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柯文哲視察中山區自行車道 期許臺北市人行交通環境全面改善

    • 發布機關:臺北市政府秘書處媒體事務組
    • 類別:銀髮族 ,社會關懷

    臺北市長柯文哲今天(13日)一早前往中山區,親自騎乘YouBike視察復興北路、南京東路及松江路自行車道,在路途中,柯文哲細心聽取交通局人員提供有關透水鋪面的資料。柯文哲在過程中向媒體表示,其實這整體規劃並不只是自行車道,也包含變電箱、電線桿的移除,以及人行道、自行車分道的區隔,如果只單看自行車道的建置會覺得相當貴,但假如是看做整個臺北市人行交通環境的全面改善,把很多功能整併進來,這樣這個路段(復興南北路)花一億八千萬,其實包含透水鋪面、降溫,電線桿、變電箱移除以及公車亭調整,全部算進去就勉強可以接受。媒體問到透水鋪面騎起來有沒有差異,柯文哲則覺得騎起來都差不多。

    柯文哲於出發前先接受媒體聯訪,首先被問到之前多次視察自行車道有沒有什麼感想,柯文哲表示其實自己以前都是騎車經過這個路段,今天要騎乘的這一段自己還沒有騎過,不過其他的路段多多少少還是有缺點,他也都有記下來跟交通局討論,檢討出日後可以改善的地方。媒體問到自行車道工程導致車道縮減引發民怨,柯文哲說這部分市府後來有計算該路段的行車速率,發現施工完成後就完全恢復正常,所以其實對交通沒有影響。媒體詢問目前北市的自行車道是否有哪些顯而易見的缺點,柯文哲回應今天早上試騎完會有一場自行車道的檢討座談會,市府也會陸續地收集資料到明年一月,屆時的完整報告會做為下一階段臺北市自行車道佈建的檢討基礎,目前還有三個多月的時間蒐集資料、統計。媒體好奇今天要騎乘的自行車道特點為何?柯文哲表示是吸水路面,它的特點是下雨不會積水,水會立刻的渗下去。

    媒體也問到有關日本核災食品開放議題,政府要趕在三天開完十場公聽會,是否太急促了?柯文哲則認為重點還是在有沒有做好準備,有準備的話就算一天一場也無妨,但是這畢竟不是他的業務,所以他不多做評論。媒體詢問這是否跟勞基法修正議題類似,很快速的開公聽會,卻缺乏與民眾溝通。柯文哲說自己曾開玩笑說,開會是股長蓋章用的,事先的溝通還是要先做,所以像北市開公聽會之前其實小型座談會都辦過了,最後公聽會只是把座談會的結論再報一遍而已,但核災食品開放不是自己的業務,他也不曉得他們怎麼做。媒體問市長是否擔心臺北市會像嘉義的地方議員提案要阻擋核災食品進口,柯文哲強調自己是重視數據跟科學的人,所謂核災地區物品輸出的限制一定有它的標準,比方說它的盒子輻射是多少、怎麼測量等等,他認為一切還是回到科學上面去處理,當然如果有政治上的考量是另外的議題,不過如果是他一定是在專業上去做處理。

    媒體最後問到市長執政就要滿兩週年,是否有什麼具體的政績、以及對未來的展望,柯文哲回應現在其實離兩週年還有一個多月,天機瞬息萬變,還早。

    柯文哲在完成騎乘視察後,在長安國小與臺北市交通局長張哲揚、所屬機關首長及媒體朋友交流臺北市的交通願景。在聽取完交通局準備的簡報後,柯文哲於座談開場時表示,價值信念比政策還重要,臺北市政府自己反省在第一年的交通政策對於交通的價值與信念是什麼?後來規劃出三項「共享、綠能、E化」,在這些條件下重新去佈局相關政策就會比較清楚。

    柯文哲談到什麼叫共享?他說YouBike就是共享、公共運輸就是共享,柯文哲說大家必須面對一個事實,臺北市的道路面積在過去十年是沒有增加的,但是自小客車卻增加不少,所以道路一定會塞,大家如果繼續使用自用車,開上道路一定會互相卡死自己。所以共享是一個概念,像YouBike、公車、捷運,在這個思維之下,將來的uMoto、uCar的推廣大概就是符合潮流。

    柯文哲接著提到綠能,柯文哲表示公共運輸一定是比較乾淨的,電動車的推廣也一定更符合綠能,這部分會慢慢去推。至於E化,柯文哲說最近Google的總經理有來問過他,坦白說這叫做世界潮流,像Uber(優步)這件事就很難去阻擋,他認為我們應該不是去禁止Uber,而是去思考如何把Uber合法化,讓計程車可以Uber化,他說這就像行政院長林全所說過的,「如果你不能打敗他,那你就參加他」。

