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市議會第10屆第2次大會施政報告[郝市長龍斌] (書面報告Pdf檔/6454KB)

    議長、副議長、各位議員女士、先生:

    欣逢 貴會第10屆第2次定期大會開議,首先謹致祝賀之意。龍斌應邀在此向各位提出臺北市政府施政報告,至感榮幸。在過去會期,承蒙 貴會對本府的策勵與支持,使本市各項市政建設工作得以順利向前開展,龍斌謹代表本府全體同仁表達由衷謝忱。

    壹、前言

    一、城市發展無一日停歇

    今年是臺北市改制的第40年,回顧這近半世紀的歲月,臺北市的人口,由民國57年改制時的160萬人,增加到96年的262萬人;汽機車數量,則由40年前的42萬輛,攀升至今日的177萬輛,城市變化的腳步,不曾一日稍歇。正因如此,歷任的臺北市長和市府同仁,無不孜孜矻矻,苦心經營擘劃,期望改善城市的軟硬體,讓市民生活在更優質的環境。前人的努力,一點一滴構築起今日臺北城的風貌,將臺北市這塊璞玉,琢磨出耀眼的光芒。

    二、市政建設非一蹴可幾

    臺北市升格為直轄市以來,共歷經12位市長,每位市長任內,都為臺北市現今的都市規模奠下重要的基礎,例如高玉樹市長時,辛亥隧道、莊敬隧道竣工,解決了木柵地區通往市區的交通問題;林洋港市長任內籌建翡翠水庫,歷經李登輝、楊金欉市長,終於在許水德市長任內完工。經過10餘年的努力,臺北市民自此不必年年擔憂缺水,爾後歷任市長為維護水源區環境更是不遺餘力,市民因此得享用高品質的自來水。另外,信義計畫區開發帶領臺北市走向國際、大安森林公園闢建為臺北市築一葉都市之肺、捷運工程及後續路網的興築打通臺北市的任督二脈、垃圾費隨袋徵收帶領臺北市邁向健康城市、內湖科技園區及南港軟體園區設立為臺北市預約下一世紀的繁盛、文化資產維護保存了臺北人對歷史的記憶…。40年來,每一項市政建設及創新的措施,在在都刻劃了歷任市長及其團隊苦心擘劃的痕跡,交織成為臺北市一頁輝煌的發展史。

    三、實踐願景無一日懈怠

    前人的成就,讓龍斌深切體認,每一項重大市政建設的完成,並非一蹴可幾,若事前無縝密的規劃,及施政團隊一次次的溝通協調,將難以順利推動。因此,龍斌上任9個多月來,無一日不兢兢業業,思考如何在有限的任期,為我們的下一代營造宜居的城市。在這樣的思維下,龍斌就任市長後,即提出將臺北市打造成「水岸、人文、科技」城市的願景。以下謹就其內容逐一說明:

    (一) 水岸城市

    世界上最重要的城市,都是從水岸開始發跡,淡水河流域孕育了臺北城,帶動早期臺北城河岸地區的繁榮,是城市發展的重要歷史記憶。但因為都市的擴張和防洪的考量,環河快速道路因應而生、淡水河河堤逐年加高,雖然便捷了交通、阻絕了水患,卻也硬生生的切斷了河流與土地原本的親密關係,使淡水河從市民的記憶裡逐漸淡出、消失。

    龍斌以為,歷史記憶是一個偉大城市最重要的資產,為了讓民眾重拾對河岸的記憶,龍斌提出「整治活化淡水河」的主張,希望恢復淡水河往日的潔淨,吸引民眾親近淡水河,重塑本市伴水、親水的人文生態。除了改善水質,本府也著手研擬帶動河岸地區的產業發展,及周圍景觀的改善方案。本府正評估結合民間力量,將洛陽停車場改建為複合式觀景建築,以成為水岸指標性建物,並規劃其周邊產業發展走向,以帶動西區繁榮。另為美化淡水河岸景觀,本府刻正辦理延平河濱公園(三、五號水門)至大稻埕碼頭親水河岸整治計畫,以吸引民眾親近水岸。本府也已著手推動「北投關渡河口光點計畫」,範圍包括淡水河及新店溪沿岸(從關渡碼頭至中正橋),期透過改善河岸周邊建物夜間照明,構築淡水河岸景觀「光點」,為臺北的夜色妝點出繽紛的風貌。

    龍斌也希望透過淡水河活化,引領沿河畔早期發展的老舊社區早日更新,並重現臺北文化發源的大稻埕古城,讓人文古典的臺北和前衛創新的臺北自然而然地共存。本府已經開始規劃「大稻埕古城重現」計畫,這個計畫不但要讓大稻埕碼頭和迪化街變成觀光景點,更重要的是可以透過這個計畫,重新美化歷史街區,並且輔導傳統特色產業,讓大稻埕地區已經逐漸沒落的商家重新復甦,同時讓整個區域化身為再生的臺北古城,串聯歷史記憶空間、打通河岸空間連結社區生活,創造臺北河岸空間的魅力與沿岸河域景觀。

    (二)人文城市

    人文連結了城市的現在與過去,其中的文化內涵,則是一座城市最重要的幸福指標,不論是音樂、舞蹈、或是戲劇,多元而蓬勃的文化發展,往往能讓城市風貌更加迷人。臺北市可說是全球華人城市中,文化樣貌最具包容性、最多元的城市,本府持續舉辦如臺北電影節、傳統藝術季、國際爵士音樂節等本土及國際性的文化活動,加上民間團體的各項藝文展演,多樣繽紛的藝術饗宴,不但豐富了市民的生活,並使之成為知性與感性兼具的全人。

    人文的城市,也可詮釋為「以人為本」的城市。市民是城市的主體,政府的施政,應從人的角度出發,提供居民安居、友善、便利的環境。為了達成這項願景,本府在近年來致力於提供更便捷的大眾運輸、縮短行政機關業務申辦流程,無非希望能提升為民服務品質。龍斌上任後,更提出「治安零容忍」、「照亮捷運站」等政策,希望民眾在臺北可以安居樂業,免於恐懼。

    (三)科技城市

    龍斌認為,高科技產業是本市景氣榮枯的關鍵,因此,如何擴大現有內科、南軟的規模,並串聯未來北投及士林科技園區,提升高科技產業的產值,將臺北打造成一座「科技城」,是龍斌為臺北勾勒的重要願景之一。

    過去幾年,內湖科技園區在廠商的努力及本府的政策大力支持下,廠商進駐家數由原來600多家,快速成長到2,800多家,營收預計今年將會超過兩兆,成為臺北市的「金雞母」。為擴大內科發展前景,本府已於96年7月31日市政會議通過「大內科都市計畫檢討」案,將內科的面積由目前的150公頃,再另增加175公頃,優先檢討變更的範圍,包括基隆河截彎取直大彎南段地區,及內湖第五期重劃區,將目前的「小內科」擴張為「大內科」,預期可擴大科技產業的群聚效果,並增加企業主投資的選擇,進一步提升內科的產值。另外,本府也同步檢討不合時宜的規範,希望透過合理鬆綁法令,提供產業發展的助力,而非阻力。因此本案也將檢討放寬允許使用項目,包括旅遊運輸業、創投業、小型餐飲業、經貿科技、商務中心等,未來都市計畫程序通過後,將可進駐該區域,使土地使用快速因應變化及需求。而南港地區,則將配合行政院會通過之四大金磚計畫之一「南港至汐止間高鐵沿線再開發計畫」,規劃為臺灣智埠中心,發展會展、資訊、生技及文創產業。

    此外,攸關北投士林科技園區開發時程的「臺北市區段徵收拆遷補償處理及安置自治條例」草案,正送 貴會審議中。龍斌在此懇請 貴會加以支持,以利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儘速開發,俾將來與內科、南軟串連,形成一道科技走廊,打造臺北市為全球資訊、通訊、生物科技及文化產業的重鎮,提升本市的國際競爭力。

    貳、八大施政成果

    擔任市長9個月來,龍斌體會市政建設經緯萬端,須規劃、待完成的事項繁多,在此謹整理上任9個月以來的8項主要施政成果,分別為「省能的環保城市」、「便捷的大眾運輸」、「貼心的為民服務」、「多元的城市行銷」、「密切的縣市合作」、「繁盛的產業發展」、「繽紛的文化活動」及「友善的生活環境」,向各位議員女士、先生報告,並請各位不吝賜教。

    一、省能的環保城市

    近年來全球暖化現象,引發連串氣候變遷,導致天災頻傳。龍斌就任後即積極推動節能、省能運動,期望透過公私部門協力,為地球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

    (一)帶領全市節能風潮

    依本府環保局溫室氣體排放調查及推估資料顯示,本市溫室氣體排放以住商及運輸部門為大宗,故龍斌上任以來,特別重視節約能源及溫室氣體減量工作之推動,並從公部門做起,帶動省能的綠色風潮。96年6月1日本府訂頒「臺北市政府加強推動所屬機關學校節約能源措施實施計畫」,自今年度起,本府各機關學校用電量以95年為基期,每年以減少1個百分點為原則,並成立「臺北市政府所屬各機關學校節約能源推動委員會」負責策劃及督導推動本府各機關學校節約能源措施。

    本府除編印節能手冊、印製加強節能宣傳海報外,並於公務人員訓練處(前公務人員訓練中心)辦理2梯次「加強政府機關及學校節約能源措施填報案例暨節能技術研討會」,以加強本府同仁之專業素養與執行效率。

    至於推動民間產業節能部分,本府產業發展局(前建設局)於96年5月23日邀請本市契約用電500瓩以上的前200家用電大戶參加節能研討會,講授「企業因應氣候暖化與維持利基之節能技術運用」及「負載管理及價格策略」,透過專家說明,加深企業主管對節能議題的體認,提升其落實節約能源之意願,逐年降低企業用電量。

