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出席北市國小校長會議 柯文哲:保持價值、大家一起往前走 讓臺北市的教育變得更好

    • 發布機關:臺北市政府秘書處媒體事務組

    臺北市長柯文哲17日出席臺北市107學年度第1學期公私立國民小學校長會議,他以「臺北市教育的願景與政策」為題,向校長們說明市府9項主要教育政策,包括國際教育、雙語教育、資訊教育、實驗教育、技職教育、學前教育、終身教育、特殊教育及環境教育。柯文哲表示,未來太難預測,但只要「保持價值、大家一起往前走」,讓管理的團隊變成服務的團隊,就可以讓臺北市的教育變得更好。

    柯文哲說,臺北市學校的國際教育就像2017年臺北世大運的口號「臺灣走出去,世界走進來,讓世界看見臺灣」。長期以來,臺灣是國際孤兒,只往自己國家內部看,事實上,兩岸關係也只是一部分,應把眼光投向國際,所以,首先要先有全球公民意識,增加學生對國際事務的關心;再來就是國際友善校園,北市非常鼓勵學校和其他國家的學校締結姊妹校,校園國際化,鼓勵國外學生來臺北市參訪、互動。他繼續談到,上課的時候也有數位溝通學習,可以透過數位跟其他國家交流。再來也有跨境的專業協作,像製作教材的資料庫都跟國外有交流,透過這樣的切磋,讓教材更具國際化。最後,每年都會安排部分學生出國,也有安排民俗訪問團出訪,108年度也已經編列1億元的預算,由教育局會補助北市師生出國,鼓勵學生到國外去看一看,也鼓勵國外的學生到臺灣來看一看。

    此外,柯文哲也表示,全世界推行雙語教育最成功的國家應該是新加坡,北市府教育局與新加坡雙方都有組參訪團互相觀摩和學習。柯文哲說,新加坡花了28年完成了雙語教育的政策建置,他認為臺北市不需要花費這麼久的時間。他說,實施雙語教育最難的就是師資,師資要怎麼訓練和怎麼來,這些都是問題,雙語教育還是且戰且走,半年檢討一次。

    有關校園資訊網路化、數位化教育,柯文哲表示,市府教育局計畫三年內16億元,把全市高中、國中、小學校園光纖網路,國小三年級以上的學生都有行動載具可以使用,可能是iPad或更好的裝置,教室設置教育觸控式螢幕、投影機等,這些裝置及設備是按規格買服務,而不是買硬體,以免除設備報廢的麻煩。目前臺北市酷課雲教學影片有6千多支,應該要有更好、更活潑、更精進的內容提升,這些要有大量熱心的老師來協助,它也將是一個社會運動。資訊教育將成為窮人翻身的機會,如果不做這個,窮人沒辦法翻身,從此貧富在臺灣世襲,30年內臺灣不會再有三級貧戶總統,這就是「網路人權」的概念。

    在實驗教育部分,柯文哲說,在既有的教育體系之外,家長、孩子應有另一種選擇。例如臺北市開辦3年多的影視音實驗學校、和平國小實驗教育等,未來希望以每年加一個的進度,在兩年後小學到高中都有一個實驗學校,統計數據顯示,很多臺北市家長對實驗教育有期待,願意將小孩子接受此種教育,這也是臺北市設立實驗學校的主要動力。

    在技職教育部分,柯文哲表示,應建構「達人文化」、「職人文化」,如果每個人都是最好的,合起來就是臺灣最大力量,他參訪史丹佛大學,最令他印象深刻的,就是史丹佛大學都是以就業界目前所需的技能,來決定學校要教學生什麼知識及技能?柯文哲認為,目前高職的職科要調整。例如高齡化社會,如果可以想出一個模式,用15萬的長照本勞來取代30萬的長照外勞,讓GDP上升、失業率下降,長照是一個問題,從現在就開始準備,當然,學校的長照科也要市府全力支持才行。他強調,技職教育應準備未來幾年臺灣需要的職業,就要更務實,他與教育局會再高職校長討論細節。

    在學前教育部分,柯文哲表示,本來公立與非營利幼兒園加起來應該要占70%,目前臺北市只有42%,顯然離目標很遠。公私立幼兒園費用差太多,造成家長抱怨公立教兒園名額難抽,這也是現今低薪、雙薪家庭面臨的主要問題,讓教育事業在做社會福利事業的事。所以,學前教育不只是教育問題,還牽涉到社會福利。臺北市目前試辦提供3至4歲學童半年13,660元、一年27,000元左右補助,當然現在的兩歲專班要辦到什麼時候?臺北版的非營利幼兒園應該是怎樣的?都還要再討論,未來市府也望透過一學期13,660元補助,進行政策引導,他也強調重點是方向要對,政策經過反覆討論後,方向將會慢慢確定。另外,特殊幼兒教育也將100%由教育局來扛,將朝向區域化發展。

    柯文哲表示,從現在開始到未來的15年內,臺北市230多個學校重建費用會超過公宅費用,達到1千億元。在改建過程中,如何將社區需求放入正在設計下一代學校,0-12歲在同一所學校受教育,這些點及計畫教育局正在規劃。

