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市議會第九屆第四次大會施政報告[馬市長英九](書面報告Pdf檔/1120KB)

    議長、副議長、各位議員女士、先生:
    欣逢 貴會第九屆第四次大會開議,首先謹致祝賀之意。英九應邀在此向各位提出臺北市政府施政報告,深感榮幸。過去會期中,承蒙各位議員女士、先生鼎力協助與不吝督勉,本府各項市政建設工作得以順利向前開展,在此英九謹代表本府全體同仁表達由衷謝忱。

     

    壹、賽程第七局,決勝關鍵期


    喜愛運動的市民可能都知道,一場球賽的勝負,往往在進入後半段時出現微妙的變化;占上風者若失之傲慢,流於疏懶,未能敏銳察知場上氛圍變化,錯失一個指揮調度先機就能將大半場領先拱手讓人。反之,暫處落後者若堅持韌性,寸土不讓,善加把握每一攻守機會,則後發先至的逆轉戰果亦屬兵家常事。故棒球或籃球賽程中,常有「神奇第七局」或「關鍵第四節」所引發的戲劇性狂喜,或憾恨式挫敗。

    英九這麼想,治理我們的城市,是不是有如領導一個球隊去贏取一場刻骨銘心的好球賽一般?市政團隊如同上場球員,全力表現,盡力完成自己的職責,市民則如同觀眾般,期待美好的戰果,希望團隊展現令人引以為傲的表現;而市長則如教練般,觀察時勢、指揮調度,調整不同陣容以應戰場不同態勢,並對成敗負完全責任。如果十年後人們談起某場經典賽局仍能津津樂道,那麼,十年後的臺北市民將如何看待英九擔任市長這八年的表現?我們是否能驕傲的豎起大拇指大聲的說,臺北已是亞洲最耀眼的城市之一?在未來二年三個月任期中,「沒有選票壓力,只有市民期待與歷史評價的壓力。」將是英九謹記於心、日日自惕的警語。

    英九任職已近六年,一如棒球賽將進行第七局,或籃球賽進入第四節,此刻正是最關鍵的時刻。前段若有落後之處,仍可把握堅持拼搏的逆轉機會;反之,擁有優勢者若未能在最後衝刺階段持續差距,則大半段的領先可能在一夕間喪失;城市領導者焉能自滿於前半段的領先,不時時自我警惕?

    關鍵時刻,些微大意即可導致全局失控,丁點疏忽便能讓全功盡棄。「輕小事,小隙能沈舟;輕小物,蟻穴能決堤」,面對今年八月挾帶強風豪雨來襲的艾利颱風,在過去幾年腳踏實地點滴累積努力下,我們原可安然無恙挺過災害的嚴酷考驗,並慶幸臺北將可不再遭逢類似納莉之虐;然因施工與監造的疏失,捷運新莊線的配合工程—三重同安抽水站擴建排水工程—竟讓洪水找到缺口倒灌而入,這讓災前興設水工的苦心,讓同仁們不眠不休、戒慎防災的苦工,以及內湖、南港防災成功的績效,都打了折扣。一件小工程品質管制的缺失,賠上的卻是大公司數十年累積的商譽與公信力,少數人的疏失卻使眾多三重市民蒙受水患與財產損失;小節無慎而至大禍襲身,管理者、領導者焉能不慎?目前鑑定報告已經出爐,捷運局與包商的責任劃分猶待進一步確認,但我們保證,一定依法、依合約負起應負的責任,確實保障受災戶的權益。九月初捷運局已與三家包商成立「理賠工作組」,市府亦成立監督委員會以監督理賠之進行,理賠小組正與三重市公所及各界受災戶成立之求償委員會協商通案賠償事宜當中。市府除已追究相關失職人員責任之外,並謹記「患生於所忽,禍起於細微」此一重大教訓,務使未來不再有類似的遺憾,而以最戒慎的心情,最清醒的理解,來經營臺北的優勢、運籌臺北的機會,並突破臺北的困境。

    貳、優勢、機會、困境三者並存的賽場時勢

    一、臺北的優勢與領先

    根據九十三年七月份「遠見雜誌」所完成的全台二十五縣市競爭力調查指出,臺北市在五項競爭力評比(政府效率、企業效率、科技指標、經濟表現與基礎設施等五項)共有四項第一,是全台最具競爭力的縣市;這是臺北長久積累的優勢表現,也是對市府團隊過去六年來苦心經營績效的肯定。另根據該雜誌調查,近六成外商認為,臺灣的人才素質為最吸引外商之處,其次是市場規模、地理位置、國際化程度、生活品質等因素,以這些優勢因素衡估臺北,臺北身為首善城市,當之無愧。
    然而值得注意者,遠見雜誌亦指出臺北市於「基礎建設」此項排名第十五,一般咸認這應是臺北長期以來經濟成長趨緩,財政日漸短絀,無法在城市建設上大力投資所致;中央的善意有限,亦令市政府獨力支應的巧婦之難更形困窘。
    但成長機器趨緩尚不足以描述臺北的難局,兩岸僵持、國際孤立、臺灣在全球化過程中被邊緣化等不爭的事實,才是臺北城無法迴避的困境與挑戰。

    二、不容輕怠的困境

    審度時勢,我們賴以立足的臺北,正急待突破以下限制:

    (一)臺灣在全球與亞太經濟邊緣化的危機日益明顯,臺北應如何持續其競爭力?

    面對全球化激烈挑戰,各城市無不使出渾身解數續佔領先地位,亞洲各國刻正積極相互簽訂「自由貿易協定」( Free Trade Agreement,FTA)以尋求互惠與發揮己身最大優勢,東歐波蘭、捷克等國已於今年五月加入歐盟,尋求因整合而壯大的契機,臺灣卻被排除於2010年「東協十加三」(ASEAN 10+3)的區域合作架構外。兩岸關係停滯不前,亦已具體影響外資投資意願,依據九十三年八月三十日中時晚報引用遠見雜誌的相關調查指出,去年中國大陸與香港簽訂CEPA(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更親密經貿夥伴關係安排),已讓香港成為進軍大陸的最佳管道,因此香港的外資吸引力在亞洲各地排名從去年第6名一躍至今年第 2名,臺灣則從去年的第2名向下滑落至第4,這趨勢對臺灣的影響是全面性的,高雄港已因三通受阻導致全球貨櫃港排名逐年滑落到全球第6,近年台灣的外人投資也停滯不前,臺北還有多少時間空等?臺商與外商還有多少耐心期待改變?今(九十三)年七月經濟日報調查顯示,有三分之二國內廠商將兩岸直航視為提振經濟最有效的方式,可是兩岸關係迄今無法突破;另我國迄今僅與巴拿馬一國簽定 FTA,而巴國與我國雙邊貿易僅有一億美元(2003年臺灣外貿總額為2,700億美元)。臺灣與臺北坐任優勢空轉,競爭力流失,有識者焉能無動於衷?

    (二)財政持續困窘,如何保持施政品質與承諾於不墜?

    臺北市的財政規模歷經五年連續遞減,已由最高近一千七百億,降至九十四年度一千三百餘億,在社福與教育資源不減的前提下,臺北市資本門預算已難有發揮空間;困窘的現實讓我們需積極思考,如何變法圖強,積極為臺北尋找出路?如何興革創新,讓臺北永保領先?如何求變求新讓臺北突圍?

    三、無可錯失的機會

    臺北為全國首善之都,政經文化資源匯留之地。英九認為,只要體查時勢,啟動有效策略,臺北在眾多競爭對手中仍有脫穎而出之機會:

    (一)城市體質良實,如何透過資源調度與行政整合,強力行銷臺北?

    臺北為全球少見得天獨厚城市,市民可以在一個小時的車程內上山下海,「遊山玩水,是臺北極優特色」;便捷的交通、豐富的人文氛圍、開放的城市性格以及愉快的購物環境都是臺北的魅力。然經九十三年八月十六日中國時報所公佈對二十三縣市競爭力調查,市民對臺北「城市光榮感」於全國僅排名第五;遠見雜誌的調查亦指出,許多國內受訪者多對宜蘭童玩節、屏東鮪魚季等地方行銷策略印象深刻,對臺北的多元豐富與生活趣味卻頗覺理所當然;九十三年臺北市陽明山花季的舉辦成果(31天,175萬人次,舉辦經費88萬元)其實遠超過彰化花卉博覽會(58天,158萬人次,舉辦經費4億5仟萬元),但遊客卻因該博覽會首度面世而視其為地方創舉。這也是值得我們檢討之處,今後「不因資源豐富而忽略行銷,不因著重務實而輕於包裝」,整合資源、行銷臺北,是我們需急起直追,再深下功夫的著力點。英九認為,強力行銷臺北的目的是讓眾人更認識臺北的美麗,更認同臺北的多元與包容,也是市府未來兩年內的最重要工作之ㄧ。

    (二)如何力圖創新改革,讓臺北成為臺灣的驕傲?