    另96年6月到10月用電尖峰期間,本府產業發展局派員至百貨公司、量販店、觀光飯店、銀行證卷、超商、超市等約1,130個營業場所,及內科園區辦公大樓約800家廠商辦公室,實地調查室內冷氣空調及照明設施使用情形,查核重點包括室內空調溫度是否保持在26℃以上,出入口是否加裝玻璃門或空氣簾以防止冷氣外洩,基礎照明設備是否採用省電燈泡等項目,同時發送「省電36計」及「冷氣不外洩、省錢又環保」DM,讓業者瞭解如何做到節約能源,並依各業別彙整檢測結果,透過媒體揭露,以表彰良好的節能楷模及發表浪費能源的業者,藉以激發其他業者主動仿效的意願,另將邀集檢測結果列有缺失的業者召開研討會,聘請專家學者講述節能之道,輔導業者落實節能行動。

    產業發展局亦將彙整上述用電場所查察蒐集各項浪費能源行為資訊,作為研擬節約能源管理自治條例有關行為管理及標準的參考,俾據以建立賞罰機制,達成節約能源的目的。

    基於保護地球環境,本市將持續推動大用電戶自主節能並規劃建置市民及社區低碳節能及溫室氣體減量登錄平台,建立里鄰動員系統,逐項推動低碳節能措施,希望本市市民於日常生活中落實節能省電,共同為減緩全球暖化盡一份心力。

    (二)推廣清潔省能車輛

    溫室氣體排放與全球暖化、氣候變遷息息相關,溫室氣體減量刻不容緩,因此,本府積極推廣「清潔省能車輛」,由公務車開始示範,汰舊換新時優先採購省能車,以改善空氣污染並減少石化能源的耗用,營造省能的環保城市。

    本府參考去(95)年4輛油電複合動力公務車及試辦使用生質柴油垃圾車之測試結果,由於污染減量成效良好,故今年度持續汰購4輛油電複合動力公務車,另自96年3月起至6月底本府環保局垃圾車全面試用添加20﹪生質柴油,以減少來自石化燃料燃燒所產生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

    引進低污染公車營運為本市推動重點工作之一,惟未來低污染車輛發展趨勢各界尚有歧見,為使本市未來推廣低污染公車有明確的方向及可行性,爰辦理「臺北市推動柴油/天然氣雙燃料(DDF)低污染公車策略規劃」委託研究案,以協助擬定本市未來低污染公車政策推動方向。

    另為推動低碳節能,本市各機關學校公務車輛除特殊公務或安全因素外,自96年5月14日起一律應遵守停車3分鐘需熄火之規定,減少車輛惰轉及能源浪費,以帶動市民配合停車熄火。

    (三)加速改善供水管網

    臺灣地區地形狹窄,河流湍急,水資源貯存不易,是全球排名第18位缺水的國家,92年間本市大規模限水造成生活上種種不便,相信許多市民仍記憶猶新。有鑒於現今水資源開發不易,翡翠水庫為大臺北地區唯一水源,且僅供民生用水單一用途,本市自來水事業處近年來加速推動供水管網全面改善計畫,以降低翡翠水庫供水風險,同時使水資源得以有效利用。

    依據國際自來水協會(IWA)建議,為維持漏水不致惡化,管線年汰換率至少須達1.5%。水處92年汰換管線達99公里,年汰換率為1.6%,首度超越建議標準。93年、94年及95年更積極汰換管線分別達144、150與152公里,年汰換率逐步提升至2.46%。自96年1月至7月,共汰換管線100公里。95年時漏水率為25.77%,96年1至6月平均漏水率降為24.54﹪,預計至99年底漏水率將進一步減至19.99%,並在101年計畫將漏水率降低至18%。

    本府自95年開始,計畫投入200億元的經費以20年、4階段之期程,將漏水率逐年降至10﹪,期望藉此使寶貴的水資源作更有效率的利用,無形中更可提高整體供水系統的備載量,有效紓解未來水源不足的壓力。

    二、便捷的大眾運輸

    大眾運輸便捷的程度,是城市進步的指標。本市近年在捷運路網陸續開通後,利用科技、闢駛小型接駁巴士等方式,提高民眾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的意願,減少使用私人運具,並進一步達成節約能源、改善空氣品質的目標。

    (一)啟用公車動態服務

    為提升本市公車服務品質,減少民眾候車時間,本市於93年起進行臺北e-bus建置計畫。民眾可透過網際網路、電話語音查詢公車預估到站時間,作為行前資訊參考,並於捷運站出入口及候車亭設置智慧型站牌,提供公車即時動態資訊,降低民眾候車時之不確定性。此外,本府交通局及公車業者可透過即時監控系統(WEB-GIS)及相關統計報表,稽核公車服務品質,節省相關稽核人力,確切掌握公車服務績效。

    公車動態資訊系統計畫分四期,建置完成全市4,100輛公車及1,200座智慧型站牌,其中第一、二期已完成捷運接駁路線、內湖科技園區路線、山區路線及部分4級路線約150條路線、1,100輛車機、145座智慧型站牌及監控中心軟硬體等。今年度第二期計畫更整合臺北縣公車動態資訊、開發手機查詢MBus服務,並邀請五月天樂團擔任活動代言人。統計96年上半年度民眾使用本系統情形,網頁瀏覽人數每日約2,000人次,電話語音查詢每日約280人次。依據本府交通局95年10月所作的臺北市聯營公車服務品質調查與檢討報告,曾使用過本系統之民眾滿意度達70.5%。

    本府於96年編列約7,745萬元預算辦理第三期計畫建置,規劃將系統擴建至班距較長之3、4級路線計1,400輛公車及115座智慧型站牌,預計97年完成。後續本府將持續推動公車動態資訊系統建置,以建構全市公車即時動態資訊網路,提升大眾運輸服務及優質化環境。

    (二)推動低底盤公車

    隨著高齡化社會到來,運輸工具應適時調整因應,以更切合年長者需求,同時亦可兼顧女性、幼童等各使用者搭乘。建構一個無障礙及通用化公車系統,提供老、弱、婦、孺及一般民眾更安全、舒適的無障礙運輸環境,向為本府努力的目標。

    本府預定自96年至98年,將15條棋盤式幹線路線公車汰換為低底盤公車,並以行經醫療院所、捷運接駁公車路線、人潮較多及具北市觀光意象的公車路線為優先汰換對象。1條路線規劃配置20輛低底盤公車,總計每年汰換100輛。預計98年時有300輛低底盤公車取代現役公車。99年以後,則配合捷運路網完工期程及本市公車路網重整,持續進行下一階段汰換計畫。

    目前經「臺北市都會區市區及公路客運路線審議委員會」評選,信義幹線由首都客運公司取得經營權;忠孝幹線由中興及光華巴士公司共同取得經營權,前揭業者刻正辦理低底盤車輛購置等後續事宜,預定97年3至4月間通車營運。另首都客運公司獲選汰換行經南京東西路幹線棕9路公車為低底盤公車,預定97年8月通車營運,其餘幹線陸續協調推動辦理。

    為提高公車業者採用低底盤公車意願,本府已於96年4月3日函請交通部、財政部、立法院再次研議降低或減免無障礙公車貨物稅及關稅之可行性,並研擬「臺北市推動低底盤公車補貼作業要點」,鼓勵業者增購低底盤公車加入營運,並增加服務評鑑加分權重。本計畫之推動,預期將可使公車運轉更有效率,服務水準提升,並增快民眾上、下車速度,縮短乘車時間。

    (三)貓空纜車新體驗

    96年7月4日,貓空纜車正式營運通車,不但是臺北市第一個觀光休閒遊憩纜車,也是臺灣最長的空中纜車,是本府提升本市南區觀光價值及促進產業發展,串連市立動物園、指南宮及貓空遊憩資源的重大建設。貓空纜車系統正式營運後,由動物園至貓空山區約需20分鐘即可到達,可有效紓解假日車潮,提供遊客探訪貓空、觀賞本市風貌另一個環保、迅速之全新交通工具選擇。

    自96年7月4日通車至9月9日為止,兩個多月來,貓空纜車共有近85萬人次搭乘,平均每日1萬4,000餘人次(平常日平均約1萬1千人次搭乘,例假日每天吸引近1萬9千人次)。

    由於貓空纜車係本府首座興建營運之纜車系統,相關營運經驗尚淺,龍斌已要求捷運公司及統包廠商均用心進行各項測試及演練作業,以期能提供旅客更完善的纜車運送服務,對於纜車營運初期發生的許多特殊狀況,立即進行檢修,並於確認安全無虞後,重新開放旅客搭乘。

    為提高營運穩定度與服務品質,經審慎討論評估後,除了一般夜間結束營運後的維護保養,以及每日開放前的檢測工作外,自96年7月30日起,增訂每週一為貓空纜車「維護保養日」,以進行更詳細的維修檢測。

    針對民眾反應的車廂通風不佳問題,本府工務局於車廂下方置換一有孔洞透風性佳之百葉板,捷運公司亦於全數車廂迎風面壓克力板鑽孔,並裝置晴雨窗,以改善車廂內通風狀況。

    由於木柵地區落雷較多,為避免精密電子設備可能受干擾而損壞,貓空纜車系統除原有之避雷針外,再加裝一套雷擊保護設備。另外,當落雷發生時,因安全考量須暫停服務,為加強與等候民眾互動,透過有獎問答方式贈送精美小禮物,加深民眾了解搭乘纜車注意事項及纜車小常識。

    貓空纜車自營運以來,受到外界諸多的關注及指教,龍斌已要求本府相關單位針對缺失儘速改善,相信在同仁的努力下,纜車服務品質將會日益精進。本府交通局並已研訂「臺北市空中纜車營運管理自治條例」,期透過法令規範,確保遊客搭乘纜車的權益。