    柯文哲說「共享、綠能、E化」是整個政策上的主軸,在經過一年的反省,結合上這些主軸去推動,方向就會相當清楚。柯文哲特別提到一點,也就是施政的順序,就像大禹治水的概念,「圍堵沒有效,一定要疏洪」,所以像市府要解決機車族的問題,你把它的機車格塗掉是沒有用的,因為他假如騎機車比較快、比較便宜,他一定不會搭捷運,所以大概明年一月市府會去推動一個月兩千五百元捷運吃到飽的計畫,這就是要鼓勵外縣市的民眾不要騎機車進臺北市,而是改使用捷運,這也符合我們的一個想法,常常我們是比較窮的民眾住在郊外,那你要懲罰他付出很多交通費其實也沒有道理,所以捷運吃到飽的計畫我們已經在準備了,其實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讓像新北市要進臺北市的民眾,以後可以改乘捷運,少騎機車。

    柯文哲談到臺北市公共運輸最底層就是捷運,那捷運也有一些政策,未來在他任內捷運票價不會漲,那也不是靠預算補貼,而是靠公司努力地去增加業外收入,靠商場、業務收入,來補貼這兩、三年內的物價上漲。他也提到最近萬大線、信義東延線開始動工,會繼續把捷運路網徹底完成,再來就是公車。柯文哲說公車路線重整會是未來兩年很重要的工作,因為捷運路網漸漸形成後,整個公車路網需要重新調整,他說其實市府有檢討過,目前公車在尖峰時間的效率,常常一個車子裡面只載了十幾二十個乘客,但也有某些路段車廂塞得很滿,可是整體來看,不是每一段都塞很滿,尤其是非尖峰時間,所以整個公車路線如果透過重整來強化效率,這是需要思考的。柯文哲說之前也有找公車業者們來談過,他說市府的原則就是在不影響業者收入的情形下,希望業者們可以提高他們的效率。柯文哲談到一個叫做「挪用理論」,他說目前臺北市畫了停車格,增加很多停車收入,但其實這些收入都會資助去公共運輸,這就是挪用理論;同樣道理臺北市地價稅、增值稅的增加,將來可以挪去做租金補貼,這樣可以讓那些被課稅、被收稅的族群心情可以好一點,因為至少這些錢是拿去幫助別人。

    柯文哲針對上述作了以下結論,首先臺北市的交通政策有三個價值,分別是「共享、綠能、E化」,在這個信念底下,最底層是捷運,再來是公車,也包含一部分的計程車,再來才是自行車及人行環境,讓整個環境由下往上慢慢上來。再來是捷運路網要把它完成,公車路線要重整,計程車要Uber化,減少計程車在道路上空轉的問題,最上面才是自行車及人行環境的改善。柯文哲也說剛有媒體問到一條自行車道花了不少錢,他則回應,假如只是一條自行車道就要花到一億多,那他也會有意見,但是事實上他們是利用這個機會來做整個人行環境的整體改善,包括變電箱、電線桿的移走,改成透水鋪面以及人行道拓寬,還有共同管道的鋪設,這是將整個城市的基本建設全部包含進去,這個價格就可以接受,所以他會把這個政策執行好。再來就是剛剛提到的挪用理論,將預算拿去做最有效的利用。

    最後柯文哲則強調一個概念,臺北市政府是一個有反省能力的政府,去年復興北路的施工過程被罵到臭頭,這次松江路的工程就沒什麼聲音,這當中的原因就是把之前犯的錯誤全部做檢討,把會犯的問題全部解決掉,所以這次松江路的自行車道建設都沒遇到抱怨,就是因為市府從一開始就架設監視器,確保有人在督導;第二就是時間跟空間都做限制,幾點到幾點可以施工,超過就不行;然後也有畫線,幾點到幾點可以占用車道施工,幾點後就回到範圍內施工,噪音也有嚴格管制,所以看之前復興北路的施工被K到滿頭包,這次松江路的工程就非常smooth(平穩)。柯文哲也跟大家強調,我們是具有反省能力的政府,遇到問題會去把它解決掉,這也是他自己的心得,「你不解決問題,問題就會解決你」,所以我們要事先就把問題解決掉,就不會被問題解決。

