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都會型社區安寧照護政策 柯文哲:醫護人員走出白色巨塔 為人民提供服務

    • 發布機關:臺北市政府秘書處媒體事務組

    柯P百日新政之「都會型社區安寧照護政策」,今(10)日在市政會議後記者會上公布階段性成果,臺北市長柯文哲也親至記者會說明,更有使用此服務的家屬現身發表感想。柯文哲指出,社區安寧照護政策讓醫護人員走出醫院,到病人家裡服務,這看來困難,但只要觀念轉變,就好辦。他也重申,臺北市政府應該要是一個服務團隊,配合人民的需要去做。
    柯市長在醫療新政中,提出臺北市聯合醫院應做為社區照護系統後盾,提供更完善的居家護理和居家安寧,因此,今(104)年元月啟動安寧照護計畫。截至3月6日,已走訪118名生命末期病人。不僅超越計畫初期設定的「百日百例」目標值,更獲得家屬的感動與支持。臺北市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指出,這118名病人中,非癌症病人比例為44.1%,服務區域則涵括臺北市與新北市,已有56位安詳往生,其中有16位選擇壽終正寢。
    柯文哲表示,黃勝堅總院長和他曾是臺大醫院的同事。黃勝堅專長神經外科,他則是心臟外科和肺臟外科的專家。柯文哲說,若在3年前、在兩人都還在第一線工作的時候,若組成團隊,他有自信,此團隊是全亞洲外科重症醫學方面最厲害的。雖然如此,柯文哲說,他和黃勝堅體會到,不管醫師再怎麼厲害,醫療還是有極限,無法救回所有的病人,這讓他們很感慨。
    柯文哲回憶,當醫學生時,老師總說,「醫生以救人為天職」,但從沒有老師教他們,當遇到救不回來的病人該怎麼辦。所以,全臺灣的醫師,明明看到不會活的病人,標準答案都還是「儘量再拚拚看」,讓病人在將要往生的階段,沒有受到好的照顧。因此,他和黃兩人出力推動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立法,該條例也已經修法通過。黃勝堅院長過去在臺大醫院金山分院任院長,在任內推動金山鄰近地區的社區安寧照護,成效良好。柯文哲表示,現在黃總院長到市政團隊服務,希望能把在金山成功推動社區安寧照護的經驗,帶到臺北市來。
    關於加護病房的安寧療護,柯文哲說,他發表過多篇相關論文,了解到,很多病人都希望在家裡往生。至於為什麼大多數病人還是被送到醫院,柯文哲表示,這是因為醫師不願意離開醫院。如果醫師願意走出醫院到病人家裡服務,就能夠解決此困境。柯文哲說,他期盼臺北市政府是一個服務的團隊,願意配合人民的需求。因此,若說這次推動的都會型社區安寧照護有多偉大,其實也沒有,只是很簡單的觀念轉變。讓醫師願意走出醫院、到家裡去幫病人服務,讓重症病人有機會在家裡安詳往生。但柯文哲坦言,單單要改變觀念這一步,就需要花很大的力氣說服醫師、護理師以及藥師等。
    有關「都會型社區安寧照護」常規化以後費用的來源,黃勝堅總院長表示,將由健保給付。他說明,健保已在103年開始使用居家照護的規定,只是當時做居家醫療的單位非常少。在家裡提供高品質的照護,遠比讓並病人到醫院受苦所花的無效醫療要節省的多,因此聯醫本次目的是少讓病人家屬受苦,經費的節省則是附帶的效果。
    黃勝堅強調,健保給付是原本就設定好的,若依此給付方式運作至最好,估計可省下200-300億元。他舉例,1名個病人若住進加護病房,一天就要花費3萬元,而「都會型社區安寧照護」以非常高規格的方式照護病人,從收案到死亡來計算,平均1個月可能不超過5萬元,2種方式經費差別極大。
    柯文哲補充說,醫師和護理師到家裡去,看似人事費用較高;但倒過來看,要病人到醫院治療,包括:插管、電擊、住加護病房,算一算,反而居家安寧比較便宜,也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醫療。以現行的健保制度之下,醫術好的人反而比較賺不到錢,做得越多、領得越多,所以常給病患太多不必要的治療。
    媒體問到「都會型社區安寧照護」的需求的比例為何?黃勝堅表示,以全臺1年死亡人數15萬人計算,若安寧居家照護推廣成功,估計能壽終正寢的人數約2至3萬人。
    記者會上,家屬郭女士到場分享心得。她提到,罹淋巴癌的先生是在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就醫;出院之後,社區安寧照護團隊就到家裡來照顧。郭女士說,她比較不懂醫療照顧,社區安寧照護團隊的協助,讓照顧癌末先生的工作比較順利,也讓他安心的在家裡度過餘生;她自己生病的時候,護理師也曾到家裡幫忙。不只照顧病人,也照顧家屬,她對此很感恩。