    經五年半的努力,臺北在環保、網路新都、健康休閒、文化、社區營造、與產業發展都有長足的進步,但僅靠市府團隊的兢兢業業尚不足以達至此一成績,這些都是臺北市民集體創造的成果。臺北所擁有的最寶貴資產,便是為數眾多的、具有公民意識、願意犧牲己身小小不便、成就公共集體利益的可敬市民們。有了臺北市民,臺北前景何愁無法樂觀呢?只要公部門善擬策略,上緊發條,臺北將在政府/市民協作的基礎上,持續提升行政品質、營造友善社區、深化公民養成、打造生態城市、樹立人權之都、形塑新臺北精神……。臺北,將是臺灣社會自我提升的極佳典範。

    (三)如何善用文化與社會資本,讓臺北成為華人世界的佛羅倫斯(Florence)?

    文藝復興時代,義大利的佛羅倫斯以其開放、包容的城邦性格,令地中海才華之士咸認佛城為最可樂業之地,不遠千里紛紛來投;此一重要城邦如同歷史引擎,成就了文藝復興巨業,帶領歐洲脫離了黑暗時代。
    臺北聚含深厚的華人文化蘊底,且是最具民主經驗、社會合理性最高的華人城市;把全球華人社會類比為地中海,若能善加發揮華人文化資本與經濟資本優勢,並以包容、開放精神將臺北經營為華人最有魅力的城市,臺北將最足以華人的佛羅倫斯稱之。

    (四)如何迎上資訊時代,讓臺北成為全球的創新許諾之地?

    資訊時代,科技的力量讓時間失去了決定性。城市的競爭再也不是誰起步得快、積累得久就有必然優勢,沒有隨時勢調整策略,持續數年的領先,可能在一夕間化為烏有。反過來說,如果視野、膽識、決心齊下,只要策略正確,後發而先至並非不可能。正是在此一時勢下,臺北市領各國際城市之先,推動全球第一個以全部都會區為覆蓋範圍的無線寬頻建置計劃。我們有信心,把握此一良機,臺北可成為東亞甚至全球的翹楚;這項計畫預設了臺北全新的、與21世紀的無窮競爭力。

    參、擅勝處不驕,未殆處不餒

    過去五年半,在市府團隊全心經營下,臺北的城市治理在幾個面向上頗有斬獲,獲得了市民的肯定:

    一、環保城市

    歷經數年努力,臺北在生態城市的營造上已累積重要成果。垃圾費隨袋徵收,啟動了垃圾減量(達成53%)與資源回收(達成35%)的雙向引擎,焚化爐可望逐漸減用停爐。這些成績雖在亞洲已名列前茅,全球亦僅有少數城市可以企及,然而我們不以此自滿,積極推動廚餘回收並已於2003年年底順利上路;目前正在推動底渣、飛灰、汙泥、溝泥的再利用,在2010年以前達成「垃圾零掩埋、資源全回收」的目標。

    二、活力城市

    市府五年半之內業已舉辦超過2,600場以上的體育活動、超過265萬人參加,比起上任前87年的35場、5.6萬人參加,分別成長76倍與47倍 (如表一)。此外並增加47座國中小學溫水游泳池,興築80.37公里的腳踏車道,中山、北投區市民運動中心已開放營運,兩處平均每天使用人數均超過2,000人,各區市民運動中心均積極推動規劃興建事宜,中正區市民運動中心已在今(九十三)年九月七日動工興建,九十五年底前將可再有四座完工(中正、信義、南港、萬華),兩座開工(文山、大安);迪化與洲美兩座運動公園相繼在今(九十三)年五、七月完工啟用,小巨蛋體育場亦將於2005年完工,大巨蛋則透過公開招標由民間參與投資興建,預計九十四年動工,九十七年完工;此外,今(九十三)年在臺北市舉辦的三大比賽-七月的世界花式撞球錦標賽、九月三日開賽的世界青棒錦標賽、以及將於十二月登場的世界盃五人制足球錦標賽,………這些世界級的大型體育活動,已讓臺北成為一崇尚運動風氣的活力城市。
    表一、臺北市87年至93年運動健康系列活動辦理情形統計表
    年 別辦理活動次數參加人數備 註
    873556,73787年以前為體育季活動,自88年起重新規劃為運動健康系列活動。
    88131112,190
    89181166,425
    90321212,524
    91423382,005
    92693779,635
    93912(預估)1,000,000
    88~93年合計2,6612,652,779

    三、健康城市

    去年SARS疫災使臺北更學會風險管理與自我防護,市府除推動城市聯防、主動掌握鄰近國家疫情外,更由相關局處動員各項防疫措施,並參與全球疾病預警與因應網絡。推動市醫改革,進行衛生局暨所屬醫療院所組織再造,整合醫療資源,提升醫療水準並改善服務績效,建立慢性疾病預防與照護機制,使臺北耀升為亞太健康新都會。

    四、產業城市

    臺北在營造最優投資環境方面從不落人後,除積極招商、設置服務窗口以提供內湖科學園區廠商所需各項市政服務、籌劃南港軟體園區第三期開發、建構全民英語環境,並在新生、南港、西湖三所國小提供雙語班,與經營優質生活環境,以吸引世界級研發營運人才的駐臺意願。市府將成立海外常駐經貿據點,將招商例行化,以吸引跨國外資企業在本市設立全球或區域營運總部。

    五、 網路城市

    市府戮力推動網路新都政策,已構築了不錯的基礎,除了電子化公文等內部流程改善,更提供市民E點通、地理資訊E點通等資料庫服務,均獲市民的好評;歷經數年努力,臺北在基礎設施的建設與普及也有長足進展:臺北市91萬家戶其中88%擁有電腦,84% 的市民使用網際網路,64%使用寬頻;臺北是全亞洲手機持有率第二高的城市,臺北也是有線與無線電視頻道收看率最高的城市。

    面對其他城市的競爭,我們也知道過去五年半或有不足,市政團隊會把握最後800天的機會,完成臺北城的整備工作:

    一、都市更新

    在重整與調度市有資源方面,本府將持續評估國中、小校地及各項公共設施使用現況,檢討校地合併或釋出的可能,以增加地區所需公共用地,並以萬華及大同區優先辦理,今年已完成中興國小併入福星國小的工作。另市府將調整大型市有用地(如廣慈博愛院)之土地使用,在兼顧老人安養與勞工服務品質的前提下,讓低度利用效益的市有土地能成為推動信義、南港、大同等地區都市更新之基石。
    同時,研議多年的重大都計開發案將持續向前推進,「北大同廟學宮更新」案,雖遇拆遷補償爭議,但市府將以充分溝通、保障現住戶權益為前提,規劃出一兼顧原有住戶權益與北大同整體發展契機的方案,讓大同區的都市更新全面啟動。
    此外,在議會諸賢的支持下,「臺北市促進民間參與街道家具設置管理自治條例」業於前一會期獲得通過,市府將透過鼓勵民間投資興建與管理維護的方式,推動街道家具之設置及營運,並開放國際競標,希望儘速完成臺北市主要幹道街道家具之全面更新,形塑臺北街頭新風貌。

    二、城市行銷

    臺北市是個深具魅力的城市,只要稍加包裝,必能讓市民體會臺北之美;除了青山、溫泉、花季、鄰海等自然景觀特質外,英九每年夏天也將主動出訪招商,向全球介紹臺北優良的產業與投資環境,讓更多世界級大廠將臺北設為其亞太基地。此外,臺北的城市精神與內涵更是深具潛力的題材:臺北可以在101大樓舉辦高樓甲子論壇,號召全球華人精英來此論劍,而將臺北定位為華人世界的佛羅倫斯;臺北可邀請全球知名民主人權領袖來臺訪問,以彰顯臺北作為最具民主性格的華人社會之特色;臺北可以舉辦亞洲/全球生態城市或全球無線寬頻城市論壇,藉以行銷推廣臺北成功經驗,………我們要整合資源,提出有效策略,透過在地發聲,讓全球知道臺北!