    座談會後半段開放媒體交流提問,媒體好奇捷運月票政策的規劃,柯文哲回應就是一種吃到飽的概念,以後可以在加值系統上面,選擇吃到飽的方案,30天內就是2,500元,這也牽涉到整個加值系統的修正。他提到這個政策的好處就是像那些比較外圍的居民,通常比較窮才住在外圍,他們要進到市中心花時間就算了,還得花很多錢在交通上,這也是算是一種政策上的矯正,可以鼓勵他們外縣市要騎機車進臺北市的,吸引他們轉乘捷運的誘因,這個策略已經在準備了。媒體續問這個吃到飽方案是否會有區間跟價格的不同規劃,以及上路的時間,柯文哲說第一階段就是試辦兩千五吃到飽,預計是明年開辦,不過因為涉及加值系統的改版,還需要時間準備,至於實施對象則是全體適用,沒有分北市或外縣市居民。

    媒體問到自行車政策的推動涉及到法規上自行車的定義問題,柯文哲在張局長說明後談到,這個問題在臺北市的確是穿西裝改西裝,自行車跟機車跟行人的確有overlap(重疊)的地方,那市府現在在做整理了,也在做宣導短片,那比較嚴格的執行會在六個月之後,目前還是在整理整個環境,柯文哲說他自己在北市內騎腳踏車,的確很多人行跟自行車是混在一起的,市府還在慢慢整理處理方案,所以大概六個月後才會有比較嚴格的執行。而人車共道、車輛搶道的確是個問題,柯文哲提到在他離開臺大醫院之前,他們有做過統計,2013年送到臺大醫院的外傷病人特別把腳踏車使用者列入統計,赫然發現腳踏車車禍造成的傷亡滿嚴重的,大概有四分之一是嚴重外傷,嚴重指數會大於九分,那算是很不得了。所以他們發現腳踏車的車禍嚴重程度往往比機車還高,機車常常只是擦到,但是腳踏車一旦發生車禍傷亡嚴重度比機車還高。柯文哲也提到現在有很多居民在抱怨,像自行車騎到人行道,沒有聲音其實很可怕,因為機車還有引擎聲,但自行車沒有,所以最近交通大隊也在研擬相關的管理辦法,會再去做釐清,預計需要六個月的時間去研擬。媒體問到那這六個月要怎麼辦?柯文哲回應還是大禹治水的概念,還是要先疏洪,而不是圍堵,你要罰他也要讓他們可以遵守,如果一看就很難遵守,那他們就不會去遵守,最後就會民怨四起,所以才需要時間先把路面整理好、規則整理好,未來在開罰時要讓民眾心服口服。

