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出席《續修臺北市志》全套志書出版發表會 柯文哲:透過市志緬懷過去,展望未來

    • 發布機關:臺北市政府秘書處媒體事務組

    臺北市長柯文哲於14日上午前往市長官邸文藝沙龍,參加《續修臺北市志》全套志書出版發表會,與前臺北市市長許水德、文化局長鍾永豐、臺北文獻館館長詹素貞及總纂黃秀政教授透過聚焦儀式,一同宣告《續修臺北市志》正式發表。柯文哲在致詞時表示,編臺北市志不僅是在緬懷過去,同時也在展望未來,並從過去得經驗當中思考及改進。
    柯文哲表示,今天活動邀請前臺北市長許水德,是因為第一次編修臺北市志就是在他任期內發生,內容從史前時代至民國70年為止,從70年到現在又過了30幾年,因此7年前開始做續修。柯文哲指出,第一次編臺北市志時是11卷49冊,這一次續修則是11卷33篇,從民國71年開始往後修,修到近期這幾年。
    柯文哲也發表對這次續修臺北市志的感想,他覺得續修臺北市志與他在臺北生活的經驗一致,因為他是在民國66年就讀大學開始到臺北。他提到,臺北市志中敘述的重大建設,如捷運是從民國77年開始,鐵路地下化則是在民國78年展開。政治上,也提到臺灣第一個反對黨民主進步黨是在民國75年成立,民國83年則是第一次直轄市長民選。生活上,也有許多大家的共同記憶,包括第一家7-11超商在長安東路開張,第一家麥當勞在民國73年出現在臺北,第一家誠品書店則在民國78年現身臺北。政策上,也包括垃圾不落地、隨地徵收等等。臺北市志亦包括這幾年的大型運動,例如聽障奧運、花博、世界設計之都及下個月的世大運。
    最後,他表示,歷史是一路累積、連貫的,只能承擔,不能切割,若大家都用這種態度面對過去的歷史,在走向共同未來的道路會更加順利。
    會後,柯文哲接受媒體聯訪時,記者詢問有關他昨晚於臉書悼念劉曉波過世一事,底下網友留言認為他先前兩岸一家親的發言不太妥當?柯文哲表示,他是主張兩岸和平相處,中國大陸該改進還是要改進,特別是人權方面,中國大陸已經是世界大國,卻常常被其他國家批評不文明,這是他們要去改的。至於是否意外留言大多是批評?他說,就是在一次一次機會當中,說明清楚自己的想法。
    記者持續詢問,兩岸一家親是親在什麼部分?柯文哲解釋,就是表達善意,但是該改的還是要改,臺灣現在民主、自由、多元、開放的價值,不是一天造成的,雖然一路走來跌跌撞撞,但中國大陸只要願意,臺灣是個很成功的示範,希望有一天中國大陸的人民跟臺灣有一樣民主、自由、多元、開放的社會,這是他們要去努力的。
    至於是如何決定要在臉書發文?柯文哲表示,最近有遇到中國大陸的民運人士,在醫療跟人權方面,中國要注意,連德國總理都出來講了,要去思考臺灣人民為何越跑越遠,要去檢討,劉曉波就是個例子。
    而有關市府預訂補助家中孩童就讀私立幼兒園者每月3千元,家長認為5千元比較適當?柯文哲解釋,這部分也要考慮市政,詳細數字還在思考,目前私幼空額還有1萬6千名,家長選擇公幼很大理由是兩邊價格差太多,公幼比較便宜是因為老師薪水、水電、空間等由公家負責,怎麼去補貼私幼在這方面的支出,大概會在8月前做決定,因為要編列預算,會再重新思考一遍。
    記者亦詢問日前他出席臺北車站智慧化記者會,把消防局官員找去批評,認為中央處理臺北車站聯合防災中心太慢一事?柯文哲表示,臺北車站每天出入人數平均約50萬,他上任後一直在講聯合防災中心,這麼重要的東西卻沒有,如果硬體沒有做好,軟體上也要看怎麼整合,因此他呼籲,國家該做的要趕快做,不要拖。記者追問,是否又槓上中央?柯文哲回應,是非對錯有一定標準,不是亂罵。
    有關北藝中心第一標已順利招標出去一事,柯文哲表示,第一標只是先把外牆做起來,保護住,第二標還是要處理內部空間,這種營造公司倒掉的案子,要請廠商來接手,廠商都很不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