    (四)市民小巴運輸服務

    為提供民眾住宅與捷運、公車站之中繼接駁交通工具,滿足轉乘、上學、購物等短程活動需求,本府規劃市民小巴,提供社區「最後一哩」的運輸服務。

    本府特依據各行政區需求規劃市民小巴,並於96年6月20日向各區公所說明並確認小巴路線,目前已有6個行政區提出8條路線需求(萬華區及大同區各2條,士林區、北投區、信義區及文山區各1條)。

    本府業於96年5月19日試運行第1條市民小巴-萬溪支線市民小巴(小27),並於96年7月29日正式營運。另於96年8月於信義區、北投區公所辦理地區說明會,與民眾充分溝通路線、班次及站位等相關事宜,並藉此行銷鼓勵民眾多加利用市民小巴。預計往返於麟光新村與捷運市府站的「信義線」、繞行北投中山路、溫泉路與北投捷運站的「溫泉線」,將在今年9月底營運通車。

    未來本府更規劃以提供獎金方式徵求民眾發揮創意設計市民小巴專屬LOGO包裝行銷,並與智慧卡公司研議市民小巴轉乘其他大眾運輸工具(公車或捷運)票價優惠之可行性,以鼓勵民眾搭乘。

    三、貼心的為民服務

    市民主義,是為每一位城市治理者信仰的理念。現代的政府,不能僅如過去被動地貼近民意、順應民意,更要先於民意所趨,主動發掘民眾的需求。龍斌希望以「顧客導向」為指導原則,推動各項便民措施,建立服務型的市府團隊,讓市民每一次與公部門接觸都能留下效率、親切的好印象。

    (一)設置聯合服務櫃檯

    為了提供民眾貼心的加值服務及提升市政服務形象,使市民至行政機關洽公時,能夠清楚了解業務權責單位,節省民眾洽公的時間,因此推動成立行政中心「聯合服務小組」,於各區行政大樓1樓主動迎賓、服務民眾,讓每位市民到行政中心洽公時,都能享有貼心、優質、便捷的洽公環境。

    經過數月的籌劃,各區行政中心「聯合服務小組」已正式於96年7月2日在本市12區行政中心同步運作。服務小組於各區行政大樓1樓入口處,分派服務人員主動迎賓、解說樓層業務,讓市民一踏進行政中心,便能在最短時間到達洽公單位,辦妥欲申辦事項。此外,服務人員更會視市民朋友的需要,攙扶老弱傷殘及行動不便者至洽公單位。龍斌真切的希望透過這項貼心的服務,讓市民覺得洽公是一種很愉快的經驗,更能感受到本府的用心。

    (二)委託超商換發行駕照

    充分有效運用民間資源、提供以顧客為導向的整合便民服務,是龍斌上任以來,希望本府各機關於執行公務所能達到的目標。

    由於本市截至95年底,登記有案之汽機車車輛數為177萬7,903輛、領有汽機車駕駛執照數為246萬3,358張,皆約較94年成長1%。行車執照為2年1換,駕駛執照為6年1換,95年行車執照定期換照辦理數量有59萬2,416件,駕駛執照定期換照辦理數量有33萬7,109件。為真正達到便民、利民的目標,龍斌特責成本府交通局指導本市監理處積極推動「委託超商代收汽機車行車執照、汽機車駕駛執照換照費用」案,將換照繳費窗口延伸至超商門市。在便利超商據點普遍、24小時全年無休營業的優點之下,提供市民多元化的選擇,日後至便利商店申辦換照,市民們無需請假至監理處辦理,並由於代收服務費只需支付15元,更比匯票手續費的30元節省了15元,超商即於繳款次日將換照明細資料交予本市監理處,相較於郵局劃撥繳款明細需3天後才能交予該處,服務效率大幅提升。

    本項業務整合全國之統一超商4,500家門市、萊爾富超商1,280家門市,共計5,780家門市,於96年5月30日啟用正式上線,截至96年8月底共受理行駕照4,412件,由於成效良好,深受民眾的好評,於今年8月並獲交通部認同,公路總局及高雄市監理處將比照本市委託超商代收行駕照模式辦理。

    (三)啟動「幸福+專案」

    「幸福+專案」,是以「幸福」為核心理念,透過強化里、鄰長的服務網絡,重新活絡社區意識,營造溫暖而幸福的臺北城,其服務對象係針對5大顧客群,分別量身訂做「福袋」或「關懷暖暖包」,傳達本府最溫暖的關懷,不但提供切身所需的資訊,更讓市民在人生不同的重要階段中,都能獲得最及時而完整的提醒。因此本專案彙整本府各相關局處的實用資訊,編印「臺北幸福人手冊」,希望未來市民在面對人生大小事的同時,都從手冊中獲得實用的資訊。

    另為順利推展本案,本府民政局於96年4月辦理里長聯誼會會長座談會、分區說明會及教育訓練,希望使相關人員充分了解專案精神及執行方式,在嚴守個人隱私資料保護規範,並徵得民眾同意的前提之下,再將資料提供予里、鄰長協助致贈福袋。本專案並且制定標準作業流程,按月統計成果,以提升執行成效。

    自96年5月1日「幸福+專案」牽手篇試辦至6月30日止,共計有1,781個福袋經由里、鄰長的手中傳遞到每對新人手裡,而從96年8月1日開始,「幸福+專案」已全面正式啟動,預計至年底可送出6萬2,000份福袋及關懷暖暖包,相信在透過里、鄰長及戶政人員適時適切的服務之下,必能營造出守望相助的社區意識,並將市政服務的觸角延伸至每一個需要照顧的市民身上。

    四、多元的城市行銷

    臺北市有豐富的人文歷史風貌,並融合了海洋與大陸文化、串聯了東方與西方文明,孕育出特有韻味。為使本市的魅力風情更廣為世人所知,本府特別重視辦理各項城市行銷活動,希望藉此進一步提升本市的國際知名度,並開拓觀光產業發展。

    (一)統合重大節慶活動

    本府觀光傳播局(前新聞處)為了創造多元的城市風貌,建立特有的城市品牌,且以顧客導向思維、套裝旅遊的架構、選擇重點的工作概念,將各局處重大節慶活動加以整合行銷,集中本府力量全力推動,使市民能獲得整體活動訊息,創造具備觀光效益及城市行銷功能的節慶活動。本府觀光傳播局特召開「重大活動創意行銷諮詢委員會」,邀集專家學者共同研商,將各局處節慶活動依據季節、類型及目標群等,整合為8項府級活動,藉由整合圖文視聽媒體製作及宣導管道,全面強力行銷,以達事半功倍效益;例如整合春節期間本府各局處活動,印製「金豬護照」手冊放置各捷運站、車站等處,並透過大眾媒體宣傳管道行銷,歡迎民眾來臺北過年;另整合「陽明山花季、竹子湖海芋季、士林官邸玫瑰花展」等活動,設計「賞花到臺北-臺北花季」圖稿,並運用捷運燈箱、市政麗晶片、公車候車亭燈箱等管道全面宣傳;同時亦協助士林官邸玫瑰花展結合海芋季,創意舉辦「玫瑰人生-海芋喜宴」聯合婚禮,安排各項單元及聯繫媒體協助宣傳。

    此外,鑑於「保生文化祭、端午文化節及傳統藝術季」等活動性質為傳統民俗,性質較為相近,本府觀光傳播局統一設計「臺北民俗文化」圖稿,運用捷運燈箱統一宣導。另為關懷兒童青少年,各局處更精心規劃了許多寓教於樂的暑假兒童休閒活動,由觀光傳播局整合各項活動,編製「臺北親一夏」手冊,有系統的介紹所有活動及優惠措施,並且分送手冊至本市國小每一位小朋友,讓家長們易於取得豐富實用的資訊,安排小朋友暑期計畫。此外並運用海報、捷運燈箱等圖文宣傳的管道,宣導親子同遊臺北。

    未來,本府將續以聚焦、節約、創意為整合行銷節慶活動的專業企劃概念,彰顯城市的生命力,達到觀光、教育、文化等多元功能。

    (二)創造臺北「食」尚文化

    美食,是地方特色最重要的元素之一,臺北市更是具有許多傳統夜市小吃的城市,本府為推廣傳統特色小吃,使夜市文化結合地方觀光產業,今年特選定以價位平實、口味符合大眾化的「滷肉飯」為主題,希望能藉由滷肉飯平民化的印象,結合夜市觀光概念讓「食」尚文化更加活絡,以達到推廣臺北夜市,行銷臺北美食的目標。該系列活動於96年7月8日在臺北信義新光三越香堤大道舉行,總計約5,000人次參與品嚐,各家新聞媒體多有報導活動盛況,民眾討論踴躍及業者、店家正面肯定,使本次活動達到預計的宣傳效果。

    另為強力推廣「食」的文化,「2007臺北國際牛肉麵節」活動預定於今年9月展開,除廣邀本市及其他各縣市的傳統牛肉麵及其他各國烹煮好手前來參與牛肉麵競賽、國際交流賽外,亦將發行牛肉麵活動聯絡簿、建置專屬網站,今年的牛肉麵競賽更改以紅燒、清燉及創意進行分組,期讓參賽者更能發揮精湛手藝,呈現傳統牛肉麵的美味。未來為使臺北市民品嚐好吃又優質的臺北美食,本府將繼續舉辦各種美食競賽,以帶動飲食品質提升,創造臺北飲食文化。

    (三)成立臺北電影委員會

    電影「達文西密碼」在全球熱賣,讓法國羅浮宮成為旅人必遊景點,為巴黎創造了難以估計的觀光效益;侯孝賢導演的「悲情城市」在九份取景,也讓這座山城成為北臺灣觀光名勝。由此可見,電影、電視行銷的效果,確實不可小。

