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與科技的跨域合作,虛擬實境實證媒合成果發表「渭水行」APP,重現1920年代臺北大稻埕風華
- 發布機關:臺北市政府資訊局綜合企劃組
- 聯絡人:楊世鈺
- 聯絡資訊:02-27208889轉分機8557
基於「民間先行、政府支持」的理念,臺北市政府資訊局攜手台灣虛擬及擴增實境產業協會及蔣渭水文化基金會跨域合作,藉由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與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等3D體驗技術,以創新科技融合歷史人文素材,精心製作「渭水行」史蹟導覽APP,擴增民眾對大稻埕歷史的體驗。今(105)年10月17日適逢臺灣文化協會95周年,並於10月17日當天的紀念會上共同發表這項成果,重現蔣渭水先生1920年代於大稻埕推動臺灣新文化運動之紀錄與行跡。 圖1:「渭水行」史蹟導覽APP「 Android版」下載連結QR Code 圖2:「渭水行」史蹟導覽APP畫面 圖3:大安醫院舊址重現畫面
蔣渭水文化基金會與義美文教基金會於今(10月17日)在靜修女中大禮堂舉行同慶紀念大會,共同慶祝臺灣文化協會95週年紀念會、靜修女中建校100週年、蔣渭水醫師懸壺濟世的大安醫院100週年、新文化介紹機關文化書局90週年以及第16屆臺灣文化日,活動當天除了邀請當年文化先覺者的後代參加之外,包括臺北市政府資訊局、台灣虛擬及擴增實境產業協會也受邀出席盛會,並共同發表臺灣新文化運動大稻埕-「渭水行」史蹟導覽APP,透過虛擬實境科技「還原」、「重現」及「穿越」古今,讓民眾跟隨著蔣渭水的腳步,貼近及了解大覺醒時代的歷史背景。
臺北市政府資訊局李維斌局長表示,隨著都市更新與當地商業發展,許多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紛紛拆遷或改建,慕名前來大稻埕地區的遊客僅能憑藉著地圖遙想當年的風華,或是透過文字描述憑弔風采,經常有遍尋不著當年的街景與位址的情況,而經由最新虛擬實境與擴增實境等3D體驗技術,「路上出現清朝人講述臺北城歷史」看似時空穿越的情境就可能實現,未來也期許臺北的街頭都因著各區發生的感動故事再一次呈現,讓民眾有機會參與這項歷史與科技結合之互動體驗。
李維斌局長說,「渭水行」史蹟導覽APP將是整合現代360度環景影像與過往老照片,在新舊交疊之間激盪出不同的火花,而臺北市擁有豐富的歷史古蹟與文化資產,未來將持續媒合開放,建立開放智慧財產權平臺(OpenIP),供更多內容加值及虛擬實境與擴充實境等產業應用,促進相關產業發展,也讓世界看見臺北除了是一個現代化國際城市之外,也是一個擁有豐富人文歷史文化的一個城市。
台灣虛擬及擴增實境產業協會表示,「渭水行」史蹟導覽APP將會持續更新與增加擴增實境功能,讓虛實混合體驗更加豐富歷史導覽與深入其境,歡迎民眾下載安裝一起體驗,讓整個城市更有活力、更具魅力!
「渭水行」史蹟導覽APP介紹簡報連結: http://www.slideshare.net/twtavar/app-67150926。
「渭水行」史蹟導覽APP介紹360環景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Va8kjYJij4。
「渭水行」史蹟導覽APP「 Android版」下載連結: https://goo.gl/q9VejZ。iOS版預計10月底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