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搭建兒童遊戲場 工作坊找出孩子需求
- 發布機關: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處新聞稿 發稿單位:南港公園管理所 新聞聯絡人:劉玉華 承辦聯絡人:張秀珠 聯絡電話:02-2783-4988 自己搭建兒童遊戲場 工作坊找出孩子需求 孩子才是遊戲場的主角!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管理處正積極進行中央藝文公園的兒童遊戲場設計,規劃前期於106年6月舉辦「我的遊戲小島」兒童遊戲空間想像徵件,選出25件小朋友的作品,8月13日在中央藝文公園的大草坪舉辦首場兒童遊戲工作坊,由孩子王帶領兒童進行遊戲,在過程中深入觀察兒童的遊戲行為和需求。 處長黃立遠表示,北市第一次向兒童針對遊戲主題進行的徵件活動,收集各方意見後,邀請獲選兒童參加工作坊,進一步收集並邀請兒童對於兒童遊戲場的創意想法,從兒童遊戲場開始落實公民參與。 公園處南港管理所主任張秀珠提到,這次工作坊在未來中央藝文公園兒童遊戲場的實際地點舉行,透過兒童在實際場域中的遊戲行為,幫助看見基地的空間條件,及使用者與環境的互動關係。 工作坊由徵件入選兒童與其家長共同參與,在兒童玩耍的過程中,除了有建築、景觀設計、兒童教育、公民團體等背景所組成的「孩子王」協助活動帶領和觀察記錄,家長也受邀一起參與觀察,給予規劃團隊更完整的回饋。工作坊先由孩子王陪伴孩子在基地中玩耍,接著讓兒童利用木棧板、樹幹、紙筒等素材自主設計好玩的遊戲,一邊進行觀察與記錄。 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特公盟)林亞玫表示,兒童參與要做,要持續做。但要深入、要引導、要對話,更重要是去挖掘孩子遊戲面向。建遊戲場是硬體,但遊戲場的主題是兒童。兒童參與工作坊就是在做軟的設計,讓更多家長、設計師看見不一樣的兒童遊戲需求。 參與工作坊的小朋友年齡從2歲到12歲,小朋友們表示,工作坊中自己動手搭建遊戲場非常有趣,並且可嘗試其他兒童搭建的設施,表示下一次一定要設計更好玩的設施,並期待下一次工作坊的到來。 圖1.工作坊開始以繪本《橘色奇蹟》,誘發大家思考每個人都能為公共付出貢獻。 圖2.暖身活動先走訪華山周邊的鐵道遺跡,認識基地的環境與歷史。 圖3.學齡前兒童以紙箱、木棧板、紙筒創作出挑戰攀爬、平衡、速度感的溜滑梯。 圖4.學齡後兒童以繩索、布,設計出攀爬樹木的挑戰玩法。 圖5.學齡後兒童另以繩索、紙箱、紙筒、木材,考慮現場大樹與順應斜坡地形的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