    為促進本市電影、電視等影音產業蓬勃發展,讓世人可透過影像更進一步認識臺北,本府已在96年7月3日市政會議決議通過「臺北市電影委員會設置要點」,未來將成立電影委員會,增加行銷本市觀光形象的機會。該委員會未來主要任務,是由本府文化局擔任單一窗口,協助在臺北取景的電影、戲劇工作者,進行各種拍攝取景場地行政作業,並串連相關產業與支援服務系統,設置專屬網站建置大臺北地區拍攝取景專業指南。該委員會未來將聘請電影、電視界的專業影人擔任委員,為本市的影視政策提供建言。

    五、密切的市縣合作

    臺北市、縣僅一水之隔,淡水河兩岸的居民,在生活各層面關係密切。臺北市的發展,無法自外於北縣。因此,在規劃本市發展藍圖的同時,本府也同時尋求北縣的合作,透過市縣攜手,營造共存共榮的大臺北生活圈。

    (一)市縣合作共存共榮

    為能使市縣緊密合作,龍斌特與臺北縣周縣長錫瑋於96年6月20日在淡水河的「大河之戀皇后號」遊艇上,簽署「臺北郝周到」的市縣合作協定,並於96年7月6日在本府召開「臺北市縣合作推動委員會」,市縣雙方在觀光休閒遊憩、交通運輸、產業發展與行銷、環境資源、安全、文化教育及少數族群、健康社福與都會發展等8大議題中相互合作,其中短期行動方案有47案、中期方案有17案,長期方案有17案,合計有81案。經過雙方共同的努力,截至96年7月6日止,短期行動方案已完成8案,占短期方案完成率為17.02﹪,顯見雙方合作已有初步成效。未來透過市縣攜手合作,除整合市、縣各項空間資源,達成資源共享、分工合作、共存共榮的理念外,還將透過縱向及橫向的溝通管理,共同向中央爭取相關計畫經費,必可為臺北市與臺北縣兩地居民創造更安全、更舒適與更便捷的美好願景。

    (二)一綱一本共辦基測

    辦理「國中教科書一綱一本及共辦基測」是龍斌就任以來的重大政策,其目的是為了減輕學生課業壓力與家長經濟負擔。96年6月27日與臺北縣周縣長錫瑋及基隆市張市長通榮(由柯副市長代理)簽署北北基合作備忘錄,由三縣市共同建構公平、公正及公開之教科書評選機制,研議符合公平正義之高中職入學措施,並朝共同辦理北北基國中學生基測或高中職入學測驗之方向努力。

    (三)潔淨水質共飲翡翠水

    翡翠水庫原計畫供水地區僅包含臺北市及臺北縣之中和、永和、新店、三重、淡水、三芝等地區,76年翡翠水庫興建完成後,臺北縣、市供水比例為28%比72%。基於臺北市、縣合作,共飲翡翠水之精神,自93年板新供水改善工程第一期計畫完成,增加支援臺北縣板橋、新莊地區用水,每日已最高可達每日53萬立方公尺,臺北縣、市供水比例上升至約43%比57%。板新供水改善工程第二期計畫預計於101年完工,在不影響翡翠水庫原供水區穩定供水的情況下,臺北市仍將以餘裕水量適時支援板新地區,最大日支援供水量將可再增加,屆時臺北市縣共享翡翠水之目標將向前更邁進一步。

    另外,提供市民安全潔淨的飲水,也一直是龍斌關心的重點。藉由翡翠水庫上游污水下水道接管率的提升,可以有效處理水庫上游廢污水,確保水庫水質安全。

    臺北水源特定區之污水下水道系統分為南勢溪上游之新烏地區系統及北勢溪上游之翡翠水庫上游系統。其中翡翠水庫上游系統於88年7月完工運轉,然鑑於原工程規劃背景與水源區狀況已有明顯變遷,為有效維護水源區內之水質潔淨與原水安全,經評估後,92年內政部核定「臺北水源特定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未納戶污水處理實施計畫」,並由經濟部水利署臺北水源特定區管理局負責執行。該計畫自94年起分3年執行,所需經費由中央負擔2/3,本府負擔1/3,依據地點特性分別以納入現有管線、設置合併式淨化槽等不同方式處理。預計97年2月完工後,可將翡翠水庫上游污水處理率由39%提升至80%,新烏地區污水處理率由71%提升至85%,將使得大臺北地區自來水水源之潔淨獲致更大保障。

    (四)交通運輸攜手合作

    本年度市縣雙方的交通運輸合作方案,已於今年6月20日簽訂的「大臺北生活郝周到」縣市合作協定達成初步協議,包括整合臺北市聯營公車及臺北縣轄公車的大臺北e-bus智慧型公車動態資訊相互連結查詢建置,計有90座站牌、236條公車路線、1,743輛公車加入資料庫;另將共同發行臺北縣市大眾運輸乘車資訊手冊,及結合悠遊卡功能的數位學生證,並協議於96年8月大眾運輸月起,一同舉辦2007大臺北國際無車日等系列活動。

    另外本府為了繼續推動規劃捷運未及服務地區之捷運建設,並與營運中及興建中捷運路線銜接串連,試圖構建臺北市、縣完整的捷運路網,以提供便捷的大眾運輸服務,本府捷運局目前正積極進行第二階段捷運路線的在建工程,以及第三階段的捷運路網規劃,以期在未來20年續建臺北都會區捷運路網,臺北市、縣捷運路線長度可達到1:1。第二階段捷運路線在建工程中,新莊線、蘆洲線、環狀線第一階段、臺灣桃園國際機場線三重至臺北市段及土城線延伸頂埔地區等已核定,與興建中捷運路線均位於臺北縣境內;第三階段捷運路線的規劃亦有一半以上的路線位於臺北縣境內,其中除南北線由本府聘請專家學者辦理審查作業,民生汐止線尚就部分路段沿線民眾意見進一步研析外,其餘各線已完成研究規劃報請交通部審議中。另外,臺北縣政府所規劃完成之環狀線,行政院已核定第一階段路線(自大坪林站起至五股工業區站),本府已於95年11月24日由市縣首長簽訂行政契約,正式接辦後續之設計與施工作業,俟其修正財務計畫報奉行政院核定後即正式展開。

    六、繁盛的產業發展

    為振興本市產業,本府目前配合南港三鐵共構車站整體發展,採大規模開發周邊的公有土地,並結合附近規劃中的文化創意、軟體產業、會議展覽及生物科技等中心,以帶動南港地區產業發展。而積極改建公有市場、輔導公有市場轉型以活絡商機,也是本府努力的目標。另外,本市三面環山,並有淡水河流經,具有豐富的天然遊憩資源,觀光休閒產業更是值得我們發展的無煙囪工業。

    (一)再造南港新風貌

    為配合南港三鐵共構(高鐵、地鐵、捷運)車站整體發展,及改善車站周邊地區土地閒置現況,「南港車站特定專用區區段徵收案」是龍斌上任以來持續推動的施政重點,透過都市計畫變更及區段徵收整體開發,將位於南港車站對面,忠孝東路7段以南、保護區以北之低度利用農業區併入南港車站整體規劃。本區開發總面積約計為2.57公頃,其中特定商業區為1.24公頃,已無償取得綠地、體育場用地、溝渠用地及人行步道等公共設施用地為1.33公頃。

    本案業已完成土地及土地改良物補償費發放、原住戶安置作業、建築改良物之拆除及抵價地抽籤分配等多項作業。至96年7月底止工作進度為86.70%,目前正進行公共工程施工,預計明(97)年辦理土地點交暨剩餘可建築土地處分等事宜。

    本區配合南港車站既有區位條件及三鐵共構運輸特性,基地內特定商業區採整體大規模商業開發,綠地暨體育場用地內設置捷運出入口及客運公車轉運站,建構為南港交通運輸中心,並結合四周規劃中之文化創意、軟體產業、會議展覽及生物科技等中心機能,可發展出商務觀光、交通運輸、休閒娛樂等不同服務功能;另無償取得之體育場用地、綠地及人行步道等公共設施用地,則為交通往返的旅客提供保有自然風貌的優質環境,並增加市民休憩及運動空間,提升當地生活環境品質。

    本區與對側南港車站精華區商業活動相互串聯,未來將是南港重要商務中心,除可帶動商業發展,所創造出之經濟效益將可挹注地方財政,改善地區公共設施,並配合周邊生態環境,塑造出具有親山特色之環境,提高土地利用價值,促進地區繁榮發展及產業復甦,共創出政府與民眾雙贏局面。

    (二)活絡市場新商機

    面對快速變遷的消費型態,傳統市場的經營必須跳脫現有模式,提升競爭力以面對挑戰,故加速推動建立現代化市場、輔導傳統零售市場調整經營型態,乃是推動市場業務重要的方向。

    本府自96年8月1日起於47個公有傳統市場推行「整潔明亮的傳統市場新風貌計畫」,期藉由硬體設施改善及培養攤商共維環境清潔之意識,提升公有傳統市場整體形象,目的在使本市公有傳統市場環境做到整潔、明亮,提供市民一個舒適購物空間。另有關硬體設施改善將逐年編列預算執行,97年度已編列修繕費用6,525萬9,376元。

    另外,未來老舊市場改建方向為能確實符合現況需求,將以個案方式,逐案提報本府成立之「市場改建委員會」作通盤檢討,以確定改建方式及攤商安置等各項配套工作,並將規劃優先以BOT方式引進民間興建或與民間合建,以引進企業化經營理念,並減少本府財務負擔。目前正在興建中之傳統市場有六合、西湖及士林等市場,規劃改建中之市場有成功、中崙、江南、新興等市場。

    為提升巿場攤位使用率,本府市場處訂定「提高公有零售市場攤位使用率改善計畫」,辦理市場整層有效利用、繳租金未營業輔導稽查、空攤整頓再利用,期有效輔導市場攤商以現代化經營理念為基礎,善加運用市場閒置空攤。
    最後,為促進市有財產有效利用,市場處將賡續收回無商機市場,藉由公開標租機制之建置,引進民間企業經營超級市場或百貨商場之經驗,期由再利用之規劃及後續之經營管理,賦予市場新的生命力。