    三、組織再造

    推動組織再造,將為這個城市設計出一準確而富彈性的治理框架、為臺北打造一輕而捷的政府機器、為市民改造出一富創意活力的市政服務團隊。公車處於九十三年一月一日正式民營化成為「大都會客運公司」,並於今年第一季就出現盈餘,這正是市政革新多方皆贏的最佳寫照;然而組織再造並非一蹴可幾,衛生局刻正推動的市醫改革正是極度艱鉅的組織改造工程,但只要是正確的改革之路,就應堅持,相信歷史會給予市醫改革一個肯定的評價,未來市民受惠於公共醫療資源更專業、更細緻的服務時,必然也不吝給予勇於改革者激賞的掌聲。

    肆、重要市政作為

    一、城市與契機

    在全球化激烈的競爭中,臺北要脫穎而出,成為眾所矚目的明星,除必須擁有良好的都市發展規劃,立定腳跟外,更必須因應環境變化,以新思維、新觀念、新做法開創各種新契機以大奮力衝刺向前。

    (一)持續推動科技走廊、行銷產業軸帶

    「臺北科技走廊」(Taipei Technology Corridor,簡稱TTC),為本市南港軟體工業園區(南軟)、內湖科技園區(內科)、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北科)串接而成的帶狀區域。本府全力打造內科成為企業總部的群聚基地及台灣電信中心;發展南軟之生技產業、IC設計、數位內容等三大知識產業;形塑北科為北區科技產業發展中心,發展生物技術、媒體、資訊、通訊等相關產業。截至今(九十三)年五月底止內科企業家數達一、七五八家,從業員工人數為六四、七七九人,企業全年營業收入高達一兆一千六百餘億元,南軟也達到一千四百多億元,已對上下游的產業產生了「群聚效應」(cluster effect),不僅是各國高科技業者向亞太或大中華地區進軍的跳板,更可作為高科技產品的實驗市場。另為因應產業網絡間支援性需求及多角化經營趨勢,本(九十三)年五月十七日公告「臺北內湖科技園區次核心產業項目」;透過「合理回饋」方式,使內科可兼容高附加價值及支援性產業合法進駐。
    今(九十三)年八月本人率領招商訪問團赴美即為行銷本市的競爭優勢,並有具體之招商成果,在美國加州矽谷與Conexant、Kolorfic及Lightmaster等三家高科技大廠,共同簽署來臺北投資意向書(Letter of Intent to Invest),令人振奮。而這三家廠商來臺北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們的客戶在臺北」,顯示上述「群聚效應」確已在發酵。不過,內科由於發展快速,停車、餐飲問題也隨之產生,本府正全力解決中。

    (二)積極推動獎勵民間投資

    為獎勵民間投資,促進本市經濟發展,本府研擬之「臺北市獎勵民間投資自治條例」、「臺北市獎勵民間投資基金收支保管及運用自治條例」及運作所需之相關子法業於今(九十三)年元月間陸續頒行。獎勵對象包括新投資創立或增資擴充規模超過新臺幣五千萬元以上之特定產業,及經市政府核准參與興辦的重要事業或建設,且投資計畫金額超過新臺幣一億元者。提供之獎勵措施主要為租稅補貼、利息補貼、勞工職業訓練補貼及提供低成本市有房地等四大項目。目前已由本府建設局成立單一服務窗口,積極吸引企業踴躍投資,活絡本市經濟。

    (三)推動文化創意產業

    文化所創造之經濟產值與就業機會,促使全球各城市競相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因此本市率先透過各式活動的辦理與政策擬定,全面推動本市文化產業發展。今(九十三)年二月十日成立「臺北市文化產業發展委員會」,期望整合各界資源,共同形塑本市文化產業的發展策略,並陸續執行「藝企相投計畫」、「文化產業人力資源開發與輔導計畫」、「遴選文化產業優秀人士赴國外研習相關知識計畫」等,以活絡相關的環境與條件,讓臺北朝向「美感生活、創意城市」的目標發展。

    (四)有效運用特種基金

    為解決近年來本市因預算減少致影響公共工程推動之問題,爰依預算法第四條規定,就部分具有自償性財源之公共工程項目,研議成立「資本計畫基金」方式推辦,或由「市有財產開發基金」投資興辦,以彈性調配財源,突破現階段循公務預算體系進行財務規劃之困境。案經需求評估,九十三年度由市有財產開發基金、抵費地盈餘基金支應各七項、十四項,約二十三億一千餘萬元及二億七千餘萬元。另本市市場管理處針對市場興、改建業務,將依特種基金設立程序,於九十四年度設置臺北市公有市場作業基金。

    (五)進行各局處財務效能診斷

    透過財務效能診斷,對於各局處規劃、設計、興建等不同階段之業務,評估其需要性、時效性、便利性及不同財務策略可能性,期由各局處共同努力,提昇政府整體為民服務效能。

    (六)加速市有財產(土地與房舍)開發利用

    在設定地上權方面,信義計畫區編號B5土地已於今(九十三)年三月順利標脫,挹注市庫收入一三億二仟餘萬元,另市議會舊址及捷運南京東路站西北側土地,亦規劃以BOT方式委託民間機構辦理開發。有關閒置市有眷舍,本市基隆路等五處眷舍,已於今(九十三)年四月公告,擬與相鄰私有地合併辦理都市更新。另配合民間機構辦理更新方面,目前有中正區水源路二、三期整宅、大同區斯文里三期整宅、信義區基隆路整宅、信義區吳興街二期整宅、士林紙廠舊址等十六處辦理都市更新中。

    (七)市府轉運站、小巨蛋、大巨蛋

    為減少政府預算支出,本府引進民間資金及效率,以興建、營運本市重大公共建設。其中市政府轉運站已於今(九十三)年七月二十八日由本人與統一集團高清愿董事長正式簽訂契約。該轉運站全額由統一企業聯盟投資,興建成本約66億元、開發權利金25億元,設定地上權50年,預計九十六年底啟用,期滿後無償移轉予本府。未來除提供長途客運服務外,並將設置商場及國際旅館,以滿足市民及觀光旅客購物及住宿之需求,促進商機並增加就業機會。另一萬五千席多功能體育館(小巨蛋)興建工程,則預計明(九十四)年底前完工啟用(因鋼料上漲而延後數月),並將委託民間經營管理,同時臺北文化體育園區(大巨蛋)已完成BOT招商前置作業,現正進行議約程序,預計九十四年開工、九十七年完工營運。期望大小巨蛋之啟用,除帶動全民運動風潮外,更促進休閒運動產業的蓬勃發展。

    二、城市與速度

    低廉的交通成本與高品質的運輸效率,是城市進步的重要指標。小碧潭捷運站的通車,讓臺北縣安坑地區與臺北市又拉近了一步;正進行中的信義地區輕軌規劃、積極推動中的北二高臺北聯絡線信義支線與東湖聯外道路,均將提供市民更便捷的運輸服務。另外,已完成的無線寬頻委外招標案,以及即將建置的市府話務中心,均顯示本府打造速度臺北城的努力與決心。

    (一)捷運小碧潭站通車

    預定今(九十三)年九月完工通車小碧潭站,單線往返於小碧潭站與七張站之間,不但可讓捷運路網再延長1.9公里,且將使碧潭風景區與繁華的都會商圈更加緊密連結,對地區繁榮與生活品質提昇有相當大的助益。 此外,小碧潭站位於安坑交流道旁,可與高速公路連結成交通網,提供安坑地區居民利用接駁轉乘,除可有效提昇附近地區的交通便利性外,亦將帶動環河快速道路以西、新店溪畔河濱公園等水岸遊憩區的進一步開發與整合,提供大臺北都會區居民休閒觀光的另類選擇。

    (二)信義輕軌BOT案

    由民間廠商依「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規定,自行規劃提出之「信義區輕軌捷運系統興建及營運專案」,已於今(九十三)年三月獲本府初審通過;營運路線期共分三條,包括採高架單軌設計之信義環狀線、內環線,以及採高架雙軌設計之信義松山線,總營運長度為7.2公里,共設置14處車站,與捷運信義線、南港線、松山線,以及台鐵共規劃四處轉乘車站。今(九十三)年八月十一日已舉辦公聽會,廣徵地區民眾意見納入規劃參考;審核委員會將續辦再審核作業、公告徵求其他投資人,並評審出最優申請人後再據以簽訂投資契約,以及興建、營運,預定於明(九十四)年中完成相關作業。

    (三)北二高臺北聯絡線信義支線、東湖地區聯外山區線道路工程

    臺北聯絡線信義支線之闢建提供本市東區經由北二高聯絡道及相關道路系統向四周疏散之便捷孔道,並增加木柵、南港間交通運輸功能;本工程南隧道土木標於今(九十三)年八月完工,北隧道北上線於今(九十三)年七月貫通,出口引道信義路車行地下道亦於今(九十三)年六月開放使用,全線工程將於明(九十四)年三月正式通車。
    另為改善東湖地區交通狀況提供內溝、安泰、樂康里、安泰社區、欣欣山莊等聯外交通,紓解康樂街、東湖路、康寧路等壅塞車流,東湖地區聯外山區線道路興建工程,業於今(九十三)年四月八日完成招標工作,預定於九十五年完工。

