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出席市府青年委員會論壇 柯文哲:臺灣的社會力量、年輕人參與造就世大運成功

    • 發布機關:臺北市政府秘書處媒體事務組
    • 類別:媒體/新聞稿

    臺北市長柯文哲18日出席臺北市青年事務委員會「臺北的獨特與包容」論壇第1場,獨特-從世界大學運動會經驗談臺北獨特性,他在和與談者談話時,提到2017臺北世大運最大的成功原因,就是讓「臺灣的社會力量、臺灣的年輕人來參與」。
     
    柯文哲表示,臺北的獨特性,就是它有很強的包容性。臺北世大運以歷史的眼光來看,對臺灣最大的影響,就是一種民族自信心的恢復。不可諱言地,在過去20幾年,臺灣是國際孤兒,在國際上到處被打壓,以他擔任市長後出國訪問就知道,在白天機乎都見不到政要,都是晚上拜託臺商把那些政要邀出來,所以我們在國際上是孤兒,走不太出去。20幾年來,我們從亞洲四小龍的第一名變成最後一名,所以不管在政治或經濟上都有一種很苦悶的感覺,世大運的舉辦,它讓我們發現臺灣的力量還在,特別是社會的力量。
     
    柯文哲表示,世大運在舉辦之前被一路看衰,只要一看電視就會看到都在罵世大運的事,直到開幕後,運動員的表現優異才讓大家都改觀,讓我們知道臺灣還有社會力量,特別是年輕人的創意。大概華天灝導演他自己都忘掉了,世大運結束後華導來找過他,跟柯市長說「你知道世大運為什麼會成功嗎?因為你都沒有管我們」,其實市府就是創造一個平臺,讓這些人可以很自由地去發揮。
     
    柯文哲說,因為他來自學術界,相信專業、尊重專業。基本上世大運就是建立一個平臺,讓我們臺灣的社會力量來參與、讓臺灣的年輕人來參與,剩下就是有什麼遇到什麼困難,幫他們排除掉,其實要幫他們排除的是太多外界干擾的部分。主導世大運的華天灝導演,第一個特色就是made in Taiwan,不用為了辦這個活動要去找好萊塢,全部都是臺灣的團隊;再來,這些導演都是40歲以下,就是給他們一個機會去做,後來也真的成功了。所以有時候慢慢就知道成功的一個地方,就是要有一個包容的態度,給他們去自由創作。
     
    柯文哲表示,老實說在讓年輕人嘗試的過程中,他心裡還是毛毛地、怕怕地,還是咬緊牙關,給年輕人試試看的機會。其實不只是世大運,包括去(106)年臺北燈節也是一樣,那時看到林默娘的造型他也嚇了一大跳,其實就是讓這些年輕人去做,到現在為止,他也都表現得很好,包括年輕的公務員。他接著說,其實也不要怕批評,像華導他們就是在世大運籌辦期間罵最兇的,罵最兇的乾脆就直接問他們「到底要怎麼做?」並把他們都找進來做。他後來發現,把那些罵的全部找進來幫忙是最快的方法,第一個就是外面就沒有罵的人;第二個,換批評的人做,他們為了面子都很拚命,這就是世大運後來的品牌小組、廣告創意團隊都很成功的原因,把他們找進來幫忙,事情就解決掉了。
     
    在論壇最後的聽眾提問時間,有提問者問到要如何分辨臺北人?柯文哲笑答說「坐捷運站內電扶梯靠右的人」,他後來發現全世界只有臺北是這樣,臺北人坐電扶梯會自動靠右邊,留下左邊給人家走,除了臺北,全世界沒有看到這種文化;第二個特徵是:捷運列車上漆成深藍色的位子都沒有人敢去坐。除了頭髮夠白的人以外,頭髮不夠白的長者還不敢去坐,這樣感覺起來,臺北其實是臺灣最先進的城市。
     
