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出席重陽節系列活動 柯文哲勾勒出北市長者照顧計畫藍圖

    • 發布機關:臺北市政府秘書處媒體事務組
    • 類別:醫療補助 ,醫療照護

    臺北市長柯文哲7日出席臺北市105年度重陽節系列活動時,向現場的銀髮族們,說明市府長者照顧政策,以在地化、社區化為目標,廣設共餐據點、日照基地多功能化,以及推動社區整合照顧計畫,照顧不同型態的銀髮族長者,勾勒出臺北市未來照顧長者的計畫藍圖。
    柯文哲表示,臺北市的老人問題必須面對,在二次大戰剛結束的戰後嬰兒潮,那段時間出生了很多人口,而臺灣少子化現象,並不是今天才出現,事實上這個問題已經存在十幾年了。在這種戰後嬰兒潮再加上少子化雙重因素加起來,市府估計在2020年,也就是4年後,臺北市大於65歲以上的人口會超過20%,也就是說每5個人當中,就有一個是大於65歲的銀髮族。事實上,長照不是立法院通過法律,或在辦公室寫個計畫案就能解決,必須提前先開始準備。
    柯文哲說,人口老化的問題,比大家想像得還要嚴重很多,他還記得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在推二代健保的時候,第一年雖然盈餘很多,但是才短短5年左右,今年市府在算健保的現金流量時就已經是負的,原因就是同樣是2300萬人口,可是老人占的比例增加時,醫療費用就會上升,老人生病的人比較多,醫療的花費就會比較大,所以事實上整個人口老化產生的影響比大家想像得還要大,也因為這樣,臺北市因為人口老化的問題,就要開始做很多準備。最近不管他到市議會國民黨團,還是民進黨團,每個議員都在罵取消1500元重陽敬老金的措施,很多議員都在問到底錢用到哪裡去?所以要有機會向社會大眾說明。
    柯文哲指出,做一個比較負責任的政府,對於老人照護系統必須是好幾年前就開始做準備,而且不只是硬體,還包括軟體,在未來這4年內,到2020年整個臺北市的老人照顧系統,第一個是老人共餐方式,這是一個蠻成功的計畫,讓老人有一個中午可以一起出來跟大家一起吃飯,
    柯文哲說,這幾天他跑了幾個場地,不管是天主教小德蘭堂辦的,或者是臺北醫學大學辦的,市府在測試不同經營模式的老人共餐時,最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讓老人走出家裡。他提到前幾天去小德蘭堂共餐計畫時,旁邊坐著一位喪偶的長者跟他說,幾年前老伴過世後,每天待在家裡覺得很無聊,也不曉得要幹什麼,可是現在利用每天共餐時間,不只是單純吃飯,會先唱卡拉OK,卡拉OK唱完以後再吃飯,吃完以後大家就開始聊天,聊天完後開始打麻將,打麻將後再順便做個體操,下午四點後才回家,這位長者覺得他一整天過得很愉快。這位長者說,跟兩三年比起來,現在快樂很多,所以事實上老人共餐的目的,是讓這些老人走出家裡,在一個社區的據點聚會,不是只有吃飯,還會提供卡拉OK設備、簡單的復健活動等,這個計畫一開始是60個據點,現在增加到109個據點,市府的目標是190個據點。但他跟社會局長許立民講過,臺北市有456里,190個據點恐怕還不夠,如果可能的話,老人共餐的據點還要再增加。
    不過,他認為能夠走出來到社區據點吃飯、在那邊唱卡拉OK、打麻將的銀髮族,都是比較健康的長者,有些比較失能的長者,由家人帶來後就必須要有人能看顧著他,但也不是差到需要有人整天看著他,所以常常是家人把老人帶到共餐地點,也能讓這些陪伴的家人有喘息的時間,去買個菜啊、洗個頭髮休息一下。
