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市議會第八屆第八次大會施政報告[馬市長英九]

    議長、副議長、各位議員女士、先生:

    欣逢 貴會第八屆第八次大會開議,英九應邀在此向各位提出臺北市政府施政報告,深感榮幸。三年半以來,承蒙各位議員女士、先生的協助與督勉,使得本府多項攸關市民權益的市政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在此英九謹代表本府全體同仁致上最高的謝意。

    壹、前言

    三年半以來,英九與市府團隊一直秉持「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精神,在歷任市長累積的基礎上,以「前瞻的都市發展、多元的都市文化、公義的都市社會、安全的都市生活、參與的都市政治、永續的都市環境」六項施政主軸作為執行策略,逐步邁向打造「世界級首都」的終極目標。在這近一千三百個日子裡,英九與市府團隊,戰戰兢兢、實實在在,英九「每天和自己賽跑」十七個小時,走遍臺北每一個角落,沒有一天懈怠。我們努力的目標,就是讓臺北人的生活品質不斷提升、臺北市的競爭力不斷進步。如今臺北已經成為臺灣的驕傲,並且能和世界級的大都市平起平坐,多項市政建設的成果也獲得專業界與國際媒體的肯定。但是這些成果絕不是英九一個人的功勞,因為任何一座城市的榮耀,都是凝聚眾人心血和智慧的結果。事實上,這完全是市府團隊的努力,市議會的支持,以及全體市民的合作,才可能有今天亮麗的臺北城。最好的例子就是「垃圾費隨袋徵收」計畫,這是一個看來毫不起眼的環保措施,卻是一項「為下一代著想」的重大政策,如果沒有市議會的支持與高品質的市民充分配合,不可能有今天垃圾減量達三分之一、資源回收率增加三倍的巨大成果。此外,最近三個多月來因為乾旱而實施的限水措施,也獲得市民廣泛的支持,每天省水達九十萬噸,成效超過我們預期,恢復全面供水後,每天省水仍有五、六十萬噸,可見臺北市民並未放棄已經養成的省水好習慣,再度展現了高水準的公民意識,令人激賞、感佩不已。

    此外,我要特別指出,還有一種精神層面的變化,也在臺北悄悄出現,深深影響了我們對生活的感受,加強了我們力爭上游的意志,提高了我們追求夢想的能力、也減少了我們無謂內耗的機會。英九就任市長以來,即全力打造臺北成為一座免於對立衝突的城市。英九深信,謾罵羞辱無法創造美好家園,愛心寬容才能調和多元價值。每一個人不論政治立場如何,都應該具有人的尊嚴,都應該受到尊重。為了個人政治利益,不把人當人看的人,不只是政客,也是自由社會真正的敵人。醜化不是民主,粗暴不是魄力,撕裂更不是愛臺灣。只有當每一個市民都感到自己沒有受到排斥的時候,都覺得自己的處境被理解的時候,臺北才能稱之為「家」--一個令人產生歸屬感並願意為它奉獻的所在。也只有做到這點,我們整潔的社區、便捷的交通、舒適的人行道才能注入嶄新的生命,才有真實的意義。

    英九認為,這就是臺北精神,一種相互尊重、憂戚與共的一體感。它是一切建設的基礎與起點。它的形成無法依賴美麗的口號和鮮明的旗幟,更不能靠抓著麥克風嘶喊,而要靠長遠的眼光和開闊的心胸,以點點滴滴的耐心與誠意,一步一腳印,認真去實現。過去幾年,臺北市在府會和諧、族群團結和弱勢關照上有了重大的進展。英九一向主張,施政的魄力「不是把霸氣寫在臉上,而是把力氣用在手上」。三年半來,在許多重大市政推動的過程中,我們無需動用鎮暴警察,也不再製造無謂的面紅耳赤,更不會留下傷痕累累的心靈。我們用專業的規劃、堅定的意志與耐心的溝通,拆除大批山坡地違建、拆建多座陸橋與快速道路、設立了延宕四年的文化局、啟建了沈睡八年的捷運內湖線、調整了十二年沒動的里界。

    簡單地說,臺北不僅變得更安全、更方便、更漂亮,人與人之間也變得更有感情、更有禮貌, 貴會與本府間也更能和諧互動,誰說這不是全體市民一項了不起的成就呢?

    因此,我要和我的團隊再度在此對 貴會及全體臺北市民的傑出表現,表達我最誠摰的肯定與感激。本次大會是英九第一任市長任期告一段落前議會最後一次的大會。英九願意就過去三年多來重大的政績來向各位做個報告,並藉此機會說明未來四年市府仍有待努力的十項多元目標。

    貳、上任以來之重大政績

    1. 網路新都受到國內外各界肯定
      打造臺北成為「網路新都」(CyberCity)是英九競選時的主要政見,三年半以來,在本府全體同仁的大力推動下,成效獲得了來自國內與國際社會的肯定。今年三月本府榮獲「世界資訊科技暨服務業聯盟」(Worl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ervices Alliance, WITSA)頒贈第二屆「全球資訊科技應用傑出貢獻獎│公共服務領域」獎項(Public Sector Global IT Excellence Award),以表彰本府在推動電子化政府、資訊教學、電子化社區以及資訊化便民服務等方面的成就,並邀英九發表專題演講(如照片一)。另有關本市學生參加「國際學校網界博覽會」(International School Cyberfair),亦有斐然可觀的成果。上屆(二00一年)比賽中,本市中小學包辦六個獎項,是全球得獎最多的單一城市;而本屆(二00二年)的國際比賽中,本市更以八支隊伍得獎,再次榮登全球單一城市得獎數最多的殊榮。此外,本府全球資訊網暨文山區公所等十二個網站榮獲行政院「行政機關網站評獎活動」推薦網站獎,為全國最多得獎機關的單位。

      另為提供市民廿四小時全年無休的市政服務,本府全力推動網路新都便民服務自動化策略,目前共推出「免書證免謄本服務」、「申請書表下載服務」、「單一窗口(網路申辦)服務」等三項網路服務。其中「免書證免謄本服務」已於九十年七月九日起全面由機關代替申請民眾透過「本府市政資料庫查詢系統」取得本市戶籍、地籍、建管、土地使用分區證明等四大書證資料,至九十一年六月三十一日止共計提供一一九項免書證免謄本服務項目(如附表一)。另為提供民眾便捷服務之單一窗口,本府於九十年十二月底建置完成「臺北市民e點通」網站,結合「臺北入口網站」(如照片二)中網路市民服務功能。只要加入網路市民,除能享受「臺北入口網站」

      提供的各項網路服務,並能得知個人於「臺北市民e點通」網站申辦紀錄與查詢該案件辦理情形。該網站已於四月一日正式上線,共計開放本府五八○項申請案件書表下載及一二○項申請案件線上申辦(如附表二)。本府為確實掌握便民服務自動化執行成效,經以成本效益方式計算自九十年一月開辦至九十一年四月止,共計受理三五三,五五九件,節省臺北市民七一,六五○,六一七元的成本,未來將更進一步提供網路繳費服務,讓民眾更能迅速便捷地透過網路完成申辦作業,以真正達到「一處交件、全程服務」之目標。
       
    2. 捷運路網五條線通車,實施IC卡票證整合
      自八十八年十一月十一日捷運新店線全線通車,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板南線龍山寺站至市政府站開始營運,八十九年八月三十一日板橋線自龍山寺站延伸至新埔站,擴展服務範圍至板橋地區,八十九年八月三十一日小南門線通車,同年十二月三十日南港線全線貫通至昆陽站,並與木柵線、淡水線及中和線等已通車路段相互連接,形成雙十運輸網,捷運初期路網五條線營運通車。通車路段由四十.三公里拓展為六十七.二公里,平均每日運量大幅提升至目前每日近

