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美化串後巷 精忠里綠網超連結 里辦公室大門換位置 店家紛仿效 後門變門面
- 發布機關: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新聞稿 發稿單位:公園處 新聞聯絡人:劉玉華 聯絡電話:0928-880031 承辦聯絡人:林賢達 聯絡電話:25956761 公園美化串後巷 精忠里綠網超連結 里辦公室大門換位置 店家紛仿效 後門變門面 位於民生社區內的精忠里擁有7座鄰里公園,為讓公園綠意延伸後巷,湯忠正里長提出公園美化通後巷的構想。除了透過工務局公園處強化公園植栽綠化外,亦向衛生處爭取後巷美化,在鄰里公園巷道兩側擺放綠色植物或花卉盆栽,不但讓枯燥的巷弄佈滿綠意生機,也使綠色活力從公園延伸到社區住家,目前已有6座鄰里公園旁完成後巷串連,讓精忠里從公園一直美到住家周邊。 公園處長黃立遠表示,精忠里湯忠正里長號召社區志工並募集資源,長期投入鄰里公園維護,認養的公園均樹木扶疏、花草茂綠。湯里長仍持續投入里內其它閒置空間綠美化,實屬難得,除了延壽二號公園的後巷是全臺灣第一條巷弄美化的巷道,目前更將所轄六座鄰里公園的綠意延伸至巷弄。結合公園處及衛工處的資源,讓維護良好的鄰里公園結合巷弄,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綠美化效果,吸引當地居民或外地遊客駐足所賞。 公園處圓山所主任林賢達表示,公園認養在臺北推行多年,早年在區公所維護管理時期,公園評比就競爭激烈,現今各里辦公室仍相當重視轄區鄰里公園及周邊綠化。松山區精忠里湯里長向衛工處申請後巷綠美化,留下足夠的通行空間,藉此將以前私人堆置在巷弄的雜亂物品都清走,使公園綠美化延伸至巷弄內,巷道如同住家外的小花園。這種透過局處間合作綠美化,更具加分效果。雖然後續長期的關懷及養護,仍需要鄰里長與居民共同來支持,但如此嶄新的觀念不但消除髒亂、綠化社區、增加了休憩場所,也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 精忠里湯里長忠正表示,延壽二號公園的後巷是北市第一個推行後巷美化的,當時後巷空地多為居民擺放自家雜物之處,許多居民不願意配合,在里長和鄰居間努力溝通調和下,終於完成後巷美化的工程。現今,精忠里內的巷道除了綠化外,汙水排水、瓦斯管、自來水管也於各方公家單位的配合與努力下全數翻新完成,給全里民更優質的居住空間。里辦公室的大門設於防火巷內,讓門口面對充滿綠意的巷道,而不是車水馬龍的大道路,此後許多店家也效仿將大門設於後門,除了寧靜之外,面對綠色的巷道,也令人心情更為愉快。 湯里長進一步說明,雖然綠油油的巷道十分美麗,但是維護起來卻更加不易,里內會定期發起志工清潔活動,維護巷道的整潔,夏天樹木容易枯委,也常常需要請志工幫忙澆水照顧,每張漂亮整潔的巷景照片都是里內居民共同維護的成果。他說,改造雖易,持續維護卻難,盼公家單位在幫助綠化巷道過後,也能持續協助維護這美麗的景象,大家一起共同努力讓精忠里的美能長長久久。 精忠里湯里長『公園美化通後巷』的做法,除了讓里內擁有更舒適的生活環境外,散步在綠色巷弄內時與鄰居間交流,也能促進居民間的感情,使繁華的都市內也能有濃濃的人情味。綠美化工程除了讓原本陰暗單調的巷道充滿綠意,也有助於市容的提升,使巷道看起來乾淨整潔,地磚上拚貼了藝術圖案或是小朋友的創意,讓巷道走起來充滿趣味與活力。公園連巷道,巷道接公園,讓居民生活品質提升,更讓社區充滿歡樂。 圖1、延壽二號公園綠意盎然,充滿生機。 圖2、全臺第一條後巷綠化改造,位於延壽二號公園後巷。 圖3、延壽三號公園與後巷連接,植栽綿延至社區內,美化生活環境。 圖4、延壽二號與三號公園間的巷弄,地磚上的楓葉藝術與兩旁鮮豔的朱槿互相輝映。 圖5、富錦六號公園旁,綠油油的盆栽讓原本單調的巷弄多了活力。 圖6、富錦五號公園與其巷弄藉由植栽連在一起,讓休閒的氣氛傳進社區。 圖7、座落於巷弄內的精忠公園,是精忠里居民閒暇時的好去處。 圖8、整齊俐落的植株布置於精忠公園旁的巷弄,為平凡的小路增添了幾分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