    (四)無線寬頻

    建設臺北市成為世界第一個無線寬頻(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ireless LAN)城市,讓臺北市民不論身處何處,都可透過無線網路突破空間上的限制,享受優質的無線數位生活,是本府當前施政重點之一。本府先於八月初召開無線寬頻應用之「首長工作坊」,以凝聚市府團隊對無線寬頻服務之共識,達成本人任期內全面完成建置之目標。而全市無線寬頻城市委外建置案,亦於今(九十三)年八月十七日由統一集團旗下之安源資訊得標,九月七日正式簽約,預計年底前先完成本市20個捷運站的無線網路建置,明(九十四)年底前再完成所有捷運站及核心住宅區之無線網路,二年半內將打造達90%人口覆蓋率的無線臺北城。

    (五)線上首長e起來影音互動

    鑑於本市各非營利組織(NPO)及非政府組織(NGO)對於市府施政之關切及實際需要,本府已規劃辦理「線上首長」影音互動活動,邀約市府團隊、關心此議題之學者專家及市民一起共同參與。首長線上直接面對民意讓決策透明化的同時,也使民意有更多的表達管道。第一場已由本府衛生局於今(九十三)年七月十五日揭開序幕,針對推動中的「臺北市立醫院組織改革案」進行意見交流。後續場次的辦理,將循此模式賡續規劃推動,並成為未來市民參與市政重要機制之一。

    (六)主動貼心的稅務服務

    本市稅捐稽徵處受理復查案件,先自我審查,原處分有誤或事實未釐清者,主動改按更正程序辦理,並建立「復查案件陳述意見」機制,藉與納稅人充分溝通,輔導其主動撤案,由源頭減少復查案件,以保障納稅人權益。在主動辦理退稅落實簡政便民方面,秉持「主動退稅是責任」的理念,簡化重複繳納退稅案件作業程序,主動退稅作業天數由十四天,縮短為四天,作業次數由每月一次增加為二次。並於地價稅、房屋稅開徵期滿後,機動增加退稅次數,加速主動退稅作業,再創簡政、便民、節流三贏局面。

    (七)話務中心(call center)

    為提昇市府總機電話服務轉型為數位化多元服務,並整合本府市政電話服務,本府自去(九十二)年十月起即規劃設置話務服務中心,導入企業顧客服務概念,提供標準化作業服務,以增強市政服務品質及提昇市政滿意度,同時未來一旦發生緊急事件(如SARS、天災等),話務服務中心亦可成為資訊彙流中心。目前該「話務服務中心」業已納入本府網路新都續階計畫推動項目之一,刻正由委外廠商建置系統中,預計於今(九十三)年十月系統建置完成試運,並於明(九十四)年一月正式營運。

    三、城市與空間

    臺北自建城以來,歷經了一連串政治衝擊與經濟轉型,由於代代居民的打拚及智慧,成為臺灣的政、經、文化中心,也以其位居東亞區域中心樞紐,在亞太、甚至全球經濟發展亦占有一席之地。本府透過交通、環境、空間等整體規劃,致力於市民生活品質與城市競爭力的提昇,除創造臺北市愉悅宜居的都會生活空間外,並期許其成為亞太地區與全球都市網絡的重要節點。

    (一)山水歷史藝文軸線空間改造及建構親山廊道系統

    本市自然、人文、歷史資源豐沛,為提供市民及觀光客漫遊首都的心靈饗宴,本府著手推動「悠遊首都-山水、歷史、藝文軸規劃案」,期望透過空間規劃,串連起臺北的山水動脈及豐沛的歷史人文,進而建構出多元、豐富的都市生活空間。本案完成初步空間架構後,將配合中山橋改建計畫、北大同文化園區計畫、河濱腳踏車道系統、大佳河濱公園與中山足球場經營...等計畫,於三軸的交會點-圓山,推動第一期策略空間環境改善計劃;去(九十二)年底業已發包,刻正辦理細部設計作業,預計明(九十四)年初完工。
    且為建構可及性高之親山廊道環境,本府特串聯大屯山系、七星山系、五指山系、南港山系及二格山系等五大山系最具代表性及大眾運輸便利之路線,整併為二十條、總長約161公里的親山廊道,進行指標與區位地圖、環境改善、入口意象等細部規劃,預計九十五年完成全市親山廊道及登山步道之整建,以創造動靜皆宜的活力城市空間。

    (二)推動臺北藝術中心、規劃文化創意園區

    一個創意城市的形塑,必須有賴文化、商業及空間策略的有效運用,目前本府正積極規劃座落在士林美崙公園旁邊的臺北藝術中心,將定位為世界級專業水準的表演藝術場所,配合周邊優質的自然及人文景觀資源,促成該中心具備創意產業園區潛力;目前本府已於今(九十三)年五月召開招商說明會,鼓勵民間自行規劃提案,並同步進行興建營運期之財務評估與規劃。其次,在大型文化園區部分,松山菸廠將活化為國內最大型的文化產業園區,本年度先行辦理舊有廠房修繕工作,並進行短期再利用方案,未來相關古蹟修復與再利用部分,整體的規劃與營運將引入民間的創意與活力,採BOT方式進行。

    (三)都市整建住宅更新

    為推動本市整建住宅更新,本府除已成立整宅專案小組積極推動外,並協助各整宅成立都市更新委員會整合共識;同時提供都市更新規劃費補助、低收入戶住宅貸款利息補貼及都市更新基金融資等協助,後續將針對「臺北市都市更新自治條例」及「臺北市整建住宅更新初期規劃費補助辦法」等法令進行檢討,以加速整宅改建進度。目前本府已於今(九十三)年六月二十四日核定吳興街二期整宅更新事業計畫,水源路二、三期整宅則已成立更新會整合意願,提出都市更新事業計畫送審中。對於其他整宅社區則持續協助其成立更新委員會,加速推展更新改建事業。

    (四)街道家具設計設置營運及管理

    「臺北市街道家具設計設置營運及管理計畫」係以創造優質化之街道空間、提供高效率之街道家具服務品質為推動目標,並以鼓勵民間投資方式,來達到撙節市府設置及維護街道家具之財政支出。另「臺北巿促進民間參與街道家具設置管理自治條例」,已於今(九十三)年七月六日經 貴會審議通過,本府即著手進行後續招標作業,將於近期內完成辦理公告招標作業,未來臺北市十三條主要道路上之街道家具將可煥然一新,提供市民更優美、更舒適之街道環境。

    (五)都市空間改造

    本府透過公開與民主的方式,在專業規劃師的協助下,與市民合作推動都市空間改造計畫,自今(九十三)年一月以來,推動「鯉魚山步道登山口」、「車行象、人走象」及「暮染觀音-關渡宮水案」第四期工程等入口意象工程,以及「漫步御成町-長安西路沿街步道改造計畫」等空間改造工程,以期有效地提昇市民的生活環境品質。

    (六)社區環境改造

    為鼓勵市民積極參與自身生活環境之改善,倡議由下而上的草根社區營造,自八十八年度下半年起,本府民政局即推動民眾參與之社區環境改造案(主要針對鄰里公園),藉由動員社區主動提案、參與規劃方式,來營造更優質的社區公共空間。本(九十三)年度一至八月業已規劃松山區寶清公園等十五件規劃案;另工程施作共計松山區復源公園等三十件;截至八月份已完工十四件,施工中十六件。未來,將持續鼓勵民眾參與此社區改造機制,以提供市民更具地方特色與主題風貌的創意公園。

    (七)圓山地區道路系統改造計畫

    為改善圓山地區交通壅塞現象、再造圓山地區景觀與重現歷史風華,本府交通局已於今年完成圓山地區道路系統改造規劃。本計畫完成後,新生高架往中山北路交通動線可直接銜接,往大直方向車流亦有專用匝道,各動線系統整體運作效率提昇,預期平均行駛速率可較目前提昇18.23%。然為避免改造工作可能帶來的交通黑暗期,本人已責成交通局儘速完成改造綱要計畫,完善規劃改造時程及配套措施,並尊重民意反應,以及儘早向 貴會提出重要施政報告。

    (八)部分地區試辦機車路邊停車收費

    本市擬推動部分地區路邊機車停車收費管理,以改善機車停車秩序。由於信義商圈商業活動發達,大眾運輸便捷,且區內公、民營路外停車場已設置有充足之機車停車空間,本府交通局遂規劃將優先於信義商圈試辦。實施前將就區域內交通設施,做好詳盡之配套及宣導措施,期真正達到改善機車停車秩序的目標,未來將視實施成效之檢討結果,再逐步於全市擴大推動。