    柯文哲表示,目前市府希望在這190個據點中,有90個據點是可以升級到能照顧中度失能以下的老人,這個叫做「據點的升級」,還有更升一級的做法,這個日間照顧基地很像托兒所,就是年輕人上班後,不可能派一個人去陪長者,就直接托給日間照顧中心照顧,晚上下班後再帶長者回家,希望整個臺北市要到31個地點,這種大的日間照顧基地,還會設有床位,讓年輕人萬一要去旅行,希望有個地方有人可以照顧他的父母幾天,所以這些大部分日照中心都還有晚上可以留宿的地方,床位不多,就等於是一個簡易的小旅館,但是這個牽涉到硬體的建設,這個方式就要花24億元。
    柯文哲說,這些政策都是能夠走到這個社區據點的長者,市府的目標還是在地化、社區化,市府的目標是所有的老人在4、5年後,步行20分鐘的範圍內,就可以找到一個共餐或老人活動據點,這是未來的目標。
    對於有些老人根本走不出家裡的,特別是住在現在市內老舊公寓四樓、五樓的長者來說,比在監獄裡的環境還差,根本就走不下來,柯文哲指出,這個時候就需要社區整合照顧計畫,就需要居家照顧服務員,他們認為有需要,就會幫忙聯絡居家醫療、護理、家庭藥師、居家復健等,或是在他們居住的房間看看,是否需要裝設無障礙空間設備。他說,臺北市需要居服員可以按照案主的需要,幫忙連繫各種需要的資源,讓老人不需要自己去找這些資源,這叫做社區整合照顧計畫,在前幾天已經啟動,現在有4組測試模式在跑,有弘道基金會、北市聯醫、新北市身心障礙者福利促進協會以及靈糧堂,市府會測試各種模式,看社區照顧計畫怎麼做比較有效率。
    柯文哲表示,很多計畫如果是臺灣第一個或是亞洲第一個推動的,就真的要做實驗,所以有時候人家說他很喜歡做實驗,但如果在實驗室需要做實驗,有些社會上的政策也需要做小型的試驗,現在社區整合照顧計畫有4組模式在跑,希望在半年後做檢討,再研究社區整合照顧計畫最恰當的模式到底是怎麼樣的型態,確定了以後再推展。事實上,這也是臺北市政府一種新的政治模式,就是先做了試試看,如果成功的話就快速拓展,最典型的例子就是Youbike,我們現在相當確信Youbike這個模式是成功的,所以預計在兩年內將Youbike的點增加到400站,1年內就會把這400個站全部鋪完。因為一開始沒有把握,試試看,等到確定這個政策是成功,前30分鐘的免費取消後大家還是會騎,就表示Youbike目前的經營模式是成功的,就不用再花好多年慢慢去完成,可以加速完成。
    柯文哲說,這是政治上一種新的模式,就是說先做小型的測試看看,成功的話就快速展開。基於老人共餐這個新的模式成功,所以我們現在確信臺北市、臺灣也是一樣,將來老人的照顧是在地化、社區化。未來臺北市的長者照顧政策不會走向美國的模式,就是老人集中放在老人院,這個看起來很像老人集中營。他認為美國那種模式不太適合臺灣,臺灣將來還是要走向社區化、在地化、小型的活動據點。在據點當中再去升級,有更新的需求的就再升級,如果長者真的走不出家裡,就再找個居家照顧模式協助,其實這個計畫要完成,現在估計至少還要54億,還要很多錢,但他認為一個有責任的政府,錢該怎麼用,自己心中要有定見,也要抗拒所有的壓力,勇敢地去做。
    柯文哲說,他最近看年金改革過程的感想,坦白講年金改革20年前就要開始,現在開始已經太慢了,但是現在還不做以後更慘,他希望整個臺北市的老人照顧系統應該現在就要開始準備,而不是等到那時候才雙手一攤說都還沒準備、沒有辦法。而且這還只是硬體建設,軟體建設要怎麼結合,恐怕還不曉得要花多少錢,他覺得軟體建設得要靠社會企業、非營利組織及社區組織,全部由政府來做,他認為不太可能,但是這個當中,如何把非營利的社會企業帶進這個老人福利系統,這恐怕是未來兩三年內,市府社會局很重要的政策,但是這個政策怎麼實現,目前還在思考。
