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市議會第9屆第7次大會施政報告[馬市長英九] (口頭報告Pdf檔/3M)(書面報告Pdf檔/1022KB)

    議長、副議長、各位議員女士、先生:
    欣逢 貴會第9屆第7次大會開議,首先謹致祝賀之意。英九應邀在此向各位提出臺北市政府施政報告,深感榮幸。過去會期中,承蒙各位議員女士、先生鼎力協助與不吝督勉,本府各項市政建設工作得以順利向前開展,在此英九謹代表本府全體同仁表達由衷謝忱。

    壹、前言

    一、看歐美,想臺北

    相較於亞洲,歐美諸多城市的現代化幾乎以兩個世紀的領先,早於各地開啟城市建設之路,如英國倫敦,全球第一個實施都市計畫的城市,法國巴黎,第一個舉辦萬國博覽會的城市,比利時安特衛普則早在十九世紀中已成為全球主要鑽石交易中心,荷蘭阿姆司特丹在荷屬東印度公司時期已成為經略全球的港都,而位居世界金融樞紐的紐約、北美最早開闢的城市波士頓、美國政治中樞的華盛頓,還有航空與科技中心為主的洛杉磯、服務業與商業重鎮的舊金山等,這些歐美城市都市化、現代化的建設早已完成,若說人類世界中進步城市的範型多形諸於歐美,應少有人表示反對。

    英九為了推動臺北城市交流與產業招商,於95年2月8 日起為期10天及95年3月20日起為期8天,率團先後參訪義大利杜林、瑞士日內瓦、英國倫敦、愛爾蘭都柏林、比利時布魯塞爾等5個歐洲城市,及紐約、波士頓、華盛頓、舊金山、洛杉磯等5個美國城市。英九深深感到,臺北雖屬後進城市,但經長期努力不懈與諸多改革,相較都市化超過百年的歐美城市,臺北仍具城市競爭優勢。英九在歐美城市中,再次確認了臺北的魅力與自信:

    (一)方便領先的E化治理
    短短18天,訪歐及訪美團隊明顯感受臺北在城市資訊的方便性。相較於歐美相對不易取得資訊服務資源,臺北在網路新都的努力,如寬頻的普及率、市民使用網路與資訊服務的習慣,在全球已屬翹楚,總的則已形成一種「資訊化就是臺北生活方式」的氣氛。而臺北在無線城市的領先,業獲全球矚目,美國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於95年1月19日以專文報導無線建置成果,並肯定臺北為全球無線環境建置數量與覆蓋環境第一之城市,美國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在3月下旬更特派記者Ken Belson來臺採訪。資訊設施的方便可及,參訪團隨行的媒體朋友最能感受,在歐美若干城市遍尋不著的網路發稿點,在臺北市卻是在捷運站區、主要街區隨手可得,而有「身在歐美城市,才知臺北之便」之感。而配合網路城市建置,市府團隊也積極將各種核心公共應用服務以E化、M化的方式推出,像無線校園、文化快遞、動態公車資訊系統等,期能使E化成為公共治理與服務市民的新策略。

    (二)不落人後的交通治理
    在倫敦、布魯塞爾、紐約、華府、舊金山,訪問團均遇上了嚴重塞車,行程甚至延誤超過1個小時。臺北的交通雖有諸多可提升之處,但結構性的塞車與交通停擺已鮮少在臺北出現。相較紐約、倫敦百年前興建的老舊地鐵系統,臺北的城市捷運只能算是初生之犢,但去年8月「諾瓦國際鐵路聯會」(Nova International Railway Benchmarking Group)已評鑑臺北捷運為世界上「最可靠」(the most reliable)之捷運系統,載運量亦屢破新高,若我們說臺北捷運的營運績效在全球公共運輸界屬「後發先至」之新秀,應非自誇之詞。在市府團隊的努力下,新莊線、信義線、內湖線均已進入土建階段,板橋線、土城線即將在今年5月全線完工。在北縣市合作的平台上,後續路線上也將更從服務全臺北縣市民的方向上進行規劃與推動,以利臺北縣市的交通與整體發展。
    除了整體性的交通工程建設,在交通管理上臺北也迭有革新。臺北市為了提升公共運輸水準,繼續開闢公車專用道;為了加強停車管理,並於路邊公有停車位大規模改裝悠遊卡停車計時器,這些都是讓所有市民能在臺北更方便行動、維持高標準旅次時間的新作為,這些努力,與歐美各城相較亦不遑多讓。此外,臺北市也由小處著眼,小創意卻帶來了大便利,在市府與民間團隊的腦力激盪下,臺北市首創的「號誌小綠人」讓市民橫過馬路更氣定神閒了,此一創意也讓臺北為師,未來若在漢堡、柏林、巴塞隆納、紐約、洛杉磯等大城看到熟悉的小綠人身影,我們都可問問當地朋友:「這創意來自臺北,你喜歡嗎?」。此外,臺北市民遵守交通規則的程度,也超過歐美城市,這也是交通宣導與執法確已落實的證據。

    二、 歐美城市範型的啟示

    衡估歐美城市成就,各城均在城市治理的普世價值提出其特殊解方,因而能建立各種進步範型。臺北,也正在城市治理的座標裡,提出自己的議程,從歐美的經驗,我們可以自信的說,長期以來,臺北一直朝進步城市之路前進。英九更要自信的說,過去七年來,我們走在臺北治理的正確航道上。

    (一)建構健康城市
    健康城市已是城市經營的共同語言,國際衛生組織(WHO)列舉十項指標,臺北為此七年來努力不懈,並從2004年起,每年在年底舉辦「國際健康城市論壇」,每年都有10多個有志一同的城市共襄盛舉,一起見證了臺北邁向健康城市的成果。

    (二)發展樞紐城市
    荷蘭阿姆司特丹善用港都定位,成為歐洲重油裂解與分裝中心,比利時布魯塞爾在歐盟成形後,成為區域行政中心,倫敦長期領世界金融風潮自然不在話下,再者,善用河港優勢結合金融特質的紐約,致力航太發展與科技導向的洛杉磯,觀光與旅遊重點的舊金山等,這些樞紐城市並不單以自身有的地理與歷史佔取優勢位置,而是隨時視時勢變化提出因應策略,迎接新一波挑戰以確保其競爭優勢。蓄積長期的經營,臺北是臺灣資訊科技(IT)管理與研發基地,未來若能在兩岸合作獲得突破,透過直航三通、產業分工等機制,臺北將可競逐全球臺商故鄉、亞洲運籌樞紐之地位。

    (三)營造公民城市
    以倫敦自2003年開始推動的「塞車稅」為例,倫敦市政府以公共信任為基礎推動公共管理設施,要求用車人進入城區前需自行購買點券,並於入城檢查點設置數位照相機以稽核車牌,即使有漏網之魚,公部門仍基於公民自律之信任推動此制,然一旦舉發違規即予重罰。此一制度實有公民自治之風,與新加坡推動電子收費強制車主加裝類似ETC車機之管理方式大不相同;衡量七年來臺北市在城市經營之努力與績效,如垃圾費隨袋徵收、山坡地危險聚落拆遷、鄰里公園改造與社區營造、外籍配偶適應方案…….等,都是基於此種平權治理的理念,讓臺北朝公民城市一步一步的向前邁進。

    (四)維續生態城市
    生態永續已是歐美各主要城市的核心價值,綠黨在歐洲國家甚至已成為公共領域關鍵力量,而觀諸美國波士頓的「大挖掘計畫」(The Big Dig Tunnel Project),將原本高架橋行經的地區,全部變成美麗的公園,其「去高架橋化」而以親水公園代之的構想,儼然成為新一代生態城市發展的指標。英九相信,生態發展將替代工程建設而賦予城市新的活力,臺北亦不自外此一在生態城市的新趨勢,七年來,臺北在生態城市的營造上已累積重要成果。垃圾費隨袋徵收,啟動了垃圾大量減量與資源全部回收雙向引擎,焚化爐已逐漸減用甚至可望部分停爐,第三垃圾掩埋場興設也將延後並縮減規模,廚餘回收順利推動,可敬的臺北市民與市府團隊集體創造了如此傲人成就,臺北成為越來越乾淨、越來越宜人居的生態城市,已是越來越多市民的共同感受了。

    三、臺北:後發躍進的創新城市

    以歐美各城經驗檢驗臺北,也許我們仍可挑剔臺北的市容,也許我們對基礎設施仍覺不足,但若我們從一歷史縱深來看臺北城,則我們更能體認出臺北成就根源與進步動力。

    愛爾蘭由克難漸臻富足,以務實成就今日之轉型,美國殖民地時期新英格蘭十三州的蛻變亦是如此,臺北發展史亦可說是一段「由克難城市轉型為公民城市」之過程。相較於歐美城市兩個世紀的積累,臺北今日的成績,我們更可發現屬於自己的魅力與進步。因為深知自己是一後進城市,所以兢兢業業、積極採取後來居上之策略,終能超歐趕美,取得若干領先。過去或因歷史造化,中原戰禍讓兩百萬移民渡海來臺,臺北人口急速成長,原有公共設施立顯困窘,諸多前輩市民甚至以現今十四、五號公園之日人墳場為家,而臺北亦曾有街道以「克難街」為名(現今萬華區國興路與萬青街),更見證了那段物質匱乏的艱苦歲月,這是已習慣富裕生活的我們難以想像的。今日臺北,站在世界第一高樓101面前,市民已無法回憶一家八口擠住在鄰近四四南村四坪大眷舍的臺北生活;現今氣定神閒搭著捷運前往東區逛街的市民,也許早已忘懷當年夏日擠在無空調公車中揮汗的經驗。今日臺北小小的成就,當然也是在困窘中逐漸奮鬥累積而成。

    臺北之所以能在這樣外在困境中一路走來,奮力前進,憑藉的就是住民對這塊土地的熱愛與這座城市的期許,在不同的時空中營造臺北的形貌。英九相信,臺北正努力創造屬於自己特質,而相較於世界其他城市,這樣的特質絕不遜色。市府團隊長期以來的施政,都是在使臺北蛻變成一個環境生態與人文風華並俱的城市,同時有著便捷順暢的舒適。英九相信,資訊與交通建設不只提供了臺北人前所未有的便捷,也同時豐富我們的視野與強化我們與世界的接軌程度。英九可以驕傲的說,臺北從來不曾在城市競爭的舞台上缺席。「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觀諸他方城市治理與改造的經驗,英九相信,不管歐陸、北美或臺北的城市治理,其實都在追求一個更美好、更適合居民生活與活動的空間。而唯有眾人同心,以「生命共同體」為念,共同承諾這塊土地上的機運,才能具體實踐臺北下一世代的美好未來。

    如果我們說臺北是一個多元迷人之都,那麼必然是住民以包容、接納的態度,讓新加入者、外來移民得以投入其貢獻,其所帶來的異質與創新也因此回饋、滋養本地的豐富與多元;如果我們稱臺灣、臺北是華人世界中最具合理性的公民社會,那麼必然是住民高度認同此地,願意犧牲小我來成就大我。正是「生命共同體」的認知,才讓臺北以後進之姿,採取積極奮進策略,成為一永續進步的創新之城。且容英九這麼說,臺北正循著這樣的軌道持續前進,市政規劃與措施,都會在這樣的精神下繼續努力,以下就是我們這一階段市府團隊的努力成果。

