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出席2017臺灣在宅醫療學會研討會 柯文哲:持續推動以照顧病人為中心的整合式醫療,讓照護環境更友善

    • 發布機關:臺北市政府秘書處媒體事務組
    • 類別:醫療補助 ,醫療照護

    臺北市長柯文哲今(22)日上午出席 2017臺灣在宅醫療學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國際研討會。致詞時,柯文哲提到衛福部健保署在2016年開始推行「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也配合推動了藍鵲居家醫療整合照護計畫,目標就是「以照顧病人為中心的整合式醫療」。臺北市現行雖然已經有居家醫療、居家護理、居家藥師等多種服務,但他認為對病人來講,如果能有一個單一窗口,也就是整合醫療的照護員來協助病患,居中聯繫不同的醫療資源,整個醫療照護的環境會變得更「friendly」(友善)、也會更有效率。
    柯文哲指出,如何連結醫師、護理師、營養師、甚至是居家服務員,讓醫療照護不僅是在醫院裡,而能夠帶進家庭中,這是大家都必須要思考的。柯文哲同時提到,自己在一個月前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一起針對北市目前的居家醫療照護進行實地訪視。除了對目前北市聯醫推動的藍鵲居家醫療整合照護計畫實施情形感到滿意之外,自己更感動的是,有一位住在大同區的長者,在罹患中風超過15年的狀態下,由於住家位於二樓,加上沒有電梯,因此造成長輩只能在家中坐著輪椅活動,15年沒有離開過自己的住家。在北市聯醫中興院區的同仁協助下,揹著長者下樓,再推著他到公園及里長辦公室去透氣、唱歌。
    柯文哲說,由於未來的四到六年內,整個臺灣會呈現急速老化的狀態。從人口學分析起來,這是戰後嬰兒潮再加上少子化雙重因素兩相加總起來的結果,導致原本應該要是金字塔形的人口結構,變成了逐漸往葫蘆型人口結構邁進的趨勢。因此柯文哲認為,有鑒於臺灣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顯然臺灣醫療照護的模式必須要跟著改變。
    柯文哲也同時向在場的衛福部陳時中部長和呂寶靜次長表示,將來中央政府如果有後續的長照2.0試辦計劃,臺北市都很願意配合協助辦理,做為全臺灣的領頭羊。一旦試辦成功,再將成功的經驗進一步推展到臺灣的其他縣市。
    隨後,柯文哲接受媒體聯訪時,有關臺北市長照機構數量缺乏、導致北市有銀髮族必須住在外縣市的質疑;柯文哲表示,北市最大問題就是土地很貴,因此市府團隊也在思考,其實比較好的做法應該還是朝向在地化、社區化的居家醫療。因為讓病患脫離自已原來的家庭環境住到機構去,不一定會是比較好的方式。
    柯文哲進一步補充,臺北市陸續推動居家醫療、居家護理到居家安寧照護,目前的施政重點就是將這些都整合起來,也就是推動所謂的居家照顧服務員。由居服員來協助病患,居中去整合病患需要的不同醫療資源。
    記者詢問北市預計投入多少預算在推動這部分的政策?柯文哲表示,雖然長照2.0已經通過,但是實際執行面上怎麼做,大家都還在摸索,因為歐美的制度移植到臺灣,不一定全部都能推行。他認為,即使像日本社會模式跟臺灣較為接近的情況下,很多政策也無法完全移植過來,這就是他常說的,新的政治制度有時還是會需要先小規模實驗後再來全面推行。
    他舉目前北市的居家整合醫療照護政策為例,市府目前就有幾組不同的模式在試驗,由不同的局處、不同的組織來主導。先實驗幾個月後,市府就會回收各組的資料,來進一步分析,選出比較適合臺北市推行的模式。
    記者提到有北市中繼住宅的長者反應住家沒有裝設電梯,是否因此造成出入上不便的問題?柯文哲則再次舉自己走訪北市各區,擔任一日社區醫師的經驗,指出臺灣雖然已經推動全民健康保險制度多年,但仍有許多民眾因為無法走出家裡,所以根本無法享受到健保醫療。尤其臺灣有許多沒有附設電梯的老舊公寓,長者常常就被關在家中。柯文哲分享自己的岳父其實也是其中的一員,所以他很能理解這類民眾的不便,而這就是身為執政者必須想辦法去克服的問題。至於北市劍潭整宅二期住戶所反應的問題,柯文哲解釋這不僅涉及居家醫療,還包括臺灣現行5樓以下老舊建物申請增設電梯規定的法規限制,這些問題臺北市都會依序去克服。
    有記者提到文化部邀請其他縣市首長擔任閱讀宣傳大使,卻沒有邀請他,是否認為與前文化部長在臉書上發表對柯市長的看法、認為他應該要多讀點書有所關聯?他微笑回應,自己的大腦跟嘴巴不是沒有連線,而是兩者之間連線距離太短。
    對記者問到新北市副市長侯友宜昨天在臉書上貼出他於2014年提及三環三線的影片一事,柯文哲對此強調,他從未反對大臺北地區的軌道建設。他也再次重申,日前自己原本打算去立法院公聽會,就是要去說明臺北市在過去30年發展捷運的一些經驗。他認為過去30年主要有三個問題:以交通為導向的都市建設失敗、商業化失敗、以及產業化失敗,包括過去臺北市興建捷運花了6千億元,可是並沒有因為這樣就建立起臺灣的軌道產業;以及過去興建捷運共構住宅的戰略錯誤,他認為捷運站應該跟商業的機構去連結,而不是住宅。以北市目前的捷運站來看,只有與百貨公司共構的忠孝復興站是唯一一個比較好的商業化model。除此之外,柯文哲也認為過去以交通為導向的都市建設,也可以拿來解釋內湖交通問題為何長久以來無法明顯改善,因為背後最大的因素其實是都市計劃失敗。
    柯文哲進一步說明,他認為在4200億元的分配過程中,有兩點必須特別注意。一是自償性,因為以往常常有高估運量、高估土地開發利益,導致有自償性計算造假的問題。另一個是配合款,因為即使中央有出錢,但有些縣市的配合款可能早就超過它的舉債上限。如果真的就這樣輕易興建,屆時如果地方政府籌不出錢,還是會回到中央政府全面買單的後續問題。
    柯文哲指出,交通問題是整合的,包括鐵公路、捷運運輸等部分。因此捷運只是其中的一部份,不應該落入捷運就是解決全部交通問題的迷思。
    柯文哲再次強調,他從未反對大臺北地區的軌道建設。
    有關近日國內發生的戴奧辛雞蛋問題,記者詢問北市是否有掌握問題雞蛋的相關流向?柯文哲表示,進一步的資料會再由臺北市衛生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