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推動北市智慧化金流、物流系統 柯文哲:勢在必行,以最短時間完成

    • 發布機關:臺北市政府秘書處媒體事務組

    臺北市長柯文哲今(13)日上午出席「啟動臺北i郵智慧城市」記者會,啟動中華郵政與臺北捷運合作試辦的「智慧i郵箱」。對於推動臺北市未來的金流與物流智慧化,柯文哲並宣示「金流跟物流的現代化勢在必行,會在最短時間內完成」。

    柯文哲致詞時強調,明年1月1日開始,臺北市政府10萬塊以下的採購、核銷都將改採E化 ; 他也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能把10萬塊以上納入系統之中,他更呼籲未來有意參與臺北市政府標案的民間廠商,要跟上市府E化政策,做好相關財務E化的準備。

    針對建置智慧化物流,柯文哲認為,目前北市選定國小、國中、高中共六處試辦無人商店。從大型倉儲到小型置物箱,臺北市要如何佈局整個城市的現代化物流,他已經交代產業局規劃處理,因為背後也涉及都發局對於「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調整。

    本次所試辦的10座i郵箱,柯文哲大感興趣表示,要回去熟悉一下,他也贊成採「以戰養戰」的方式,從試辦過程中學習,腦中規劃也會越來越清楚。柯文哲更希望儘快能有試辦的結果評估,除了現階段在捷運站試辦外,能加入其他公共空間,之後不會只有中華郵政,而是開放市場讓大家競爭。

    對於臺北新創及智慧城市發展,柯文哲表示,自己很難與預測臺北未來變成什麼樣子,因為整個世界變化越來越快,政府要掌握世界潮流趨向,剩下就是勇敢做下去,應該要像1492年的哥倫布,勇敢航向不可知的世界。

    會後媒體詢問,為何今日穿著較平常正式?柯文哲表示,本來出門時只打算穿白色夾克,但是陳佩琪認為,今天要與總統見面,應該要穿正式一點。

    媒體緊接著追問,下午與蔡英文總統會面會聊白綠合作嗎?柯文哲表示,既然要談就應該談市政議題,我們有整理一些市政議題要請中央幫忙,會面時會拿出來討論。

    媒體詢問是否感受到總統的和解誠意?柯文哲認為,公事公辦,把人民福祉作第一優先。他更進一步強調,這句話適用在兩岸、國內各政黨,以及中央地方的關係,該做的就做,想那麼多幹什麼。

    針對外界好奇為何會面是全程公開?柯文哲簡單回覆,開放政府、全民參與、公開透明,是我們一直以來的政治主張。

    媒體詢問對於與總統會面,會不會因為姚人多而導致尷尬?柯文哲說,自己想講什麼就講什麼,他雖然是比較正直的人,但不代表笨,對方還是想掌握整個議題主導權,這在搞什麼把戲,難道他會看不出來?

    另外,媒體詢問對於網路民調「柯韓配」有74%的支持度的看法?柯文哲表示,不要只拿特殊群體來做全體推論,看一看就好。

    媒體詢問今日上午驗票結果出爐,比原本結果多贏300餘票的想法?柯文哲笑稱「預料中的事情」。

    媒體關切有關觀傳局長陳思宇明日是否會登記立委補選?柯文哲表示,明天的事情,明天再來煩惱,先過了今天再說。

    最後,有媒體詢問臺大再度發起「還我校長」活動,作為一名臺大教授有什麼看法?柯文哲先聲明,自己是以臺大醫學院外科教授身份回應,他認為台灣最重要的學府是臺灣大學,已經一年半沒有校長了,民進黨不要再搞下去,應該要認賠殺出,否則對國家傷害太大 ; 就如同自己第一次聽到的想法,給管中閔當校長有問題,但不給他當,併發症更高,關於臺大校長就是認賠殺出,給管中閔上任算了。

    下午,柯文哲出席「居家用品理想品牌大賞」,他在致詞時提到,一開始臺北市政府在決定臺北市的願景時,大家寫了很多fancy的想法,但最後他將臺北市的願景,也就是城市發展的目標訂為「宜居」、「永續」,就是適宜人居、要思考留甚麼東西給下一代。柯文哲也解釋為何要將宜居、永續作為臺北市的願景,他認為,政治要落實在人民生活的每一天,打高空的想法是沒有用的,重要的是要怎麼讓老百姓活得快樂。

    柯文哲表示,在「宜居」的目標之下,臺北市政府做了很多努力與反省,例如萬華區的環南市場與第一果菜市場、魚市場的改建工程分別55億元與140億元,這兩項再加上周邊的建設會超過200億元。他說,對一個政府來說,三個大型市場改建花費200億元反而比較容易,因為只要編列預算之後,工程單位就可以開始施工。柯文哲認為,困難的是硬體蓋好之後,因為不希望將以前的壞習慣帶回新的硬體建設中,例如,他有一次到環南市場,只是站在那裏就看到老鼠在眼前跑來跑去,對於這樣的景象,如果在新的市場完工後,還是有這樣老鼠跑來跑去的情形,真的是前功盡棄。為此,柯文哲說,他另外編列了2千萬元的預算,希望改善攤商的習慣,透過垃圾分類、乾溼分離,以及垃圾不落地等方式,這些聽起來很簡單的東西,要讓1300多攤的攤商改變,其實遠比想像中的困難。

    柯文哲認為,「宜居」並不只是在於硬體的進步,更重要的是文化、思維的進步。他也表示,他希望在第二屆任期內做到,產業局管理的市場跟夜市,目標很簡單,就是讓日本觀光客敢坐下來吃東西,這部分還需要很多努力。

    此外,柯文哲也提到,公園過去都是罐頭式遊具,現在則會編列設計經費委託設計師設計出共融式遊具。他認為,未來雖然不可能瞬間讓民族性直接改變,但是還是要確立臺北市成為適合人居住的「宜居」城市。因此,在這樣的目標之下,不僅是硬體的進步,在軟體的思維、文化的改造才是必須去做的。 

    柯文哲說,每當他站在北門廣場上,看到旁邊的建築物就覺得很感慨,周邊可以看到日本與中華民國的美學風格,都是私人的產業,他也沒有辦法處理,因為若是要北市府出錢改善,會變成圖利私人的行為,但要居民自己花錢重新拉皮或改建則十分困難。

    對於本次活動,柯文哲認為還有一個意義是文化的推廣,要如何讓北門旁邊的居民自動自發認為建築物外牆不好看是他們的責任,願意共同出錢幫建築物拉皮,因此,這場活動希望將文化傳遞下去。柯文哲也談到,並不是要成為政治上的領導者,而是要做為文化的傳道者,追求美學、設計與潔淨的這條路上,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最後,柯文哲希望可以讓臺灣成為更文明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