    貳、市政建設豐收年:邁向一個安全、便利、舒適的臺北

    自英九擔任中國國民黨黨主席以來,部分人士一直有「如何兼顧市政工作」之質疑,在此英九曾對 貴會說明,「打造世界級首都」一直是英九及市府團隊努力的目標,各機關權責分工明確,各項市政建設之執行,並不因個人兼職而有所影響,一年來各項市政的民調結果皆可證實此點。且英九均按進度視察市政建設,並給予明確指示,以加速推動,此外,英九對基層的關心,除依往例進行各區區政說明會外,更在擔任黨主席後加開25場各區內的「次分區基層座談會」,幾乎每週皆與里長討論基層建設。從近年國內外各項城市競爭力排行榜亦顯示:臺北市仍是臺灣最具經濟競爭力的縣市,在兩岸四地(臺、陸、港、澳)的城市評比中也是前一、二名。這是肯定,也是責任。基此,在過去一年當中,本府重要目標及成果如下:

    一、市縣一家、共創雙贏

    為求臺北縣市區域整體發展綜效及競爭力之提升,本府本於互利雙贏的理念上,與臺北縣政府展開合作計畫,並以副首長(葉前副市長金川、陳副縣長威仁)共同召集合作推動委員會,以開展各項計畫或跨區建設開發事業。本府業已於95年2月8日與臺北縣政府成立「臺北市縣合作推動委員會」,規劃觀光休憩、環境資源、交通運輸、產業行銷、安全、健康社福、文化教育七大議題、96項計畫,並在3月30日與周縣長錫瑋正式簽訂為期一年、每年可續約的「臺北縣市合作協定」,區分短期(一年)、中期(二年)、長期(四年)計畫,展開全面性合作。

    (一)觀光休憩、綠野仙境
    1.共同整治基隆河、淡水河,開發水上休憩活動
    本市位於北臺灣主要河川下游區域,污水進入本市中下游段污染物持續分解發酵,且因河水進入本市後流速漸慢,致污染物質沈降、河川曝氣效果差,河川污染防制工作乃刻不容緩。本市歷年來對於削減污染源,提昇河川水質均擬定詳細計劃,經本府環保局、衛工處等局處之努力,以基隆河整治為例,「河川污染指標」(River Pollution Index,RPI)值已由93年大於6的嚴重污染程度,降至目前RPI值為4.5的中度污染程度,淡水河、新店溪、景美溪皆有進步,除淡水河仍為「嚴重污染」外,其餘均已進入輕度污染。河川水質整治尚須請中上游之臺北縣、基隆市等協力合作,故95年1月2日本府召開市縣合作會議請臺北縣、基隆市共同研商。期望今(95)年在市縣合作共同整治河川之際,民眾得分享其合作成果,俾利縣市民親近河川與愛護河川。

    2.市縣腳踏車道串聯
    本市腳踏車道(河濱加市區)總長超過120公里,臺北縣腳踏車道亦超過150公里。本府交通局與臺北縣94年起展開協商,初步選定臺北橋、華中橋、永福橋、福和橋等四座橋樑,優先於95年度完成腳踏車牽引道設置,串連臺北縣市北中南腳踏車道連結孔道,所需經費現由本府交通局與臺北縣政府聯合向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申請補助;另96年度將規劃增加光復橋、華江橋兩處。期待透過市縣聯手,讓臺北縣市腳踏車道發展更形順暢,形成一個北臺灣270公里的腳踏車道網,這將是臺灣最大的腳踏車道網。

    (二)環境資源、好山好水
    1.合作推動山坡地保育及開發管制,維護水源區完整,共保水資源「水」是城市永續發展的根本,翡翠水庫供應臺北縣市近500萬民眾生活用水,目前水資源開發不易,翡翠水庫更扮演無可替代之角色。「翡翠水庫水源特定區」雖然非位臺北市轄管範圍內,但本府翡翠水庫管理局每年皆投入大量之人力與物力,辦理水庫維護與水源涵養保育工作。未來,翡翠水庫管理局更將積極與臺北縣政府合作,嚴格管制水庫上游可能污染源,永續經營水庫,達成縣市共享水資源。同時,本府建設局與臺北縣將透過縣市合作管道,辦理查報取締山坡地濫墾案件,減少違法開挖山坡地造成之坡地災害,並聯合審查縣市山坡地合法開發利用案件之水土保持計畫、施工監督檢查,並加強山坡地管理教育宣導及水土保持義工培訓活動。

    2.廢棄物、污染共同處理,提昇環境品質 目前各縣市焚化廠在停爐、歲修期間,均仍面臨垃圾處理困難問題;另遇有天然災害產生大量災害廢棄物時,因各縣市災情及處理能力不同,其復舊期程亦有差異,為因應上述問題,共享資源,應可比照「北基合作」已建立之「平等互惠」模式,建立跨縣市垃圾緊急調度處理機制,以有效提昇各縣市環境品質。

    (三)交通運輸、悠遊自在
    1.智慧型公車(E-Bus)
    臺北市近4000輛公車載客數每日約有170萬人次,居全國之冠,在全世界也算是「公車大市」,大眾運輸運具使用旅次比例約佔47%;為求提昇公車服務品質,本府研議建置公車動態顯示系統,提供民眾即時公車動態資訊,以提高市民搭乘公車的意願。目前將同步整合臺北縣市公車智慧型站牌,提供臺北市、縣民眾更便利之系統,全案預計於96年4月完成建置。

    (四)產業行銷、投資天堂
    為結合城市行銷與產業行銷,共同推動招商工作,提升國際競爭力,本府於去(94)年6月23日與遠見雜誌假臺北國際會議中心共同辦理「北臺灣區域整合高峰論壇」活動,以達成北臺灣「讓人民生活更好、讓企業獲利更好、讓環境永續發展」之區域整合目標。本府於95年2月12日至19日派遣「2006歐洲經貿訪問暨市政考察團」赴歐,行前亦邀請臺北縣周縣長錫瑋同訪,結合臺北市、縣產業不完全相同但相輔相成的發展利基,合力行銷北臺灣產業優勢,為北臺縣市海外聯合招商跨出第一步。

    (五)區域聯防、固若金湯
    1.聯合打擊犯罪
    本府與臺北縣政府計有「聯合攔截圍捕」、「聯合大掃蕩」、「聯合擴大查贓」、「聯合擴大臨檢」、「犯罪現場知識庫連結分享」、「聯合交通疏導」等合作主題。「聯合攔截圍捕」為本府警察局訂定聯合攔截圍捕主計畫,即臺北市、縣毗鄰接壤地段(帶)之警察分局相互訂定聯合攔截圍捕子計畫,以求發揮高警覺性、機動性,以立即偵破刑案快速打擊犯罪之能力。「聯合擴大臨檢」部分,由縣、市政府警察局共同規劃專案時程,以發揮區域聯防之功能。即每月各1日同步實施順風、肅竊、正俗(正風)及路檢盤查專案,執行掃蕩,期淨化社會治安。另外「犯罪現場知識庫連結分享」部分,藉由刑事鑑識資料,透過資訊科技整合,建構雙方資料庫網路,相互分享,期結合更多警力一同打擊犯罪。
    至於「聯合交通疏導」部分,基於縣市聯手策略,臺北市端車流回堵至臺北縣轄區時,由北市執勤員警主動聯繫北縣警局勤指中心調派警力疏導;臺北縣端車流回堵至臺北市轄區時,則由北縣執勤警員主動聯繫北市警局勤指中心派員疏導。持續聯合取締酒駕部份,本府警察局自88年10月起與臺北縣政府警察局密切合作,相互協調聯繫,每月同步實施2次「都會區聯合同步取締酒後駕車」勤務,針對大臺北地區易產生酒後駕車違規地點,如KTV、餐館等集中區域周邊道路及聯外道路橋樑等,同步實施盤查攔檢取締酒後駕車違規,以杜絕民眾於都會區市縣間游移僥倖違規心理。
    2.防災支援
    過去二年來,本府已分別與基隆市、臺北縣、桃園縣、新竹市、苗栗縣、南投縣、嘉義市、高雄市、屏東縣、宜蘭縣、金門縣、福建省連江縣等12縣(市)政府簽訂災害防救相互支援協定書,藉由相互支援機制,有效整合救災資源、提昇救災效能,俾減少人命傷亡與財產損失。本府消防局業於93年9月17日訂定「本府支援外縣(市)辦理災害處理作業規定」。為有效運用行政資源,發揮縣市特色,提升彼此競爭力,本府消防局除將訂定「北臺八縣市區域防救災資源合作計畫」,藉由現有災害防救資料庫與資訊系統之合作機制,建立跨區域防救災支援體系。

    (六)健康社福、多元照護
    為求整合臺北市、縣醫療資源,制定標準化區域轉介服務流程,整併連續性照護體系,健全特殊疾病照護網絡,本府衛生局以長期照顧、健康城市為兩大規劃主軸,依工作目標訂定短、中期階段之縣市合作工作計畫。今(95)年內要完成的短期計畫包括:(1)整合防疫物資、防疫教育訓練資源共享。(2)建置「跨市縣緊急救護無線電通訊網絡」。(3)推動「跨市縣衛生局聯合稽查計畫」、「跨市縣衛生局處方箋釋出」、「送藥到宅合作計畫等」。2年內要完成的中期計畫規劃有(1)連結「出院準備服務長期照護」、「出院準備服務長期照護」之教育訓練、個案評估模式。(2)建立跨市縣健康城市之機制。(3)規劃「臺北地區緊急醫療支援救護機制」、建構「臺北區域特殊緊急醫療網絡」等。
    另在社會福利合作方面,為加強臺北縣市長期照護服務,本府社會局擬結合雙方資源,配合內政部開發之「照顧服務管理系統」,建構個案資訊平台,以確實掌握失能個案服務情形。市、縣亦將聯手開發社區照顧資源、多元化機構照顧模式及照顧人力資源,並精算長期照護財務需求,以永續推展照顧服務。

    (七)無線校園、證卡合一
    為了提升資訊基礎建設,本府教育局積極推動無線寬頻網路,94年完成各級學校校園無線網路環境建置,無線網路訊號覆蓋率已達100%。本府將與北縣交流無線校園經驗,另應用軟體或數位內容亦供北縣免費使用。本府業已於本市各級學校推動「數位學生證與悠遊卡結合方案」,預計95學年度10月中可全面換發完畢。本於市縣合作精神,本府亦邀集臺北縣共同加入數位學生證計畫,目前已有5間臺北縣學校願意共襄盛舉,期待逐步擴大使用範圍,共享數位成果。