    (九)持續推動特色商店街區

    為創造都市魅力,振興商業並帶動產業再發展,自九十年度起本府積極推動「臺北市商店街區輔導計畫」,並依計畫目標,陸續評選出本市十二處特色商店街區,進行三年三階段軟體輔導。現已協助其中六處商店街區組織完成立案,俾利街區永續經營,亦藉由各街區網站維護、文宣發行及新聞稿發佈,提昇知名度;並透過對店家短期輔導,促進其經營效能。未來將賡續透過本市商店街區輔導計畫及相關協助計畫之推展,提升商圈整體形象及凝聚商圈業者集體合作意識,以形塑本市傳統商店街之新風貌,帶動具特色商店街區之復甦。

    (十)地下街商場

    臺北車站地下街工程位在臺北車站前特定專用區交六及交七交通廣場用地範圍內,與相鄰地區之通路相互串連,構成區域地下化之商業空間。未來將人潮引導至地下空間後,可改善人車爭道的交通混亂現象;本工程計有地下兩層,設有53間店舖及餐飲、182輛停車位、6個裝卸車位,截至今(九十三)年七月已完成主體結構,目前正進行裝修工程,預定今(九十三)年十二月完工。

    (十一)公民會館委外經營

    本府近年來積極推動公民會館設置計畫,目前業已完成設置大同區、北投區、信義區、南港區與文山區等五處公民會館,期待透過各區閒置空間再利用,強化區級公共活動空間之品質與內涵,並藉由各種主題式展覽、演講、座談會與活動之舉辦,提供市民聯繫社區情感、活化地區文化、營造公民意識的場域。未來並將借重民間活力,針對已完成之公民會館,推動委託民間經營管理,冀期有計畫地傳承與展現不同地區的生活樣態、歷史文化與區政發展歷程,並提供形塑公民社會的搖籃。若干公民會館使用率不高,正結合區公所及社區團體謀求改善中。

    (十二)持續推動冷氣機滴水稽查

    為避免冷氣機之冷凝水直接或間接滴落地面或定著物,影響市容景觀,本市爰於去(九十二)年間創全國之先,首先推動冷氣機滴水稽查及評比計畫,同時開放環保專線受理民眾之陳情。因民眾反應良好,媒體正面報導,獲行政院環保署參採於今(九十三)年要求全國各縣市比照推行,今(九十三)年六至七月本市共計稽查4,862件、勸導1,201件、告發8件。

    四、城市與嬉遊

    在城市的緊湊腳步下,運動與休閒是市民不可或缺的調濟,為能讓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更能抽空調整身心,本府大力倡導腳踏車運動休閒風氣、興建各區市民運動中心、改善並開放學校體育設施、增設運動公園與觀光地區,以鼓勵市民遊憩健身、更具活力。

    (一)全市腳踏車道100公里興建計畫

    為提倡腳踏車運動休閒之風氣,本市推動九十三年市區及河濱腳踏車道合計達100公里之興建計畫。除今(九十三)年五月二十九日正式開放啟用10.5公里的信義計畫區腳踏車道外,河濱部分則希望能將斷續分佈的腳踏車道予以串聯,形成完整且連貫的河濱腳踏車道路網;業規劃由關渡、新店、華江橋及秀朗橋連通臺北縣、市的河濱腳踏車道,以提供大臺北地區民眾更多樣化的腳踏車休閒活動,預定在今年底前完成100公里的計畫。

    (二)國、中小學童腳踏車安全騎乘訓練

    為教導學童安全、正確、健康的騎乘腳踏車,本市汽車駕駛訓練中心於今(九十三)年四月至七月辦理國中、小學腳踏車安全騎乘訓練戶外教學活動;計有本市興雅、三興、光復及忠孝國小等校229人參與訓練。另於九十三年七月二十七日辦理「臺北市九十三年度中等學校自行車觀摩研習活動」,完成種子教師培訓課程。又於暑假期間辦理四期「腳踏車安全騎乘暑假訓練營」,每期40人,受到市民熱烈迴響。

    (三)旅客攜帶腳踏車搭乘捷運試辦計畫

    旅客攜帶腳踏車搭乘捷運計畫原自今(九十三)年一月十七日試辦三個月,因試辦期間市區活動較多以及不良氣候因素,影響旅客使用意願,故繼續延長試辦六個月至十月十七日,使試辦期間涵括春季、暑假與初秋。另依試辦結果發現,旅客攜帶腳踏車搭乘捷運多集中於風景區及鄰近有腳踏車設施活動地區,如紅樹林、中正紀念堂及公館等站。至八月八日止,腳踏車紙票共賣出3,868張,平均每日販售60張,已較試辦初期平均每日44張為多,且試辦期間均無發生任何民眾身體、財物及捷運系統遭受腳踏車損(傷)害事件,顯示乘客基本上已接受此一新措施。

    (四)各區市民運動中心

    本府為提昇市民健康體能、打造健康城市、養成市民終身運動習慣,已開始於十二行政區逐一闢建市民運動中心,以提供市民便捷、優質又多功能之體育設施(如游泳池、三溫暖、健身房、桌球、羽球、籃球等)。中山區市民運動中心於去(九十二)年三月開幕,至今總共服務47萬人次,每日約有1,500人使用;北投區市民運動中心亦於今(九十三)年六月二十六日正式啟用,營運至今兩個多月使用人次已達22萬,每日約有3,000人以上。另其餘各區市民運動中心刻正積極規劃、興建中,預計於九十五年底再興建完成四座、動工兩座市民運動中心。

    (五)改善學校體育設施

    自本人八十七年上任以來,總計47所學校完成新建及改建溫水游泳池,並落實學生游泳技能檢測制度,達成「人人會游泳、個個會自救」之目標, 以充分展現「活力臺北」的魅力。另為加強基層選手培訓,以發掘優秀運動人才及提昇運動技術水準,目前設有田徑、游泳、體操、棒球等10個項目,擇定重點高、國中、職學校設置基層訓練站,並選定具發展潛力之各級學校分設訓練處,以整體銜接培訓計畫,並補助相關經費,改善訓練環境。

    (六)迪化運動公園、洲美運動公園

    為平衡鄰避性公共設施對所在區域之影響,迪化污水處理廠在設計初期即將該廠主要之污水處理單元,採用半地下化設計理念,利用上部空間及其餘空地,整體規劃成面積約四公頃之多功能、多目標休閒運動公園,設置有兼具游泳及水療功能之溫水游泳池、兒童遊戲場、溜冰場、網球場、籃球場、壘球場、PU跑步道等多樣設施,以回饋鄰近社區,該休閒運動公園已於九十三年五月二十九日正式啟用。另本府亦於北投垃圾焚化廠所在區域興建洲美運動公園,並於今(九十三)年七月十七日隆重開幕啟用。該公園擁有8,800坪的開放空間,以及健身房、游泳館等十二項設施,具有「五星級設備、平民化收費」的服務水準;自開幕以來至八月底已吸引78,510人次使用,盛況空前。希望藉由運動公園的興建,可以提供全體市民更優質的休憩空間。

    (七)自來水園區第二期開發

    以人文生態及節水省能教育為基礎,本府積極推動自來水園區第二期開發計畫,擴大參觀區域及增加休閒遊憩設施,並結合公館商圈,帶動社區繁榮發展。未來將隨季節變化推出「春之饗宴、清涼一夏、懷古之秋、冬之美」等主題,期使水源地文教休閒化,並形塑結合歷史古蹟與現代科技的園區,使保有自來水文化並兼具主題特色。

    (八)北投溫泉

    北投地區因頗具環境特色與休閒資源,且為連接陽明山國家公園之重要通道,近年來已成為假日休閒重要據點。為統一事權,建立公共管線管理模式,本府已於今(九十三)年七月成立「臺北市溫泉開發管理專案小組」,專責輔導管理溫泉業務、研訂產業發展策略,並以溫泉總量管制及資源合理分配為基礎,落實溫泉區水權登記,建立使用者付費制度。除此,並加強溫泉區環境景觀整建及美化,積極改善相關設施。另行義路現有之溫泉產業,因屬都市計畫保護區,目前均屬違規使用,為能合理規劃該地區的溫泉資源永續利用與產業發展,本府已針對行義路附近坡度平緩穩定地區(排除部分坡度較陡及自然環境敏感地區),劃定為溫泉產業特定專用區,現正辦理公開展覽作業,並送請本市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中。

    (九)北投、貓空纜車興建

    為紓解陽明山及貓空地區交通擁擠現象、提昇觀光品質,本府分別規劃興建北投及貓空地區空中纜車。北投線空中纜車計畫以BOT方式辦理,係以空中纜車輸送遊客,並搭配捷運、市公車及國家公園內遊園專車等大眾運輸系統,減少民眾使用私人運具進入北投陽明山地區,以緩和當地交通擁擠現象。貓空纜車則由本府出資興建並辦理委外經營,除作為發展貓空地區休閒遊憩活動的運輸工具,亦兼具提供遊客出入動物園區之輔助運輸功能。如一切順利,北投及貓空纜車均可望於九十五年底完工。

