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流感、肺炎鏈球菌疫苗施打記者會 柯文哲:預防重於治療
- 發布機關:臺北市政府秘書處媒體事務組
臺北市長柯文哲今日(1)上午前往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出席流感疫苗及本市65-74歲長者肺炎鏈球菌疫苗開打記者會,柯文哲及他的父母柯承發先生、何瑞英女士同場共同接受疫苗施打,也鼓勵符合資格的市民一同來接受疫苗施打。柯文哲表示,醫學的精神就是「預防重於治療」,在預防的方法當中,打疫苗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方法。柯媽媽何瑞英女士也說,長輩要健康,小孩才會幸福,鼓勵長者出來施打疫苗。
柯文哲致詞時表示,進入秋冬季節後,是每年的流行性感冒跟肺炎好發的季節,那打疫苗是成本效益最高的醫療行為,因為醫學的精神就是「預防重於治療」,那在預防當中,其實打疫苗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方法。
柯文哲說,流行性感冒的疫苗每年都有在施打,事實上臺北市政府基於保護更多的市民,今年有比原先中央政府的規定,增加一些施打流行性感冒疫苗的對象,第一個就是警察、地政以及環保局,因為這些人是在第一線處理民眾,他們也有比較多的機會去接觸到民眾,所以他們感染的機會也比較高。柯文哲提到,他希望臺北市政府第一線在處理民眾業務的,包括警察、環保局還有國小、國中、高中的教職員工,還有再來就是臺北市的居家保母,概念是這樣,因為他們有比較多的機會去接觸市民,所以比較容易被感染;再來,一旦他們被感染的話,也比較容易去感染其他市民,所以我們除了在中央政府cover(涵蓋)的範圍以外,有多增加一些臺北市公務員的施打範圍。
柯文哲接著說,再來是肺炎鏈球菌疫苗,因為沒有想到肺炎已經變成臺灣第三大死因,當然第一是癌症、第二是心臟病,那第三就是肺炎。柯文哲說,肺炎常常是這樣,先流行性感冒,抵抗力變差後接著再得到肺炎,再來就產生很多併發症,甚至死亡,所以我們今年的做法就是,凡是設籍在臺北市,年齡大於65歲以上,以前沒有打過肺炎鏈球菌疫苗的,這次都鼓勵大家來打,而且我們的主張是,一手打流行性感冒疫苗,一手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希望透過兩個疫苗一起施打,可以增加保護力。
柯文哲說,政府的施政目標,不是只希望人民活得久,還要活得健康,因此希望透過疫苗,來增加市民的健康,他也特別感謝衛生局還有疾管科,因為他們今年就推行兩個重要的業務,四月是開始補助小朋友吃輪狀病毒疫苗,那這次是老人、大人的流感疫苗,所以應該口號是這樣「囡仔未落屎、大人未感冒」(臺灣話),就算是小病,不過一旦累積起來還是相當麻煩,所以他非常感謝衛生局的努力。
會後進行媒體聯訪,記者首先問到是否是這支疫苗特別痛,柯文哲回應表示,痛還是有反射動作的,針還是要看針頭的粗細,越細當然越不痛,再來也要看藥水,水溶性的會比較容易打。記者問到市長是否怕打針、怕痛,柯文哲表示,當然不喜歡啊,還是會有恐懼感。
媒體問到今日下午中華統一促進黨要發起遊行,是否有跟臺北市政府警察局長陳嘉昌做出指示?柯文哲回答,其實臺北市一年有一千多個陳抗活動,平常心就好,越平常心越沒有問題,太在意反而警力浪費,他覺得其實不需要,就平常心。柯文哲說,其實過去20幾年來,臺北每天都在陳抗,所以平常心應付就好。
記者提問,市長怎麼看待前總統陳水扁醫療小組請市長辭掉召集人的決定,柯文哲說,其實他也沒有時間,掛著名都不做事也不好,因為事實上現在都是高雄長庚的陳順勝教授在負責,所以他只偶爾去高雄看看阿扁,平常沒辦法處理他的醫療問題。被問到是胡說八道,柯文哲則表示,其實他跟阿扁私交也還好,去高雄都會找他,那有時候是他自己講話不精確,其實他當時是講說,他(陳水扁)是很典型的身心症,是臺灣話的「凝」,坦白講,他很少看到這麼典型的病例,就是心理因素後來引起器官實質病變的。
柯文哲說,其實當醫生講這個也不對,洩漏個資,其實因為這陣子剛好不管是抹紅、挑撥離間,講什麼都不對,算了。記者追問到有消息指出陳水扁很難過,柯文哲回應,其實他跟阿扁都還好、都有聯絡,不然他再打電話給他,其實他有直接的聯絡方式,何須透過陳昭姿。記者問到是否有後悔、覺得失言?柯文哲回應「講話不精確」。被問到柯媽說他講話太快,柯文哲則說,這也不容易改。