      九十餘萬人次,也為大臺北地區民眾增添更便捷、舒適的大眾運輸服務,使臺北市成為世界級首都邁進一大步。另一方面,南港線東延段已展開設計,預定九十七年底通至南港站。此外,市民等待了八年的捷運內湖線,也於今年五月二十三日歡慶開工(如照片三),全線預定九十七年六月完工通車,不僅可以大幅提升目前每日近九十萬人次的運量至一百萬人次以上,也為內湖、大直地區民眾增添便捷、舒適的捷運系統服務。而捷運新莊線、蘆洲線亦陸續動工,預定可於九十八年底完工通車,屆時捷運量可進一步提升至每日約一百五十萬人次以上。

      另一方面,配合捷運路網的形成,本府積極推動IC智慧卡票證整合計畫(臺北悠遊卡),將捷運與公車做更緊密的連結,進而落實大眾運輸「一票到底,轉乘免費」的目標(如照片四)。臺北悠遊卡於今年六月十二日正式上市,初期先使用在捷運全線、十五座公有路外停車場及棕五接駁公車上。自七月一日起計有九百家超商加入售票行列,七月十五日起再加入十三線(共十四線)接駁公車加入營運,未來預定十月一日全部的公車路線加入營運並提供更多便利加值的服務後,使用民眾將大幅提升。
       
    3. 改善治安、公安(火災、山坡地、勞安)、交安
      兩年內改善治安,是英九競選時的承諾,為此更訂定「臺北市政府兩年內改善社會治安執行計畫」,並據以實施。在社會各界全力配合及全體警察同仁努力下,本府已實踐這項承諾。無論是依據內政部警政署犯罪統計資料、或多項民意調查均顯示,臺北市影響治安的犯罪(竊盜及七種暴力犯罪)率,都是全國都會區最低(如附表三);而市民目前對治安的滿意度百分之五十二‧九,也較英九就任市長之初聯合報所作的調查結果百分之三十三.二有明顯而具體的提升(註一)。在此同時,本府積極協助市民建立「社區自衛體系」,並成立「守望相助輔導會報」,輔導本市各里、社區、公寓大廈成立有實質意義的巡守隊及守望相助組織(如照片五),並輔導裝設「家戶聯防」、「警民連線」、「錄影監視」、「自動感應式照明燈」、「治安風水師」等安全設施系統,透過民力與警力的密切結合,及將減少犯罪率納入警察工作的績效評比,建立起完善的社區犯罪預防體系與員警對預防工作的重視,讓市民真正享有免於恐懼的自由,並消弭犯罪於無形。此外,各分局近兩年來廣設錄音、錄影設備完善的偵詢室達六十四間,則是對
      市民人權及辦案程序的正當性提供了更完善的保障。

      本府為強化區級災害指揮應變處理能力,因應多點災害發生的搶救與應變,以無預警「半計畫統裁」方式辦理本市各區防救災演習,對於提升資訊作業水準,加強區級防救災應變處理能力,有極大的助益。另本府亦於今年五月二十一至二十二日辦理全國首次「跨區災害防救演習」,動員本府各機關、民間團體及軍方在十二個行政區同時進行實際演練(如照片六)。由於本府對災害防救的重視及持續整備,今年三三一地震大同區承德路民房倒塌案,在三小時之內成功的將被埋困在現場的七名民眾全數安全救出,獲得各界一致的肯定與表揚。此外,本府持續與國科會合作推動「防災國家型科技計畫辦公室配合臺北市政府推動防救災相關業務合作計畫」。其中,有關坡地組工作尤具成效,諸如:完成本市坡地、土石流基本資料蒐集及自然環境資料庫建置。完成本市十六條土石流危險溪流災害危險度分級,並將歷年崩坍地建置成空間資料庫及展示圖層,計有:土石流危險溪流示範區(水磨坑溪)材料性質研訂、境況模擬、危險度分析、監測系統規劃之協助、預警系統發布準則及災害潛勢區域、坡地決策支援系統架構建立及安全管理系統開發等。這些資訊在今年汛期來臨時已運用作為決策之參考,對於災難預防,當有甚大助益。

      此外,本府秉持「先安置、後拆遷」原則,於今年一、三月間圓滿而順利地遷離吳興街五八三巷、北安路五0一巷(雞南山)危險山坡地聚落共一五六戶,不僅確保坡地上、下方市民生命財產安全,更進一步加以整治造林,提供鄰近居民休閒遊憩空間,扭轉臺北盆地坡地史。雞南山的市民還在今年一月二十八日舉辦感恩餐會向本府致謝,場面溫馨感人。

      另為落實「勞工安全檢查零疏漏」目標,以保障作業勞工安全、降低職業死亡災害,本府勞工局針對職災發生率較高的短暫性、機動性及高危險性作業,制訂「九十一年度臨時性作業專案檢查計畫」。由於勞動檢查的嚴格執行,職災意外死亡率比去年同期降低五成(九十年一月四人、九十一年一月二人)。與八十四至八十七年之平均三十五人相比,八十八年迄今年平均二十三人,職災意外死亡人數大幅減少。另為因應於九十一年四月二十八日實施的「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本府勞工局也積極研議相關配套措施,具體落實保障勞工職業安全。

      在火災防救方面,三年半以來亦有重大進展,死亡人數自八十七年的三十四人,降為八十八年的二十人、八十九年的十八人、九十年的十六人,今年到七月十五日止為八人,減少的趨勢至為明顯(如附圖一),這是我們消防局救火將士用命換來的結果,而且各位可能不知道本府張局長博卿身為消防局主帥,只要臺北市發生火災,他不管大小幾乎都在最短時間親自到場,不但少有家庭生活,連身體都受影響。在另一方面,金鳳凰專責救護隊在八十八年六月一日成立迄今年七月十五日,在六百多位瀕臨死亡的傷病患者(Death on Arrival,DOA)之中,救活了七十八位,存活率(survival rate)從零提升到八.五%,不但是全國第一,也超過芝加哥等先進國家的大城市(註二)。

      另為樹立「以人為本」的交通環境,創造便捷、安全及平坦舒適之人行空間環境是本府重要交通政策之一。本府率全國之先,積極結合多項媒體管道加強宣導「行人路權」,以灌輸駕駛人禮讓行人的觀念。另一方面,本府也針對本市道路行人流量較大、路口較寬及肇事率較高的路段優先設置行人倒數計時顯示器號誌七百三十具(註三)。此外,本府嚴格執行機車退出騎樓,擴建機車停車彎,整頓汽機車路邊停車秩序,全面拆除本市一○八座公車票亭及變電箱退出人行道等措施,還給行人尊嚴與空間,增進行人交通安全。在此同時,本府大力清除路霸,針對十二個行政區逐巷、逐弄取締清除以障礙物佔用停車空間或禁止他人停車之(非營業性)路霸行為,並要求本府警察局規劃擴大執行取締酒後駕車勤務,針對本市較易產生酒後駕車違規地點,同步實施盤查攔檢取締,使得九十年六月至九十一年五月酒後駕車死亡的人數(八人),比前一年同期的十九人減少十一人,減少幅度達五成七。也正由於本府交通、教育、執法及工程人員的通力合作,本市九十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已降為九十八人,是本市自民國五十七年以來最低的一次,也是臺灣所有都會區裡最低的,甚至比許多農業縣還要低。今年自一月一日到七月十五日止,死亡人數比去年同期再減少二十人,今年交通安全的成效有可能超過去年。
       
    4. 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家戶垃圾減量達百分之三十八,資源回收率成長至三‧四倍
      八十九年七月一日起臺北市垃圾蒐集方式產生革命性的變化,隨袋徵收政策推動後,民眾必需直接付費購買專用垃圾袋來倒垃圾(如照片七)。因此,民眾可以清楚的感受垃圾減量與資源分類回收的工作做得越澈底,處理垃圾的費用越能減少。自八十九年七月一日實施,實施後至九 十一年六月底為止,平均每日區隊垃圾量為一、八四四‧六公噸,較八十八年日平均值二、九七○公噸減少一、一二六公噸,減量比率達百分之卅八(如附表四);平均每日資源回收量達一六二‧五七公噸,資源回收率達百分之八‧一(如附表五),較八十八年平均值成長至三‧四倍,且民眾配合使用專用垃圾袋比率更高達百分之九九‧九九,環境亦維持整潔,鮮有民眾亂丟垃圾情事,故垃圾費隨袋徵收已達到促進垃圾減量、資源回收之政策目標。此外,去年十一月七日,本府因「垃圾費隨袋徵收」這項政策獲得歐盟與新加坡政府設立的「區域環境科技組織(Regional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RIEF)頒授的首屆「二00一亞洲廢棄物管理傑出獎」(Asia Waste Management Excellence Award 2001)殊榮,這些傲人的成就,都是市民自我提升生活環境品質的結果,也是臺北市躋身國際環保都市之林的重要評比指標。

