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新聞稿
發稿單位:都市發展局
發稿日期:106年3月14日
聯 絡 人:蔡昆達
聯絡電話:27772186轉2502
北市公共住宅朝多元模式取得 4年兩萬戶目標不變
有關報載市府公共住宅開工數下修至18,000戶,是政策跳票一節,都市發展局澄清,在公共住宅推動過程,經與地方民意溝通,至有部分戶數因應民意要求調降戶數,部分基地則納入後期開發緩建,至目前總興建戶數確實有調整;但也積極尋覓其他事宜土地,並採多元模式取得公共住宅,4年兩萬戶目標不變。
都發局表示,公共住宅選址以符合TOD(大眾運輸導向發展)原則,並應對相關問題提出改善措施。本市公共住宅基地選址原則包括基地規模不低於2,000平方公尺或可興建100戶以上公宅,權屬為公有土地、現況可立即興建者,可供公宅使用之使用分區或適合興建公宅之閒置公設用地,基地距離捷運站500公尺,或公車站300公尺範圍者。目前納入2萬戶之公宅基地多為原公宅開發長期儲備基地,並以住宅區為主,而有辦理都市計畫變更之基地,於各級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過程,均綜合考量交通、公共設施等相關層面後作成決議。市府推動公共住宅計畫亦與地方居民理性溝通妥為說明。
都發局表示,公共住宅興建基地編列興建預算後,至各基地辦理公聽會,截至105年底已辦理29場次公聽會,會中部分基地周邊居民對於開發量體所引發的交通及環境影響提出相關建議及意見,都發局也審慎檢討調降開發量,致整體興建戶數略有調降,以廣慈基地為例,依原都市計畫規定容積率,可興建戶數為2,800戶,但經多次與在地民眾溝通,最後興建戶數調降為1,562戶(減少1,238戶);信義區三興段及陸保AB基地亦因當地民眾對於交通有疑慮總計減少興建戶數共計400戶;另文山區3處基地(華興段、景美女中調車場基地及景美運動公園南側基地)則自954戶調降至439戶(減少515戶),興德里營區也停止700戶興建公宅計畫,總計減少興建戶數逾2,800戶。但另一方面,北市府亦再盤點其餘國有及市有土地新增公宅基地,並分階段納入106及107年興建計畫標地。此外,亦同步透過聯合開發都市計畫獎勵容積、市有土地參與都市更新分回住宅,以及修繕市有閒置眷舍等多元方式取得公共住宅。如近期已計畫投入3,700萬修繕新興市場基地現有閒置眷舍,提供37戶公共住宅等,亦將累積增加公共住宅數量。
市府推動公共住宅,仍以4年兩萬戶為目標,除不斷加強與社區民眾意見溝通外,並採多元取得模式進行,務使計畫目標順利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