    五、城市與記憶

    公元一八八四年,費時六年興建的臺北城正式竣工,這是清代最後興建的城牆,也是臺灣史上唯一的方形石城,更是臺北邁向現代的歷程中重要的建設指標。今(九十三)年適逢建城一百廿周年,我們特別擴大舉辦建城一百二十週年系列活動,持續活化本市古蹟及歷史建物,更透過北大同文化園區的規劃,突顯臺北古城的意象與記憶,讓臺北從歷史中尋求自我的獨特面貌。

    (一)臺北建城一百二十週年系列活動

    為回顧臺北古城的發展脈絡,並開啟未來的振興契機,以及作為臺北城市行銷的創意泉源,今年擴大籌辦建城一百廿周年紀念活動,以「起-臺北溯源,承-臺北府成為臺灣政經中心,轉-臺北城破,合-移民城市的回顧與前瞻」為活動軸心;運用「城」「臺北」和「慶典」為主題設計了數十場展演及大型活動,從四月起陸續展開、到八月份的城慶日活動、十月份的「劉銘傳到臺北大遊行」,以及十二月份的跨年晚會,都為營造臺北建城一百二十週年的活動氛圍與意象,並喚醒市民對臺北城的記憶與情感。

    (二)古蹟或歷史建物再利用

    為保存屬於臺北的空間歷史記憶,並打造更多的人文藝術空間,近年來本府結合民間的創意與活力,致力於古蹟及閒置空間的活化與再利用,並創設諸多深具特色的藝文館所,其中如紅樓劇場、光點臺北(臺北之家)、臺北故事館、國際藝術村、臺北當代藝術館、草山行館、林語堂故居、錢穆故居等,更成為臺北知名且具口碑的文化觀光及休憩景點,截至九十三年八月底為止,本府文化局所轄藝文館設空間共計已有23個。未來本府將持續努力,除了藝文據點的建立及扶植外,更將重點放置於藝文資源的整合;逐漸串連出北市藝文空間的整體網絡,透過資源平台的建立及共同行銷策略,形塑出每一文化館所獨特迷人的特色,使臺北市不僅成為臺灣的文化首都,更是國際觀光客藝文旅遊的上上之選。

    (三)北大同文化園區

    為運用既有文化資源,振興地區文化產業,創造特殊風貌,本府特研提「北大同文化園區」整體發展計畫,以廟(孔廟)、學(大龍國小)、宮(保安宮)文化資產為發展基礎,配合重要觀光軸帶及周邊環境整備等空間發展構想,研訂二十三項執行計畫,由本府十二個局處分工推動。計畫年期為九十三年至九十六年度。另為積極推動本案,本府於九十二年十二月十五日成立北大同文化園區專案推動小組,持續推動與協調各項工作;九十三年度已依案執行之子計畫計十九項,九十四年度預定持續執行之子計畫計十項,預計於九十五年完成文化園區空間架構具體成形的目標。

    六、城市與包容

    一個城市之所以偉大,絕非僅是建設的宏偉,而是因為人文的多元;一個城市之所以動人,亦非僅是活動的多樣,而在於對不同族群的尊重。本府除建置客語教育中心,努力促使客語深耕、傳承外,並積極提昇原住民就業機會,以及期以立法來保障及提昇其醫療照顧品質;另外在加強弱勢及跨文化家庭服務方面亦不遺餘力,以期建置一個包容並蓄、族群廣納的先進風範。

    (一)建置客語教育中心、推動客語家庭教育計畫

    客語傳承對客家族群的文化延續與發展,扮演決定性的關鍵因素,今(九十三)年本府推動辦理之「客語復興元年」計畫,經過半年討論與籌劃,已於今年六月份建置六十六個客語教育中心,並以客語教育中心為軸點,向外幅射擴散、建置五千餘戶「臺北市客語家庭」,期望結合民間團體的力量,共同致力於客語家庭教育之推廣。未來則希望以擴大同心圓的方式,逐年由核心客語家庭往外擴增,以此為基礎,並配合學校鄉土語言教育及各項成人學習課程,全面深根地來推動客語傳承。

    (二)制定原住民促進就業自治條例、民族商場規劃與設置

    為積極促進原住民就業機會,本府於八十八年十二月即制定全國首創之「臺北市促進原住民就業自治條例」,保障原住民進入公部門之工作權,成為全國第一個採行「平權措施」(Affirmative Action)的機關。自實施至本(九十三)年七月三十一日止,本府已進用原住民368名,累計進用比率為141.00%。同時,本府更成立原住民商場,透過與原鄉產銷聯盟合作機制,行銷原鄉產業,以改善原住民經濟生活。本(九十三)年已於北投區「凱達格蘭文化館文物展售區」及大同區太原路「那魯灣商場」規劃成立原住民族商場,皆有具體成果。

    (三)強化多元及跨文化家庭服務

    為貫徹以「家庭為中心」的的福利政策與服務模式,本府社會局除針對兒童、少年低功能家庭,提供到宅親職示範服務外,並推動「兒童少年保護個案家庭密集服務方案」,以及時提供弱勢及高危機家庭定期家訪、追蹤輔導等各項支持。在加強弱勢及跨文化家庭服務方面,除結合民間資源,辦理「補助民間團體辦理外籍與大陸配偶支持性服務計畫」外,並指定永樂婦女服務中心,作為服務外籍與大陸配偶之專責中心;另針對其已進入本市公、私立托兒所托育的幼兒,亦主動提供家長社會資源、親職教養資訊,以及發展遲緩兒童個別化服務。未來亦將持續加強外籍配偶與大陸配偶夫家的教育,強調異文化相互了解之重要,並主動提供關懷訪視。

    (四)弱勢族群醫療照顧

    為促進原住民健康,本府衛生局除配合相關活動提供醫療保健服務外,並於九十三年六月七日由李銀來議員召開會議,研討訂定「臺北市原住民衛生醫療自治條例」草案,期以立法來保障及提昇原住民健康品質。另為因應近年來外籍暨大陸女性配偶之增加趨勢,本府業已提供外語(越南、印尼)醫療保健衛生教材、新婚外籍暨大陸配偶夫妻電話訪視、多語化的優生保健等多項服務。總計九十三年一至六月共完成訪視服務1,228人(完訪率97.95%);對外籍或大陸配偶所生之子女全面建卡337案;提供四至六個月嬰幼兒作發展遲緩評估篩檢及追蹤複訪共121人次;辦理「外籍配偶生活適應互助成長營」計十場共三十小時課程;成立「外籍暨大陸配偶優生保健服務中心」共服務129人次等。未來本府仍將一本照護弱勢族群、關懷新台灣人初衷,使之獲得最適切的健康服務。

    (五)提供越南、印尼等多語監理服務

    為輔導外籍配偶考取駕照,本市監理處致力提供多語言之監理服務環境,除已有中、英、日文駕照考驗筆試系統外,針對目前臺北市外籍配偶人數最多的越、印、泰籍配偶,自今(九十三)年一月十五日起提供越南文交通規則筆試服務,七月一日起再提供印尼及泰國文交通規則筆試服務。另本市監理處業已印製中越對照版之「常用監理業務申辦須知手冊」,於九十三年五月十日起分送民眾,未來亦計畫將印製中印及中泰對照版,使監理服務更貼心、更多元。

    七、城市與守護

    建構本市成為安全的城市向為本府施政首要,因此除致力於遏制詐欺犯罪、加強山坡地管理、輔導改善搶救困難地區、建置防救災決策支援系統等施政作為外,更積極進行服務層級的提昇,如聯合醫院「一家就診、十家服務」及簡易食品、化妝品試劑的研發及強化福利服務輸送系統效能等,希冀能使市民有「安心、放心、貼心」的三心感受。

    (一)衛生局暨所屬醫療院所組織再造

    本府自去(九十二)年七月起積極規劃「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暨所屬醫療院所組織再造案」後,業於今(九十三)年七月七日經 貴會三讀通過組織修編案。除將該局組織依據預防醫學概念重新編組、將衛生所改制為健康服務中心外,同時亦將各市立醫院依據地域及醫院屬性建構成特色發展中心,並於各院區間建置資訊共通平台,以醫療資訊提存的概念提供民眾「一家就診,十家服務」的醫療照護。另本府亦規劃統整現行的家戶健康管理系統,合併現行的資訊服務平台,提供健康服務中心,進行個案管理、追蹤服務,以期達到預防醫學中三段五級的疾病管理目標及先進國家的全人照顧概念。