      此外,由八十五年至九十年空氣品質不良(PSI大於100)發生比率統計情形(如附圖二)顯示,九十年臺北市空氣品質不良站日數(PSI>100)之比例已降至百分之二.五,較八十八年、八十九年百分之三.四改善顯著(註四),已順利達成國家環境保護計畫設定小於百分之三之目標;若以空氣品質不良指標污染物所佔比例進行分析,本市懸浮微粒已減至一定範圍,但臭氧所佔比例仍高;由於臭氧主要來自車輛排放與氮氧化物及揮發性有機物等污染物受日光照射所產生之二次污染物,此與機動車輛迅速成長有關,惟在捷運系統發展及逐條開通運行下,未來若能大量減少個人交通旅次,方能進一步有效提升本市空氣品質狀況。
       
    5. 文化立市(結合本土、接軌國際)、城市交流
      為統籌規劃本市文化事務,塑造臺北的文化魅力,並將文化活動內化於社區及市民日常生活中,本府率先全國於八十八年十一月六日成立文化局,並期許以「 文化深入生活,傳統開出現代,本土走向國際 」為目標。其重要工作成果除辦理「二○○○年亞太文化高峰會議」及「二○○一年亞太文化合作會議」(如照片八),並使本市榮獲與會國家城市推選為「二○○一年亞洲文化之都」。為本市開創出「城市文化外交」新紀元,共有九十一個亞太城市,三百二十六位市長及文化首長訪問本市,並成立第一個藝術村,邀請高行健及四十六位國際藝術家駐市創作,促進文化之交流。積極推動藝文空間之釋放與再利用,包括創設第一個官邸藝文沙龍、當代藝術館、古蹟專業演藝廳(中山堂)、說唱藝術館(紅樓劇場)、專業藝術電影院(臺北之家)、舞蹈文化館(蔡瑞月)、迷宮花園、電影主題公園,以及促成其他十三個人文空間的風華再現。打造本市文化基礎工程,從事藝文人口普查,建立文學、影音、視覺、表演人才庫,進行社區歷史文獻、文史工作、生活圈、戶外景觀、公共藝術與眷村文化等清查,著手傳統民俗、南管、北管等調查,以及辦理十六個市定古蹟之專案個案調查研究。

      為維護文化資產,列冊保護之老樹計一千一百四十六株,搶救頹倒之古蹟達十一處,同時積極加強古蹟之修復及再利用。以及結合民間力量帶動古蹟活化風潮,「前美國大使官邸」藉由台積電文教基金會捐款整建,更名為「臺北之家」(House of Taipei),評選出知名導演侯孝賢經營,未來將成為行銷國際及提升電影文化產值的重要地標;曾是表演藝術重心,幾經沒落而荒廢的「紅樓劇場」,藉由「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專業經營理念,將以國民劇場作為說唱表演的中心,並結合傳統文化與西門商圈來領導時代潮流。另有七百多個藝文團體及個人接受本府藝文補助,對於促進民間藝文活動之蓬勃發展,有莫大的助益。此外,本府文化局亦精心擘劃多項具有主題意識的大型活動,諸如:「世紀之約—春天佔領臺北」、「音樂瘋—臺北音樂日」、「臺北的孩子野一夏—二000年臺北兒童藝術節」、「歌謠百年臺灣」及「臺北雙年展」,每年並舉辦「臺北傳統藝術季」、「臺北藝術節」、「臺北電影節」、「臺北音樂季」等大型藝文活動,參加人次已超過四百萬。另本府捷運局與臺北捷運公司於今年四月二十五至二十九日聯合舉辦「臺北國際捷運博覽會」,參觀者達到八萬人,除了強化與國際接軌外,亦有助於促進「科技」與「文化」的結合,擴大「秩序」對「生活」領域的影響,讓臺北市真正成為一個「文化立都」的魅力城市。

      另一方面,本府為促進本市與國內外城市之文化交流與合作,在全球建立藝術網絡,積極推動駐市藝術家(Resident Artist)計畫。此計畫可分二大部分:一為國際城市交流,透過補助來訪國際藝術家與出訪本市藝術家的交通費、生活費與創作材料費,讓藝術家在生活無虞下,能專心創作,並進行文化藝術交流。另一為國內城市交流,提供免費之住房與工作室,讓國內各縣市藝術家可共享本市資源,以激發新的創作靈感。

      另在城市交流工作的拓展方面,本府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為「臺北站出去」,也就是積極推展「城市外交、延伸觸角」。主要工作除大力推動與世界重要城市結盟及與姊妹市官方互訪,英九並先後分赴歐洲、美洲、亞洲及澳洲等地進行考察參訪。另一為「世界走進來」,亦即為「城市內交、外僑叫好」,主要工作為促進臺北市外僑社區與本地社區的交流與融合,使外僑在臺北市居留時感到舒適溫馨,離去後留下美好回憶。「城市內交」是「城市外交」的延伸,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我們要推動臺北的國際化,善待外僑與促進他們與市民交流是「城市外交」的目標│廣結善緣,相互學習│在國內的實踐。本府致力於做好「城市外交」與「城市內交」的工作,期讓世界各國與城市代表、外籍朋友有更多的機會瞭解臺北市在各方面進步的成效與追求超越的苦心。
       
    6. 打造健康城市
      根據九十年九月份「康健雜誌」公佈的健康城市排行榜,本市名列「最重視居民健康」、「施政滿意度最高」及「臺灣民眾最想居住的城市」三項調查全國第一;又有關「最快樂的城市」及「環境品質最好的城市」二項則分獲二、三名;另本府三年半來獲得全國評比第一名重要項目,請參照附表六。

      今年六月行政院衛生署所作各縣市衛生建設民意調查,本府在市民對市府在民眾健康方面工作表現滿意度與縣市首長對民眾健康方面重視度等方面,均名列全國第一,本次調查雖然對本市有許多肯定,但是英九仍將持續帶領充滿活力的市府團隊,共同為市民打造一個身體健康、心情開朗的優質環境(如照片九)。

      推廣運動是市府的重要政策,英九認為健康與體能是市民無價之寶,臺北市的青少年及兒童都應該學會游泳,因此要求本府教育局將之列為重要政策目標。目前臺北市三十九所國小有游泳池、三十所國中有游泳池、高職兩所、高中十九所有游泳池,比例偏低,且大多數是冷水池,使用率較低。因此,英九指示本府教育局及工務局先加速改建為室內溫水游泳池,以增加游泳設備,預計今年底前可增加二十三座溫水游泳池,使用率可大幅提高二至三倍。另特於本市一三三所學校設置夜間照明設施,開放校園籃球場、網球場及操場提供民眾夜間從事休閒運動,廣受好評。