    柯文哲最後表示,今天利用這個機會解釋外界質疑重陽敬老金跑到哪裡去了,市府要很誠實地招供,還是有一部份用到小朋友的身上,包括以前的幼兒就學費用補助,自5歲向下延伸至4歲,這個要多花大概將近1億元,包括現在的托嬰、托幼,也還是要多花9億元,但他相信,所有的阿公阿媽的敬老金如果撥一點給孫子用應該還是很甘願的,畢竟沒有嬰兒出生,這個國家就沒有前途。
    柯文哲表示,坦白說,這是要有很大的勇氣,因為阿公阿媽有投票權,投票率又高,嬰兒是沒有投票權,20年後才會有投票權,但是基於國家的長期發展,還是要多一點資源給小孩子,因為沒有小孩子這個國家以後還是沒有機會的,這時候就需要勇氣。
    會後媒體聯訪時,對臺南市長賴清德造訪雙北宮廟,有里長抱怨柯市長一事,柯文哲表示,臺北市政府總是有改進的空間;至於是否擔心賴清德的人氣旺?柯文哲回答說,其實認真地把每一天該做的事做好就好;媒體詢問如果賴清德來競選臺北市長,他會不會覺得擔心?柯文哲笑答,擔心也沒有用,還是要把每天該做的事情做好。對有里長說他的腦袋轉不過來,柯文哲表示,他本來就是很堅持的人,這是亞斯伯格症的特色,該做的就做。
    有關外傳臺北市城市博物館案喊卡,市府恐遭求償一事?柯文哲表示,主要是費用太高、時程也太長了,既然計畫上不容易執行,甚至於執行不下去。媒體追問市府恐要賠上億元解約金?柯文哲回答說「不會啦,哪有可能」,每個都賠,政府就不用做了。
    媒體提到他最近跑了10場重陽敬老行程,長者們反應如何?柯文哲在回答時坦言長者們還是不高興,就像被人從口袋走拿1500元一樣不高興,但是對政府來講,該做還是做,而且這個事情不做,4年後更麻煩。
    他強調,錢還是要用到該用的地方,臺北市是不好意思批評,有些縣市直接把錢發一發,問題是到時候照顧網架構都沒有建立,以後問題更大,所以制度還是要建立。
    隨後,柯文哲出席胡適非營利幼兒園揭牌儀式。他在致詞時表示,非營利幼兒園是臺北市政府教育政策的主力,目前臺北市已經有13家非營利幼兒園,不過都是由過去公辦民營幼兒園轉型而成,所以胡適非營利幼兒園是臺北市第一家全新設立的委外經營的非營利幼兒園,創設概念就是把公家的土地建物,以及設備,透過公開招標的方式委託民間來經營。
    柯文哲指出,之所以主張用非營利幼兒園,是基於幾個概念,有人說全部用公立幼兒園會更簡單些,不過他比較主張多元的概念,他寧可讓民間的力量參與教育,而不是一條鞭、統一一套教材的公立幼兒園。另一個概念則是他個人的政治理念,就是政府的力量有限,民間的力量無窮。
    他認為非營利幼兒園的理念就是公家幼兒園家長的支出,如果改成非營利,應該壓在每個月的收費差距在3千元以內,也就是說政府還是要提供弱勢民眾有一定的受教權,但家長可以選擇願意多花3千元,追求一個更多元、更多選擇的教育,所以臺北市的目標就是將來公立加非營利幼兒園要占全北市幼兒園的7成,目前大概則是占4成左右,要慢慢增加到7成。
    柯文哲指出,將來北市幼兒園教育是這樣,如果家長很有錢,要一個月花3萬元,讓孩子去唸雙語幼稚園,那就是另外一個階層的幼兒教育,這應該占30%以下;其他70%的孩子,應包括公立與非營利幼兒,而非營利與公立的家長支出差距,要在3千元以內。
    柯文哲最後表示,基於教育多元化,應引進更多民間的力量,他以前唸過高希均教授寫的經濟學教科書,可以用兩個字把它綜合,叫做「民營」,政府只要訂規則就好,讓民間去經營,所以在未來的兩、三年內,非營利幼兒園是臺北市幼兒園未來發展的主力,也希望大家一起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