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響應「拯救世界瀕危青蛙日」 臺北赤蛙重返野外棲息地

    • 發布機關:臺北市立動物園

    臺北市立動物園與新北市政府農業局於2013年開啟雙北合作,推動臺北赤蛙與棲地復育。今(4/25)日響應「拯救世界瀕危青蛙日(Save The Frogs Day)」活動,攜手於石門區的一處農地,進行臺北赤蛙先期野放,嘗試讓域外復育的臺北赤蛙,邁向域內保育新頁。
    臺北市立動物園2014年正式啟動臺北赤蛙圈養繁殖,在臺北市政府支持下,先後於動物園內設立肩負保育繁殖的戶外與室內獨立飼養室。經過多年試驗,2016年克服繁殖與照養的困難,成功建立穩定的域外安全族群。今年於「拯救世界瀕危青蛙日Save The Frogs Day」這天,與新北市政府農業局合作,將圈養繁殖的臺北赤蛙個體,在新北市政府農業局與農民合作的生態友善農地,進行先期野放試驗。藉由後續的監測行動,來評估所選定的友善農地環境,是否符合臺北赤蛙活動需求,又有哪些環節須要進一步改善,以打造兼顧臺北赤蛙棲息與農業活動的園地,並作為日後臺北赤蛙野放與擴散的核心基地,期望能開啟臺北赤蛙復育新里程碑。
    臺北赤蛙(Hylarana taipehensis),被列為保育類二級珍貴稀有的野生動物,體長僅3-5公分大小,背部金黃綠色或是綠色,體側有白色背側褶極為醒目,背側褶內外側各有一條白線,因此側面看起來是兩條黑線和兩條白線交錯排列,非常美麗且特殊,由於臺北赤蛙沒有明顯的外鳴囊,叫聲是單音細小的「嘰」,並不容易聽見,但卻是新北市早期在三芝、石門低海拔草澤、濕地、水田一帶常見的蛙類。
    隨著環境開發變遷及農藥和化學肥料大量使用,讓臺北赤蛙棲地遭到嚴重破壞,導致野生族群瀕臨滅絕。在雙北合作的架構下,針對臺北赤蛙的個體生活史與圈養繁殖技術等進行研究、整合學術研究與生態友善農業,透過文獻與標本的蒐集、現場生態調查、環境棲地分析,以及專家學者現場勘查,建立合適的復育模式,再結合三芝與石門地區友善耕作農村,以及一群具有保育理念的農友,透過棲地改善營造適合臺北赤蛙棲息的環境。
    今天的野放過程十分順利,也是臺北市立動物園首次將圈養繁殖的本土物種野放回歸山林,今後,研究人員將持續觀察臺北赤蛙在這片野外棲地的活動,累積更多的科學資料與經驗,更期盼這群珍貴可愛的臺北赤蛙們,能夠憑一己之力,在自然環境內順利繁衍下一代,為雙北合作的臺北赤蛙保育計畫,寫下新的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