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出席臺北-波士頓生技產業交流論壇並發表短講  柯文哲盼吸引更多國外生技及各大企業投資臺北

    • 發布機關:臺北市政府秘書處媒體事務組

    臺北市長柯文哲於美國時間21日晚間結束亞特蘭大市政府與喬治亞州政府的拜會後,隨即搭機前往下一站波士頓。柯文哲於美國時間22日上午出席臺北-波士頓生技產業交流論壇,除了見證隨行出訪的安克生醫與波士頓方超音波大廠Terason簽訂醫療器材相關合作MOU、波士頓企業Origin Wireless也與北市的Global Startup Talents @Taipei計畫簽定數位通訊相關合作MOU之外,柯文哲也在論壇中以「北市生技產業的發展趨勢」為題進行短講,希望藉此能吸引更多包含生技及其他國外各大企業進軍臺灣、投資臺北。

    柯文哲首先以北市位於東亞地區的地理位置優勢為例,因為臺北距離大部分的亞洲主要城市都只有3個小時左右的航程,所以臺北是最適合西方企業選擇設立東亞區總部的城市。柯文哲接著舉出諸多國外的統計調查數據,包括全球25大高科技城市、 網絡社會城市指標以及全球創業指數等資料,指出在這些調查當中,臺灣所得到的評比都相當的好。柯文哲接著強調,假使國外企業想來臺灣做生意,臺北市當然是唯一的首選。

    柯文哲認為,臺北市有著包含地理位置便利、高生活水準、安全、大量的在地人才之外,加上賦稅部分並不是太高,所以特別適合外國企業進入投資。柯文哲指出,目前有超過百分之七十在臺灣的外國直接投資,投資方都是優先選擇臺北市,因此也證明了臺北市是國外企業進入臺灣市場的第一首選。

    隨後,柯文哲則指出臺北市生技產業的發展優勢以及外國企業想進入臺北投資的建議行動方案。他表示, 在臺灣,百分之六十的生技產業收入、百分之二十四的生技公司以及百分之三十三的生技產業員工都集中在臺北,這代表在全臺灣的城市當中,臺北市最受生技產業所青睞。

    柯文哲強調臺北市政府的願景是要打造北市成為通往亞洲生技市場的要徑。因此,市府透過財務支援、全球鏈接、產業群聚等方式,持續強化北市生技產業的發展。

    柯文哲表示,市府除了舉辦臺北生技獎獎勵競賽,也提供新公司財務支援及獎勵補助。而在全球鏈接的部分,市府成立了PMO計劃管理辦公室,設立的目的是為了協助投資企業方減少屏障,儘量幫企業解決問題、讓國外企業能更容易在臺北立足。除此之外,市府也有著智慧城市產業場域實驗試辦計畫。

    而提到產業群聚,柯文哲則指出為了讓生技產業能在未來持續發展,北市已經規劃並準備好了充足的空間。包括「東區門戶計畫」、「內科2.0計畫」、「士林北投科技園區計畫」和「生態社子島計畫」等這些市府的規劃,都代表著北市已經準備好了充足的空間跟能量,讓企業能在未來的二十年內發展生技產業。柯文哲也以「南港生技聚落計畫」為例,指出由於該計劃串聯了中央研究院、國家生技研究園區、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及行政院衛生署。因此,北市是最適合國外生技產業投資的城市。

    最後,柯文哲再次強調臺北市是最是適合各大企業來臺建立東亞總部以及做相關產業投資的城市。他也相信臺北市就是通往東亞市場的重要途徑。因為,臺灣比世界更了解中國,而臺北又比中國更了解世界。

    在出席生技產業交流論壇前,柯文哲接受隨行媒體記者的聯訪。針對許多記者指出,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亞洲資深顧問葛來儀女士似乎對於柯文哲日前於華府智庫「傳統基金會」發表演說時,提及如何處理兩岸關係問題時,覺得沒有交代清楚並且希望聽到更多細節,甚至有人認為當天演說中提到的「親美友中」,在美國人的角度來看其實並不容易理解。面對質疑,柯文哲強調,兩岸與對方交流的時候,態度非常重要。因此他在面對兩岸問題時,最主要是表達一個友善的態度。剩下的,有哪些事他可以做的他就先做。而柯文哲也解釋,兩岸問題及兩岸政策很難有辦法完全說清楚,因為時間的關係,自己在華府智庫「傳統基金會」只有一個鐘頭,所以沒辦法講到這麼多內容。柯文哲補充,他也認為葛來儀女士的看法並不代表所有的美國人的看法。

    隨行媒體持續轉述葛來儀女士對於柯文哲日前演講提出的疑問,指出好奇柯文哲所指的友中方式是談和平條約?接受九二共識?還是單純靠兩岸一家親?柯文哲解釋,兩岸一家親是一種態度。至於實際在外交上,「友中」要怎麼做,這確實是值得大家好好坐下來談的議題。柯文哲認為,條約本身反而不是最重要的,因為歷史上有太多簽了卻沒有實行的條約。

    有記者也轉述前AIT處長包道格的說法,認為因為柯文哲目前擔任的是臺北市長的角色,所以在兩岸議題上所選擇的定位比較模糊。但未來如果要參選總統,可能無法繼續選擇如此的定位。柯文哲表示,這部分的看法他也同意。

    由於葛來儀女士等美方人士陸續表達自己對兩岸關係的個人看法後,隨行記者也詢問柯文哲,接下來會不會針對兩岸關係表達更具體的論述?柯文哲表示,通常自己出訪都是意見交流。你問什麼、我們就會講什麼。

    記者詢問柯文哲是否認為自己目前對於兩岸議題維持模糊空間的做法,會導致讓美國人看待柯文哲這號人物時更困惑。柯文哲則表示他認為應該不會,真正的溝通都還是會持續進行。有媒體追問,是否刻意選擇在兩岸議題上保持模糊空間?柯文哲則表示應該不是這樣,他只是比較務實。

    有記者朋友詢問,接下來在出訪行程中如果有閉門會議將會談什麼。柯文哲表示,他不認為出訪是到外國大談特談自己的想法,反而應該要趁這個機會多聽人家的意見,產生交流。柯文哲指出,大部份情形下,還是多聽少說來得好。

    針對有媒體指出美方對於高雄市長韓國瑜似乎很有興趣,今年4月也將邀請高雄市韓市長到美國當地進行閉門座談,並詢問柯文哲的看法。柯文哲則認為,這再正常不過,學術研究機關本來就會對他們有興趣的議題多加了解。

    有現場媒體也轉述WHO發言人的說法,指出今年兩岸如果沒有互相諒解,將不會發放WHA的邀請函給臺灣;並詢問柯文哲怎麼看待自己在演講中說的「五個互相」以及WHA邀請函的這兩件事。柯文哲回應,他認為不發放邀請函這個做法是不對的,因為醫療權是基本人權。

    柯文哲進一步解釋,兩岸關係當然各有攻防,但他認為有些東西應該要放過,例如醫療就是其中之一。他認為在WHO的問題上,太過於封殺臺灣、對於北京政府也不會因此達到它的政治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