      英九上任前,臺北市每年「體育季」活動數目不到四十項,今年已經增加到四百三十項,三年多來成長超過十倍,市府更將今年訂為「臺北市健康城市元年」,全力打造健康城市。暑假期間,也要舉辦數百場的三對三鬥牛賽與數百梯次的游泳訓練,讓青少年有健康休閒活動可參與,遠離搖頭丸的誘惑。同時,市府近年來也積極籌建運動場地,除臺北文化體育園區(巨蛋)籌備處已於今年七月九日正式掛牌成立(如照片十),將儘速推動,全力朝行政院要求的九十六年完工目標挺進;在原市立棒球場興建中的小巨蛋預計九十三年十一月完工使用,可以容納一萬五千人;天母棒球場自八十九年年二月二十九日落成啟用,原即規劃興建為符合正式比賽使用標準之天然草地球場(六千座席),去年本府為舉辦「2001年第34屆世界盃棒球錦標賽」,依照國際棒球總會場地檢查小組建議的改善意見,將座位增加到一萬零一百四十席並整建相關服務性設施,成為一座符合國際標準的棒球場地,目前天母棒球場的設施及使用日趨完善,將更有利於我國爭取主辦其他國際性棒球賽會,提升國際視野。另外,中山區市民運動中心預訂於九十一年年底前完工,北投區市民健康中心則預訂九十二年年底完工。未來六年內每一個行政區都要設置一座這樣的運動中心,使市民在自己的社區就可以享受到質優價廉的運動休閒服務。
       
    7. 人行道更新、快速道路通車、陸橋拆除
      為提供市民良好的步行環境,本府擬訂了一套循序更新的人行道改善工程計畫。本府全面推動人行道更新工程之成果(如照片十一),截至九十一年五月三十一日止,共計完成一百一十八萬平方公尺,預計至今年年底可完成待翻修人行道之目標一百三十二萬平方公尺,佔全市二百五十萬平方公尺人行道面積的百分之五十二。另一方面,本府秉持「政府力量有限,民間資源無窮」的精神,鼓勵民間企業團體參與人行道認養,截至今年五月三十一日止,已完成認養四五五件,面積計達四十萬平方公尺,績效卓越,深獲社會各界肯定。

      在道路建設方面,正氣橋拆除改建工程為市民大道、基隆路銜接環東基河快速道路、環東天母快速道路之重要關鍵,全線已於九十年九月底完工通車,充分發揮本市東西向快速道路路網功能。另一方面,環東快速道路全長約六‧六公里,自南京東路六段麥帥公路以西至南港經貿園

      區三十五公尺計畫道路段已於今年四月三十日完工,預訂於今年中配合北二高南港聯絡道與本工程銜接後通車,聯絡南港軟體園區與松山機場,使得總部設在「南軟」的科技公司機動性大為增加。此外,有鑑於大直舊橋樑高程低於臺北地區二百年防洪標準且舊橋寬度亦不符交通量之需求,故辦理改建,予以拓寬加高,本工程係世界首座採「釣竿式斜張橋」設計,甚為別緻與壯觀。改建完成後,橋長含前後引道全長約八二三公尺,橋寬四十公尺,雙向佈置三快車道外加一混合車道,連接復興北路穿越機場地下道,疏導復興北路及中山高速公路濱江交流道之交通,服務大直及內湖區之龐大車流、有效紓解大直、內湖等地區之交通瓶頸,提升該地區之交通品質。大直橋已於今年六月二十三日第一階段通車(如照片十二)。
       
    8. 社會福利、福利聯合國、珍愛家庭年
      為營造一個「溫馨有愛、公平正義」的社會,本府積極推動各項福利服務與措施。並宣佈今年為「珍愛家庭年」,擬定八大家庭政策(註五),推出兒童居家臨托服務、青少年家庭到宅輔導服務、身心障礙者寄養家庭、低收入戶第二代子女培育計劃…等五十五個方案,以倡導符合現代新社會形態的家庭觀念,期喚起國人及市民對家庭的重視,學習在快速的社會變遷中,仍能擁有健康及溫馨的家庭生活 。

      為加強照顧弱勢族群,完成建構福利機構資源體系。英九就任以來,相繼成立六所身心障礙福利機構,七所老人安養護機構及服務中心,四所公設民營托兒所,三所少年庇護及服務機構,六所婦女保護及服務機構,一所社區工作會館。以老人福利為例,至九十年一月本市立案老人安養護機構突破二00家(如照片十三)。目前計有二0九家立案老人安養護機構,與英九上任之初二十七家相比,成長達七點七四倍。而隨著立案機構數持續增加,不但提供市民更多安養機構的選擇,透過競爭亦有助於服務品質之提升。在幼兒福利機構方面,截至今年六月底止,完成立案的托嬰中心、托兒所及兒童托育中心合計已達一、0八三家,幼兒機構成長百分之
      八十,本府將持續輔導其服務品質之提升。

      本府秉持「政府資源有限、民間力量無窮」的理念聯結各界資源,共同參與社會福利事務。自八十八年十二月十七日開始推動「臺北福利聯合國」,結合民間團體、民間企業、醫院機構及大專學校等共同參與,目前已由創始時的四○個結盟單位增加至二六○個單位,成長幅度高達 六倍之多,近三年來已完成一七二項方案。

      在殯葬業務改革方面,本府社會局陳局長皎眉不畏艱險,三年來積極從事殯葬業務資訊化、制定合宜的殯葬禮儀、杜絕紅包文化、完成殯葬ISO-9002專業服務認證…等六大方案,亦完成了殯儀館的環境改善、交通動線規劃及綠美化工程,以改善治喪環境,且推行「禁止大型花圈入館」及「公設外花牌」等政策以節省民眾治喪費用(如照片十四)。除此之外,本府更積極辦理殯葬業者評鑑、殯葬研習課程、訂定殯葬相關法案,以期提升本市殯葬業者服務品質及殯葬業務法治化。
       
    9. 照顧弱勢│原住民、身心障礙者、同志
      英九一向認為原住民「基因沒問題,機會有問題」,故在政策上要提高其競爭力,首重其教育、就業與住宅問題的解決(如照片十五)。基此,本府除首創「臺北市促進原住民就業自治條例」外,並頒訂「臺北市政府暨所屬機關進用不須公務人員資格之原住民獎勵要點」,以鼓勵進用一定比率之原住民職工,截至今年六月底止,本市原住民不分老少總數為九千六百十一人,本府共進用三六四名原住民進入本府各機關服務,比率達百分之三‧七。另為落實照顧弱勢原住民婦女,首創「臺北市原住民婦女扶助自治條例」,截至今年六月底止,共補助一四0件。除對各級學生提供定額生活補助外,為減輕原住民家庭子女教育負擔,並提升原住民資訊教育水準,縮短數位差距,本府九十一年度持續補助國小以上至研究所原住民學生購買電腦費用(購置電腦主機補助一萬元,購置顯示器最高補助五千元),九十年度已補助二八0件,今年度截至六月底止補助件數已達一00件。此外,為提供原住民最完善且具特色的活動場所,除已完成臺北市原住民主題公園外,並規劃臺北市原住民文化園區,另為提供原住民資訊教室及教育文化研習中心,本府已發包興建全國第一個都會區原住民文化館│凱達格蘭文化館,預計於九十一年年底完工,將有助於促進原漢文化互動及國際文化交流,厚植本市成為多元文化、族群和諧的國際都會。

      有關本市身心障礙者生涯轉銜服務已陸續推動實質服務,諸如本府社會局、教育局、勞工局、衛生局,已針對早期療育、特殊教育班畢業班,進行跨局處合作,並已研擬完成細部實施計畫,及進行人口資料庫整合系統,俾利推動轉銜服務。另本市身心障礙者安置照顧,計有公立機構一所、公設民營機構一七所、私立機構一九所,並且增設安置服務機構,計規劃中三所、興建中二所。此外,本府所屬各機關學校,截至今年六月底進用身心障礙人員達二、五四九人,較法定標準一、三三八人超額進用一、二一一人。

      此外,本府基於尊重社會多元文化的立場,並增進社會多數族群與「同志」 (同性戀者)社群間的相互認識與瞭解,特於九十年九月二、三兩日首度舉辦史無前例的「臺北同玩節—同志公民運動」系列活動(如照片十六)。邀請國際知名同志運動領袖麥可˙布朗斯基(Michael Bronski)先生及南杭特(Nan Hunter)女士進行「臺北同志國際論壇」,舉辦活潑熱鬧的「彩虹園遊會」,使市民大眾與同志社群打破隔閡,在陽光下作朋友,本府亦同時委託同志團體製作「認識同志手冊」,九十一年八月二十五、二十六日繼續辦理類似活動,未來亦將如此,希望透過這些對話與思考空間,來促進臺北市民容忍歧見的民主素養與整體人權意識的提升。
       