    柯文哲接著說,身為臺北人不免還是會有一種優越性,相對整個華人世界,臺北人還是有獨特的地方,也許我們的GDP沒有新加坡、香港高,但言論自由度是最高的。他最近遇到一個新加坡人,在聊天時,跟這位新加坡人講了一個莊子的故事:楚王派人找莊子去做官,莊子回答那個人,「如果一隻烏龜,希望做一隻活著、快樂地在泥巴裡爬來爬去,還是被人宰殺,殼拿去燒成甲骨文放在太廟上面拜?」這個答案當然就是情願活著在泥巴裡快樂地爬來爬去,這就是莊子說的故事。柯文哲說,其實臺北在精神上蠻自由的,也許我們的國民所得沒有其他國家高,可是自由很高,想罵誰就罵誰,這個實在是太爽了,他笑說,雖然他常是被罵的那個人。可是他也常常罵人家,「想想看,到其他地方哪有辦法?」所以臺北提供你言論自由,可以說「我是個自由人」。以前曾有一部梅爾吉伯遜演的電影,他在電影的最後結局大喊「freedom」(梅爾吉伯遜之英雄本色),我們臺灣人不用像主角一樣被綁在行刑臺上就可以喊自由,所以這就是我們臺北人、天龍人的驕傲。
     
    聽眾提問的第二是,為什麼沒有蓋新的場館?柯文哲在回答時表示,因為新的場館改裝比較便宜,就這麼簡單。世大運一開始編的預算是198億元,全部做完才花152億元,雖然副秘書長薛春明後來跟說會增加一點,不過了不起就增加一點點,就很節省地把它辦完。因為這次世大運的想法不是再去蓋新場館,而是引進社會的力量,所以,臺北世大運的志工用了1萬8千名,如果按照以前的方法,僱1萬8千名工作人員要花多少錢?雖然世大運開幕前一週的嘉年華被人家嘲笑,可是那個嘉年華總共才花了300萬元,因為市府的態度就是讓每個宮廟自己來參與,並不是市府花錢請鄰里長動員、號召扶輪社等自動自發,不像以前的政治模式綁樁腳、花錢、動員,因為我們是動員整個社會力量來參與,志 工們帶著他自己的東西來參與,也不用花錢拆掉舊的東西、蓋新的設施。
     
    第三題聽眾問題是,如果有機會辦奥運,會去爭取嗎?柯文哲表示,其實這個問題市府想過,例如如果世大運重來一遍會怎麼處理?如果未來有一天臺灣可以辦奧運的話,坦白講,要有更長的準備時間,就是說,它應該是一個把整個臺北市做一個長期規劃的機會,這次舉辦世大運因為時間也不夠,所以當時就是用現有的組織來參與,如果我們臺灣辦世大運,可能要花10年。他說,臺灣政治上最大的困局就是有任期的選舉制度,大型活動因為有任期限制,大家都不願意規劃,這也是很多國家不願意辦世大運或奧運的原因,準備時間太長了,「常常辦完了那些光榮也都不會是你的」,大家就沒有興趣。
     
    第四個問題就是,像大稻埕做為一個文化古蹟保留重點地區,常常在公共利益或私人利益間該怎麼辦?柯文哲在回答時表示,坦白講,臺灣應該慢慢要建立一個負責任的社會,以俞大維故居來說,雖說要儘量保存歷史建物,但是人家都更都做好了,突然說這是古蹟不能拆,對廠商來講,投下去的錢怎麼辦?所以在文化保存跟開發,常常都會有衝突,可是他希望主張的兩方,大家都能用一種比較負責任的態度來共同面對。有時候對文資團體不太高興就是,他們常常說這個是古蹟,剩下都是政府的責任。可是如果大家都能以一種比較負責任的態度處理這些問題,很多問題可以解決,例如新北投車站,現在已經復舊,但當初很多文資團體成員堅持一定要擺在原位,但是當時的原位現在已經是馬路,後來府決定必須換位子;其實三井倉庫也是這樣,有些文資團體成員要求一定要擺在原位,但是原位現在是大馬路上面,像這個一定要妥協,移一下或更好的處理方案,如果能以一種彼此負責任的態度會更好。以臺北市政府的立場,儘量保存古蹟,但是也要在市府有負擔能力範圍內,或是大家一起來幫忙,市府相關局處儘量做,但不能以「我講的、剩下就是你的責任」,用負責任的態度、彼此合作,大家儘量保存古蹟、儘量保持文化,大家共同來努力,以負責任的方式來處理,而不是單方面認為就好,這樣的態度會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