    二、資訊臺北、無線可能

    (一)完備的基礎建設
    1.打造臺北市公眾無線網路
    本府於93年2月正式推動「臺北市公共無線區域網路建設計畫」,迄今已完成第二期建置,至94年12月底共佈建約2100個「無線網路接取盒」(AP),並於94年12月20日順利開台營運。「無線臺北」是市政府在臺北市總體E化議程之一項重要準備,透過佈建大量基礎設施,於室外公共區域提供資訊傳輸通路,讓原本只能在室內固網傳遞的服務與流程可以在室外即時處理。無線網路「戶外取用、即時處理」的特性,使市府如交通(
    停車、公車到站資訊)、工程、市容、警勤等即時查詢管理工作將可加速流程,提升服務品質。
    臺北市公眾無線網路目前正朝第三期建置邁進,預計至95年7月AP建置數量預期接近4千多顆,臺北將遠遠超越所有城市無線建置之規模與數量; 95年6月底市府將舉辦「2006國際數位城市論壇」(2006 Digital Cities Convention Taipei),邀請全球關鍵資訊企業來臺北共襄盛舉,屆時諸多具公信力之全球核心公司、與重要媒體皆將直接見證臺北市全球第一之全線網路佈建數量與規模,臺北成為全球第一的無線城市。
    2.完成臺北無線校園
    本府於94年開始進行各級學校校園無線網路環境建置,目前各級學校常用地區均已完成無線網路之佈建;另為配合教學需求,也同步規劃無線網路於校園安全、教學應用、行政應用及學生生活等4大方向之應用,包括臺北學生網路電台、全民英語學習網、無線導覽學習、戶外行動學習、及教室即時評量系統等計畫,讓各校師生將可在校園中進行各種行動式數位學習,不受時間及空間限制。
    3.持續推動「智慧型運輸系統」(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ITS)
    為達成本市交通全面e化之目標,本府交通局持續推動「智慧型運輸系統」。在交通管理方面,年度內將大幅度增設本市交通監控系統設施,以有效蒐集市區幹道交通資料,輔助快速道路主線控制,相關軟體亦配合升級以提供用路人即時資訊。公車動態資訊系統今(95)年度擴大建置山區、內湖科技園區及部分第4級公車路線。停車資訊及管理方面,於4月底前增設陽明山、西門商區、及士林、北投部分地區之停車導引資訊版。行人保護方面,今(95)年度將完成本市行人號誌更新為LED倒數計時號誌。

    (二)創新的e化服務
    1.「市民生活e點通」服務
    為了服務市民,並讓臺北市成為更具有競爭力的國際化都市,本府自88年推動「網路新都」計畫以來,已陸續完成市民九大生活網與「臺北市民e點通」網站的建置作業。面臨以市民為導向的電子化政府趨勢,本府為有效整合運用「市民生活網」、「市民e點通」及相關公務數位之資源,以提供各類市民生活資訊,並充實為民服務內容,本府以委外方式進行「臺北市市民生活網暨市民e點通網站」民間投資建置之營運。預定在今(95)年4月底正式上線營運的「臺北市民生活網」,將提供多功能生活行事曆、法規查詢檢索服務、臺北市停車場資訊加值服務、線上費用繳納及查詢服務、志工媒合等五項加值服務。此種公私合營之服務模式,為本府在電子化政府服務之一大創新,而透過市民生活網整合清理市府資訊資產,進而讓市府資訊更為有效便民的流通,是本府推動網路新都政策中至為重要的成果。
    2.完善的地理資訊e點加值應用
    本府工務局自92年起,配合本府「地理資訊系統推動綱要計畫」陸續擴充「臺北市地理資訊e點通網站」,除整合本府各機關90項地理資訊外,並建置超過二百萬筆之地理及工程資料,使查詢內容更趨多元化,近二年來已將近有五百萬人次使用。本網站除提供一般使用者在日常生活食、衣、住、行、育、樂的電子地圖的定位查詢外,更提供本市著名地標之照片與相關網站的連結,以建構網路遨遊臺北的數位世界,並同時建置英文版電子地圖及「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電子地圖,提供無線寬頻族群隨手查詢地標資訊。
    3.先進的校園悠遊學習體驗
    為推動教務行政自動化,並配合本府交通局票卡管制措施,以方便學生搭乘捷運及公車等大眾交通工具,因此規劃將學生證數位化並與現行北市悠遊卡結合成為數位學生證。數位學生證已於94年起於東門國小等8所學校進行試辦,頗獲家長好評及認同,95年將推動至各校,未來並將陸續推出與校園e化結合之各項服務,如結合門禁管理,學校可對校園內之實驗室、電腦教室、圖書館及游泳池等進行管制,提升校園安全;亦可結合學生學習護照,與校務行政系統結合,記錄學生學習歷程,將有助於學生學習效果之提升。4. 停車收費管理
    本市停管處為打造E化停車環境,提昇停車管理效能,及提供更好停車繳費單之品質,本市路邊停車場自94年9月12日起,已於部分路段陸續採用掌上型電腦(PDA)開立停車繳費通知單,並採用新式繳費通知單開單收費,提升管理效率。除此之外,更開發路邊悠遊卡停車計時器,以取代現有之投幣式收費計時器,至95年3月底已裝設1,100具,5月底將達2,000具,未來可再擴充。悠遊卡停車計時器全數上線營運後,可免除投幣式計時器需準備零錢之困擾,提供民眾更便捷繳費服務,也解決投幣式路邊停車收費計時器易遭破壞機具竊取現金之困擾,及精簡路邊收銀之作業人力。

    三、多元文化、美哉臺北

    (一)藝文普及與社區化
    「工程可使城市巨大,文化才使城市偉大」。本府戮力於各項文化的保存與推廣,並以將文化深耕社區之理念,鼓勵居民普遍參與,透過對「點」的改善,漸漸網羅成一個「面」的營造。
    1.社區藝術巡禮
    有別於以往民眾需遠赴大型演藝殿堂觀賞精緻演出活動,本府舉辦一連串社區藝術巡禮活動,邀請並遴選優秀之專業藝術團體到社區演出,使民眾有機會能就近欣賞高水準的藝術表演,並共同營造社區文化特色。為提供街頭藝人更好的保障及市民更好的參與,本府文化局創全國之先,訂定「臺北市街頭藝人從事藝文活動許可辦法」,正式於94年4月27日發布實施。目前已審核通過有268組,合計384人的街頭藝人。
    2.環境空間的重現與再造
    鑒於中正區公館附近寶藏巖聚落自力營造過程所形成的獨特風貌、城市集體記憶保存的重要性及該聚落自然人文環境的保育價值,本府催生「寶藏巖共生藝術村」,結合「生產、生活、生態」之「共生」聚落模式,引入「藝術」之創意,體現藝術與社區共生共榮之意念。而在執行聚落住戶安置作業的同時,本府亦持續籌備其他藝文展演活動、假日藝術市集、有機農園、鄰里互助計畫、駐村藝術家與創意店舖等營運試辦計畫,吸引社區居民參與、持續創造聚落藝文活力。
    有「臺灣月娘」之稱的蔡瑞月女士,曾締造臺灣現代舞的一頁傳奇。本府為管理維護市定古蹟「蔡瑞月舞蹈研究社」,增進公有財產之營運效益,結合民間資源,故決定以委託經營方式建立一個以舞蹈推廣及傳承文化藝術為主題之多功能平台中心。經本府文化局辦理委外經營招標,由蔡瑞月文化基金會得標,並於94年7月1日完成簽約,未來基金會將負責經營管理與相關藝文活動之推廣,以活化再現古蹟。

    (二)文化融合與創新
    1.原住民文化的推展(藝術品、部落大學)
    在價值多元變遷快速的社會,如何維護及延續本市原住民族的原鄉文化實為重大的考驗。本府原民會特別催生了「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期許其能扮演創新者、倡導者、維護者、提供者及教育者等各種積極的社會角色,對於原住民族的文化風俗、社會結構、語言、典章禮儀、藝術等的保留與傳承,發揮積極正面的功效。
    同時,為開拓原住民文化藝品展銷通路,提供原住民各族群產品展示櫥窗景點,目前已成立「臺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原住民工藝館」、「臺北捷運市政府站民族商場」、「凱達格蘭文化館民族商場」及「娜魯灣文化經濟中心」等4處原住民族商場,並皆已正式營運。另為提高原住民文化產業能見度,本府分別於94年10月29、30日,假北投公園辦理「原住民文化產業推廣暨原住民族商場聯合行銷活動」;於94年11月23日假本府中庭辦理「原力添翼振翅飛揚-原住民文化產業認證標章揭示儀式暨原住民競爭力提昇聯合成果發表會」活動,除彰顯原住民文化產業標章機制正式上路之意義外,另展現都市原住民熱情、活力、專業及多藝的新形象。
    2.客語學習與傳承
    客語的學習與傳承工作一直是本府在客家文化保存業務上最重點的工作,為建立一個自幼兒至成人的友善客語學習環境,本府客委會針對不同年齡層設計了不同的客語傳承方案。在幼兒的客語學習上,針對本市有意願投入客語教學的公私立幼稚園及托兒所,進行輔導扶植計畫,除補助經費外,尚有提供幼兒客語學習教材、協助其師資人員的訓練、聘請專家學者訪視給予專業建議等措施;針對學齡兒童及青少年們,除了各學校配合九年一貫教育普遍開設客語學習班級外,本府客委會更精心培訓一批熱心又具專業的客家教學志工,以行動學校的模式,配合「客家文化週」展覽,一起將客家文化挑進校園。針對社會人士的客語學習,本府客委會則是開辦了客家書院-「客語學堂」及「客家文化學堂」,供有興趣的人士於夜間進行自我學習,並輔導鼓勵本市各客家社團所轄之次級團體如山歌班、禮俗班、弦樂班等,與本府客委會合作共同建置「客語教育中心」,推動客語情境教學,倡導以客語為主要生活語言,來達到客語自然傳承的目的。
    3.新移民的輔導與照顧
    (1)設立新移民會館
    為宣示本府照顧新移民之決心及打造新移民資源平台,本府率全國之先設立獨具南洋風味的「臺北市新移民會館」,並於94年2月26日開幕啟用;其中規劃包括研習訓練、諮詢服務(提供越、泰、印、英、中5種語言諮詢)、母國資訊查詢、網路資訊空間、客廳及5種語言報章雜誌區等多功能設施。自94年2月26日開幕迄94年12月31日止,共計有6,555人次參觀或使用過本會館,平均每月595人。另本府為協助新移民融入臺灣家庭,並幫助其配偶、家屬學習新移民之母國語言以促進家庭成員間之良好互動,持續辦理新移民生活成長營暨各類研習課程共18班,課程總時數達1,053小時,學員總數達583人。
    (2)引導新移民子女適性發展與健康學習
    為引導新移民子女適性發展與健康學習,本府教育局也於94年辦理「臺北市94年度幼稚園教師外籍配偶子女教育輔導研習」、「臺北市94年度幼稚園新移民文化交流活動—萬國風情園遊會」等活動,提升幼稚園教師指導此類學生之能力,提供新移民展現個人才藝或是呈現其母國文化特色之機會,並與約1萬5千市民以遊園同樂方式,共同體驗各國風情,同時讓國人也了解和尊重異國文化,以建構豐富多元的文化社會。「新移民及其子女駐區諮商心理師專業服務」方案則提供新移民、個案教師及其他相關人員心理衛生諮詢,協助新移民子女,接受多元文化之分殊性,感受自己優勢項目。本市公私立國民中學並均已規劃辦理多元文化週、國際日、家長讀書會等活動,以加強親師生多元文化觀念,幫助學生尊重並接納文化差異。
    (3)新移民職業訓練(口譯人才)
    為配合新移民照顧輔導政策,本府勞工局結合民間團體共同辦理新移民口譯能力訓練,籌組口譯人才庫,提供各機關之通譯需求,增加新移民部分工時工作之機會與經濟收入。另,本府勞工局職業訓練中心94年度配合區域產業及人力需求調查,規劃開辦具有就業市場需求之各訓練職類供新移民參訓,另規劃新移民專班「美容美體實務班」、「餐飲實務班」、「文書處理班」等3班,共有參訓人數計70人,以培養專業技能,期促進新移民謀生能力,進而改善家庭經濟。另勞工局在職業訓練與就業協助方面,開放新移民取得居留權或工作權之前參與職業訓練,期能在取得居留權或工作權時可立即進入職場。同時在職業訓練期間享有每月最高補助托兒6,000元、托老8,000元,減少參訓障礙。
    4.建置雙語環境
    為提昇臺北市之國際化與加強國際競爭力,自89年底起,本府積極推動「臺北市政府建置中英文雙語環境方案」,並由秘書處籌組雙語環境顧問團,就各單位及附屬機關之「機關名稱」、「人員職稱」、「辦公場所」及「公共場所」等四大項中英譯資料進行審議,其中「機關名稱」英譯於90年12月18日經市政會議審議通過並交各單位進行更新作業。迄目前為止,本府所屬機關建築與業務說明標示、員工識別證及職銜牌業已達成雙語化。另各機關出版品、法規及網站資料等正逐步雙語化外,並開辦國小雙語教學及計程車司機英語課程,推動各項公務表格與文宣手冊雙語化,以提供適合國際人士居住的環境,建構全面性的雙語環境。94年10月工商建研會與遠見雜誌進行「兩岸四地城市競爭力評比」之發現,兩岸四地之44個城市中,臺北市以總體競爭力70.73分奪冠,臺北市並同時獲得「產業與國際化」、「政府與建設」競爭力的雙料冠軍,足證本府推動雙語環境的成效,另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布「2006年城市競爭力藍皮書」,結果臺北在人才競爭力、公共部門競爭力、企業本體競爭力、生活環境競爭力、創新環境競爭力等五大項目,都進入城市排名前三名,整體表現僅次於香港,打敗上海和北京等大陸城市,位居第二名。