    10. 振興經濟、飛龍計畫、「南軟」及「內科」園區大步前進
      本府為因應當前國內經濟不景氣之情勢,特規劃「臺北市政府財經策略」又名「飛龍計畫」,研訂五大具體方案,包括:振興景氣方案、推動創業投資方案、招商投資獎勵方案、推動國際經貿方案及市有土地開發方案,希望能透過「創造商機」、「激勵誘因」、「主導推動」等對策,匯聚市府及工商實業資源力量,共同提振景氣,有效活絡經濟,發揮財政功能,統籌財政資源,並激發本市工商能量,期以刺激景氣及振興本市產業。經協調臺北銀行、臺北一信、臺北九信及農會信用部等金融機構,自八十九年十二月二十六日開辦「臺北市振興景氣方案專案融資」。

      截至今年七月十五日止,本專案融資已核貸一三四億餘萬元,協助一、五六二家企業渡過難關、提升經營體質,並增加本市就業機會,振興景氣。這也是我國地方政府大力運用本身金融資源振興景氣的成功範例。另外,本府於今年六月二十五日第一一六九次市政會議通過「臺北市政府重大投資專案服務小組設置要點」,設立單一窗口對外服務,對於本市經濟發展及招商工作有莫大助益,本府相關局處更將整合力量,為景氣復甦做更好的準備,以增強本市的經濟活動能力。

      本府為強化與臺北內湖科技園區(原內湖輕工業區)業者雙向溝通並聽取業者心聲,適時提供工業區內業者關於行政管理、交通改善、治安改善、設施規劃等方面協助,積極協助改善經營環境,提升廠商競爭力及吸引廠商進駐,使企業都願意「根留臺北」,英九曾訪問園區十三次,並曾四度舉辦「市長與內湖科技園區廠商座談會」(如照片十七),對於廠商是否仍遭遇新的問題,適時提供必要的協助,落實改善工業區經營環境,形塑內湖科技園區為「高科技園區」之願景,並提升廠商競爭力。

      另一方面,南港軟體工業園區除了對南港地區之發展居關鍵性地位外,對臺北市整體的產業發展亦非常重要,本府並配合南港經貿園區區段徵收完成二六.九八公頃徵收作業,作為道路、公園、堤防、捷運機廠等公共設施用地,因為南港軟體工業園區不但是臺北之星、臺灣之星,也是亞洲之星;不只是「明日之星」,早已是「今日之星」。英九並指示臺北市經濟發展委員會成立單一窗口持續與南港軟體工業園區保持聯絡,兩年來曾親自訪問園區十餘次,並舉辦四次廠商座談會(如照片十八),設法解決所有的問題,以創造生金蛋的好環境。南港軟體園區(「南軟」)與內湖科技園區(「內科」)是臺北市的兩大「金雞母」,英九只要在任一天,就會帶領市府團隊,以全府之力,盡力做好對這兩個園區的服務工作,以改善經營體質,吸引廠商進駐,並提升臺北市的競爭力。
       
    11. 促進族群和諧
      為促進族群和諧並保存客家文化,英九在競選臺北市長時,即倡議提升客家人對客家事務的決策參與權,並成立臺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感謝 貴會各位議員女士、先生的大力支持本府組織自治條例第七條增設「客家事務委員會」為一級機關,並於九十一年六月十七日正式掛牌成立(如照片十九),達成客家鄉親的殷切期望,也兌現英九三年半前的競選承諾。未來,客家事務委員會將積極完成保存母語及客家文化、建構臺北成為世界客家文化聯絡中心及促進臺灣本地客家鄉親的城鄉經貿文化交流等三項政策目標。另針對外省族群及閩南同胞方面,本府施政之重點則以文化保存與鄉土教育為主軸。為此本府特別有系統蒐集本市人文、環境與文化素材,編印鄉土教材;推行幼稚園托兒所及小學母語教學(如照片二十),提升學生運用母語的能 力,其中幼稚園母語教學更是全國首創;此外,成立本市「鄉土教學資源中心」,利用寒暑假或週休二日舉辦母語冬夏令營及文化體驗營,鼓勵親子共同參與,藉機達到族群間的相互交流與認識。

      此外,在國中小九年一貫教育課程中,教育部規定學生必須在閩南語、客家語及原住民語中選擇一項母語學習,本府則更進一步提供學生必選母語之外,另外二種母語每種百句日常用語或歌謠的訓練,有如「主修」與「副修」的關係,使學童能自然學習其他母語,真正促進族群和諧。同時,為了克服學生回家後不說母語的問題,正由本府教育局研究親子共同完成的母語家庭作業,以增加學童在家中說母語的機會。
       
    12. 清除小廣告、提升公廁品質、愛心處理流浪犬,讓臺北變乾淨
      二十多年來,臺北人最痛恨也最無奈的街景之一,就是無所不在的小廣告。自英九上任以來,便倡導「臺北市全面清除違規小廣告運動│你亂丟、我停話、向違規小廣告宣戰」政策,拿出最大的魄力,以停用電話方式向違規小廣告宣戰,並在十二個行政區全面展開。截至九十一年六月三十日止,三年半以來共清除二、六四三、五九二件,告發四二、0四五件,停話五、二七八門號,目前在大街小巷的圍牆或鐵門上已看不太到小廣告,我們還會繼續維持這個「戰果」,不讓違規小廣告死灰復燃。

      另為改變長久以來公共廁所給人髒、濕、臭的印象,本府宣示九十年為「公廁年」,研訂「臺北市公共廁所興建自治條例」(草案),並將男女廁所間數比率(一比三)訂入法規。另一方面,本府經由一系列宣導活動、督導維護及檢查評比作業,喚起市民與管理單位對於優質公廁文化的普遍重視,並提供全體市民一個有尊嚴、有隱私、又令人喜愛的如廁空間。一年以來的民調顯示,公廁的現況確有改善,本府仍將持續推動此一工作。

      此外,本市處理流浪犬係以「目的正當」、「手段人道」的原則進行,以創造人與動物和諧倫理關係。期能達到「以收容取代安樂死」、「以認養取代購買」及「為愛心犬找一個溫暖的家」等三大目標。對於流浪犬之處理,本府早在八十八年即擬定「臺北市棄犬處理方案」,我們的目標不是在捕捉一週後讓它們安樂死,而是儘量為它們找一個家。目前,本市六十多家動物醫院及動物之家持續改善收容環境,加強寵物登記從源頭管理,並將本年訂為「愛心犬品質年」。根據台大獸醫系費昌勇教授的調查報告,本人上任時流浪犬高達五萬餘頭,去年已降到一萬一千餘頭,已低於臺北市民容忍的限度(一萬三千餘頭)。因此,我們可以說流浪犬的問題,大致已獲得解決。另根據行政院農委會九十一年評鑑結果,本市寵物登計數、絕育率、認領養數均居全國首位,累計總登記數共計九八、二九八頭;收容數與認領養率全國第二,愛心犬總收容量計三、三九三頭,認、領養共計一五0四頭,認領養率為百分之四四‧三,比英九上任前的百分之十六,提升了二.八倍。本市動物保護工作獲評為「甲組│特優」,而負責這項工作的建設局黃局長榮峰也得到「流浪犬之父」的雅號。更重要的是,愛護動物團體不再與市府對立,雙方成為共同努力的伙伴。
       
    13. 打造臺北永續生態城、提升污水下水道用戶接管普及率、內湖污水處理廠即將完工
      臺北三面環山,山區與社區形成相牽狀,如同綠手指頭深入社區。本府推動親山計畫,從建構親山廊道做起,結合大眾運輸路線,使親山廊道成為都市的---綠色微血管、健康綠手指、有氧運動帶,以提供市民一個舒適、安全、與便捷的親山環境,並顯示邁向永續綠色城市的宣誓與決心。第一個親山廊道就落在北投區的貴子坑溪畔,目前的規劃深受當地市民歡迎。