    (三)優質觀光休閒產業

    1. 藍色公路大河戀開航

    本府自92年起推動藍色公路,著手進行河岸景觀改善、碼頭設施興建,於93年2月引進業者於淡水河、基隆河水域經營,從早期侷限於本市河段、日間之小型船舶遊河,到跨縣市航線的增闢,引進大型船舶,冀提升遊客可活動的空間及服務品質。

    大河觀光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所屬「大河之戀皇后號」於96年5月10日正式啟航,並於96年6月份加入臺北市藍色公路之服務行列,特別結合淡水河流域豐富的人文、自然景觀與臺灣精緻的美食文化,搭乘藍色公路「大河之戀皇后號」將是繼臺北101大樓,成為來臺北必遊的觀光旅遊活動。

    「大河之戀皇后號」於96年4月建造完成,全長40公尺、寬10公尺、高13.5公尺,重498公噸,為全臺灣內河最大載客船舶,可載320位乘客,其內部的空間提供餐飲服務、樂團表演、婚宴會議場所、校外教學、國內外團客旅遊等服務,並以專業分工方式結合旅行業者包裝套裝遊程,串聯區域遊憩景點,豐富藍色公路遊程。

    2.親山步道

    臺北市之北、東、南三面環山,山坡區域占全市面積近約55%,兼具風、火、山、林、水的生態特色,在相同緯度的城市中,是世界上少有具自然生態特色的城市之一。也由於三面環山,山區與社區形成相牽狀,如同手指頭深入社區。由市區主要幹道眺望,山系幾乎成為主要視覺端點,而各山稜線皆提供市民遠眺市區之機制,使市民可透過登高而深入瞭解都市之空間配置,進而與都市締緣。同時臺北市的山也成為本市氣候的調節器、自然的屏障及生態的防線。緣此,臺北市的親山計畫的推動,扮演著本市邁向健康城市重要宣誓與決心。

    龍斌自上任後,提出十大發展願景,其中為了創造「樂山悅水-優質臺北」的都市景觀,特別以「好山好水好生活」為目標,透過山域、水域環境改善、河濱公園(關渡生態公園)改善利用,以及建構郊區休閒路徑網絡等,創造兼具生態及休閒觀光親山親水環境。目前賡續進行全市親山步道改善工作,結合大眾運輸系統(包括捷運場站、公車站)及自行車道等,以建立完整綿密的親山步道網絡,並在步道沿線設置環境解說與指標系統,包括資源解說牌誌、步道休憩設置、區位導覽地圖、方向指示牌誌等,提供臺北市民舒適、便捷的親山環境。

    今年度在有限資源下,引進更多的民間力量,包括個人、企業團體及學校資源共同投入,特別與臺北藝術大學共同合作,進行關渡天際線親山步道入口意象改善工程,除改善親山步道通行環境外並與校園景觀結合,設置兼具藝術文化氣息公共雕塑品,預計可於96年12月前完成,屆時將可提供臺北市民更佳的親山環境。

    近年來由於市民樂活意識抬頭,愈發重視休閒遊憩品質及親子互動空間,促成觀光休閒產業蓬勃發展。為能多元展現臺北城市所具有之特色,吸引市民朋友及觀光客源親身造訪臺北的另類風貌,龍斌希望藉由觀光休閒品質提升,營造民眾多次造訪的價值,並永續發展本市更精緻的觀光休閒產業。

    七、繽紛的文化活動

    一個城市之所以為人所流連,不僅是因為硬體的景觀,更因為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英國愛丁堡藝術節、法國亞維儂藝術節,都是全球文化界的盛事,也因文化活動的興辦讓這些城市為全球所知。臺北市近年來舉辦各項藝文和國際文化交流活動,並致力文化資產的保存,逐漸讓文化藝術的種子,在臺北生根,朝亞太文化之都更向前邁進。

    (一)2007臺北電影節

    由本府承辦的臺北電影節,自1998年創辦至今,已成為臺灣電影界年度盛事,由於專業團隊的持續經營,以及具國際聲望的資深臺灣導演鼎力相挺,在國際上產生號召力,吸引國際佳片來臺映演及影人陸續到訪,而「華人影像精選」單元,網羅全球最新華語重要影片,更成為全球重要影展選片人來臺主因。

    堂堂邁入第9屆的臺北電影節於96年6月22日至7月9日舉辦,承接過去8屆累積的成績,以「主題城市」交流對話,讓臺灣觀眾透過電影深入瞭解不同城市的生活,瞭解多元文化。

    同時,為提供國片與國際影片觀摩機會,影展舉辦「國際青年導演競賽」,鼓勵製作2部以下影片之國際青年導演參賽。今年首獎得主為德國導演史凡塔迪肯(Sven Taddicken)「艾瑪的禮物」(Emma's Bliss)。而培植了許多臺灣本土優秀創作人才的「臺北電影獎」,以百萬大獎鼓勵臺灣的影像工作者創作,今年首獎得主為蔡明亮導演「黑眼圈」。另鼓勵市民創作的「臺北主題獎」,今年以「臺北人」的主題,降低創作門檻,增設平面觀摩類;由此單元本屆新增「影像工作坊」,則邀請知名的講師傳授影像創作的基本概念,培養臺北各階層民眾用影像說故事的能力,提升市民對影像的敏感度,更擴大創意的無限可能性。本屆電影節觀影人數達7萬982人次。

    (二)參與威尼斯雙年展

    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已有百年歷史,是最具影響力之國際性美術展覽。今為臺北市立美術館第7次代表臺灣參加該展。本展於96年6月6日舉行「臺北-威尼斯」連線記者會;6月8日舉行國際記者會及開幕酒會,本屆由策展人林宏璋所提「非域之境(ATOPIA)」為題,展覽人潮更勝往年,每日平均約500人次參觀臺灣館。由於展覽設計與策展概念契合,作品表現形式具相當水準,普遍獲得藝術專業人士及媒體肯定。展覽更為臺灣藝術家提供於國際藝壇嶄露頭角之重要機會,展後藝術家常獲邀參與國際性展出,對臺灣國際文化交流貢獻至大。

    (三)體驗優質藝術活動

    臺北藝術季是一項具有優秀傳統歷史的活動,今年邁入第20屆,由臺北市立國樂團承辦,從96年3月31日至6月2日為止,總計辦理各類表演藝術活動30場、社區音樂會12場,並首度舉辦「鼓王盃-全國鼓藝大賽」,辦理「吹打樂器家族展」,總計參觀人次達3萬餘人,96年6月1日、2日閉幕音樂會「雙重撞擊」門票更全數售罄,為嘉惠市民大眾,特別在中山堂廣場外舉行音樂會現場實況轉播,受到民眾熱烈迴響。今年總計邀請配合演出的學校、團體有39個,個人有81人,提供國內優秀傳統表演藝術團體良好的演出平台。

    今年臺北兒童藝術節自96年7月7日至7月28日舉行,以「優質聯演」為規劃主軸,分為「戶外聯演」、「售票聯演」、「藝術新幹線」三大主題活動,「戶外聯演」的部分,邀請了「九歌兒童劇團」等10個國內優質藝術團隊演出。「售票聯演」分別有國外和國內優良劇本的聯演。國外團隊今年度邀請墨西哥、保加利亞以及加拿大團體來臺表演,共計演出21場;國內優良劇本聯演則是「2006年兒童戲劇創作暨製作演出徵選」得獎劇本首演,共進行共9場演出。另外在「藝術新幹線」的單元,結合臺北市縣共25個公私立藝文博物館所,進行50場次的駐館演出,把兒童戲劇導入社區文化生活圈,發揮博物館社區教育功能,估計活動期間參與人數超過20萬人次。

    (四)加強文化資產保存

    近年來,本府積極推動古蹟及歷史建築的保存、維護與活化工作。目前本市共有140處古蹟與116處歷史建築,數量居全國之冠。

    臺北市的文化資產保存工作逐見成效,古蹟修復成果亦是有目共睹,古蹟全面性整修的達20處以上,持續使用的古蹟超過90處,經活化再利用的數量也多達16處,包括臺北之家(市定古蹟前美國大使官邸)、臺北故事館(市定古蹟圓山別莊)、紅樓劇場(三級古蹟西門紅樓)、當代藝術館(市定古蹟臺北市政府舊廈)、中山堂(二級古蹟臺北公會堂)等,展演類型從傳統藝術到當代藝術,使用型態從電影院、展覽館到表演廳,種類多元。

    而隨著文資意識提升,民間自發保存維護古蹟者亦越來越多,包括已修復完成的大龍峒保安宮、景美集應廟、艋舺清水巖、艋舺青山宮、慈雲寺及北投文物館。本府並主動發起全民共同參與推動史蹟保存維護,今年與民間單位財團法人八頭里仁協會合作「新北投車站風華重現」公益信託史蹟保存維護工作。另96年上半年並完成委託「閰錫山故居」、「西本願寺」修復及再利用計畫調查研究,以為未來修復活化建物之依據。

    八、友善的生活環境

    龍斌認為,一個令人安居的城市,必須在治安、公安、消安這「三安」,都能令市民安心。因此本府近年來於掃除治安死角,強化政府及民間防災、自救的能力上,投注相當的心力。而面對社會型態的轉變,我們也積極引進民間的力量,建立社區型的照顧體系,使老、幼、殘、疾等弱勢者,皆能活出生命的尊嚴。

    (一)推動治安零容忍

    本市執行「治安零容忍」政策,自97年起規劃建置「犯罪地圖資訊管理系統」,結合犯罪資料庫及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以下簡稱GIS)的分析功能,以「強盜」、「搶奪」及「竊盜」3項案類做分析比較,製作犯罪地圖,充分掌握本市刑案發生的空間分布型態,辨識治安熱區,及各轄區案件變遷趨勢及發生區位特性,進而研析轄區治安狀況,針對犯罪熱區加強勤務部署及警力巡邏,以防制犯罪發生。

