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販賣機上線 北市府積極緩解藥局配售口罩人力缺口
- 發布機關:臺北市政府秘書處媒體事務組
蔡炳坤副市長今(14)日主持北市府因應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小組第29次應變會議,他在會後表示,因應中央宣布的政策,從4月18日凌晨起,從歐美返臺的旅客必須在登機前主動出示旅遊史,如果回來之後同住的,有65歲以上的長者,或者6歲以下的兒童,或者是慢性病者等,在相關的條件下,就要住進防疫旅館。這件事情其實對市府來講,其實早就在做好相關準備,柯市長之前就建議中央,入境者都能夠集中做檢疫,所以相關的準備工作,持續在進行。 有關臺北市防疫旅館目前的狀況,觀傳局長劉奕霆說,臺北市政府目前是12家防疫旅館,房間總數是930間左右,在這幾天陸陸續續會勘6到7家旅館,這6、7家旅館總房間數大約450到460間左右,如果全數都上線的話,旅館的房間數,大概可以到1,300、1,400間左右,總間數是這樣,如果說返臺的人要入住的話,也可以透過1999電話詢問,入住防疫旅館。 目前試辦的口罩販賣機販賣的現況,蔡炳坤指出,從4月11日上路,今天進入第4天,尤其昨天統計,總共賣出了1099組,按照片數來算的話,就是9891片。剛推出難免有一些需要進一步來調整的,資訊局與合作廠商也針對產生的一些情況進行排除,希望這樣的一個自動販賣機,可以真正減少民眾排隊的情況。蔡炳坤表示,口罩販賣機其實是智慧城市、電子支付加上防疫措施的方式,因為它可以避免人與人的接觸,效益蠻高的。當然中央的整個口罩政策,從1.0到2.0,甚至未來可以推出3.0,口罩販賣機所扮演的角色,就是讓民眾實際到藥局買口罩,可以減少時間。2.0中有關預購的部分,基本上還是繼續,民眾可以採取預購,等於是可以提供民眾更便捷的服務。 蔡炳坤表示,其實到今天下午3點多已經800多組,會再測試一下一天的量大概多少,因為需求出來以後,會進一步跟中央討論。如果需求量比較大,希望中央能夠增加,目前一個機台給300組,民眾有更多需求,會反應給中央。而這幾天看下來有個數據,剛開始買口罩大概要花1分20秒,到昨天大概40秒就可以完成一個口罩的購買,時間幾乎是減半。現在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的成效,市長希望說擴及到12個行政區,要配合的部分不僅是販賣機跟中央資料庫介接,還有口罩的數量,持續努力當中,希望把口罩販賣機的效率可以直接提升。 另外,蔡炳坤提到,為什麼有民眾13號可以同時在販賣機買到口罩,還可以去(藥局)付款,這其實是預約付款,是拿到16號以後的口罩。所以這種情況即使在一般藥局,一樣會有這樣的情況。剛剛一開始就提到,口罩販賣機是補1.0排隊不足,在1.0跟2.0之間設計期程的時候,都有考慮到這是正常的情況。最後他也強調,今天每位出席者都戴上粉紅色口罩,因為臺北是多元、性別平等的城市,性別不分顏色,防疫當然也不分顏色,不管口罩買到什麼顏色或是配到什麼顏色,都一視同仁,不要有顏色之分。 接著進行媒體聯訪。首先,有媒體問到,今天侯市長提到下周一擴大管制的兵推,外界解讀可能要做封城的演練,那臺北有封城的規劃、兵棋推演嗎?會不會下周也跟新北同步,有的話有什麼具體內容?對此,蔡炳坤表示,臺北在整個防疫工作上有些想法做法,柯市長第一件事就會問說有沒有通知新北,因為雙北是一個生活圈。不管市政或防疫,雙北之間都有很暢通的管道。當然對於一些持續作為,以臺北市立場來看,市府、所有機關都完成異地辦公,甚至有8個機關都居家辦公,對於臺北市各個防疫工作都在進行,但是封城恐怕是非常大的議題,還是要跟中央有相當的討論比較合適,關於剛剛提到新北的構想,北市會進一步討論。 另外,有媒體問到,今天黃珊珊副市長請假,身體還好嗎?是因為防疫太忙碌嗎?蔡炳坤回應,大家應該可以感受到黃副市長非常用心、投入,她在團隊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身體稍微微恙,沒有大問題,休息一下就可以上班。 針對口罩販賣機,在場媒體詢問下一階段在北市12行政區中,大約會有多少臺販賣機建置?此外,媒體也欲了解每臺販賣機造價成本。對此,資訊局呂新科表示,北市府口罩販賣機政策在進入評估期後,就會進一步擴大至12行政區陸續設立,目前市府預估每一行政區大約會有2臺口罩販賣機做為基本設置量,再依每區的健康服務中心的場域、及實際場勘後,再做實際機臺配置數的調整。 除此之外,媒體也關切口罩販賣機成本,呂新科表示,今天也剛舉辦完廠商說明會,由於北市府口罩販賣機的服務仍會與中央整體口罩政策來做連結,因此將來擴大到北市12行政區時,一開始還是會採「試辦計畫」方式先進行。在完成12行政區的三個月試辦計畫後,市府會再研議是否要持續常態性於各區佈署販賣機,在過程中也都會持續積極與中央相關單位保持密切討論,並由中央決策統籌。 媒體續問,市府是否希望中央政府針對北市府口罩販賣機政策提供補助?呂新科回應,有關補助部分,市府會在後續與中央討論該政策是否納入中央口罩販賣及配送環節的同時,一併與中央有關單位詢問後續的解決方案,包含如何推廣到其他縣市、以及是否提供該政策執行的部分財務補助方案。記者追問,市府是否會針對口罩販賣機編列相關預算,呂新科說,針對試辦計畫,市府並不會編列預算;然而呂新科也補充說明,針對口罩販賣機相關的常態性的費用,如線路費用、金流手續費等等,市府會編列。 針對北市府口罩販賣機政策,蔡炳坤副市長也表示,因為疫情期間,口罩屬於中央主管機關的管制物品,因此北市在研議口罩販賣機的整個過程中,都與中央保持密切合作。將來如果口罩販賣機開始推廣到北市12行政區後,代表這個政策計畫的可行性充分獲得民眾肯定。未來,市府也希望盡量適度向中央主管單位來爭取,讓北市境內的口罩販賣機臺內能有較多的配送數,以供市民朋友來購買。北市府也不吝將包括口罩販賣機在內的相關防疫經驗、相關數據、民調等提供給中央單位,方便中央單位評估是否進一步將此政策推廣到其他縣市,讓臺灣持續走向一個更智慧的國家,這也是北市府所樂見的。 媒體問,目前臺北市12行政區設置口罩販賣機的確定時間?蔡炳坤回應,12個行政區要上線有3個要素要在短時間內完成,首先販賣機機身數量要足夠,再來,跟中央資料庫的介接要建置完成,最後則是口罩的數量,市府現在已經積極朝向這3個目標努力,希望能儘快達到12行政區都設置口罩販賣區。 另外,外界質疑一臺販賣機旁邊有5-6個工作人員,效益不高?蔡炳坤說,一開始做任何事情,需要做很多了解,所以一開始人力需要一些配置,慢慢的等越來越純熟,人力就會減少,這是一個新的東西,市府是站在協助的立場。蔡炳坤強調,北市在人力的考量上很重視,他也提到柯市長很關心的「北市千人防疫就業方案」,方案中的人力都已陸續上路,未來也會把千人防疫的人力分配到健康服務中心,讓事情順利的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