    (三)臺北新年城
    1.城開不夜(跨年)
    2006年跨年晚會活動從2005年12月31日晚上7點開始至2006年1月1日凌晨2點在市民廣場熱烈展開,首創「城開不夜」跨年系列活動。活動以結合各項資源,以傳統與現代交錯的面向,呈現多樣化的色彩,包括客委會「Hakka行動茶館」、原民會「Ho-hi-yam原動力補給站」、捷運公司「舞動音樂迎新年」、體育處「嘜睏來鬥牛」、文化局「街頭藝人表演」及新聞處「White Night瘋音樂」等,提供民眾不夜的選擇,而信義商圈業者也配合延長營業,全系列活動共締造約2.4億元產值,而參與人數超過40萬人,創歷年來的新高。
    2. 2005臺北牛肉麵節
    為促進臺北市城市行銷,希望將屬於臺北市的文化以故事、情感、生活化的方式呈現,參納本府觀光委員會前委員詹宏志先生所提「臺北牛肉麵節」構想,以「2005臺北牛肉麵節」活動為引,促使傳統美食文化與商業結合,塑造「食」尚文化的新魅力,建立本省「牛肉麵首都」的都市品牌。
    「2005臺北牛肉麵節」活動於94年8月13日至9月24日間舉辦,項目包括:臺北牛肉麵文化美食高峰會、活動開幕記者會、專屬網站、網路票選人氣牛肉麵、創意牛肉麵料理王競賽、行動牛肉麵湯車、牛肉麵攻略手冊、牛肉麵嘉年華等,活動甫推出即獲得民眾熱烈迴響,專屬網站創造極高之點閱率,牛肉麵嘉年華活動現場更吸引上萬位民眾齊聚ㄧ堂品嚐牛肉麵。本次活動衍生廣告效益逾3億元,也為臺北市帶來一股吃「牛肉麵」的熱潮,計提升整體牛肉麵業者約新臺幣1億元產值,整體活動可說是充分發揮「小兵立大功」之效益。目前本市各牛肉麵店(攤)的生意仍極興旺,老饕往往抱怨需排隊才能吃到。今年本府仍將繼續舉辦,以建立並延續此一有多重意義之傳統美食文化,將臺北市打造為「世界牛肉麵首都」(Beef Noodle Capital of the World)的地位。

    四、優質生活、安全舒暢

    (一)安居的優質環境
    1.四安:「治安」、「公安」、「交安」及「勞安」
    打造安全的都市生活,是要從小處著眼,成果的顯現才能「積少成多、聚沙成塔」。多年來英九致力於推動「治安風水師」、「警政社區化」、強化消防救災通道淨空工作、落實各類場所消防安全設備檢查、特定營業場所容留人數管制、推動「消防風水師」、落實「路口淨空」,貫徹「清除路霸」,賡續加強「取締酒醉駕車」執法與宣導,取締車輛不禮讓行人優先通行及行人違規行為等,都是例行性又瑣碎的業務,沒有響亮的口號,亦無眾人的關注,卻多了民眾收到罰單的抱怨,但英九仍然要求同仁務必貫徹執行。表1呈現本府8年來在「治安」、「公安」及「交通安全」的成果:
    (1)治安
    ■暴力犯罪偵防成效:全年發生數從87年1,654件降至94年810件(8年來的新低),破獲率則由66.26%提升至76.67%(8年來的新高),如僅以94年7至12月的績效檢視:本期暴力犯罪發生397件(較去年同期減少161件),破獲326件(較去年同期減少61件),破獲率82.12﹪(增加12.77%),在在顯示,本府警察局持續加強實施威力掃蕩、攔截圍捕、巡邏路檢及積極偵破案件等各項作法,已收遏止暴力犯罪之效。■防制竊盜犯罪成效:全年發生數從87年37,993件降至94年26,552件(8年來的新低),破獲率則由65.73%提升至88.72%(8年來的新高),如僅以94年7至12月的績效檢視:本期竊盜犯罪發生13,684件(較去年同期減少1,598件),破獲11,228件(較去年同期減少1,088件),破獲率82.05%(增加1.46%);亦顯示本府警察局因全面落實推動各種防竊、肅竊方案,提升住宅自衛防護能力,確保居家安全;而「辨識累犯,預防犯罪」、「鷹眼專案」及「加強預防、檢肅竊盜評核專案」等相關策進作為,也有具體成效。
    ■防制詐欺犯罪成效:94年7至12月詐欺案件發生3,483件(較去年同期減少906件),破獲1,936件(較去年同期增加682件),破獲率55.58%(增加27.01%);顯示本府警察局因落實推動全民反詐騙工作及加強偵辦作為,詐欺犯罪案件有下降趨勢;本府警察局亦成立專責受理民眾諮詢專線及偵辦窗口,並立即通報金融電信業者執行警示帳戶作業、斷絕人頭帳戶及電話來源管道等措施,以加強維護市民財產安全。
    ■由臺北市與全台其他達百萬人口以上之縣市治安滿意度比較,北市滿意度名列第一,顯示本府的治安措施深受民眾肯定。
    (2)消安
    本府落實執行各類場所消防安全設備檢查及特定營業場所容留人數管制,辦理各項演練,強化員工災害應變能力,並致力提昇火災搶救困難地區或老舊地區救災效能,持續推動「消防風水師」免費到府為消防安全把脈,強化民眾自我防災意識及緊急應變能力,冀以有限人力預防災害發生,減少人命傷亡。表1顯示英九87年上任時,本市全年火災發生數985件,因火災受傷人數有73人,死亡人數有34人;到94年底全年火災發生數降至421件(較87年減少57.26%),因火災受傷市民降至12人(較87年減少83.56%),死亡人數降至5人(較87年減少85.29%),火災傷亡數均為歷史新低紀錄。
    本府消防局於88年6月1日率先全國成立「金鳳凰專責救護隊」。成立迄今,已配置有41個救護分隊(包括忠孝及永吉兩個高級救護分隊)、71輛救護車及370名中、高級救護技術員,負責全市到院前緊急救護工作。自「金鳳凰專責救護隊」成立至94年底止,共成功救回166位到院前心肺停止患者(Death on Arrival, DOA)康復出院,而94年急救處置率平均為1.539次/人,較成立前之1.011次/人,成長幅度高達52.23%,成效卓越。此外,還有22名消防局同仁已於94年12月起接受長達1,280小時的高級救護技術員訓諫,預計95年8月結訓後,本市高級救護技術員將達66人,將更能全面提供市民高級救護服務。
    由91-94年全國百萬人口以上市縣「火災發生次數」發生趨勢比較圖均顯示本府在消防安全方面的努力,已使火災發生數逐年下降。
    (3)交安
    本市發生列管交通事故數由87年全年發生180件,降至94年全年發生92件(為8年來新低),死亡人數由87年全年102人降至94年全年84人(僅次於91年81人死亡),重傷人數由87年全年91人降至94年全年13人(為8年來新低),但本府仍然不敢懈怠,英九要求各單位持續加強道路交通事故防制作法:
    (A) 就轄區內易肇事地點及A1類死亡事故現場進行全面檢視後改
    善。
    (B) 與民間及宗教團體結合,並利用公車側身廣告、後車體、候
    車亭及捷運車箱等媒介共同宣導交通安全。
    (C) 由本府警察局交通警察大隊就各項執法專案,如取締酒後駕
    車、維護行人安全、改善機車行車秩序、取締重大違規停車等,加強執法密度進行取締。
    (D) 成立肇事防制小組,就各單位提報易肇事路口(段),定期召
    開會議協商,逐一追蹤列管各權責單位之辦理情形。
    由91-94年全國百萬人口以上市縣「道路交通事故(死亡車禍)肇事件數」發生趨勢比較圖均顯示本府在交通安全方面的努力已逐年獲得改善,使發生件數與死亡人數呈現下降趨勢。
    (4)勞安
    為維護勞工工作安全,本府勞工局延續「勤查慎罰」政策,94年執行安全衛生檢查計31,542場次,勞動條件檢查計3,490場次,合計35,032場次;惟94年臺北市職災死亡人數並未下降,其中營造業勞工職災死亡比例佔全行業之七成以上,災害發生原因主要為墜落及感電;為此本府特以營造業工地安全為主,將營造工地分三級實施管理,對於績效差之工地提高檢查頻率,另為有效降低公共工程職災,亦特別訂定「公共工程安全衛生聯合稽查實施計畫」,會同各工程主辦單位或委託監造單位現場人員實施稽查。對一般行業、職業病預防以及危險性機械設備等勞安檢查,亦將持續加強辦理。
    2.騎樓整平
    「騎樓整平」是英九上任後即堅持推動的施政重點,經以交通節點、觀光據點、重要商圈及主要幹道為指標,篩選較具改善效益之騎樓長度約5萬9000公尺。並於民國91年率全國之先,開始辦理「騎樓整平」工作,成效頗受社會各界好評。截至目前業已完成南京東路3段等44條路段部分街廓騎樓整平工程,累計整平長度約8,300公尺。本府並採多管齊下的方式,結合里鄰長、社區建築師、社區規劃師、社區發展協會等民間力量擴大參與,期能早日還給市民安全、優質、人性化的無障礙通行空間。
    3.山坡地安全管理
    依據92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調查公佈全國土石流潛勢溪流資料,本市境內經現地調查土石流潛勢溪流由原本16條增加為49條,經判定有土石流發生潛勢溪流為20條。為降低土石流釀災之機率及風險,本府均逐年編列預算辦理工程整治。94年度辦理「土石流潛勢溪流緊急處理與維護工程(單價發包)」,已於94年12月26日完工,並針對土石流潛勢溪流進行淤土、雜草、垃圾及廢棄物等經常性維護工作,以及對颱風豪雨來襲所造成坡面崩塌及土石災害進行搶修,完工後達到坡面穩定及有效防治土石災害發生之目的。
    有關本市危險山坡地聚落拆遷安置作業,至94年底已完成吳興街583巷、北安路501巷及689巷、自強隧道南洞口東側雞南山沿山腳一帶山坡、松山路650巷南側山坡及福德街51巷等4處山坡地危險聚落的安置拆遷,計協助589戶,1,789人搬離危險地區。聚落拆遷後,隨即由本府建設局進行水土保持工程整治並加強植生造林,以期達到環境再造及生態保育的目標。
    4.抽水站、堤防及分洪工程
    為強化防汛能力,本市除計畫興建抽水站、加強檢修與更新抽水站設備外,並辦理河川整治、堤防興建,及分洪工程。本府計畫設置抽水站60座,總抽水量為每秒2,084立方公尺,目前已興建完成55座;而基於社子島、關渡等因都市計畫未定案,防洪設施尚未完備地區之排水需求,另設有21座臨時抽水站。現全市抽水站之抽水機組共338台,總抽水量為每秒1,772立方公尺。
    於河川整治部分,92年11月起辦理景美溪(恆光橋上游至指南溪出口段)河道整治工程、93年5月辦理內溝溪中游段河道整治工程,此2項工程預計95年完工。另磺港溪因磺溪橋至朝籟橋段之現況河道斷面狹窄,無法容納50年洪水重現期之流量,致使颱洪時期容易發生洪水溢流情形,故以壓力箱涵分洪方式加以因應,以減輕磺港溪主流之排洪負荷,保障沿岸居民之生命財產安全,全案預計97年底完工。
    5.禽流感防治
    2003年SARS疫情帶給臺灣以及全球極大的衝擊,造成整個社會的惶恐。2004年初在亞洲地區又爆發了家禽H5N1新型流行性感冒【簡稱「禽流感(Avian Flu)」】的疫情,且陸續發生禽傳人的狀況,到2006年禽鳥疫情甚至一路向北、向西傳播,穿過西伯利亞、中亞而到達歐洲、非洲,造成全球的關注。
    本府自92年12月起針對家禽性流行性感冒擬定防治策略,及臺北市政府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新型流行性感冒)防治計畫,作為防治禽流感之準則。並於94年10月3日起每月召開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新型流行性感冒)跨局處會議,由本府各相關局處定期進行禽流感防治業務簡報,並辦理30餘場次傳染病防治訓練、禽流感防災演習,及加強各類禽鳥疫情監控,另為因應國外疫情升高,持續進行對家禽批發市場及傳統零售市場的防疫監測及衛教宣導、禽鳥販賣店之監控及查察工作等,以期能即時掌握各項疫情訊息及維護防治成果。

