦隨之發達。清中葉,街市日漸繁榮,已成為地方土產之集散中心。

    淡水河邊舟船
    淡水河邊舟船

    (三)錫口街

    錫口街原為平埔族凱達格蘭族麻里折口社所在。錫口位於基隆河畔,有舟楫之利。由艋舺、淡水通往基隆,錫口為其運輸的中心點。乾隆29年(1764年)已有漢人錫口莊的形成;至道光元年(1821年)更有錫口街的稱呼。

    (四)大龍峒

    大龍峒位於基隆河與淡水河交會附近,原為凱達格蘭族大浪泵社所在。乾隆29年(1764年)已有漢人大浪泵莊之形成;漢人移民中以福建同安人為多,故大浪泵漸有大隆同之稱。大隆同有山突起如龍,大隆同街位於龍尾,遂將大隆同地名改為同音異字的大龍峒。

    城內北門街(京町)博愛路今昔套疊
    城內北門街(京町)博愛路今昔套疊

    (五)大稻埕

    大稻埕原為平埔族凱達格蘭族奇武卒社的居地。大稻埕之名,據傳有一曬稻之大埕而得名。大稻埕之街市,以中街為始。咸豐10年(1860年)淡水開港,同治2年(1863年)淡水港的範圍議定為淡水河口上溯艋舺,大稻埕因此成為對外通商口岸。開港後,茶葉(尤其是烏龍茶)成為出口的大宗。同時,大稻埕也成為茶葉的再製中心,因此,大稻埕不但有眾多的本土茶行,外國洋行也逐漸在大稻埕設立,以從事茶葉貿易以及其他相關產業。

    (六)城內

    城內之形成與臺北設府築城有關。清光緒元年(1875年)欽差大臣沈葆楨向清朝廷奏請創建臺北府,設府治於艋舺(當年臺北主要區域之通稱),並建築「臺北府衙門」(今中正區內),臺北成為府級行政區域。光緒10年(1884年)臺北城興築完竣。光緒11年(1885年)臺灣建省,清朝任命劉銘傳為首任臺灣巡撫。光緒13年(1887年)清朝劃全省為三府、一直隸州、十一縣、三廳,並擬將省城設在橋孜圖(今臺中市南區);惟後以諸多條件未能配合,乃改臺北為省城,於是臺北的地位日趨重要,成為全臺政治中心。劉銘傳撫臺時期,

    北門今昔對照
    北門今昔對照

    三、日據時期

    明治38年(1905年),臺北廳發布市區改正計畫,目的在把臺北建成一個可以容納15萬人的都市。此階段最重要的都市建設就交通方面而言,為臺北城牆的拆除,並以廢棄的城基改建三線道路。此時臺北市的街道系統,以新公園(今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為中心,稍呈放射狀發展。昭和7年(1932年),臺北州發布大臺北市區計畫,規劃臺北為60萬人口的都市。但此時期的城市發展結果,也出現一種臺、日人分離的二元都市現象。大部分的日人、官吏、軍人以及商人大多以城內為中心向四周地區擴散,遂逐漸形成一個日人毗鄰而居而與臺人在空間上形成隔離的現象。而且一切現代化設施,如新式醫院的設立、電燈的裝置以及文教與商業金融機構的設立等,大多以增進日人的利益為優先,而設立在日人集中區。至於工業的分布,主要在臺人街區內,如大稻埕的周緣地帶以鐵工業為主,而大稻埕街區內則以食品工業尤其是製茶業為多。另艋舺南邊一帶則以化學工業為主。

    日據時期三線道(今中山南路)
    日據時期三線道(今中山南路)
    日據時期三線道(今忠孝西路)
    日據時期三線道(今忠孝西路)
    臺北市政府(遠眺台北 101 大樓)
    臺北市政府(遠眺台北 101 大樓)

    四、省轄、直轄市時期

    戰後,民國34年(1945年),臺北市成為省轄市。民國38年(1949年),中央政府播遷來臺,臺北市成為臨時首都,地位益加重要。民國56年(1967年)7月臺北市改制為直轄市。為配合整個都市發展需要,翌年將臺北縣之南港鎮、景美鎮、木柵鄉與內湖鄉四鄉鎮,及陽明山管理局的北投、士林二鎮併入臺北市。同時,並擬定容納250萬人的都市計畫。改制後,人口迅速成長,都市建設方面,重心也開始有向東轉移現象。政府為配合此種發展趨勢,同時也為利用東區可供開發之廣大空間,遂有信義副都心計畫之提出。民國79年(1990年)將臺北市的行政區由16區調整為12區,即松山、信義、大安、中山、中正、大同、萬華、文山、南港、內湖、士林與北投共12個行政區。

    今昔對照:臺北城東門(景福門)舊影像(左上);臺北城東門(景福門)新影像(右上);臺北城小南門舊影像(左下);臺北城小南門新影像(右下)
    今昔對照:臺北城東門(景福門)舊影像(左上);臺北城東門(景福門)新影像(右上);臺北城小南門舊影像(左下);臺北城小南門新影像(右下)
     

    以上資料來源:2015臺北市年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