    為建構本市安全生活空間,清查「治安死角」,結合本府各權管業務單位加以改善,並運用社區治安會議、刊登「治安死角」網站專區等,宣導民眾提高警覺知所趨避,以降低被害機會,並激發社區居民共同維護社區治安環境之意識,防範犯罪行為發生,維護社區居住環境的安全。統計95年12月持續列管治安死角115處,96年1月至8月止新增治安死角343處,改善348處、持續列管110處。

    另基於「治安零容忍」之理念,避免因本市公共空間環境缺失形成「治安死角」,本府自96年4月份起進行全面性清查,過濾出有改善需求疑慮之公共空間照明設施191處、公共空間環境淨化32處(其中15處與照明改善重複)、公有路外停車場安全維護改善9處、校區內安全維護改善25處、堤外河濱區域安全維護改善3處、捷運站區安全維護改善7處、屬私有領域改善15處(如私地、防火巷),合計267處,刻正由各權管單位依相關法令規定積極進行檢測、改善中。

    (二)提升防疫、防救機制

    本市為都會型城市,人口密度大,國際交流頻繁,針對疫災作萬全準備並嚴加防備是絕對必要。為因應疫病來襲,本府已規劃執行各項策略,包括擴大縣市防疫工作交流、辦理H5N1流感相關教育訓練、辦理跨區災害防救疫災演習等活動。為測試本府各局處於疫病來襲時之動員能力,建立本府各相關局處之間緊密的聯繫機制,以避免因重大災害發生後,造成全面性癱瘓的情形。

    此外,為使醫療行政系統有效的管理並運用資源,在重大危機發生時,讓緊急醫療體系在最短的時間發揮最佳效能,本市積極籌建「災害防救中心」,將可有效統籌推動本市災害防救工作。預計於96年12月底前可完成國內第1棟配備隔震系統、高標準防洪設施的專屬災害應變中心,對本市未來災害防救運作將可發揮莫大助益。

    本府亦持續建置「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災難應變指揮中心」(EOC)計畫:指揮中心備有專業人員24小時待命執勤,平日協助本市各醫療院所緊急傷病患轉診業務,於本市災難事故發生時,提供醫療資訊整合作業、平衡大量傷病患所需之醫療負荷資訊;亦隨時監控本市疫情及防疫物資儲備狀況,提升災難應變效能。

    另外,本府亦建立重大災難緊急應變機制,訂定災害防救業務運作標準模式及相關規範,以因應大量傷病患,建立災難現場病患分流及醫院容量參考模式。於96年6月24日支援「仰德大道遊覽車事故」緊急醫療救護,啟動大量傷病患應變處置作業,共調派21名醫護人員及救護車7輛,至現場投入救援;共完成33名後送作業(25名傷者及8名罹難者)及個案追蹤作業。另為建立社區中完整的「生命之鏈」,並營造安全的社區環境,特別結合本市可近性最佳之5家便利商店;包括7-11、全家、OK、萊爾富及福客多等,約計2,000家直營店及加盟店,推動「陽光超商CPR」認證活動,營造社區緊急醫療守門人,以保障市民生命安全。

    最後,為整合緊急醫療救護系統,本府亦與臺北縣政府規劃「北市縣」緊急醫療組合作案,跨區緊急醫療支援救護機制及建構臺北區域特殊緊急醫療網絡,以達緊急醫療資源整合及跨區合作目的。

    (三)強化社會福利服務

    為因應日益複雜且多變的家庭型態及社會問題,龍斌自上任以來即積極推動「家庭為中心、社區為基礎」的社會福利服務。透過結合社區資源,鼓勵民間參與,輔以鄰里系統補充家庭功能的不足,建立合作機制及通報網絡,以提供本市弱勢市民及其家庭適切之福利服務。

    不論社會環境如何變遷,家庭和社區對個人而言,均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從幼時的生活照顧、情感依附需求、人際關係及社會角色的學習,都無法脫離家庭及社區的範疇。因此,本市各項福利服務之提供,均以建構完善的家庭支持及社區支援網絡為前提,包括設立兒童托育資源中心及建置社區保母系統,提供可近、可及之托育資源及轉介服務,讓本市幼兒獲得完善的托育服務。

    另外,提供長者多元化的社區照顧服務,發展社區長期照護服務網絡,使健康及失能老人均能在所屬社區中取得所需之福利服務資源,包括長青學苑、居家照顧、送餐服務、社區關懷據點等,期建構一個完整的社區照護網絡,落實在地老化之願景。而建構成人統整性社區生活重建方案,也是以提升身心障礙者在社區生活之功能及適應為主要目標,透過結合民間團體,加強對中途致殘者的服務,以強化其支持互助系統,除了對於身障者功能復健服務外,提高社區民眾對身心障礙者的友善、接納及關懷,更是市府的責任。

    此外,對於資源不足及失功能之家庭,提供各項補充性與替代性之福利服務,與民間單位合作推動「臺北市高風險家庭服務」,並輔以社區中豐富之人情及鄰里資源,建立社區支持網絡,通報、關懷及支持本市之弱勢家庭,期協助家庭自助自立。

    未來,龍斌仍將依此理念,持續致力於本市各項服務的推動與品質的提升,使資源做最有效的運用,以維護市民最大的權益與福祉。

    參、未來施政重點

    在未來的任期當中,龍斌將全力推動以下8項的施政重點,分別是「加速推動都市更新」、「續推臺北好印象計畫」、「深化廉潔及效率價值」、「整治活化淡水河」、「辦理聽障奧運、花博會」、「整合大眾運輸路網」、「重塑醫療保健體系」及「延伸臺北科技走廊」,以逐步實踐為本市許下的願景。謹在此說明如後:

    一、加速推動都市更新

    為加速推動都市更新,建構優質都市生活空間,龍斌親自主持跨局處專案團隊,共同推動「臺北市都市再生方案」,每月定期召開會議督導執行工作,以「城市復興、永續臺北」為總目標,並朝創造「效率、活力、適居及和諧」的臺北生活環境之方向努力,針對淡水河整治、高科技及文化創意園區發展、大稻埕古城再現風貌、形塑故宮瑰寶大道、松山菸廠巨蛋及文化園區計畫、西區風華再現等優先指標方案進行規劃,讓臺北朝「親水、科技、歷史、人文、健康、活力」六大方向邁進。

    另為擴大都市更新執行面,本府預定96年12月底成立都市更新開發公司,97年初正式掛牌運作,未來將以大同、萬華老舊地區、誘因不足無法更新的4、5樓層公寓,以及大面積公有土地,卻遲遲未能推動更新的地區為首要更新目標地區,希望能透過政府主導,匯集民間的專業和資金,協助市府推動策略發展地區的都市更新工作。

    有關公司成立資金,本府將透過都市更新基金投資,並依預算法處理,而公司籌備等一切運作及投資案都將在 貴會監督下進行。龍斌相信由本府支持成立的都市更新開發公司,因為有公部門做為後盾,公信力將是最大的「隱形資產」,一方面是以配合市府的政策和公共利益為前提,並且透明運作,將可以提升原住戶的信任感,絕對有利於意願的整合;另一方面每個案子都會依照建築、都市計畫和都市更新法令規章規劃,必然會大幅減少審查的不確定性,更為市民提供一個更多元化的都市更新管道,以減少住戶間協議的困難程度。

    至於外界關心的增加都市更新獎勵誘因及簡化審議機制與流程之議題,已交由本府都市發展局檢討及建議中央修訂都市更新條例相關法規,對於配合本市早期因公共工程由本府安置之整建住宅及遷建住宅拆遷戶,本府已檢討透過各種更新獎勵方案及措施,以協助該等建築物儘速更新改建。另將持續推動大同風華再現系列活動、萬華艋舺新紀元活動,藉由公部門的引導,透過活動的舉辦,有效振興商機,帶動地區產業再發展。

    未來,本府將再考量本市發展現況,因應市民對都市生活空間的需求與期盼,全力推動城市再生,在施政目標引領下,改善市民居家環境、提升公共設施質與量、活化舊商圈的繁榮,共創優質生活環境,進而打造臺北市成為舒適宜人、美麗繁榮的城市。

    二、續推臺北好印象計畫

    臺北市是高度發展的現代都會,但常有市民及國外友人反映市政建設無法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為了讓臺北在短時間內變美,讓市民感受城市正在改變,而且變得更美麗,本府特別針對以下6大市政建設項目,責成各單位構思如何改善或美化市容,讓臺北在短時間內展現新風貌。

    (一)貓空纜車

    貓空地區位於臺北市文山區南端,觀光茶坊林立,已成為市民假日品茗郊遊的休閒據點,本府特別以貓空纜車為核心,規劃懷舊茶體驗、貓空親子樂、親山森林浴與品茗觀星夜等4條旅遊行程,提供遊客參考。且於交通節點及重要景點設置導覽地圖牌引導遊客,並印製觀光文宣品、開發特色紀念品及建置旅遊網,以提供國內外遊客多元化選擇,更協調智慧卡公司推出貓空321旅遊套票及臺北觀光護照貓纜版,讓遊客暢遊貓空。

    本府並於纜車動物園站設置遊客中心,預計97年於貓空站設置旅遊服務中心,提供旅遊諮詢、文宣贈閱及行程建議等服務,並規劃闢駛貓空遊園公車,將依民眾需求調整行駛動線。

    而在輔導貓空地區商家合法化方面,本府都市發展局業依內政部審議意見修正「臺北市文山區指南里、老泉里部分保護區(可申請開發許可範圍)都市計畫案」,過渡期間則由本府商管處預先輔導業者籌備申辦合法化事宜。