    (二)健全的社會安全網絡
    1.性騷擾防治
    打造友善城市及保障市民人身安全是本市一直以來努力的方向,為建構更為完善的人身安全保障網絡,早在89年即已成立「臺北市政府性騷擾評議委員會」處理同仁之間或與洽公市民之間性騷擾事件,成效不錯。94年修法後,本府除配合「性騷擾防治法」的實施,率先於95年1月26日成立「臺北市性騷擾防治委員會」,並於3月6日召開會議時,確立性騷擾事件申訴、再申訴案件和調解案件調查處理流程,積極建置完善的標準作業程序,並針對市府性騷擾防治承辦人員、113專線組人員及雇主團體辦理8場宣導教育課程;另於本府社會局網站建置資源網頁,提供性騷擾防治所需用相關資訊。
    2.建立高風險家庭資料庫,擴充家庭服務資源
    為預防及舒緩臺北市家庭危機案件,對有需求的家庭適時提供關懷與協助,本府建置「臺北市政府社會局社會福利高風險家戶系統」,此系統匯入整合臺北市低收入戶、獨居老人、特殊境遇婦女人口、危機家庭兒童少年、精神疾病等人口資料,家庭暴力防治個案資料庫、社工服務個案管理系統,以及相關單位通報資料,期透過資料整合及動態交叉分析,篩檢標定臺北市社福人口中具潛在危機的家戶,提供相關資訊予相關單位妥適處置,此外,此系統具回溯資訊查詢及趨勢分析之功能,可供決策分析與資源調節之參考。

    (三)零距的休憩空間
    1.河濱公園及腳踏車道
    本市河濱公園共計27處,總面積約達482公頃,各河濱公園依地區特性及使用對象分別設有各式運動球場、腳踏車道、體健設施、兒童遊樂設施、簡易活動廁所、停車場等設施,提供民眾設施完善之休憩運動空間,其中河濱腳踏車道於93年底突破100公里建設里程碑,94年下半年及95年初再完成洲美橋腳踏車牽引道及橋下腳踏車道,百齡橋、麥帥一橋、成功橋等3座橋樑腳踏車牽引道及關渡防潮堤腳踏車道,及藉由河濱腳踏車道導覽牌、里程標示及景福租借站等8處租借站之設置,加強河濱腳踏車道騎乘資訊的提供。
    為提升河濱腳踏車休憩品質,95年度將持續推動「河濱腳踏車道全線貫通」、「臺北市縣腳踏車道串聯」、「河濱腳踏車道精緻化發展及行銷推廣」等工作項目,及北市縣同步實施「甲地租車,乙地還車」之便民服務措施。
    2.親山步道、藍色公路
    本市北東南三面環山,山坡區域佔全市面積近約55%,在相同緯度的城市中,臺北市兼具風、火、山、林、水的生態特色,是世界上少有具自然生態特色的城市之一。英九於94年1月6日親山計畫專案簡報中,指示將以往親山廊道、登山步道等不同界面系統,統一整合為「親山步道系統」,並結合大眾運輸系統(包括捷運場站、公車站)及自行車道等,建立完整綿密的親山步道網絡;另外在步道沿線設置環境解說與指標系統,包括資源解說牌誌、步道休憩設置、區位導覽地圖、方向指示牌誌等等,整合整體資源、市民的需求及各個不同界面空間,進行環境整理及改善,以提供臺北市民舒適、便捷的親山環境。
    目前臺北盆地四周計有229條步道,總長約418公里,依照路線長短、登爬難易程度,訂出 20條「親子級」步道、10條「勇腳級」步道、5條「山友級」步道;另為鼓勵市民親近山林,以往推動執行上,本府更規劃親山護照的活動,使民眾在登山健行之餘,能夠留下美好的回憶。
    「藍色公路」是英九上任後即強力推動的施政重點,93年2月本府交通局開闢2條本市航線,於93年7月將航線延駛至臺北縣淡水漁人碼頭,再於94年10月將航線延伸至臺北縣淡水老街、八里,擴大旅客遊程。目前單月載客人數已破萬人,搭乘藍色公路遊賞大臺北都會區各景點,已成國內旅遊新趨勢。94年下半年度總載客量為2萬7﹐076人次較去年同期(1萬1,781人次)成長近1.5倍,95年1月及2月人數更創新高,單月即達1萬餘人。
    3.闢建公園(綠地)並加速老舊公園設施更新
    本市現有都市計畫及非都市計畫之公園、綠地、廣場、兒童遊樂場等計1,013處(含非都市計畫公園及其他34處),總面積1,963公頃。預定至95年底本市已開闢完成及已編列預算即將闢建者計784處(含部分開闢39處),面積1,327公頃,平均每位市民享有公園、綠地面積可達5.071平方公尺。
    為賦予老舊公園嶄新風貌,提供市民現代都會區優質休憩空間,91年至95年辦理「青年公園更新工程」,更新計畫係依園內各項設施使用特性及機能,配合周邊社區發展及使用人口密度重新規劃,汰換老舊設施,並將園內4處公廁更新,提供市民舒適如廁空間。
    4.北市溫泉開發管理計畫
    「臺北市溫泉開發管理」是英九任期內跨局處強力推動的專案計畫之ㄧ。由於「溫泉法」於94年7月實施,依據「溫泉法」第13條及溫泉法子法「溫泉區管理計畫擬定審議及管理辦法」規定,本府於94年6月19日成立跨局處之「溫泉開發管理專案小組」,辦理本市溫泉區之劃設,並研訂本市溫泉區管理計畫與執行策略。目前初步成果為(1)劃設新北投、行義路、中山樓、馬槽等四個溫泉區。(2)研訂溫泉區管理計畫,內容包含溫泉資源、溫泉開發、溫泉取供設備、溫泉計量與計費方式、溫泉使用事業、溫泉取供管理、溫泉廢污水處理、溫泉管理基金等。

    五、健康休閒、生生不息

    (一)全回收零掩埋的環境
    1. 資源與廚餘回收利用
    為達廢棄物的全面回收與資源的有效再生利用的目標,英九持續推動資源回收,以維繫本市永續經營命脈。自89年7月1日起推動「垃圾費隨袋徵收」以來,資源回收量大幅成長,總計94年7-12月資源回收量161,714.4公噸,資源回收率35.59%,若含廚餘回收則資源回收量為185,235.9公噸,資源回收率達38.76%;另配合行政院環保署進行回收廢棄之電池、日光燈、光碟片及行動電話,其中電池回收163.5公噸、日光燈管回收270.5公噸、光碟片回收2.88公噸(約172,800片) 及行動電話回收60公斤(約300支)。
    由於家戶廚餘回收除可減少垃圾量、促進有機物質回歸大地,減少垃圾費支出,並可大幅降低本市垃圾處理廠場之負擔,因此英九將廚餘分離清運處理列為本市「垃圾處理多元化」之重要工作,並責成本府環保局積極推動。自92年12月26日本市實施家戶廚餘分離清運回收以來,94年度已達到平均每回收日196公噸,所回收之廚餘進一步以堆肥化處理及養豬再利用,資源化處理成效卓著。2.污水處理的賡續建設
    污水下水道建設可收集處理都市污水,改善都市居住環境衛生品質,並確保良好水源水質,所以為現代化都市不可或缺之公共設施之一,因此英九在任內已投入300餘億元,積極建設污水下水道管網,更加強污水處理廠及相關場站設施提升,使廢、污水能有效控制,以改善本市環境衛生、提升居住品質,並提升本市之國際形象。
    截至95年1月底止,本市污水下水道用戶接管普及率達79.78%,完成接管戶數為539,956戶,均為全國第一,並持續朝95年底完成82%之目標邁進,同時,配合施工作業騰出「後巷空間」,辦理後巷美化,目前總計已完成177條,並朝95年底達230條的目標邁進。其次,主、次幹管工程與分管網工程亦已分年分期分區辦理,截至95年1月底止,完成率分別達100%、80.44%、84.15%。此外,本府在污水處理廠的建設方面,已興建內湖、迪化2座污水處理廠,並代管北縣營運中之八里污水處理廠,其中內湖廠於92年9月1日起正式操作營運;迪化廠於93年5月已先行開放使用休閒運動公園及溫水游泳池部分,廠區部分正積極趕辦中,預定95年8月開始通水試運轉。