被問到講話不精確,柯文哲表示,其實也不是講話不精確,而是講太多話,就像有時候講話還會咬到舌頭,講太多就是被「標題殺人」,因為講話有上下文,你聽上下文就不會覺得有問題,那你拿其中一段來當標題就完蛋了。
媒體問到相關言論引起綠營不滿,柯文哲回應,這陣子實在是太有組織的操作,實在是真糟糕。
柯文哲接著前往臺灣大學出席「2017臺北國際咖啡節」記者會,柯文哲致詞時表示,他為何會對咖啡特別有印象,因為他在臺大醫院外科部的時候,他有一位老師范教授,他本來是乳癌的專家,退休以後不知道為什麼就開始研究咖啡,還出了一本書,柯文哲說,奇怪,你怎麼變咖啡達人,然後還跟他講一堆跟咖啡有關的事情,後來就去他們朋友的店坐一坐,才發現,臺灣雖然不是咖啡的生產國,可是喝咖啡,特別是開咖啡店在臺北是很流行的,他估計臺北市的咖啡店應該有600家以上,因為現在有很多複合式的,甚至有到1千多家。
柯文哲說,其實這滿奇怪的,一個不是咖啡的生產國家,竟然咖啡變得這麼流行,而且它已經滲入到生活中的每一個部分,那我們講說這些咖啡達人、咖啡職人,我們臺灣在世界咖啡的比賽也常常得獎,跟調酒一樣,常常得獎,所以這是臺北一個滿有趣的特色。
柯文哲提到,他最近在想一個概念,以前他小的時候到臺北,如果沒有去建成圓環吃個蚵仔煎或什麼,好像就會覺得沒來過臺北,不過現在圓環已經拆掉了,後來想說我們要讓臺北成為一個文化、文明的城市,所以想要讓臺北的生活品味越來越高,將來希望說,有一天到臺北,沒有到大安森林公園、溫羅汀喝過一杯咖啡,他就不算來過臺北,這樣讓臺北成為一個有品味、有文明的城市,那這其中,我們的咖啡店就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柯文哲說,今天好不容易舉辦了第一屆的「臺北國際咖啡節」,有5家企業的贊助,以及224家的咖啡店來共襄盛舉,10月1號先辦這個國際咖啡節,這禮拜就把氣氛炒熱,然後到下個禮拜六的晚上,有個叫「白晝之夜」的活動,當天晚上會把臺灣大學的場館,特別是博物館整夜都開放,然後一直延伸到羅斯福路,一直到客家公園,那當然我們會慢慢把它擴大。柯文哲提到,去年的白晝之夜是舉辦在北門附近,那個晚上有20萬人參與,所以慢慢發現,臺北已經開始要往一個有藝術文化的城市發展,我們要有更多不同的表現,那當然臺北燈節是個表現方式,白晝之夜是個表現方式,我們嘗試讓臺北成為一個具有多元文化的城市。
柯文哲表示。在這過程中,謝謝各位咖啡業的幫忙,希望今年是辦第一屆,累積經驗,明年把它辦得更好,讓臺北日後可以成為一個文明、優雅、具有文化的城市。
柯文哲下午則出席舉辦於信義威秀廣場的2017世界心臟日活動,致詞時他首先感謝大家來參加由臺北市衛生局及臺灣心臟基金會所舉辦的此次活動,按照統計數字來看,心臟病是目前臺灣十大死因第二名,第一名當然就是癌症。柯文哲說,如果我們把後面的疾病,其實剛剛呂鴻基教授有提到,以前第三名是腦中風,不過現在腦中風已經排到大概第四去了,其實如果把心臟病、腦中風還有一些糖尿病,很多這些廣泛來稱呼的話,就是心臟血管疾病,全部加起來的話恐怕比第一名的癌症還多。
柯文哲提到,醫療的基本精神就是,第一就是能不能夠不要生病,萬一生病的話只是生小病,萬一生小病的話,不要變成大病,萬一變成大病的話,不要死掉。其實他一直在想,目前臺灣的健康保險其實不是健康保險,而只是醫療保險,因為更廣泛的應該是整個醫療往前面進步到,第一不要生病,第二萬一生病只是生小病,可是不要生病或者是生病只是生小病,有些一定要注意,比如說三高要處理,血壓高、血脂肪高、血糖高就要處理,肥胖要處理,還要多運動。
柯文哲說,坦白講,這種良好的生活習慣平常不養成的話,還是沒有用,不是說有一天真的都心臟病再去通血管、做這個心導管,這都是很後面生大病防止死掉的方法,但這效果都比較差。所以今天辦世界心臟日的活動,希望透過活動讓人民或是臺北市民的健康意識可以更好一點。
柯文哲提到,他最近才常跟人講說,你們看那個活到80歲90歲的,你有看過長得像彌勒佛的嗎?沒有嘛。意思是說,如果那樣子胖胖的大概很難活到80歲90歲,後來發現,能夠活到這麼高齡的,看起來都瘦瘦乾乾的,這表示說,從統計上來看,你要活到90幾歲甚至100歲,大概就要長那個樣子,所以這表示肥胖必須要處理,希望透過世界心臟日的活動,提高人民對健康的意識,不要太胖、要運動、動物脂肪不要吃太多,反正大家都知道,只是很少在做,透過機會再體醒一下大家健康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