    媒體接續問到過去「都會型社區安寧照護」是否曾施行,以及政策施行最大的困難為何?黃勝堅回應,目前最成功的例子是臺大醫院金山分院所推的「鄉村型社區安寧照護」,但「都會型」到目前為止尚未有人嘗試過,全世界也很少人嘗試,臺北市應該算是創舉。其中,主要問題在於,都市裡人與人的關係沒有這麼強;另外,醫師等醫療人員已經習慣在白色巨塔裡服務;最後的困難是,這個制度出來得比較晚。
    柯文哲補充表示,這也是一種專業的傲慢,以前的醫師就是坐在醫院等病患前來求診,因此,要讓醫生走出醫院,是蠻大的工程。
    為讓聽障及語障民眾無礙掌握本市重大政策訊息,即日起,將於市政會議後記者會中提供手語即時翻譯服務,並於「凱擘大台北數位新聞CH4」頻道播出,往後每周二市政會議後於同頻道當日皆會播出市長政策手語版新聞。對於市政會議後記者會首次提供手語即時翻譯服務,媒體問柯文哲用意為何?柯文哲表示,他看美國總統大選也有提供手語服務,這是關懷弱勢、也是文明國家的表現。日後北市府正式記者會,都將安排手語老師,讓聽、語障的民眾同步知道施政內容。
    另有媒體提問,今日市政會議,是否已通過里長自治條例?柯文哲說,市政會議上已通過里長自治條例,但是後續還要送議會審查。他希望未來可以藉此條例,照顧且明確規範全臺北市里長的義務權利。
    對於捷運聯開宅做為公共住宅,既有住戶有反對的聲音。柯文哲說,這個社會的謠言太多,又常放大一、兩個字。他認為,雖然聽起來很八股,人與人之間還是應該秉持互愛、互信、互諒,建立信賴的文化,儘可能用善意的態度去諒解別人。
    柯文哲進一步說明,政治至少要做到不滿意、但還可以接受的範圍,北市府還是會盡力和住戶溝通、協調和折衝,把住戶的疑慮降到最低,讓大家可以快快樂樂共同生活在一起,不會為了推行政策,引起所有人嚴重抗爭到停擺。
    媒體問市長,是否認為取消「助妳好孕」政策,能節省市府的經費開銷?柯文哲否認並澄清指出,「助妳好孕」政策對於提升整個臺北市的出生率是有幫忙的,他沒說過要取消。民政局長藍世聰補充說明表示,到目前為止,「助妳好孕政策」已實施4年,因此有必要整體檢討此一政策成效。以目前的統計數字來看,臺北市的出生率有大幅的提升,出生率也高於全國。但專業的問題需要專業的答案,所以民政局委託顧問公司做研究報告,再來重新檢討、確定出生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完成檢討之後,若「助妳好孕」政策成效很好,會在看看是否再加入更好的措施。民政局長藍世聰強調,目前完全沒有討論到要取消「助妳好孕」政策的問題。
    至於報載民政局質疑「助妳好孕」政策可能讓民眾為了福利遷入北市生育,所以並不代表實質生育率成長。民政局長藍世聰澄清,完全沒有針對遷進數據做出結論,因為還不知這些數據背後所代表的意義,所以才希望能以專業的角度針對數據做成效評估,才能具體了解數字背後的意義。
    關於媒體對大巨蛋的相關提問,柯文哲統一回應,專業問題專業解決,體檢小組向他提出,希望能有1個月的時間來進行完整調查。因此,為了讓委員們能專心、獨立行使調查權,且不被干擾判斷權,所有大巨蛋的假設性問題,將於1個月後的體檢報告出爐後再討論。他強調,希望大巨蛋能在安全的標準下做最小的修改,畢竟安全逃生是最重要的。等解決安全問題後,再處理其他問題,屆時也會採用公開透明的方式,把體檢報告公開上網供大家審視,讓全民參與討論。
    最後媒體提問柯文哲身為二二八受難者家屬,對於臺灣光復70周年的系列活動,有無特別看法?柯文哲說,文化局長倪重華在2周前就問過他,針對光復70周年有沒有特別的政策交代,他當時回應,該怎麼做就怎麼做,他沒有特別的想法。柯文哲強調,他還是老話一句,大家有不同的過去、有共同的現在,要不要走向共同的未來?如果要,第一步就是要彼此尊重不同的過去,這是基本的概念,歷史就是歷史,要懂得彼此尊重的差異,才有辦法走向共同的未來。
    媒體進一步追問前總統陳水扁先生募款事宜。柯文哲說,應該儘量減少臺灣不愉快的過去對現在社會的傷害,以醫師的立場,還是建議前總統陳水扁先生在家休養、調適身心,減緩退化的速度。他也在思考,運用口述歷史訪談,留下歷史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