    (二)衛生檢驗新服務

    為開啟檢驗新機,擴大為民服務的廣度與深度,本府衛生局積極研發「食品及化妝品自我簡易安檢試劑HS-II 系列」,目前已完成測試食品中過氧化氫、皂黃顏料、吊白塊、水產品中甲醛及禽肉中亞硫酸鹽等五種「?食試劑」,及測試化妝品中汞、對苯二酚等二種「彩妝試劑」。總計今(九十三)年一月至七月共發放DIY試劑94,276份。未來並將鎖定「食品中著色劑類、酒中甲醇、食品中重金屬類(鉛)、食品中硼砂、中藥摻加西藥、蔬果中農藥殘留、食品中黃麴毒素」等七個項目為目標,持續研發簡易檢測試劑,以保障消費者飲食與用藥安全,營造衛生安全之消費環境。

    (三)強化福利服務輸送系統的效能與效率

    本府藉由增強各福利服務中心的多元服務與轉銜功能、政府與民間平權之夥伴關係,以及服務網絡回饋機制的順暢等努力,以建構完整福利服務網絡,暢通服務輸送管道,並促使各中心間之功能得以互補。另本府並藉由經費補助民間團體、機構、公司行號之方式,開拓社區小型活動據點,以滿足本市長者休閒活動空間之需求。未來,亦將持續推辦長時數老人居家服務,使無自理能力老人或重病臥床之市民,於社區中得到更適切的照顧。

    (四)治安維護遏制詐欺犯罪創新作為

    為有效打擊詐欺犯罪,本府警察局與警政署於今(九十三)年四月二十六日同步成立「反詐欺諮詢專線」及「詐欺專責組」,為專責受理及偵辦民眾被詐欺案件之窗口,提供民眾更好的保障。如經試撥查證確為詐欺電話,本府警察局將請相關電信公司即時協助執行斷話。又為爭取第一處理時機,本府警察局於受理民眾申報或檢舉金融機構、電信人頭帳戶犯罪案件後,立即傳真通報金融機構執行警示帳戶作業,即時減少被害民眾金錢損失,並防範其他民眾被害。此外,為加強預防檢肅詐欺犯罪案件,本府警察局將結合民力,加強全民防詐宣導、監控第二類電信業者及跳蚤市場、杜絕人頭帳戶及電話來源管道,並加強提款機前巡守及對犯罪傾向者之查察與監控。

    (五)搶救困難地區輔導改善執行計畫

    本府為防範類似臺北縣蘆洲市大囍市社區火災發生,特別將本市磚木造連棟式建築物、水源缺乏地區、安養機構、地下室營業場所等,均列為搶救困難地區,除加以分級列管外,並加強防火宣導、實施安全檢查、改善建築與易燃材料裝修、市場、夜市設攤管理及增設消防栓等改善措施。截至今(九十三)年七月三十一日止,共計列管火災搶救困難地區599處,其中列為一級者(最危險地區)由原來的286處降為34處;二級者由204處降為76處;三級者145處;四級者344處。合計本(九十三)年五月至七月,業將列為一、二、三級搶救困難地區之場所,降低至四級者計有70處,明顯改善本市公共安全。

    (六)建置防救災決策支援系統暨防災資訊網

    「防救災決策支援系統暨防災資訊網」係依災害管理四階段結合現有一般資訊科技及地理資訊系統,建立一套防救災決策所需之資料庫與決策支援展示系統,以支援決策者迅速作出防救災決策,並即時提供民眾上網查詢災害預警資訊。目前業已完成第一期(九十二年)建置計畫,並從今(九十三)年七月二十八日開始進行第二期建置計畫;期望藉由圖資資料庫蒐集建置,提供即時線上網路化之地理資訊查詢系統,以及淹水區主動分析警示、地震災害即時評估系統、避難路徑與避難場所、訊息發布等應變決策功能。

    (七)辦理「臺北市加強山坡地安全管理方案」危險聚落安置拆遷

    為加強山坡地安全管理,減少坡地災害,降低市民生命財產損失,本府依據「臺北市加強山坡地安全管理第二階段方案」,逐年分期推動各項計畫,以確保山坡地安全。另在危險聚落安置拆遷方面,依據委託專技單位巡勘監測資料,以及召開危險聚落風險順序檢討會議的評估結果,持續辦理安置拆遷工作。至今(九十三)年八月底,總計完成拆除328個建物門牌、協助442戶、1,305人搬離危險地區。今後,本府仍將秉持此作業模式,以積極保障危險聚落市民住的安全。

    (八)舉辦第二屆亞洲危機管理會議

    日本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於二○○一年底邀集東亞地區十二個國家主要城市,倡議成立「亞洲主要都市網(Asian Network of Major Cities 21,ANMC21)」;設計十九項跨國際城市間合作方案(本府參與十七項),以預防重大災難,和防制恐怖活動發生,彼此可即時提供必要的資訊交流、支援協助及防救諮詢。「第一屆亞洲危機管理會議」業於二○○三年九月一至三日假東京都召開,而本府將於本(九十三)年九月十八日至二十一日舉辦「第二屆亞洲危機管理會議」。預計將針對(1)強化各級災害應變中心或勤務指揮派遣中心的功能;(2)重大災害發生時,加強與相關組織及市民相互合作;(3)舉辦防災演習,以減少災害損失等三個主題進行討論。

    八、城市與自然

    在恣意消耗自然資源、遭受大自然的反撲之後,我們才驚覺城市的發展與自然的互動是如此脣齒相依,於是,城市永續發展的議題受到重視、家戶垃圾的成長受到控制、都市污水的排放受到改善、自然生態的環境受到保護、殯葬文化的改革回歸自然,永續臺北生態城已然建立。

    (一)持續推動本市永續發展業務

    在全球化、國際化與e化的帶動下,各國首要城市往往扮演著該區域火車頭的角色,從而帶動本身及週邊衛星城市的競爭力與永續力。為推動本市永續發展業務,本府於今(九十三)年一月二十八日成立臺北市永續發展委員會,以「永續臺北生態城」作為本市永續發展的願景,並以「建構兼顧環境資源循環共生、社會安全進步共享、經濟科技智慧成長的世界級首都」為發展的總目標;目前已擬定46個策略、96個行動方案、282個具體工作項目。

    (二)垃圾掩埋量控制

    本市自八十九年七月一日實施「垃圾費隨袋徵收制度」、九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推動「全市全面回收家戶廚餘」,促使本市家戶垃圾減量成效卓著。今(九十三)年一至六月家戶垃圾量每日平均為1,406公噸,較「垃圾費隨袋徵收制度」實施前之每日2,970公噸,減少1,564公噸,減量比例達52.65%,使得山豬窟垃圾衛生掩埋場每日進場掩埋量,業由去(九十二)年平均每日940公噸,減少為今(九十三)年一至七月平均每日476公噸,目前尚餘掩埋容量約48萬立方公尺,預計將可使用至民國九十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三)持續推動污水下水道接管

    污水下水道為現代化都市的基礎建設,亦為國際城市競爭力的先進指標,本府在污水下水道系統建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促使本市污水下水道接管普及率已高居全國之冠,截至今(九十三)年七月底已完成用戶接管443,918戶、普及率達69.51%,業已達成本府九十三年完成69%之施政目標。而在管線佈設方面,累計已完成主幹管47,791公尺(占98.97%)、次幹管58,688公尺(占80.44%)、分管561,539公尺(占76.32%)。而在污水處理廠方面,迪化污水處理廠提昇二級處理工程,將於明(九十四)年六月底完工通水運轉。

    (四)關渡自然公園舊貴子坑溪水質改善工程

    位於淡水河和基隆河交會處的關渡自然公園,為本土鳥類及夏侯鳥的重要繁殖地,也是眾多遷徙鳥種的主要度冬區,亦為東亞大陸邊緣侯鳥遷徙的重要駐足地。為積極維護及保育關渡自然公園溼地,本府於今(九十三)年三月開始辦理關渡自然公園舊貴子坑溪水質改善工程;以結合河川底泥清除、河中曝氣、生物接觸法,並輔以現地設置油污去除設施等工法,來改善舊貴子坑溪水質,提升河川自淨能力。本工程目前正進行舊貴子坑溪嚴重污染底泥及沿岸油污污染土壤的清除工作,全部工程預計於明(九十四)年三月完工。

