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通知1050118臺北市立中山國小「報告柯P,我們要當晴光社規師!-資優班小朋友的晴光社區改造說明會」
- 發布機關: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國民小學新聞稿「報告柯P,我們要當晴光社規師!-資優班小朋友的晴光社區改造說明會」請轉交文教記者單位: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國民小學地址:臺北市中山區民權東路一段69號聯絡人:彭健民2591-4085轉21 行動電話:0912402478【發稿日期:105年1月15日】【主題】:臺北市立中山國小「報告柯P,我們要當晴光社規師!-資優班小朋友的晴光社區改造說明會」【時間】:105年1月18日(星期一)上午9:30~12:00【地點】:中山國民小學會議室【活動內容】:社區是一個「大家庭」,亦是一個「大教室」,我們生長於此,取、用、學習都脫離不了社區。所以,社區的營造也就更形重要,唯有社區不斷的改善,才能為社區注入永續的活力,也為社區帶來無限的善意與生機。臺北市中山國小鄰近盛極一時的晴光商圈,經歷數十年後,社區逐漸老化,人潮不如以往……去年九月柯市長因消防疑慮拆除遮雨棚後,中山國小資優班的小朋友更加關心此社區議題,想使晴光商圈風華再現,於去年9月展開社區改造的準備行動,經過社區踏查、採訪當地商圈人物、攤商、里民等後,發現不只遮雨棚需要增新設計,社區還有其他項目也需要進行改造,於是針對採訪結果展開社區改造計畫,於1月18日上午展開說明會,運用設計圖、模型、繪本、影片等形式說明,以利即將於3月展開的行動,而受邀的晴光商圈雙城徒步街區商業促進會、臺灣童心創意行動協會、大同大學等也即時給予回應與建議。去年九月,晴光商圈遮雨棚因消防疑慮而拆除,中山國小師生隨即將議題納入課程中,展開晴光商圈社區改造行動計畫。首先,學生多次在商圈中踏查,以「五感」感受晴光商圈;接著,學生擬定商圈改造的項目後,利用一個月時間,針對商圈攤商、居民、遊客等進行實地採訪調查,共調查六十六位後進行資料整理;最後,學生以自己擅長的說明方式進行社區改造計畫的擬定。在社區改造說明會中,學生分別以「分區規劃」、「逃生防災」、「煙霧感應器」、「入口設計」、「晴雨設計」、「行人徒步區」等項目進行規畫說明,說明方式多元:以影片方式說明晴光商圈可以將「分區規劃」分為美食、歷史人文、生態、舶來品等區域;透過模型演練了學生自己設計的「逃生防災」方式;運用模型加以說明自己發明的「煙霧感應器」;藉由繪本、影片、模型表達「入口設計」的型態與重要性;以模型重新設計商圈的「晴雨設計-遮雨棚」、運用繪本、影片說明「行人徒步區」的重要性。每一項目說明後,並請與會人士提出回饋與建議。其中,有一組小朋友因商圈調查反應需要「晴雨設計」,再加上自身在下雨天逛商圈時,不但需要撐傘,滿地的泥濘與積水讓人興致缺缺,因此以模型展現出未來商圈行人徒步區內的遮雨棚,設計者之一楊紹瑜小朋友說:「有了我們的晴雨設計,不但可以自動感應雨水後啟動,而且接縫處不會有空隙,就不會像現在一樣滿地積水!」;而另一組小朋友因調查反應「行人徒步區」的重要性,在加上多次踏查商圈時,總是在徒步區內發現亂竄的摩托車與腳踏車,讓遊客的危險性提高,宣導者之一黃思翰小朋友說:「我們想要進行行人徒步區車輛淨空的宣導,這樣真的太危險了,我還曾經差一點被車撞到。」晴光商圈雙城徒步街區商業促進會葉寶春理事長說:「社區和學校本為一體,學生表達的感受都非常貼切,大家一起為商圈努力。」,全球孩童創意行動挑戰台灣共同發起人上官良治(臺灣童心創意行動協會理事長)也提出「每個人都有I CAN的超能力,讓我們與孩子共同學習,培養願意不斷嘗試的自信心!」 中山國小位於新蘆線『中山國小站』的出口,4號出口即是本校大門口,交通相當便利,竭誠歡迎社區民眾、各界長官、先進及媒體界朋友,撥冗蒞校指導、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