    (二)全方位的市民休閒環境
    「體力即國力」,運動風氣的盛行與國家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英九上任後,即全力推展全民運動,使運動成為臺北市民生活的一部份。本府體育處規劃興建各式各樣運動休閒設施,並積極舉辦體育活動,積極促進全民從事運動休閒活動之落實。各項建設與活動分述如下:
    1.臺北小巨蛋
    臺北小巨蛋體育館業於94年8月竣工,以委外方式營運,增進市產營運效益並減輕本府人事負擔。該館已於94年12月1日正式委託東森巨蛋管理公司經營管理與營運,開館至95年2月底已舉辦過多場大型體育活動及演藝表演,並吸引25萬9千人觀賞,已帶動本市運動及演藝相關活動發展。體育處未來將聘請府外專業人士合組營運監督管理委員會以強化監督功能,俾使在小巨蛋觀賞展演比賽之市民,其消費者權益獲得保障。
    2.臺北大巨蛋
    英九為使市民能有4萬人席位的國際巨型體育與表演活動場所,特於松山菸廠規劃興建「臺北文化體育園區」暨巨蛋體育館,第1次招商雖因最優申請人申辦變更協力廠商,經甄審會決議不同意變更而流標並解散甄審會,目前已依促參法令規定,業於95年2月24日成立巨蛋案第2次招商甄審委員會,並召開第1次甄審會議,研訂招商甄審事項及相關文件事宜。上開文件俟本府完成行政核定程序後,即依法辦理公開招商作業。
    3.博嘉運動公園
    英九為回饋垃圾焚化廠與掩埋場所在地區民(文山區、內湖區、南港區、北投區、士林區),特位於文山區木柵路4段159巷16號博嘉國小旁,興建博嘉運動公園,為一多功能休憩場所,園內各項設施並採無障礙空間設計,游泳池內部增設泳池殘障入水椅,讓身心障礙者也能暢快享受戲水樂趣,94年11月5日開幕啟用至今3月餘(95年2月23日)已有20,779人次市民使用。
    4.舉辦體育活動
    近年來本市舉辦多項國際級賽事,如94年12月18日於市政大樓前廣場舉行ING臺北國際馬拉松,締造了10萬人參加的歷史紀錄,女子組馬拉松也成功打破臺灣本地馬拉松賽事紀錄,成為年度體育盛事。另外在今(95)年2月25、26日舉辦之IAU超級馬拉松,是此項賽事首次在歐洲以外地區舉行,不但是臺灣第一,也是亞洲第一,27國229餘位高手在本市挑戰體力與意志力的極限,展現過人的運動家精神。
    今年英九也規劃了19項國際體育活動及國際運動競賽,以求進一步推展國際體育交流,促進本市運動觀光產業成長。

    (三)無遠弗屆的健康照護體系
    1.市醫整合具體成效
    聯合醫院自94年1月1日成立以來,迄今一年有餘,歷經各項行政、資訊與醫療整合、革新藥品與衛材採購制度、簡化行政流程與人力精簡、發展各院區特色醫療等變革,已持續顯現成效,例如。
    (1) 94年度門診人次為329萬5千人次,若扣除配合衛生署及健保局慢性病處方箋釋出、初級照護門診政策性減量(夜診減診)、提高部分負擔金額,以及本府提昇婦幼醫療照顧品質政策(婦幼院區整修)等因素,校正回推後,較93年度增加5千人次,約成長0.12%。
    (2) 94年度總住院人日為78萬6,300人日,平均住院日為10.84天,較以前年度縮短。住院患者疾病嚴重度由0.88調升為1.0533,已減少不必要的輕病住院及增加病床週轉率,足見聯合醫院正轉型為社區醫學中心的架構。
    2.市醫升格為教學醫院
    成為國立陽明大學教學醫院,達成市立醫院十數年來想成立醫學院的不可能任務,提供聯合醫院同仁專業進修及擔任教職之機會。相信在與國立陽明大學的結合後,聯合醫院可在期待的時間內成為社區型醫學中心。
    3.遠距醫療
    為使醫療服務不因距離限制而降低照護品質,本市藉由建置全國首創的遠距醫療資訊平台,使醫師可透過網際網路調閱患者的病歷及檢驗資料,並經由「影像傳輸系統」(PACS)調閱病人之影像進行線上判讀;並且將此資訊平台延伸到基層診所與偏遠地區,有效提供當地醫師良好診斷資訊與工具,達成醫療資源分享、提升病患之醫療服務品質與就醫可近性之目標。
    在本府衛生局及聯合醫院積極推動下,目前已有300餘家診所加入該醫療資訊平台,並計畫擴大與本市1,200多位開業醫師合作,邁向「醫療資訊共享」的目標,同時將照護範圍延伸至馬祖地區,以減少馬祖鄉親至臺北看診往返舟車勞頓之苦。未來更將推動雙向轉診制度,大幅節省民眾等候時間與金錢,以及政府不斷需要擴建醫院之成本,此舉將對我國基層公共衛生工作之落實,極具深遠的影響。
    4. 社區心理諮商服務
    「社區心理諮商服務」是英九於94年下半年強力推動的施政重點,為協助一般民眾澄清心理問題,預防其心理問題擴大,並提供憂鬱症患者、社區精神疾病患者及病患家屬與照顧者衛教服務與心理支援協助,服務內容包括個別心理諮商服務與心理衛生團體服務。自94年7月6日起,本府衛生局於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信義區及文山區門診部正式開辦,10月起更增加到中正、中山、大安、松山區門診部共6區據點服務市民,推動專業心理師的心理諮商服務,未來將持續推廣至全市12區,期使全市市民獲得康建的心理照護。
    5.推動公共場所公開哺乳權
    鑑於婦女權益及幼兒保健需要,本府衛生局大力提倡哺育母乳之風氣,並致力推動職場及公共場所闢建友善哺集乳室,容許母乳哺育,擬訂「臺北市公共場所母乳哺育自治條例」,並明訂公共場所應設置哺集乳室,有效防範任何人有制止、驅離或其他影響哺育之行為,期能改善職場的環境、時間與支持性,讓婦女在公共場所依嬰幼兒之需求哺乳,使得臺北朝向一個人性化、親善化、國際化之健康城市邁進。

    六、前瞻策略、風華再起

    (一)便利的交通措施
    1.捷運新建工程
    本府捷運工程局目前興建中的捷運路線,包括預定95年8月完工通車的板橋線第2階段及土城線、97年6月完工通車的內湖線、99年12月完工通車的新莊線及蘆洲支線、99年12月完工通車的南港線東延段及100年底完工通車的信義線,細部設計中則包括預計101年12月完工通車的松山線及101年6月完工通車的中正機場線三重至臺北市段,共計69.9公里,此階段路網預計於101年底完成後,使整體路網達139.0公里,更加提昇捷運服務範圍,讓更多人能夠使用捷運系統完成日常生活快樂的「行」。
    2.公車專用道之繼續闢建
    為加強公車專用道路網連結並結合捷運系統發揮大眾運輸整體功能,本市目前依據公車專用道評估設置標準、道路條件、區域交通特性及與現有路網之關係,選定於羅斯福路規劃設置公車專用道;又95年度配合中央觀光客倍增計畫「臺北車站特定區」門戶計畫、南港經貿園區之發展、南港車站鐵路地下化及捷運東延等中長期,推動忠孝東、西路公車專用道。隨後配合捷運新莊線工程時程,進一步整合並延伸新生南路公車專用道,與羅斯福路公車專用道形成交叉路網,計劃於98年推動辦理。
    3.內湖科技園區交通總體檢
    有鑒於內湖科技園區成立4年來,交通一直是園區廠商反映問題的焦點,本府曾於94年1月至4月間進行「內湖科技園區交通總體檢計畫」專案,從基礎交通流量調查、員工起迄(OD)普查、停車供需調查及行駛速率調查等著手,檢討道路交通瓶頸及瓶頸發生原因,並依據調查研究成果於94年下半年進行多項交通改善計畫,成果斐然。
    95年度將擴大計畫研究範圍,檢視大內科地區可能衍生之交通旅次需求,並汲取國內外園區發展經驗及做法,擬定包括大眾運輸、道路系統、停車管理等項目整體運輸系統改善方案,並檢討新闢聯外橋樑(或地下道)及堤頂大道立體化工程之可行性,改善內湖科技園區地區聯外交通問題。
    4.纜車系統(貓空纜車)
    「貓空纜車」是提升本市南區觀光價值及促進產業發展,串連市立動物園、指南宮及貓空遊憩資源一個非常重要的公共工程。本案工程經費約為11億8,000萬元,業於94年11月10日開工,預計95年7月底纜車工程完工,11月可正式對外營運。未來貓空纜車可望成為本市另一個新地標,提供民眾探訪貓空及鄰近區域另一個環保、迅速、準點的全新交通工具之選擇。

    (二)深耕的社區營造
    1.陸軍保養場公園簡易綠化
    本府於94年6月24日公告「修訂臺北市信義區原『陸軍保養廠』用地細部計畫案」實施後,即積極與軍方協調,並獲軍方同意先將基地內無產權糾紛之公共設施用地「現況點交」予本府,俾便拆除圍牆進行2處公園之簡易綠美化工程(面積約2.63公頃)。本公園將施作地下停車場,未來除配合里民需求設置籃球場乙座及部分用地鋪設柏油作臨時停車場外,其餘將留設大片草坪供居民活動使用。
    2.西門地區公共環境改善
    臺北市萬華區西門町商圈是年輕族群重要活動據點,為活絡當地商業氣氛,本府自90年開始陸續進行西門町商圈周邊環境改造計畫,其中漢口街、武昌街等區域已形成徒步區,94年擇定異國商品及年輕族群聚集地區-市立峨嵋立體停車場前廣場(西寧南路50巷)、美國街(昆明街96巷)及明太子街(武昌街120巷及漢口街二段90巷)等地區,辦理公共環境改造計畫,包括道路舖面重塑、增加綠化植栽、強化夜間照明、設置資訊展覽板、休憩平台等硬體設施,結合鄰近電影主題公園開闢使用,形成西門地區另一休閒好去處,並於95年2月完工開放使用。
    除此之外,座落於臺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一段、長沙街口,佔地面積8,623平方公尺的萬華406號廣場(理教公所),原為「日本西本願寺」,於民國64年寺院燒毀後該地區逐漸遭違建戶佔用。本府未來辦理設計競圖,先行於94年度由公園處辦理地上物拆除、簡易綠化及保留建築物支撐補強等作業。
    3.設置街道家具
    為展現全市整體意象與景觀風貌,並維持街道家具之品質,本府發展局特辦理「臺北市街道家具設計設置營運及管理計畫」,透過鼓勵民間投資興建與管理維護的方式,達到本市、本府、市民與投資廠商多贏的合作目標。全案第一階段13條主要道路之各類公車候車亭(除中長程客運轉乘候車亭外)、座椅、垃圾桶、資源回收桶及腳踏車架於契約生效後10個月內(95年8月)至少設置完成85%,中長程客運轉乘候車亭、文化海報筒、觀光導覽地圖牌、影像電話等街道家具則至少完成20%,惟全數仍應於2年內(96年10月)完成設置,將帶給臺北市更優美舒適之現代化街道環境。
    4.重現新光華
    (1)光華橋拆除
    光華橋橋齡已逾33年,屬本市較為老舊之橋樑,且為密排樑結構,維修補強作業施工困難,故拆除光華橋可排除結構安全之疑慮,配合光華橋拆除後平面車道的更新及改善當地都市景觀,闢建原空軍新生社為資訊產業專區,活絡週邊的商業行為及增進商機,提高該地區電子商場的商業品質。光華橋拆除工程分4階段施工,主橋拆除,選在95年1月29日動工,於2月6日(年初九)上午6時開放橋址兩側各3車道之南北向的交通,將持續進行第3及第4階段施築中央車道(含公車專用道及站台)、兩側車道及人行道,全案預訂95年8月10日完工。
    (2)臨時攤棚安置成果
    光華商場配合本市光華橋拆除作業,經本府相關單位多次研議協調,依光華商場196名攤商之意願,租用臺北資訊產業大樓預定地旁國有財產局土地(原金山拖吊場),作為臨時安置地點。臨時攤棚的興建於 94年12月30日提前竣工,並提前在95年1月16、17日完成搬遷安置作業(原訂1月22日完成)。
    (3)臺北市資訊廣場闢建計畫
    本府預定原光華橋西側及市民大道南側一面積5,178平方公尺之土地於96年2月完成地上6層地下1層,總樓地板面積約為17,400平方公尺之「臺北資訊產業大樓」。該大樓在外觀處理上,不僅保留及融合基地內原有兩棵老樹,樹立本市生態與建築融合之意向,更延續及發揚原有光華商場之國際知名度,成為本市另一資訊產業重鎮。大樓內部則,塑造更為舒適安全之購物環境,並且導入資訊相關展覽及教育訓練等功能,使其成為一全方位資訊產業中心。
    5.整宅更新
    整建住宅之推動係因舊有住宅單元居住人口增加,室內使用面積不足,建築物之公共設施缺乏妥善管理維護,致實質環境窳陋,亟待更新改建,為此本府於92年起積極推動整宅更新,編列年度預算補助整宅初期規劃經費,解決整宅初期規劃經費不足之問題,並於93年3月3日成立都市更新處專責推動整宅更新;除此之外,更修正補助辦法及自治條例,以提高相關補助費用、提前補助時機、並增加容積獎勵之誘因。
    目前本府選定信義區吳興街二期、中正區水源路二、三期、信義區基隆路、大同區斯文里二、三期及萬華區南機場十三號基地等五處較具更新共識及發展潛力基地,優先辦理都市更新,其中前三處已進入法定程序審理,其餘二處刻正本市都市更新處協助成立更新會辦理更新計畫事宜。
    6.北大同文化園區
    北大同更新區計畫範圍係由中山北路、民族西路、環河北路、敦煌路等所圍地區,面積約96公頃。其計畫係為整合孔廟周圍地區現有文化資源及振興地區產業,以加速老舊社區環境改善,振興北大同地區發展。
    為利計畫之推動,本府並成立專案推動小組,由英九擔任召集人,訂期邀集市府有關機關首長及地方人士、專家學者共同策劃討論,自93年4月迄今業已召開7次專案小組會議,已規劃93年至96年之行動方案推動時程與財務預算計畫,優先完成大龍峒文化園區之空間環境改善。
    94年已完成臺北公共藝塑術節、孔廟整體行銷計畫、哈密街四十四坎街區改造計畫、圓山捷運入口意象改善工程、大龍夜市商圈營造觀光小吃街等;95年接續完成勞工公園、六藝廣場、哈密街東段晨興廣場、孔廟(含保安宮鄰聖苑)西側園林與圍牆調整改善規劃、及推動大龍國小校舍更新(含新明倫堂興建)工程,逐步改善孔廟及周邊居民之實質環境。