      本府工務局衛工處近幾年全面推動污水下水道用戶接管普及率,全市普及率已由英九就任時的百分之四十.五八提升至九十一年六月底的百分之五八.七四,共提升十七.一六個百分點,預定九十一年十月底可提前達到百分之六十的原訂施政目標。
      另為因應本市基隆河以北之大直、內湖等集污地區人口成長及兼收臺北縣部分地區之家庭生活污水,本府積極興建內湖污水處理廠,並於今年五月二日通水試車,預訂十一月正式營運。營運初期每日將可處理十五萬噸之污水,預計總服務人口可達三十七萬六、0四三人。未來隨著人口成長,可逐步擴充系統容量至每日二十四萬頓。
       
    14. 全面修建鄰里公園、廣設活動中心及公民會館、強固社區意識
      鄰里公園是社區生活的重心,本府近年來在軟、硬體工程改造、公園落葉堆肥政策的推廣及公園認養人等四方面同時併進,藉此讓居民有機會參與社區事務,進而提升生活品質。本市目前共有三百五十座鄰里公園,在英九這一任的任期中,迄今已更新改造七十八座,年底可達九十二座,再加上三年來企業或社團改造或認養的公園,更達到一百二十座,幾乎每年就增加三十座漂亮公園,更實質提升公共空間,營造優質的社區生活環境。另為凝聚社區居民意識,並提供本市各里辦理各項活動,本府更廣設里民活動中心,目前已完成設置一四0處,幾達全部里數的三分之一。此外,為發展本市各行政區之特色,以活化地區文化,營造地區特色,提升區民對地方認同,促進地區民眾參與,強化區民公民養成教育,提供市民參與公共生活之場所,本府亦積極推動本市各區設置公民會館,目前北投及南港等二區已完成建置,文山區已動工興建,而信義、中山、大同、萬華、內湖及士林等正積極進行規劃,藉以強固社區意識,形塑「參與的都市政治」。
       
    15. 都市更新、營造城市風貌
      都市更新是本府的施政重點,翻轉軸線並帶動老舊社區繁華再生,則是英九一再揭櫫的施政目標。其中大同區的建成美食圓環與萬華區的西門市場兩處指標性都市更新案將於九十一年底前完成改建;西園陸橋及和平西路陸橋拆除後相繼於今年一月十日及六月十五日相繼開放通車,由於過程規劃得宜,尤其是和平西路陸橋較預定時間提前三天完工,居民對其施工過程都高度肯定,附近的商機開始逐漸恢復。另在協助九二一震災家園重建方面,本府於今年七月十七日核定實施慶福大樓都市更新案,七月八日審議通過東星大樓都市更新事業計畫,並朝今年九月二十一日原地重建的目標邁進。本府近期並將審議豪門世家都市更新案。至於在獎勵民間投資都市更新方面,已完成劃定本市一百三十一處更新地區,審議通過都市更新事業計畫三十一件,本府核定實施二十五件,已完工五件。

      為使臺北變得更為親切、舒適,具有獨特的風貌特色,本府一直持續推動都市景觀的風貌改造,包含了夜間景觀的規劃設計,我們在九十年完成了臺北舊市區重要公有建築包含監察院、中央銀行等十一棟與歷史古蹟包含孔廟與北門四處的夜間景觀改造,提供了城市美麗的夜景。在人行系統的改善上,除了大量的人行道改善工程外,我們也全力推動徒步區的整體改造計畫,並且完成了西門徒步區的改造與中華路林蔭大道的闢設,電影主題公園的規劃設置與進行中的西門市場紅樓的建設,帶動臺北市西區繁榮且具有特色的商業景貌。另為營造本市各個商圈特色風貌,本市亦率先推動商店街改造計畫十三處,其中如大理服飾街、愛國東路婚紗街均已成為有名的新商圈。

      此外,城市的環境品質改善,除了本府全體同仁的努力,更需要所有市民共同參與。臺北市自八十八年推動全國首創的「社區規劃師」制度,鼓勵民間專業者走入社區,協助社區環境的診斷與進行參與式規劃,自八十八年迄今我們完成了八十八處的地區環境改造計畫,並已施工完成十八處,這些經由社區居民參與共同討論,營造社區環境改造動力,為臺北市的發展建立了一個豐沛的市民動能。另為了進一步擴大市民參與市民規劃服務,除了舉辦青年社區規劃師培訓,完成了二期共一三九位的社區規劃服務的種子外,並自九十年起首創社區規劃服務中心,讓臺北市的學校資源,正式投入社區環境的改善工作,並且引入社區大學社區規劃課程與社區規劃志工網的建立,讓臺北市的城市風貌營造,真正成為市民關心與共同參與的議題,讓臺北市變得更為親切,更為貼近每一個市民的心裡,也讓城市風貌更具特色。
       
    16. 全方位發展教育
      為推廣網路科技教育,本市已完成中小學一萬一千餘班「班班有電腦、校校有網路」之目標,目前正積極推動「校校有寬頻、班班有網頁、處處可上網」的資訊教學環境。另本市學生參加「國際學校網界博覽會」近二年均獲得國際單一城市第一名,深獲肯定。
      在加強推動適性特殊教育方面,本府除成立東西南北四區及視障、聽障特殊教育資源中心,亦完成興建臺北市立文山特殊教育學校,以提供重度及多重障礙特殊教育學生從學前至高職一貫課程的學習環境,該校已於九十一年二月一日啟用。

      此外,本市目前已成立六所社區大學,俾提供市民終身學習課程,截至九十一年六月底,六所社區大學歷年來上課人數累計達五千人次,預計今年九月將完成十二個行政區都有一所大學(含分校)的目標。

      另為發展健全教育、降低班級人數,並增進師生互動,落實個別化教學與輔導,逐年配合本府財政狀況及學生來源自然減少之趨勢,降低班級學生人數,九十學年度本市班級人數平均每班國小為29.8人、國中為31.98人。已符合教育部規定國小每班三十五人以下、國中每班三十八人以下之規定。
       

    參、未來市政建設藍圖

    1. 維持城市競爭優勢,深化市民國際視野
      依據九十一年五月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公布「臺灣城市競爭力評比報告」顯示,在二十三個城市競爭力總指標包括經濟活力、政府效率、生活品質等三大方面,臺北市居各縣市之冠。未來本府將全力維持臺北的城市競爭優勢,避免邊緣化的危機並朝向世界級首都邁進。因此,本市除積極爭取跨國企業在本市設立全球或區域營運總部及舉辦國際會議或活動外,在臺灣加入WTO後,臺北市應成為臺灣的櫥窗、進軍大陸市場的跳板與兩岸直航口岸;本府並積極完成臺北市松山機場特定區計畫,並要求未來參與松山機場之經營,同時,未來在兩岸開放直航後,以松山機場作為兩岸直航的機場,也促使臺北市成為亞太地區運籌中心。另一方面,本府亦主動加入相關專業國際組織、參與城市交流與國際事務,以提升本市國際能見度,行銷臺北市。
       
    2. 第二階段網路新都,提供市民e化服務
      資訊及通信科技突飛猛進及日新月異,對人類社會及經濟生活產生相當大的衝擊。由於網際網路應用之日漸普及,世界已經由網路的互相連結,成為一個地球村,彼此透過網路可隨時進行資訊交換、通信、經商及學習。本府為建構網路新都續階方案,將推動市府機關與市民寬頻上網、佈建無線上網環境及建立市府電子憑證中心(CA);另為加強行政資訊化與本府員工知識管理及實行市府主管e-leadership 菁英計畫,以執行便民服務自動化與公文處理電子化作業、廣泛推動市政資料庫之理念、建構市政決策資訊網,構築弱勢族群希望工程,使臺北市成為臺灣資訊社會的創新核心。