    本府將持續整合公私部門推出各式主題活動,例如夜貓子行動、躲貓貓地圖活動、尋茶趣活動、優人神鼓山上公演,並與當地協會結合茶坊推出促銷活動,未來將透過觀光資源大力行銷,打造貓空成為國內外遊客必遊景點。

    (二)登山步道

    臺北市為一盆地地形,周圍由北而南有大屯、七星、五指、南港、及二格山等五大山系環繞,休閒遊憩資源豐富多元,其中本市列管之80條、總長約67公里之登山步道系統,更是串連本市熱門景點、觀光農園、名勝古剎等具有特色之自然景觀與遊憩據點之途徑。為能引導民眾親近山林,體會自然生態之美,本府先擇定四獸山步道系統(虎山、象山親山步道)、 仙跡岩步道系統、天母古道系統、以及更寮古道系統等四條熱門且深具特色之登山步道路線,辦理相關軟、硬體設施更新改善,提昇親山服務品質,讓市民朋友能享受一個「安全」、「舒適」、「整潔」、「美觀」、「便捷」的優質親山環境。

    (三)自來水園區

    臺北公館水源地有著許多臺北人共同的記憶,但隨著溪水的污染,取水口功能不再,人們遠離河濱而逐漸被遺忘;如今本市自來水處整修自來水古蹟、增建親水設施及開闢小觀音山步道,將臺北水源地陸續開放,以推廣水資源教育與營造親水環境。於89年開放的自來水博物館,成為本市校外教學與新人婚紗拍攝熱門景點,接著在91年增設親水設施,與自來水博物館與公館淨水場整合成「自來水園區」,作為市民寓教於樂休憩場所,並形塑「臺北親水節」成為臺北暑假親子主題活動,深受民眾喜愛,開幕至今已超過6,000班學生、800個團體教學導覽及150場以上活動在此舉行。

    因此,本府積極籌辦自來水園區二期工程,95年增設「水資源教育館」及「雨中水貯留及示範系統」,96年加入親水體驗教育區、公館水岸、噴泉庭園及抽水站、量水室古蹟等,於今年7月整體開放營運,讓親水豐富化,教育趣味化,並由公館捷運站動線導引至河濱,重塑公館水岸風光。

    自來水園區自龍斌上任以來參觀遊客已超過26萬人,也是本府落實水資源教育所做諸多努力之ㄧ,未來自來水園區將與鄰近區域整合,串連河濱公園與自行車道,從交通博物館、螢橋國中、臺大水源校區、自來水園區、公館商圈至寶藏巖,串連成公共空間走廊,打開南濱親水門戶,為公館注入新的氣象,營造成公館新世界。

    (四)故宮整體景觀意象

    故宮博物院、陽明山國家公園、士林官邸、士林夜市,長期以來皆為本市重要之國內外觀光旅客主要參訪景點,其具有豐富的文物典藏、觀光資源、自然生態特色及綠地網絡,為建造具地域特色之市區景觀,本府規劃將士林捷運站經中山北路5段505巷、福林路、至善路至故宮全線,塑造成為參訪故宮、自然生態、藝文空間與時空故事的特色路徑。

    因此,龍斌自上任後積極推動「塑造故宮瑰寶大道」計畫,以故宮意象為主塑造該連通路徑道路特色,另並將自強隧道拱頂及隧道出入口處併同納入更新設計,整體強化故宮為本市獨有之瑰寶意象,並透過整體空間架構的策略規劃連結周邊觀光資源,以促進地區產業、經濟及人文發展。

    目前本計畫刻正辦理招標作業,預計可於97年2月前完成照明系統改善設計,97年10月前完成整體規劃設計,屆時期望透過計畫範圍內人行道的拓寬更新、策略空間點的連結、故宮意象的融入、周邊觀光資源的整合、空間區位及生態環境特色連結強化等,成功塑造出故宮瑰寶大道意象,使這軸線成為最有趣的城市閱讀。

    (五)照亮捷運站

    為延伸臺北捷運視覺形象,妝點臺北市夜間風貌,提供市民、旅客及捷運車站周邊居民更為安全、明亮的環境,推動「照亮捷運站」計畫,利用多變化之LED燈具及太陽能板,發揮節能創意,賦予捷運車站更明確的區域意象。

    目前擇定劍潭站、士林站,忠孝新生站、國父紀念館站、公館站及大安站等6個捷運車站,進行整體夜間照明規劃。上述車站出入口標誌燈,改用全新造型之LED燈具,提高車站出入口明亮度,並突顯車站入口意象,同時使用太陽能發電設備,設置具造型之太陽能板,以達節能及符合環保效果。另大安站因位於市區高架軌道區段,將利用捷運高架軌道之特色,進行側牆與樑柱照明妝點,創造夜間特殊風貌。

    針對車站站體、周邊轉乘設施(包括劍潭站、公館站之雙層腳踏車架停放區、機車停車場等)及線形公園等之照明及出入口路燈進行改善,利用節能燈具,架設投射燈、增設景觀燈與提高照明度等,以達到美化造景與增進夜間民眾之安全。
    本案預定於96年12月底前完成,未來亦將視設置效果,規劃中、長期改善計畫,形塑臺北捷運城市新氣象,讓臺北市更亮麗、更安全。

    (六)車行隧道美化

    臺北市區境內總共有9座隧道及11座車行地下道,聯絡市區各地,平均使用年限已超過20年以上。一般而言,隧道及地下道多因受限空間、地下水壓、照度不良、行道鋪面及護欄老舊破損的影響,造成光線較不容易透入、滲漏水情形、視覺景觀不佳、影響通行安全等情形。

    其中辛亥、懷恩、莊敬隧道及林森南路車行地下道為本市主要交通要道,每日通行的汽機車數量龐大,為提供用路人及市民更明亮、潔淨、舒適與安全的行車空間,本府將在96年底前先行整修,主要整修項目為壁體清洗及美化、洞口雜草清除、人行道鋪面及護欄更新、加裝照明燈具,以提高隧道內部亮度。希望能改變全體市民長期以來對隧道、地下道幽暗、髒亂的負面印象。

    三、深化廉潔及效率價值

    龍斌上任後即指示成立「臺北市政府廉政肅貪中心」,秉持「建構反貪共識」、「落實廉政機制」、「整飭貪瀆不法」之原則,務使公務員能勇於任事,建立廉潔、效率的行政效能。

    本府96年下半年為深化廉潔效能,除持續針對易滋弊端業務,辦理專案稽核並編撰貪瀆預防專報外,同時落實推動請託關說、贈受財物、飲宴應酬及利益衝突迴避登錄制度,並著手研訂本市「市立醫院醫師倫理實務指引」手冊,以落實倫理規範,另為接軌國際,提升本府清廉滿意度,將委託專業機構辦理廉政問卷調查,並開發「臺北市政府廉政指標」,瞭解民眾對本府施政滿意度及推動廉政工作的主、客觀評價,以強化本府效率價值。

    廉政肅貪中心之成立,將優先執行行政院「反貪行動方案」,以業務稽核、調查、檢核、評估為基礎,整合本府現有各機關內稽內控之工作平臺,透過外部監督提升處理弊失危機層次,同時建立課責、透明機制。未來更將賡續評估機關決策及行政程序之潛存危機,迅速處理輿論關切之重大政風議題,並積極查處防杜貪瀆,以促進廉政效能。

    政府機關是為民服務機關,龍斌始終認為每一位市府同仁必須以民為念,從心出發、處處為民眾設想,而為有效提升本府各機關為民服務之整體品質,龍斌覺得公務員常常從專業角度去考量問題,動輒以「於法不合,無法執行」為由答復民眾,應多用同理心,站在民眾立場思考並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自龍斌上任以來,即多次在公開場合勉勵,市府同仁只要能對提升行政效率、服務品質、減少紛爭等提出具體可行方案並具體展現行政效能,一定加以獎勵並大力拔擢。

    這個理念在龍斌大力支持下,本府創各縣市政府之先,建立臺北市政府的創意提案會報制度,其整合了本府「市政品質獎」之創新及精進獎,與人事處破格獎勵方式建議案,訂定了臺北市政府創意提案會報實施計畫,自96年7月1日開始推行,藉以激發本府全體同仁發揮創意,研提與機關業務相關之各項興革意見、專題研究及參與制度,進而提升行政效率。

    四、整治活化淡水河

    淡水河系流域面積2,726平方公里,主流發源於新竹縣境雪霸國家公園東北角之品田山,全長158公里,其本流及基隆河、景美溪、新店溪等支流環繞流經本市所轄境內,總長度約55公里,匯流至關渡隘口出海。淡水河流域自古即為本市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不僅與民眾的生活關係極為密切,更蘊藏了許多無價的歷史記憶與文化資產。

    為積極推動活化淡水河系,落實淡水河清水行動,營造親水生活化環境,本府爰於96年3月成立「臺北市政府活化淡水河系推動委員會」,由龍斌擔任主任委員,每2個月召開1次全體委員會議,結合產官學界力量共同推動活化淡水河系工作,96年截至7月底已召開3次全體委員會議;另委員會下置水質水量與景觀遊憩2分組,每2週召開1次分組會議,專責議案研議,並續由本府相關權責機關落實執行活化工作。

    本府為達成活化淡水河系「質量好」、「景觀好」與「遊憩好」等3大願景,爰以「確保水源水質」、「河水不發臭」、「河面無垃圾」、「營造魅力水域環境」、「休閒遊憩去處多」、「泛舟垂釣環境好」等6大目標為核心,於全體委員會議與分組會議中,分別研訂短程、中程、長程策略及執行計畫,透過污水下水道工程之持續興建、水污染源之輔導改善與稽查管制、水域景觀環境之整體規劃改善、水岸周邊社區之重塑再造、水域水岸休閒活動之行銷推廣、視河川為資產之教育與宣導等工作,期於有限時間內,達成活化淡水河之相關願景與目標。