    參、回顧與前瞻

    一、仍待加強之處

    英九上任七年以來,雖然各項施政均有良好成績,但重新檢視七年來的歷程,本府仍有待加強之處;例如「剝皮寮老街修復再利用」工程,即因對文化資產的認定及都市計畫審議的繁瑣,延宕整個規劃修復期程,現階段僅完成第一期修復再利用工程;又如在產業白皮書中,英九提出「改善市場交易環境提昇經營效率」、「整理攤販管理政策,抑制攤販成長,改善市容環境」等目標,以「遷(擴)建農產品批發市場」、「加速傳統零售市場現代化,提昇市民購物環境」及「整頓列管攤販臨時集中區,朝觀光化、夜市化」為執行策略,不可諱言,這些策略執行情形仍有改善空間;在任期最後一年,英九坦然面對,並提出策進作為。

    (一)杜漸防微、加強肅貪
    95年3月21日本府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發生「道路鋪面更新工程」涉及政風問題案,本府工務局立即針對涉案人員及其監督層級督導不周的部分作出懲處,本府也針對本次事件深切反省,除對「事前防弊」及「事後補救」提出具體策進作為,也對市民深有市政監督不周之歉意。
    英九常說:「人民的信賴是政府最大的資產,而貪瀆則是信賴最強烈的腐蝕劑。」雖然英九一直強調這個理念,本次事件的發生,本府同樣要檢討,對於貪瀆案件務必以「主動發掘、明快處置、配合偵辦、對外說明」的原則處理,讓民眾知悉,本府絕對沒有任何包庇護短的行為。雖然英九從來不認為一個政府內可以完全根絕貪瀆現象,但希冀以制度措施讓貪瀆機率降至最低,則是本府的一貫目標;貪瀆有時由小而大,未來本府政風處將防貪、肅貪的觀念,透過各種宣導管道,時時提醒同仁,並加強查察制度,例如工務局養工處人員有政風顧慮情形應調整工作,必要時與本府工務局其他工程處互調,以斷其脈絡及犯法之機會,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二)剝皮寮老街修復再利用
    「剝皮寮老街修復再利用」是英九上任後即強力推動的施政重點之一,長期以來,本府也投入相當多的人力辦理土地徵收及修復再利用工作。本案在辦理的進程上,一直遭遇阻力,致使現階段僅完成第一階段工程,經重新檢視整個辦理流程,約可歸納出下列原因:
    (1)因剝皮寮老街雖未以「古蹟」指定方式保存,但深具保存價值,依政府採購法相關規定辦理時須指定,投標廠商應有具文化資產保存施作經驗之專家參與,以維剝皮寮歷史風貌。
    (2)舊有建築物整修再利用,涉及建物結構強度不足及現有空間規格適用性等潛在危險因素,因而難以掌握計畫時程。
    (3)在規劃設計階段,建築師所提規劃設計案無法符合需求,設計圖說一再修改,致使發包期限持續拖延。
    (4)工程施工中承造廠商之施工經驗不足,無法達成設計規範要求,造成完工期限拖延或履約爭議等困擾。
    (5)因申請使用執照時被指出需要增設無障礙升降設施等工程項目,因而影響申領使用執照時程。
    從影響的原因不難發現類似教育局這類機關在辦理工程時,受到建築師與缺乏專業知能的限制頗鉅,為此,葉前副市長特別要求本府公共工程督導會報設置「諮詢小組」,協助各非工程單位辦理工程標案時,相關招標文件及施工規範,以免非工程單位受制於建築師而影響市政的推動。相信在本府的努力下,展現「校地校用」及「教育與文化共構」之基本原則,儘早達成與社區文化發展共構及學校校園安全管理之雙重目標。

    (三)振興市場營運及創造市場新意象
    士林市場新建工程、內湖花卉批發市場、環南市場新建工程、形塑攤販新文化。現分別檢討如下:
    1.遷(擴)建農產品批發市場
    雖然在任期內已完成「臺北花木批發市場」及「濱江果菜批發市場」等二個大型批發市場,但環南家禽批發市場遷建及推動花卉批發市場遷建等部分,進度與成效均不顯著;環南家禽批發市場遷建工程受限於用地難覓,致使環南市場整體改建工程均受影響;近期因與臺北縣合作,市場用地問題應可順利解決。
    2.加速傳統零售市場現代化,提昇市民購物環境
    加速改建老舊市場,將提供市民明亮、舒適購物環境,一直是英九在意的要項,雖然已完成「建成圓環美食館改建工程」、「西門市場改建工程」、「朱崙市場改建工程」、「龍山寺地下街(十二號公園地下街)商場開幕」、「龍山商場開幕營運」、「民福市場新建工程」、「三興市場新建工程」及「龍城市場新建工程」等,但「環南市場改建工程」及「士林市場改建工程」均未能呈現具體成果:
    因環南市場及士林市場二項改建工程均為指標性工程,且地方民意及需求龐雜,是以英九於要求建設局每月安排專案會議,請建設局自94年8月份起每月定期召開改建簡報,積極尋求解決方案,由英九親自主持;另建設局亦每二週召開市場處業務督導會報,務必在英九卸任前作出成績。
    3.整理攤販管理政策,抑制攤販成長,改善市容環境
    整理攤販集中場,完成現代化觀光市集,改善市容,邁入國際化,一直是英九執行攤販整理的目標,雖然已完成西昌街、饒河街、五常街等攤販集中場之整理,並完成「臺北市攤販管理自治條例」送 貴會審議,但以全市有3萬多攤的攤販規模檢視,本府仍須全力以赴。英九特別責成本市市場管理處成立「臺北市攤販管理與取締」專案小組,由金副市長擔任召集人,負責整合本府各局處,集中資源整理特定地區攤販。目前正在分階段整理捷運站出口的流動攤販,以及信義區福德街221巷的流動攤販;並協調遼寧街攤販集中場自治會自行提出相關規劃內容;辦理「寧夏路攤販集中場委外作業」,並輔導該處攤販裝設油脂截留器;規劃雙城街攤販安置及整體擺設條件,並輔導雙城街街區組織闢建時段性行人徒步區。以期在英九卸任時,能有煥然一新的風貌呈現。

    (四)加速推動都市更新
    早期臺北市都市更新,主要是針對巷道狹小、土地低度利用、違建多、公共設施不足及都市防災不足等地區來推動,而目前四、五樓公寓以下住宅佔所有住宅數48%,空間、使用機能、防災皆有所不足,且停車、違建問題嚴重,亟需更新;雖本府積極投入人、物力,展現的效果仍屬有限。以整建住宅更新為例,因土地產權複雜及違章建築問題,造成協調過程費時,更新共識不易形成,而民眾難以擺脫傳統合建的觀念、念念不忘昔日與建商分配之比率,猶豫權利變換與傳統合建兩者間的利益比較。為此本府檢討並提出對策:
    1.透過提供都市更新基金予以融資,解決其財務計畫之現金流量資金缺口以降低未來改建計畫之風險及取得銀行融資貸款等事宜。
    2.協助更新工程期間,提供本市國宅安置部分有需求之低收入戶。
    3.後續配合權利變換計畫,由市府公告更新範圍違建列為優先拆除對象以及協助排除阻擾更新施工之非理性抗爭。
    成熟的城市,應該是提供多元的機制,讓市民選擇環境改善的方式,因此,獎勵民間參與更新、協助自力更新及整建維護,都應齊頭並進,全面推動都市更新;目前已研修完成各項都市更新法令及並建立創新機制,期望加速推動市中心、老舊市區四、五樓公寓的都市更新,為市民共同參與「住宅更新運動」作為助力。

    二、持續進行之建設

    (一)東湖聯外道路(康湖路)
    東湖地區與隔鄰汐止北社后地區,近年來由於人口及車輛急遽成長,對外交通於每天尖峰時段造成塞車,並且影響到鄰近道路服務,經評估後決定興建「東湖聯外道路」用以紓解東湖地區交通壅塞,更可與捷運內湖線形成接駁路網,提升東湖地區交通效能,促進地方發展與繁榮。本道路經由本府相關單位詳細研議後,命名為「康湖路」。「康湖路」全長1876公尺,路幅寬度13公尺,佈設雙向車道及二側人行道。工程最長之康樂隧道已於95年1月20日中午貫通,其餘成功、安泰隧道亦將隨後陸續貫通,預定於95年底全部工程完工,屆時由東湖康樂街底至內湖大湖公園只要3至5分鐘即可抵達。

    (二)松山菸廠文化園區
    為達成古蹟活化、市民美育、文化產業育成、藝文實驗與創新,以及基礎文化培育,特於松山菸廠設置文化園區,以結合歷史空間與文化創意產業活動,並考量其區位與發展角度,結合文化創意與藝文活動相,以提供融合文化產業與國際文化交流的平臺。本案基地面積約7.2公頃。已於94年1月公告上網進行民間自提BOT案第一階段評選,公告期間為90日,共有三家廠商投標。於94年5月評選出規劃階段最優申請人,刻正辦理再審核階段。

