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參訪JR大阪車站及大阪市交通局 柯文哲:學習大阪市「以交通轉運站做為中心發展商場」模式,套用臺北

    • 發布機關:臺北市政府秘書處媒體事務組
    • 類別:城市交流,綜合行政

    臺北市長柯文哲於29日下午分別前往JR大阪火車站及大阪市交通局參訪,個別聽取JR大阪火車站及大阪市交通局的簡報,並與之對談。
    在JR大阪火車站對談交流時,交通局局長鍾慧諭提問,有關大阪車站這麼大的開發案是否有一定的規範?例如需具備防災廣場、公園的概念?大阪市都市計畫局局長川田均回應並沒有這樣的規定,但避難場所是必要的,所以大阪車站外的時空廣場就扮演這樣的功能,還有其他開放空間的部分也都包含在內。
    鍾慧諭持續提問,大型開發中,政府、鐵路公司及民間開發公司都各自承擔許多責任,政府是提供哪些資助及誘因,促使民間願意投入資金做公益設施?川田均回應,大阪市在大型都市開發中負責設定整體規劃的藍圖,先設定好目標,想把大阪市建設成怎樣的都市後,再從細項中填入東西,他表示沒辦法完全由大阪市自行規劃,因此在規劃過程中也招攬產官學三方及商界、經濟界的專家,將前瞻性納入考量規劃,並討論為達成藍圖需要突破哪些問題,例如法規或技術上的限制,若是技術上的問題可能委由民間執行,若是法規上問題可能就請官方放寬限制,都是需要完整協調後才有辦法推動。另一部分是基礎建設,若是光有大型開發卻無基礎建設配合,也無法做的好,基礎建設由大阪市負責執行,像是把公園、廣場做好,整個建設才完整。
    隨後拜會大阪市交通局時,大阪市交通局則是針對防震、淹水對策、人員掉落對策及災害返家困難等項目進行簡報。例如在經過311海嘯後,大阪市政府重新畫定淹水範圍圖,強化防水閘口,以及強化鐵道從地下面出到平面地帶之防水牆,並在易淹水地區的變電所設置大容量蓄電池,以防大型地震時停電。大阪市亦針對如遇大型災害導致電車停駛,民眾無法返家時,在車站配置民眾等候時所需之儲備物資(食糧、保溫、緊急廁所等),配置於一天十萬人次流量以上的車站。
    柯文哲亦於JR大阪車站受訪。媒體詢問柯文哲參訪JR大阪車站時,看了幾秒就說「懂了」,是何故?柯文哲表示,一般都市規劃是以車站作為中心去設計,容積率都集中在車站500公尺範圍內,包括公共住宅。他說由於臺灣不像新加坡或上海的政府,有很大的行政力去執行,所以後來臺灣的聯合開發及造鎮就做的沒那麼成功,這叫TOD (Transportation Oriented Development),在臺北的捷運開發過程當中,已經錯失了時機。他說這次參訪也有新的發現,日本在最近這十幾年當中,車站主要是做商場開發,用這個標準來看臺北火車站,用英文表示就是undervalue,它的價值沒有充分發揮,如果比照大阪設計,臺北火車站觀光、商場應該都做起來。他表示回臺灣後,整個雙子星開發案大概在近期會提出一個新的提案。
    媒體持續詢問,雙子星開發提案是否會套用大阪學習的經驗?柯文哲表示這當然是很重要的參考點,目前臺北市規劃以車站為中心發展商場的案子,一個是南港,另一個是北區轉運站。「以交通轉運站當做中心發展商場」是這次這次在大阪看到的,所以北區轉運站、南港、雙子星三個開發案,短期內會有新的決定。媒體持續詢問有關雙子星開發案的期程,柯文哲表示會先排訂初步報告。
    媒體也詢問柯文哲提到行控中心的問題?柯文哲表示臺北有捷運、高鐵、臺鐵,後來又新增一個桃園國際機場捷運,標示都沒有統一,從這裡就又發現另一個問題,臺鐵的鐵路局、高鐵的臺灣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以及臺北捷運的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各個單位的防災安全系統是各自獨立,這在臺北火車站必須要整合,這個牽涉到好幾個單位,它的防災系統不應當是各自獨立。他表示有在報告上看到要建設聯合防災中心,但在臺北市的預算中卻找不到,後來發現是交通部要出錢,只是一直沒有處理,他說回去就要push交通部處理,看一看別人就知道還有什麼沒處理。交通局局長鍾慧諭補充有藉著機場捷運通車將指示標誌再做統一,另外還有臺北車站的指標系統整合計畫,會用新的科技挹注到臺北車站。
    媒體持續詢問柯文哲似乎對JR大阪車站附近的公園很有興趣?柯文哲表示那是很有趣的地方,叫做「留空白」,每次在都市發展最困難的部分就是,如果還沒規劃好,不如留下一大塊空白,那麼大一塊地的開發案,必須花很長的時間做下一步的規劃。
    至於有許多市民打1999請柯文哲講話別太直白?柯文哲表示這本來就是他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