      未來透過智慧型交通網、商務資訊化,可讓臺北企業e起來,不但使內湖、南港園區進駐e路發,亦可促進全國縣市資訊化互動交流機制,進而推動國際城際資訊交流,藉由城市資訊化評估指標的建置,促進資訊整體發展,創造競爭優勢,以建立亞太高科技城市聯盟。
       
    3. 積極強化政府職能,滿足市民服務需求
      未來本府將從統合體系、促進民間活力、增加市民參與的理念著手,結合資訊發展方向,重新研擬適合之政府組織架構,調整政府組織職掌,以適應環境之變遷與充分回應市民之需求。近年來,雖然本府財源短缺,但滿足市民服務需求,落實社會福利政策是本府不變的施政理念,未來本府仍將加強確保經濟弱勢之生存權、強化經濟弱勢市民人力資本之投資、保障身心障礙者社會權益、提升托育機構服務質與量、預防少年成長危機,並鼓勵跨世代志願服務,使老人重新獲得社會參與及尊重的機會。另外,在市民就業方面,本府將創造勞資合作的優勢氛圍、落實兩性工作平權、保障勞工安全衛生的工作環境、結合民間資源共同辦理職業訓練、開展失業勞工再就業之契機,並建構臺北都會區就業資源運籌管理中心,以打造優質完備的就業安全體系。
       
    4. 提升防救災害能力,保障市民生命財產
      臺北市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交通的中心,治安環境複雜,英九於八十七年底上任後,有鑑於市民望治心切,即將「改善治安」列為施政主軸,並以「保證安全的都市生活」為目標,而暴力、竊盜犯罪率的持續走低,與去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降至本市近年新低紀錄的九十八人、每十萬人口火災死亡人數由0.八三九降至0.六(降幅近三成)等均是最好的說明。未來本市將賡續強化犯罪預防工作、婦女安全保護系統、少年保護系統、警察勤務社區化、社區自衛體系、取締賭博性電玩及色情(性交易)場所,並加強救災救護勤務指揮中心派遣能力、培訓本市國際搜救隊第二、三隊、建置及規劃本府第二災害應變中心與標準化緊急救護作業程序、訓練六十位高級救護技術員、擴大辦理獨居長者求救系統服務,並預計每年增加三十五位到院前心肺停止患者(即Death on Arrival, DOA)康復出院,將存活率提升至百分之十以上。

      另一方面,為落實全方位的都市防災系統,除強化各類場所消防安全檢查、特定場所容留人數管制、廣告物管理與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外,對既有或新設之雨水下水道之增加滲透設施加強檢測清疏工作,提升公有建築防洪能力,達到大臺北地區防洪計畫之目標,並整合防洪、排水軟體系統,加強決策支援功能整合「經濟部淡水河流域防洪指揮中心」之「淡水河流域洪水預報資料」及本府防災計畫辦公室之「淹水潛勢資料」,以建立全市性防洪減災之決策支援系統。此外,本府將主動藉由「治安風水師」、「金融機構預防犯罪檢測服務」、「社區警政」等機制,改善員警服務態度與警察形象,以建立良好的警民互動關係,共創雙贏局面。
       
    5. 捷運公車相輔相成,便利市民通行無阻
      三年半以來,發展大眾運輸採行優惠政策及補貼措施、公車專用道增設、票證整合及改善人行空間與設置行人專用時段等措施,已逐步將本市推向以大眾運輸為主的城市及「以人為本」之運輸環境。此外,相對也加強機車行車、停車秩序管理以及提升計程車營運與休憩設施規劃管理,停車場興建與經營,挹注民間力量等施政措施,更也提升公共建設與營運效率,而使交通系統「以人為本」的觀念已植入人心。未來本府亦將朝「行人設施人本化」、「捷運路網最大化」、「客運系統優質化」、「機車管理合理化」、「計程車服務多樣化」、「道路系統功能化」、「停車管理效率化」、「交通執法適當化」、「監理服務現代化」、「觀光旅遊高質化」為努力的目標。

      另為加速推動已核定之捷運路網,本府將積極推動信義線及松山線以「專案融資」方式以期早日興建,另為擴大捷運路網服務範圍,強化都會區衛星城鎮發展及其空間活動之運輸需求,現階段如三峽│鶯歌、萬大│中和及社子│北投│士林等捷運服務未及之次級運輸走廊,預定於九十二年至九十三年辦理研究規劃。另一方面,公車路線除將賡續朝區間短程接駁方式規劃,並結合捷運及市區棋盤式公車路網作重要轉乘點外,亦將檢討目前已完成之十條公車專用道,以建置大臺北都會區內捷運與公車之完整大眾運輸路網。
       
    6. 廣建各區運動中心,強化市民優質體能
      推廣運動是市府的重要政策,除大力增擴建游泳池設施、辦理校園球場夜間開放外,本府更將今年訂為「臺北市健康城市元年」;雖然本市的運動場地不足,但近年市府積極籌建運動場地,除規劃中的巨蛋與興建中的小巨蛋外,英九也要求本府相關局處在十二個行政區整合運用相關資源並結合民間力量廣建運動中心,以強化市民優質體能。目前,中山區市民運動中心即將在今年底落成,北投區市民運動中心將在明年落成啟用,未來每一區都有一個市民運動中心,希望讓市民無須加入高價位的健康俱樂部,一樣可以達到健身的目的。

      促進市民健康是本府的基本職責,藉由建構優質便利的醫療保健來為市民提供更完善的服務,更從預防保健與醫療並重著手,使市民在人生不同階段皆能獲得適切的支持,增進健康。為營造健康城市,必須建立無遠弗屆的醫療保健資訊系統,在醫療體系方面,市府將完成市醫連網提供市民便利的就診服務,並建構臺北市(東西南北中五區)跨區緊急醫療支援模式,在第一時間整合醫療資源,參與緊急救護。另在全民健康促進方面,本府正加強宣導並推展健康飲食新文化、維持適當體重等許多健康新觀念與措施,從生活中養成市民良好的健康習慣、塑造優質的健康體魄。
       
    7. 吸引策略產業進駐,裨益市民財源廣進
      運用多元財經策略並結合民間財力資源,減少政府財政負擔,增強財務效能,是本府極力強化之財政政策;例如對於自償較高之重大公共建設計畫,將以BOT或其他方式鼓勵民間參與投資,而對於自償率較低之公共建設計畫,將可檢討採用BSOT(政府補貼),或以都市計畫手段提高建築物容積率等策略。未來本府將積極檢討改善事業機構經營體質,建置市營事業與民間企業相同的競爭機制,提升營運績效,並加強財金服務措施,以創造商機並培養稅源,以建置獎勵民間投資機制、活絡商機並主導產業發展。

      為改善本市經濟環境並主導產業發展,本府除建立標準作業機制,加速民間投資外,正積極針對適合本市發展之產業提供具體有效的獎勵措施,如將生物科技產業納入「臺北市獎勵民間投資自治條例」之獎勵對象,協助現有內湖科技園區發展成為有利生技產業聚落形成之園區,達成以內湖科技園區做為本市生技產業中期發展之目標,並鼓勵創投及研發等企業總部根留臺北;另協助中央政府推動南港軟體園區生技專區之形成,以達成發展該區為本市生技產業研發之聚落。本府未來預估以增加企業自發性投資金額約計一00億元為目標,以利活化商機,營造產業發展有利可圖之環境。此外,本府將針對適合本市發展之產業,依據上述自治條例,建立獎勵民間投資機制,提供融資利息、房屋稅及地價稅、勞工訓練等補貼與低成本市有房地等獎勵措施,以激勵企業投資意願,促進本市經濟繁榮。
       