    媒體又續問有關捷運吃到飽的規劃,柯文哲回應表示兩千五吃到飽只是第一階段的規劃,先跑一陣子,再去想說能不能跟公車去做一個整併,一步一步來做。媒體問到兩千五這個數字如何得來?柯文哲表示這是捷運公司用大數據統計出來的,那當然政策的目標是鼓勵大家可以少開車、騎車,會執行一陣子再檢討修正。媒體也詢問到透過吃到飽政策,市府是否有預計增加多少運量?柯文哲說最大的目標是讓機車族有誘因去放棄機車,讓他們選擇公共運輸,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因為如果騎機車比較快、比較便宜,那你沒辦法讓他們不騎機車,所以有人抱怨說去北京、上海都沒有摩托車,台灣摩托車一大堆,原因很簡單,因為在臺灣騎機車比較便宜、比較快,所以你要讓他們有利多,讓他們坐捷運、坐公車至少不能比較貴,當然時間上要跟機車比還是有困難,但是至少要比較便宜,要到這個程度才有辦法讓他們去轉搭捷運,不然臺北的機車沒辦法解決,所以提倡公共運輸很大的目的是要減少小轎車、私人運具的使用,就像先前講的,臺北市過去幾十年道路面積沒有增加,但是機車、小客車增加多少,所以交通環境要改善的確很困難,即使用最厲害的交通管理還是很困難,因為一看數字就知道了,所以我們還是要很誠實的面對問題,只要大家不使用公共運輸,那臺北市的交通很難改善。媒體問到兩千五百元會不會太高?柯文哲表示革命要分階段,先從兩千五跑跑看,看效果如何,再來看公車如何併進來,以及價格要不要往下調,這個就是他的口號「革命分階段」,第一步先這樣跑兩個月,看效果怎麼樣再調整。媒體問到吃到飽兩千五每日平均下來金額其實可能跟機車族的油錢不太能比,那市府有預設說吃到飽的金額最低可能可以降到多少?柯文哲則回應沒有做之前沒有人知道,所以要推行共識政策,第一步先這樣,跑兩個月看看價格要不要動、公車要不要併入,這點也是要抱歉,因為坦白講有時候政策還是要做實驗,還是要試辦,所以每次被罵說決策不一致,坦白講這只能分階段往前進。媒體問到究竟要試辦兩個月還是三個月?柯文哲回答標準至少就是要兩個月的數據,那統計還要花一兩個月算數字,才能決定下一個階段,所以每一個動作都至少要三個月以上。
    柯文哲在結束交通交流座談後,前往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參加「悠活萬華-食育農莊」成果展,在場欣賞了中心製作的「食育農莊"茁壯日記"」紀錄片,看見地方長期努力的成果,也特別到屋頂去視察田園城市的成果。
    柯文哲在致詞時表示今天是萬華健康服務中心的成果展,當市長當然就要來看看他們做得如何,就他所知中心在屋頂致力於田園城市的發展。柯文哲說田園城市是他很重要的一個政策,他說我們常開玩笑說,俗語有一句「沒有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不過後來他發現這一代年輕人吃過豬肉的比較多,看過豬走路的反而比較少。其實田園城市就是要自己去種、去收割,最後去煮去做處理,是個一連串的作業,所以它不只是一種景觀的改變,而是一種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像我們在小學讓那些小朋友一起種菜,它本身就是一種群體的活動,然後大家一起把種子播種下去,到後來菜長出來,這本身就是一種生命教育,那小朋友一起拔菜、一起煮,這就是食農教育,所以慢慢可以把剛剛的笑話改成「只有吃過豬肉,沒有看過豬走路」。 柯文哲提到自己民國68年進臺大的時候,有一次帶他建國中學畢業的同學去郊外,他同學問他說為什麼那些草看起來種得很整齊,柯文哲回答他那其實是稻田,才發現他同學住臺北市的竟然沒有看過稻田,可能是因為太用功讀書了,讓他很驚訝;他同學還問過他說椰子樹跟檳榔樹看起來很像,他說那明明就長得很不一樣,鬧了很多笑話。
    柯文哲談到他期待慢慢透過田園城市,讓人可以回到自然,從生活教育、生命教育、食農教育一連串的,那萬華健康服務中心不只做了這些,它們也很重視在地老化的問題,所以剛剛自己一進來就發現這個設備真的改善很多,因為自己上次來的時候這邊還圍起來在整建,今天真的是煥然一新,他自己也很好奇到底花了這些錢,效果辦得如何。
    柯文哲說長照2.0絕對不是立法院一個法令,大家嘴巴講一講就可以解決,其實現在臺北市65歲以上人口已經達到15.3%,大概四年後會升到20%,所以臺北市是很快速的在老化,可是我們臺北市的照護系統能不能在未來四年準備好,坦白講做為市長的他也很擔心,所以市府是很認真的在佈置老人據點。柯文哲提到以臺灣現實的社會氛圍和文化,要做到像美國那樣大型的老人村,在臺灣是不太可能,他說自己以前也有到大型老人據點、養生村去看過,他自己都說假如自己老了才不要住那種地方,因為在那邊門打開都是老人看老人,都是看到坐輪椅的、推輪椅的,老人還是會喜歡自己比較熟悉的環境,不會喜歡被送進養老院。
    柯文哲說他查過萬華是臺北市第二老的行政區,最老的是大安區,但考量到社會狀況、社經地位等因素,萬華是比較需要先投注資源,讓萬華的老人據點可以先做。他說他算一算,臺北市政府在萬華區花的錢是相對最多的,單單環南跟第一果菜市場,兩座市場就花掉200億,算一算在萬華收的稅都沒有這麼多,所以萬華是臺北市倒貼在開支的。
    柯文哲談到長照2.0其實有幾個戰略需要注意,他說我們不是等到他生病再來處理,而是要如何讓他健康,所以他常常提到說健康保險局要改名成醫療保險局,因為它根本沒有在處理健康的問題,所以萬華健康服務中心就是要讓老人來到這裡保持健康,不會生病,這才是必須要做的。所以他知道這裡有導入很多桌遊、種菜的一些活動,這也是長照2.0比較廣泛的觀念,就是要促進老人健康,而不是等到生病、殘障才處理,這都是不對的。他期待看到中心在萬華推行促進老人健康的計畫,給他種菜、活動、桌遊,不過他也很好奇這個桌遊有沒有包含打麻將,因為自己有一次不知道哪個老人活動中心,進去看到老人桌遊,一看全部都在打麻將,但至少都比在家發呆來得好。
    柯文哲最後談到這個地方也設置有空氣汙染的監測計,零零總總的,他期待萬華健康服務中心可以成為一個多功能的場域,那今天他是來看成果做得如何,也特別感謝大家這段時間的努力,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