    (三)城市博物館、數位藝術中心
    為紀錄並保存維護城市及族群的歷史文化,詮釋城市的生命歷程及常民的生活軌跡,探索並創造城市的當代文化,建構與全球化接軌的在地文化視野櫥窗,國際文化交流的窗口與提供國內外遊客知性、感性與娛樂兼具之觀光休憩場所,本市亟需一處能夠彰顯或代表臺北城市完整意象的現代化多功能博物館,以展現庶民生活的軌跡、城市記憶的豐富多元以及對未來城市發展的願景。本府文化局自92年起即已著手進行規劃,93-95年將陸續完成「研究典藏計畫與資源調查」、「展示主題內容研究」及「經營管理與教育推廣計畫」3個委託研究案,以作為籌建城市博物館過程中最重要的建築設計與展示設計之依據,以及奠定未來營運之基礎;95年中將辦理國際競圖,透過公開程序向國內外甄選優良設計師;96年可開始進行建築與展示的設計;預定民國100年完工。
    數位藝術中心的成立亦是國際趨勢,也可說是國家/城市展現其經濟、科技、社會與文化藝術發展實力的表現工具。本案目前規劃分二地二階段執行:
    1.第一階段:將士林區肉品批發市場改建為數位藝術中心,其任務將以「研發、實驗、前衛、匯集人才」為重心,並配合「北投士林科技園區規劃案」規劃,推動該區之中、長程發展,目前已進行該地都市計畫土地分區使用變更審議程序,預計於95年底發包動工。
    2.第二階段:將信義區松山菸廠改建為數位創意中心,著眼於信義商圈係國內產業與全球企業交流之商貿重心,規劃以「技術提昇、創意產業化、成果展示、企業媒合」為重心,並配合松山菸廠由民間自提開發計畫之進程開發數位創意中心。

    (四)2009聽障奧運會
    2009年臺北聽障奧運會籌備處,係以遵循國際聽障體育總會(Comite International des Sports des Sourds,CISS) 與聽障奧運(Deaflympics) 之規定、尊重國際聾人生活文化為前提,藉此發展出各種滿足前來臺北參加2009年聽障奧運會之世界各地聽障運動員優質的服務策略,以達到圓滿完成舉辦2009年聽障奧運會的任務,並建立日後聽障奧運會籌備經驗之傳承機制。籌備處已於2005年成立,目前已完成2009年臺北聽障奧運會計畫綱要,並招募志工500多位,擇優聘約300人擔任大會志工,且培訓出約100名的手語翻譯員,預計於95年上半年完成「財團法人2009年臺北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籌備委員會基金會」各項事宜。

    (五)內湖垃圾山清除工程
    內湖垃圾山自民國59年啟用,74年封閉,侵入基隆河行水區已逾30年,因違反水利法,及影響地區發展,故英九要求本府環保局確實依法行政,推動清除工程,儘速移除垃圾山,以維護民眾安全。為加速推動,本工程採統包方式辦理,本府環保局已完成工程規劃報告,所需預算13.8億元,已於94年7月6日經 貴會審議通過,目前本府環保局已完成專案營建管理(PCM)廠商之招標,並正撰擬統包工程招標文件中,且已成立「內湖垃圾山清除工程監督委員會」及召開5次會議,統包工程預計在95年4月底前進行發包,並期在95年9月底前動工,在99年底前完成清除工作。

    (六)北投纜車
    北投纜車計畫路線起站設於新北投溫泉親水公園內溜冰場東南隅,終點站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交通轉運公園預定地,全長約4.8公里,中間並設有龍鳳谷及陽明公園2站,全案以BOT方式進行開發興建,並於94年12月13日完成簽約,政府公部門不出資及不提供補助,由特許公司(儷山林休閒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全額負擔27.8億元工程費用,預計95年5月動工,96年6月完工營運。

    (七)信義、內湖、大同、大安、文山等區市民運動中心
    目前中山區與北投區市民運動中心已於92年、93年正式營運,深獲市民好評;而中正區與南港區兩座運動中心亦將於95年6至7月完工,士林區及萬華區刻正趕工,預定年底能夠完工,其他各座規劃興建情形分述如下:
    1.內湖區市民運動中心:94年5月完成統包商徵選,94年12月22日通過都市設計審議,95年3月1日動工、預計96年9月完工。
    2.大同區市民運動中心:94年7月25日通過都市設計審議事宜,95年3月14日決標,預定95年5月開工、96年6月完工。
    3.大安區市民運動中心:94年7月教育局授權大安區和平國小籌備處為代理人,委由新工處代辦工程。94年10月19日完成委託規劃設計及監照技術服務招標。預定95年12月動工、97年1月完工。
    4.文山區市民運動中心:94年8月完成委託專案管理廠商評選與刻正製作統包廠商招標文件等事宜,預計95年2月完成統包廠商徵選;海巡署官兵房舍工程預計96年3月完成,市民運動中心工程預計96年4月開工、97年8月完成。
    5.信義區市民運動中心:原預定94年2月動工、95年1月完工。惟因基地內370號公園附建地下停車場損鄰案導致統包商無法進場施作,刻由停管處辦理損鄰協調,續辦工程施工。

    (八)金融資產證券化
    金融資產證券化係藉由市有土地之租金收入(租賃債權),發行金融資產證券化商品,亦即將未來年度之土地租金折現以籌集大筆資金,供具有自償性之市有財產開發基金使用(例如:運用籌得資金購買土地後,將該筆土地標設地上權並收取租金,再以該筆租金證券化,如此循環運用。)此舉「集小錢為大錢」,並且「以錢賺錢」,將可為本府創造更大財務效益。
    目前「臺北市市有財產開發基金」之資金需求相當殷切,以發行受益證券籌措所需財源,將增加籌資管道,如發行固定利率受益憑證,即可降低利率變動之風險。本案辦理原則,將以公開、透明及公平之方式進行信託機構之遴選,目前正草擬招標文件中,近期內可辦理公開招標,預計籌資金額為新臺幣29億元。

    肆、市政治理,永無止境

    一、責任更加重,但市政從未曾打折

    英九於94年8月19日,因中國國民黨同志的厚愛,不勝惶恐接任黨主席,肩頭雖多了更多責任與託付,但英九心中絲毫不敢忘卻對臺北市民的承諾,每一天無不戰戰兢兢將市政放在第一位。英九深知,個人擔任臺北市長八年時間,雖然只是臺北城建設歷程的一個階段,但市長任期每一日都是讓城市往前走的重要步伐,沒有一日可鬆懈,沒有一日可停歇。
    秉持「市政治理,永無止境」的心情,英九除了以市政優先,更願意以新責任、新角色為臺北市爭取更多的機會與福祉。如為臺北市的城市外交爭取更大的能見度,或結合同志的力量,為臺北市在中央公共資源的分配中求取合理公平的待遇,英九也願登高一呼,邀請北臺各地方縣市首長共同協商縣市合作大計,讓臺北市善加發揮首善之都的角色,創造北臺共進的綜效,讓臺灣更具競爭力。

    二、 縣市合作,北臺同進

    2005年12月3日,人民以選票表達了全民殷殷期盼一個能拿出治理實效的政府的心願,諸多縣市有了政黨輪替的機會。由公共治理的角度來看,如此轉變實有建設性的意義:意識型態的消費將折損人民對治理者的託付,官謀不贓將磨耗人民對治理者的信任,治理無能將窮盡人民的耐心。
    而從區域治理的角度來看,如此新局對北臺灣整體實為一新契機。臺北市、臺北縣、基隆市、桃園縣在現實生活中早已形成無法切割的共同生活圈,未來甚至宜蘭縣、新竹縣、苗栗縣等地都將產生更緊密的連結,各地方舉凡產業、發展、居住、就學、就業、消費、交通、治安乃至於環境管理上,都緊密關連無法區隔。但由於縣市分治的體制,讓這些問題一直無法有效改善,過去更因縣市不同政黨執政或是選區利益考量,造成彼此政策相左而雪上加霜,甚至平白內耗了許多資源。
    面對二十一世紀的全球化,區域整合與城市間的競爭正同步進行。世界的腳步並不會因為個別的落後而放慢,拒絕改變的都市只能黯然地被淘汰出局。相較於國際其他一流城市,無論是臺北市或是臺北縣,在規模上都太小了,這也使得我們跟上海、香港、漢城、新加坡等亞洲競爭對手比起來,明顯地吃虧。所以我們必須要在北臺區域作最完整的整合,才能為在世界佔取立足之地做好準備。
    過去北臺(七)縣市聯盟已開啟了縣市合作初步的基礎,今年初的北北縣市合作會議更是具體的落實,相關的合作議題舉凡治水、觀光、交通皆已開始進行。縣市合作後,彼此更方便互通有無、截長補短,讓各個地區的潛力都能盡情發揮,對彼此都有利,達到北臺共進的實效。
    過去英九大聲疾呼「北臺松山、桃園直航機場」,希望中央儘速落實,臺灣與臺北優勢即不再空轉,競爭力不再流失,區域共榮共進亦將指日可待。比如說,直航機場採以「松桃分工,客貨分流」的策略,臺北有一座「早上搭機、上午開會、下午會勘、晚間返臺」往返兩岸的客運空港、桃園有一座「早上接單,全天生產,晚上出貨」運籌全球的自由貿易港,加上北市、北縣、新竹的產業園區,北臺區域近1200萬人口等優勢,如此將建立「臺北負責研發管理,北臺全區產業佈局」的企業生產模式,此一北臺共榮的願景怎能不令人期待!配合機場捷運線的開闢,臺北的內湖科技園區與南港軟體園區的佈局縱深南及桃園,雙港直航也令整個北部區域定位為臺商全球運籌基地更具競爭力,這實是「加持臺北,澤被全臺」的最佳寫照。

    三、最後一年,600億讓臺北更安全、便利、舒適

    英九擔任臺北市長時間已進入最後倒數階段,但就如長途賽跑般,最後一年才是加緊衝刺時間。英九將更督促團隊務必上緊發條,在剩餘任期積極推動任何可讓臺北更安全、便利、舒適的市政作為。
    最後衝刺期,市政團隊將戮力完成下列工作:
    1. 天母體育學院教學大樓
    2. 羅斯福路全線公車專用道
    3. 捷運板橋線、土城線之建設
    4. 中正、南港、士林、萬華等區市民運動中心
    5. 無線寬頻第三期建置
    6. 迪化污水處理場提升二級處理工程
    7. 光華橋拆除工程
    8. 20條親子級親山步道完工大會師
    9. 北大同文化園區六藝廣場完成
    10. 街道家具第一階段13條幹線完工
    11. 貓空纜車啟用
    12. 東湖地區聯外山區線道路工程
    13. 自來水園區第二期工程
    14. 蘭州、西湖、興雅等三所國中游泳池冷改溫工程
    15. 市圖北投圖書分館工程
    這些將在今年完成的600億市政建設,都是市府團隊讓臺北市更安全、舒適、便利的具體作為,也說明了,英九與市府團隊,不到終點,絕不鬆懈。
    市政治理,永無止境,七年來英九與市府團隊肩承市民託付,心掛臺北長盛久安之思,手握讓臺北可安居、可樂業之建設藍圖,英九相信,最後一年仍是市政革新與建設之路。在市府團隊努力、與議會諸賢支持下,最後一年我們仍可交出傲人的成績單,讓十年後的市民仍能肯定我們在2006的遠見與努力。

    最後,謹祝大會圓滿成功,謝謝各位!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