    污染一條河川可能只要短短幾年,但要徹底整治活化,依國外經驗,短則如東京隅田川費時近20年,長則如倫敦泰晤士河(River Thames)則耗時近100年,實為任重道遠之工作。為達成活化淡水河系此一挑戰性極高且需長期延續之任務,臺北市身為首善之都責無旁貸,期透過貴會之支持及本府團隊與各界的共同努力,打造視覺親水生活化環境,共同攜手將本市營造成為世界級的優質水岸城市。

    五、辦理聽障奧運、花博會

    本府為積極辦理「2009年臺北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特於96年4月1日成立財團法人2009年臺北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籌備委員會基金會,並廣邀各領域優秀人才,設立8部35組,以補強並加速整體組織行政效能。

    為增進市民大眾對本賽會的認識與期待,進而共同參與本項賽會,龍斌於府內各大型活動及各項宣傳管道加強宣傳賽會資訊,並設計賽事宣傳短句及標誌於府內各型常態性文宣中放置,以增進市民朋友的印象;另外為增進國際間的認同,本府特與中華民國聽障者體育運動協會於96年8月11日至16日,共同辦理「2007年臺北世界聽障游泳錦標賽」,計有23國游泳代表隊來臺,本賽會將作為聽障奧運的前置測試賽會,並向外國展示本市辦理國際賽會的能力。

    本府近期仍將加速整建各項運動場館,以因應2008年8月國際聽障運動總會(ICSD)之技術委員來臺檢查。現已結合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市立體育學院、臺北教育大學、臺灣師範大學、文化大學等大學院校,共同培訓學生志工,以因應賽會之需,計畫至98年6月完成2,000位學生志工的培訓與編組,並積極招募培訓社會志工,以滿足賽會整體志工需求。

    未來藉由賽會的舉辦,將可增進本市的國際知名度及體育運動水準、擴大臺北市民國際視野、提高運動場地設施的使用效益及未來申辦自辦國際運動賽會的經驗與能力等,進而提升舉辦國際運動賽會的競爭力。

    「2010/11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則是本府另一盛事,國際花卉博覽會為國際性活動,原本預定於本市關渡平原景觀公園預定地上舉辦,因土地徵收及環境影響評估等因素,經96年度上半年研擬各種替代方案,研商其可行性,最後評估圓山地區為最適合之地點。

    博覽會涉及花卉、觀光、會展、科技、交通等各項業務,因執行層面複雜且事涉廣泛,需投入龐大資源,本府特成立跨局處之「2010/11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指導委員會」,負責花博會發展策略之指導、推動政策統整協調及督導考核等事宜。目前本府已於96年8月完成概念計畫,預定於96年12月底前完成基本計畫,概念計畫相關內容將於96年9月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AIPH)秋季年會中報告,後續依原定計畫確實辦理,預計於99年11月開幕。

    六、整合大眾運輸路網

    臺北市未來的大眾運輸系統,將以專用路權的捷運系統為主、以優先路權的公車專用道為輔,目前已通車之捷運線長度為76.6公里,在建工程包括內湖線、信義線、松山線、南港東延段、新莊線、蘆洲線、土城線延伸頂埔段、臺灣桃園國際機場線三重至臺北市段,另規劃中之捷運路網包括安坑線、三鶯線、萬大-中和-樹林線、信義線東延段、社子士林北投輕軌運輸路網、南北線、民生汐止線等7 條路線。

    未來20年本府將繼續興建臺北都會區捷運路網,使都會區路網達230公里以上,屆時市中心區的路網將形成棋盤式佈設,透過便利轉乘讓各捷運路線間旅次流通更便利,使人口、活動密集地區可以很方便使用捷運系統,建設完成後,各主要運輸走廊捷運端點站到達市中心區都將在30分鐘以內。

    此外,整合捷運系統,提供更有效率的幹道運輸與轉乘服務的「公車路網重整計畫」,將藉由中型巴士短程接駁,提供住宅與捷運、公車站之接駁交通工具,滿足轉乘、上學、購物等短程活動需求,提供社區「最後一哩」運輸服務的「市民小巴」;以及因應高齡化社會,提供無障礙人性化服務的「低底盤」公車,以及環保的「低污染」公車,將是後續重要的具體工作,未來將可大幅提升民眾使用大眾運輸工具的比例,以達成臺北都會區大眾運輸比例60%之目標。臺北市與臺北縣也將透過捷運系統四通八達,結合臺鐵捷運化、高鐵及航空站方便的轉乘,更可以擴大服務本島其他地區進入臺北市區。

    七、重塑醫療保健體系

    早期醫療資源缺乏,臺北市各市立醫院即肩負起市民急重症醫療、慢性病、精神疾病與公共衛生任務,其中和平醫院及中興醫院更是自日據時代開始,即守護臺北城居民健康,並擔任醫學教育工作,陪伴北臺灣居民近一世紀。然而隨著經濟發展,社會環境變遷,民眾醫療需求逐漸增加,私人與財團法人醫院紛紛興起,市立醫院如何在變遷的醫療環境中,轉換適當的角色與定位,建構完善的醫療照護體系,平衡市場競爭機制,加強弱勢族群照顧,促進市民健康,一直是市立醫院努力經營與改革的方向,也是歷任市長加強醫療保健發展政策的重要項目之一。

    為使聯醫符合時代與市民的需求,永續經營,市醫改革是一條永無止境之道路。因此,聯醫將從過去2年整合經驗中,保存科部醫療整合趨勢之優點,而在經營管理的策略上調整為院區經營為主,科部經營為輔的模式,提升員工向心力,促使院區落實經營管理制度的推動,並在資源整合與成本管控的原則下,朝聯合採購、資訊整合等方向持續努力,達到降低成本之目標。95年聯醫業務成本與費用為109億4,073萬元,較94年同期減少4億5,268萬元,約撙節3.97%。95年度業務賸餘則增加至2億4,217萬元,較94年增加14.11%。

    另為落實人力資源的相互支援,本府持續建構「緊急醫療網」、「精神醫療網」、「傳染病防治網」、「憂鬱症防治醫療網」、「癌症防治醫療網」、「優生保健服務網」、早期療育、長期照護及健康城市推動計畫等,共同提供優質醫療及公共衛生並重的服務,並朝「社區醫學中心」發展,使臺北市民享有健康、安全及快樂的高品質生活,並根據本府民意調查,市民對聯合醫院的滿意度,已從94年6月時的35%提升到96年7月時的46%,顯示聯醫的改革已日具成效。

    八、延伸臺北科技走廊

    臺北市位居全亞洲的重要樞紐,有最良好的地理、商業環境,豐沛資金來源、及高素質的人力與網路建設,有利建造為世界級科技產業中心。本府已規劃自南港經貿園區、軟體園區及南港高鐵沿線新生地、大內科地區、北投士林科技園區、以迄關渡工業區串連為「臺北科技走廊」計畫,總面積共約898.3公頃,以吸引更多資訊、通訊、生物科技及文化產業等廠商在臺北設立研發及區域營運中心。

    內湖科技園區近年來蓬勃發展,其群聚效應及發展動能,已擴及周邊新興發展地區。為提供科技產業充足發展空間,本府正就基隆河截彎取直地區工業區部分及內湖第五期重劃區工商區部分進行相關都市計畫檢討,期望藉由建立產業進駐彈性機制,延續內湖科技園區發展成果。

    在南港地區,配合行政院會通過之四大金磚計畫之一「南港至汐止間高鐵沿線再開發計畫」,將規劃為臺灣智埠中心,發展會展、資訊、生技及文創產業。除將配合中央提供南港國小遷移後土地興建二代會展中心,忠孝東路向陽路口規劃北部流行音樂中心,另為解決南港軟體工業園區高科技研發空間不足問題,已釋出部分市有土地,以設定地上權方式進行第三期開發,預計96年底前完工,屆時約可吸引100家廠商進駐,創造600億元產值。至於北投士林科技園區都市計畫於96年6月5日經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通過延長開發期程3年,俟「臺北市區段徵收拆遷補償暨安置自治條例」於 貴會審議通過後,相關局處即可進行區段徵收開發工作。


    該科技走廊未來將使臺北市成為全球高科技產業在亞洲的企業營運總部、研發中心、人才育成中心及運籌中心,並創造臺北市知識經濟的新世紀。目前該科技走廊之年產值正快速增加中,其中僅南港軟體園區及內湖科技園區95年產值合計已將近1兆7千億。本府未來更將與臺北縣合作,整合縣市產業用地,將「臺北科技走廊」從內湖、南港延伸至汐止、五股地區,以促進區域整體經濟發展。

    肆、結語

    臺北市改制40年來,在歷任12位市長的?力經營下,市政已有長足的進步、城市的面貌亦有了重大的改變。接下市政建設的棒子,龍斌自許在前人奠定的基礎上,能實踐願景,為本市再造新猷,並期望在實踐的過程中,尋得城市的定位、創造屬於自己的品牌,才能在國際城市競爭中脫穎而出,進而超越香港、新加坡、上海、首爾,甚至東京、倫敦、紐約,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城市。

    除了來自國際的挑戰,40年來,臺北市面對的內外環境,也產生許多變化。我們的政治,從威權走向民主,我們的社會,從沈靜走向活躍,我們的自然環境和氣候,也從溫和、規律,變得難以預測,天災的強度和所帶來的損害,往往超越過去的規模。雖然環境的挑戰橫逆在前,但是龍斌無所畏懼。龍斌相信,只要立定目標,實事求是、篤實力行,天底下沒有不可能事情。而且,龍斌比別人幸運的是,臺北市不但有全國素質最佳的市民,更有最優質、最無私付出的施政團隊,相信在全體市民及府會的共同攜手合作之下,必能克服重重困難,樹立臺北市為城市治理的典範,並續為本市寫出更璀璨亮麗的前景。

    最後,謹祝大會圓滿成功,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