    8. 營造世界華文中心,厚植市民文化資產
      臺北市若想在全球化的洪流中,以文化城市之姿躍上國際舞臺,則亟需以文化為經,藝術為緯,建構兼容並蓄本土與國際的文化版圖。「先本土,後國際」乃為現代化國家及城市推動文化外交的首要原則,藉由國內彼此交流激盪與資源共享,重新檢視既有文化之特質與現代意義;華文是目前全世界使用人口最多的語文,而且華文使用也不再侷限在中國和亞洲,這也是華文的重要優勢,而本府深知臺灣是華文的重心所在,更希望可以將臺北市建立成為世界的華文中心,讓全球的華文出版和文化都能以臺北市為重鎮;因此,未來除政府官方交流外,本府應更積極對華文扮演倡導者及催化者的角色,鼓勵並與民間藝文團體與人士合作進行多元及深度與廣度兼具且質量並重之華文交流活動。

      另一方面,教育是人類智慧經驗傳承的軌道,亦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泉源,未來本府教育發展將加強國語文、外語及鄉土語言教學,推動「一主軸,二併軌」的語文政策,並積極參與國際性教育組織與活動、提供特殊教育學生充分就學機會、擴增社區大學,滿足市民終身學習之需求。在加強鄉土語言教育方面,除本府每年辦理地方戲劇比賽、鼓勵傳統藝術活動、廟會與學校相結合外,全市各級學校於學期中將規劃「三語日」或「三語區」之實施,以增加學生學習語言之機會。在弱勢文化(客家與原住民文化)方面,客家文化未來將增加客語學習管道與良好的客語使用環境、建構臺北成為世界客家文化研究中心;而原住民文化將朝暢通原住民學生升學管道、推動終身學習、改善原住民族婦女雙重弱勢處境,並鼓勵原住民使用網路,邁向資訊化、數位化為努力的目標。
       
    9. 奠立臺北核心軸線,回饋市民首都風貌
      改善老舊居住環境,結合市民力量推動擘劃前瞻、安全健康之都一直是本府的施政重點,本府將在本市加強發展建構「一市多區」資訊及生物科技聚落、打造優質都市景觀、營造特色街區、與優質居住環境、增加必要之公共設施與用地,並預期完成全市性景觀中、長程計畫,建構特色地區景觀條例。

      未來本府將以公有地引導私有低度利用土地更新開發、推動整宅地區之更新改建、建立獎勵投資機制及籌措都市更新資金來源及持續推動捷運聯合開發等執行方案,希望藉由整建維護、修繕諮詢機制之建立,協助市民改善居家環境,以整體提升本市住宅品質與居住水準,並分期分區更新開發公有閒置土地、加速推動整宅地區改建、檢討捷運車站周邊、低度利用土地,藉公私合作開發,賦予土地的再生利用價值,達成經濟而有效的土地使用目的。另一方面,本府將研訂古蹟周邊環境準則、推動歷史建築物容積移轉及維修補助計畫,推動歷史建築保存、規劃孔廟附近地區為歷史文化園區,再現臺北市的歷史風華,延續歷史與文化面貌。
       
    10. 2010垃圾零掩埋,建構市民永續環境
      地球資源有限,經不起無限制的耗費,而本市土地資源匱乏,更無法長期提供掩埋用地處理垃圾。為回收資源,促進永續利用,同時從根本解決本市垃圾問題,故除推動「資源全回收,垃圾零掩埋」以外,別無他途,尤其在本市第三掩埋場之闢建進度已無法銜接山豬窟掩埋場的情況下,促進垃圾減量,增加資源回收,同時充分運用現有焚化設施,以降低掩埋場的負擔,即形重要。為推動本政策,本府未來將採行加強專用垃圾袋偽袋查緝,提升隨袋徵收成果、推動事業及其他委託清運垃圾者強制分類回收、有機廢棄物及大型與營建廢棄物破碎分類回收再利用、引進垃圾全分類回收設施、不可回收物焚化回收熱能、成立歲修聯盟,生垃圾進貯坑不進掩埋場、推動災害垃圾分類處理回收再利用、焚化灰渣篩選分類、固化、熔融再利用及跨縣市合作爭取緊急掩埋暫存容積等執行方案,以達到二0一0年「資源全回收、垃圾零掩埋」的目標。此外,本府九十一年度綠色採購比率估計可達百分之五十、九十二年達到百分之七十、九十三年達到百分之八十、九十四年達到百分之九十、九十五年可達成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全面採用環保標章產品之目標。

      另一方面,本府將建構淡水河系污水下水道自動監測系統、汰換老舊自來水管、加強事業廢水排放、化糞池與用戶地下水池及河面垃圾清理與稽查管制、並加強推動節能省水環保建材之綠色建築;本府未來亦將公園綠地建設朝簡單自然方向規劃、推動老舊公園之更新、鼓勵社區參與綠美化,預計未來四年 (九十二年至九十五年)本市三十處公園如全數開闢完工,每一市民平均享有公園綠地面積可達近五平方公尺。
       

    肆、結語

    三年半前,在臺北市民的鼓勵和支持下,英九與市府團隊有幸開始為這座創造了許多美麗記憶的城市服務。現在,檢驗服務成績的時候到了,在年底的選舉中,市民們將給英九與市府團隊打分數,每一位走進投票所的市民,都會問一個問題:「今天的臺北,與四年前的臺北比較,市民生活品質變得更好還是更差?」面臨這項挑戰,英九與市府團隊三年半以來的努力,深信已獲得大多數市民的肯定。

    以今年六月二十四日聯合報針對本府三年半以來施政成果的民調結果為例,市民的滿意度在醫療環境 (百分之七十八‧一)、環保工作 (百分之七十五‧八)及抗旱工作 (百分之七十二‧四)等三項均超過七成,而醫療及環保兩項的滿意度更是超越對市長個人 (百分之七十四‧一)的施政滿意度,而社會福利滿意度自百分之四十六上升到百分之五十八,是上升最快的項目。這些亮麗的成績單是本府整體團隊合作努力的結果,絕非單靠個人的努力與魅力。再以人行道更新為例,幾乎結合了本府所有工程單位的投入,才獲得市民八成的滿意度。而治安及交通工作多年來都是不滿意度超過滿意度,但經過本府同仁的努力與市民的配合,目前已完全改觀,滿意度均超過不滿意度 (治安:滿意為百分之五十二‧九、不滿意為百分之三十八‧七;交通:滿意為百分之五十四‧三、不滿意為百分之三十七‧四),更是市府團隊合作無間、發揮團隊精神的成果。

    在此,英九除了向 貴會全體議員女士、先生與臺北市民表達最誠摯的敬意,也要特別感謝市府團隊的辛勞與努力以及 貴會的支持。當然,我們也了解,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政府,我們一樣也有必須要改進、要加強的缺點。譬如,公共工程的效率與品質仍有提升的空間;這雖然是國內公共工程普遍的通病,但外國政府或民間廠商在這方面的表現,顯然大有值得我們借鏡之處。其次,機關內控工作,仍有強化的必要。本市警察在治安與交通方面表現令市民肯定,已如前述,風紀的改善也有進展,但仍未完全讓市民感受到整頓警紀的成效,未來必須進一步加強宣導與考核,才能重拾市民的信心。此外,若干機關也有零星的貪瀆弊案發生,雖然數量比前市府少了約三成,而且幾乎全是政風或稽查單位主動發掘的結果,但是如何貫徹「不願貪、不必貪、不能貪、不敢貪」的反貪策略,仍是我們今後無法迴避的挑戰。最後,災難(尤其是天災)的防救,也是值得我們全力以赴的工作,近四年來臺北市遭逢規模罕見的地震、水災與旱災,顯示全球氣候變遷的威力,臺北市創鉅痛深,今後要澈底執行「料敵從寬、禦敵從嚴」的基本策略,做好防災救災整備,才能有效減少市民生命財產損失。

    未來,英九與市府團隊有信心爭取到另一個四年的服務機會,我們仍將秉持「馬不停蹄,全面出擊」的精神,充分實現我們邁向「臺灣第一,臺北第一」的夢想,讓臺北市成為全世界最適合居住的國際城市,進而落實打造「世界級首都」的終極目標。

    以上報告 敬請 指教!
    敬祝
    議長、副議長、各位議員女士、先生健康愉快,萬事如意!
    大會順利成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