    在終身教育部分,柯文哲表示,老人共餐形成老人團體互相幫助、同時也上課、學習知識,如何與樂齡學堂、社區大學互相結合?這個市府教育局要再思考。

    在特殊教育部分,柯文哲表示,長期以來,學校都注重10%的資優學生,忽略了後10%的學生,但有一些學校,收容這些幾乎被遺棄的後10%學生,給他們一定的教育,讓他們變成好人。柯文哲對於這些學校表示感謝,他說對於這些學生,不一定要要求他們多會讀書。他說,吸毒的人平均年齡大約是從國三到高中左右,目前國中有1%學生沒有繼續升學,這是很麻煩的,這些學生占了吸毒人數的一半,所以坦白講,他們願意來學校就要給了他們教育,我們長期以來一直把學校中最會考試的10%當做重點,但是最後10%還是要關注,不要只關注資優學生,也要轉頭看看後10%的學生,讓他們樂於重回學校接受教育。另外,有些學生要老師照顧實在太為難,目前都是由市府協助派專案護理師照顧。

    在環境教育部分,柯文哲以推動禁用一次性餐具為例,這是由內而外、由公而私,由公家機關往私人企業、學校推動的成功案例,禁用一次性餐具政策,在市府推動第一個月,紙類垃圾減量80%、塑膠垃圾減量65%。柯文哲表示,臺灣死亡人數最多的是癌症,占28%,癌症中死亡率最多高的是肺癌,肺癌很難早期發現,發生數不多、死亡率很高,男女死亡比為1:1,空氣中的PM2.5污染是主因,禁用一次性餐具是成功的政策。臺北市的PM2.5是六都最低,跟這些政策都有關係,因為這是我們的垃圾分類、垃圾減量帶來的好處;另外,田園城市政策落實在各學校,不只是種菜也是生命教育,更有效減少廚餘,讓學生學會愛惜食物的美德。

    隨後,柯文哲參加「107年度臺北市政府公共工程卓越獎」頒獎活動,他在致詞時表示,臺北市政府「公共工程卓越獎」已邁入第7屆,包括「土木」、「水利」、「建築」及「設施」,主要的目的是要獎勵優良的主辦機關還有工程團隊,希望透過競爭來提升臺北市公共工程的品質與文化。

    柯文哲表示,從統計資料中顯示,臺北市政府2017年總共有2,126件公共工程,其中選了24件來做初審,再經過委員的審查與現場履勘,最後挑選出15件,因此,得獎率只有0.7%,得獎非常困難。

    柯文哲說,他看了得獎名單後覺得都是應該得獎的,首先是北門景觀工程,從以北門為中心的西區門戶計畫,他也認為會得很多獎,從拆除忠孝西路專用道以及6天拆除忠孝橋引道還有登上Discovery,再來是國光客運搬遷後變成交六廣場,甚至之後的交八廣場、三井倉庫與最後整個北門廣場的成立,所以北門得獎他並不意外。

    柯文哲也提到,世大運的場館與選手村也是應該要獲獎的,他也表示,聽說里約奧運一直到當天開幕都還有場館未完工,而本次世大運的60個場館與選手村全部都準時完工,也通過國際大專體總的認證,柯文哲說,最重要的是,就是總工程費沒有追加預算甚至還有剩餘,他也笑稱這是臺灣公共工程的奇蹟。

    最後,柯文哲也引用法國印象派畫家雷諾瓦的話,痛苦會過去,美麗留下。他說所有的工程在過程當中都很辛苦,他有辦過世大運所以知道,不過也給臺北留下許多美麗的建築物,因此,柯文哲表示希望透過獎勵鼓勵臺北市在未來出現更多優良的公共工程。

    上午,柯文哲於會前接受媒體聯訪,對於媒體詢問基本工資調整一事,柯文哲表示,低薪資當然是臺灣GDP成長不好的原因之一,經濟不是他非常熟悉的領域,但他認為調整工資也要老闆可以承受範圍。

    媒體詢問,議員許家蓓說市府公宅政策又跳票了,東明公宅因進度延遲,完工戶數會減少,柯文哲說,其實今天早上他與相關局處首長又拿出來整理一遍,他覺得不用去硬湊那個數字,其實已完工與已開工的公宅戶數,到年底可以到1萬2,000戶他覺得已經很厲害了,另外還有都更分回那個是另外計算的,其實蓋房子比我們想像的困難很多,所以他說年底可以到1萬2千戶就很厲害了。

    媒體詢問有關中國大陸央視播出有關柯市長的兩分鐘報導,最後還稱他有可能選下一次的總統,柯文哲打趣說,他絕對沒有買央視的廣告;媒體追問央視很難得用這個多時間介紹臺灣政治人物,代表認同柯市長?柯文哲回答說,他不知道這個要怎麼處理,不過他保證沒有買廣告,也沒有買業配。

    媒體詢問花博園區設立黃信介紀念廣場,是要拉攏深綠選票一事,柯文哲回答說,這跟那個無關,因為年初臺灣研究基金會創辦人黃煌雄跟他聊過,他的態度是這樣,發生在臺灣土地上,這就是歷史,我們(臺灣)的一部分,所以我們都用一種把他當作自己(臺灣)的一部分的態度來看。其實臺灣目前是整個東亞世界最民主、自由、多元、開放的地方。這個不是天上掉下來,這是有一整代人的努力,而那一代人當中,黃信介是一個代表性人物,後來我看一看,黃信介好像是那一代人裡面被人家批評最少的;另外一點,花博公園靠近大龍峒地區,黃信介是大龍峒那個地方的人,黃煌雄說是不是可以在花博可以做一種藝術或文化的東西,不要搞什麼銅像。他聽一聽覺得有道理,臺北要成為一個文明藝術的城市,公園要有一點文化藝術的東西,坦白講幾天前開會,工務局長還有意見,認為選舉期間什麼都不要做,不過他認為應該平常心、態度自然、該做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