    (五)人行道透水鋪面、透水側溝試築

    為解決都市防洪排水問題,本府推動「總合治水對策規劃」,以「上游保水、中游減洪、下游防洪」的概念,兼顧環境美化與生態環保,將臺北市建設為「高保水、高透水、高防洪」的城市。由於透水鋪面具有可透過地表水滲透達到長期涵養地下水,以及降低都市環境溫度等正面效益,因此本府與臺北科技大學水環境研究中心合作,進行國內首見之透水鋪面試辦計畫;今(九十三)年六月底已於北安路人行道部分路段更新工程進行試辦作業,另配合內湖安康路等三項人行道改善工程,同步辦理滲透邊溝試驗,如試辦成效良好,未來將列入本市人行道改善工程施工工法。

    (六)陽明山山坡地住宅區(保變住地區)檢討

    為維護本市自然生態環境,本府成立專案小組進行保變住地區之專案檢討,將本市二十三處保變住地區分為四類,其中第一類因不適宜開發地區佔三分之二以上,在加強山坡地安全管理之既定政策下,於九十三年七月二日專案小組會議決議,朝向回復為保護區之方式辦理,至於涉及之補償問題與配套措施將由本府都市發展局研析處理;第二、三類地區原則以「大規劃、小開發」方式辦理,經整體審慎評估開發衝擊後,准予部分建築;第四類地區維持現行規定。未來本府仍將嚴格管理山坡地的建築與使用,除要兼顧地主開發權益外,更要保護本市珍貴的山林資源。

    (七)珍惜水資源-推動節約用水、汰換舊漏管線

    在開發新水源不易、每年降雨量分配不均的情況下,大臺北地區仍面臨不定時的缺水危機,故未來我們仍將賡續推動換裝省水器材,持續宣導節水觀念與作法,期以明(九十四)年底每人每日家庭用水量降至245公升之目標。另外,亦將積極執行「管網改善中程計畫」,主動整理巷內給水管,配合衛生下水道工程汰換防火巷管線及遷移不良表位,預定每年汰換170公里管線,汰換率2.75%,未來更擬將轄區分為五百個小區,進行計畫性漏水防止管理,以二十年降低漏水率十七個百分點為目標,以有效降低自來水漏水率。

    (八)推動殯葬業務改革

    為配合都市發展需要,改善市民居住品質,本府社會局殯葬處針對40餘處老舊公墓,按地理區位、開發效益及執行經費可行性等因素,擬訂長、短期遷葬(含景觀綠、美化)計畫,本(九十三)年度業辦理景美第四及內湖第二公墓遷葬。另為推動多元化殯葬服務及兼顧環保永續資源,亦積極倡導樹、灑自然葬;至今(九十三)年七月底止,已為110位往生者實施樹、灑葬(樹葬105位、灑葬5位),除了深受家屬肯定感謝外,家屬獻身環保的具體行動亦令人動容。又為使追思行動不受時空限制,並為往生者建置追思網頁,亦頗獲其散居海外親友的感謝。未來除持續此全方位、資訊化追思服務外,亦將規劃於陽明第一公墓及富德公墓內,設置較大規模之自然生命紀念區,以提供更優質的殯葬服務。

    伍、結語:堅持一個風格團隊,承諾一個永續城市

    依據九十三年八月十六日中國時報所公佈對二十三縣市競爭力調查指出,臺北市民對本人的滿意度為76%,為全國第六,但對執政團隊施政滿意度卻達69%,為全國第一名;對於後者,英九至感欣慰。英九感謝過去六年來所有參與市政團隊的夥伴們,她/他們的投入與堅持,而讓這個團隊以良善風格著稱,同仁們的努力讓市政在良善風格中每日皆有進步,市民在每日的進步中逐漸認同市府的用心。英九相信,即便無譁眾之巧,正直、樸實、良善等特質終將於遙途中深獲人心。

    就如同其各球隊球風不一,公共治理也是如此。有些團隊以造勢見長,有些團隊則以創意巧妙勝出,也有團隊意在結果而非手段。英九認為,激烈競爭中贏取勝利可搏取掌聲,然只有營造正確的團隊風格並堅持到底才值得尊敬,過去五年來市政團隊堅持「廉正、明快、主動、親切」的風格而獲多數市民所肯定,英九承諾,新的市政團隊亦將延續此一優良風格,為服務市民、打造永續臺北善盡心力:

    一、喧嘩中的樸實

    不受現下政壇盛行相互攻訐風氣所影響,素以務實為重,專注於公務,如工蜂般盡責於各項分工,這是市府團隊給予多數市民的印象。未來市府團隊也將繼續堅持「實而不華」的行事風格,做應該做的事,即便不易為市民所體察的基礎設施,只要對臺北有長遠利益,我們就會持續投入。如:鄰里公園改造、人行道更新、污水管線接管率提升等等。

    二、緊縮中的從容與堅持

    臺北市幾年來所面臨的財政困局可謂空前艱難。雖遇大幅短缺,市府仍堅持社福與教育預算不能打折扣,雖遭困窘,市府仍全力營造有利產業生根的優良環境,除積極提供內湖科技園區、南港軟體園區相關市政服務,內湖科技園區總產值已於今年突破一兆,未來將配合用地取得與交通設施投入,讓內湖、南港、士林、北投串連成為臺北科技走廊,為臺北預籌下個百年的競爭力。除了善築有利環境外,市府也對不公平的健保負擔據理力爭,終獲最高行政法院發回更審,避免市民平白承受不合理的負擔;而即便中央善意有限,市府仍本「區域是差異的,但國民是平等的」之堅持,盡一切積極力量爭取統籌分配款,期使「投資臺北,也是投資全臺灣」之合理性能被重視。

    三、壓力下的自持

    過去五年半來,只要對所有市民與臺灣有利的選擇,市政團隊一向採取「雖千萬人亦往矣」的堅持。為令臺北能與全球有效連結,即便中央有所誤解,市府仍堅持推行漢語拼音政策,落實於道路指示牌與公共指標,以方便來臺外國友人的辨識與適應,英九相信,「只要堅持對的事情,時間終會給予遠見正確的評價」。今年320之後對首都治安的維持,市府也秉持中道原則,以市民權益與首都安定為最優先考慮,不因政治與黨派的壓力而有所偏頗,事後多數市民對此一堅持給予了高度評價與肯定。市醫改革雖有部分同仁未能諒解,或有改革腳步不宜過劇的不同意見,但 英九相信陣痛與壓力是必然的,而更重要的是,改革是必須的,否則市醫將跟不上時代的腳步。

    四、偏見中的包容

    臺灣人口結構刻正劇烈轉變中,本地婚配已向晚婚、少子的趨勢傾斜,高齡社會呼之欲出,同時發生者是近十年來外籍配偶在數量上鉅幅增加,而外籍配偶所生的子女,已使人口結構在質的組成有了新變化,93年度臺灣屆齡入學新生,已有相當高比例是「新臺灣之子」。讓臺灣社會新成員儘快適應並融入社會,是我們共同的責任,也是臺灣社會具多元包容性優良傳統之展現,為因應此一新情勢,我們不應以偏見與傲慢說出「外籍新娘別生太多」的荒謬語言,而是協請民政、社政單位推動外籍媳婦適應計畫,以協助這些新公民融入臺北,交通單位也提出特為外籍媳婦設計的考取駕照輔導計畫,以保障她/他們在臺北行動的權利。另外,臺北市基於尊重人權的立場,於華人世界首創的同志公民運動,也獲得市民的理解與支持,甚至英九今年八月參訪歐洲,身為同志的柏林市長便驚訝於「華人社會多保守,臺北卻能不以偏見行事」的特色,臺北的包容,在世界彼端獲得了高度肯定。

    五、眺望創新改革的新世界

    過去五年,市府戮力推動網路新都政策,雖已構築比其他城市更豐厚的基礎,但此時臺北需要一更高遠的城市策略,無線寬頻建置計劃之於臺北就是如此,臺北各種優勢已匯集成為一不可錯過的機會。掌握時勢,臺北將是全球資訊城市的翹楚,對新世界的期待,並不在於盲目的追求技術領先或虛有其名的「世界第一」,而是基於對臺北務實且深刻的理解,讓我們深知臺北是全球無線寬頻城市的優先候選人;歷史里程碑已在前方等著我們,只要我們帶著決心與膽識前去敲門,無線臺北將是改造臺北的重要契機,市府已透過BOT公開招標獲得民間團隊的投入,我們將盡一切積極力量促使本案的成功,在明年年底前完成臺北市人口密集區 90%無線環境的覆蓋率,屆時臺北將領全球風潮之先,成為第一個無線寬頻「無縫隙城市」(seamless city)。

    六、持續的警覺與自省

    臺北在「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中受到重創,市政團隊在其中學習獲得珍貴的風險管理經驗。我們深知,風險無法完全隔離,也無法杜絕,唯有休戚與共的社會共識,建立聯防機制與市民互助的防衛體系,加上公共管理的敏感與警覺,才是最有效的風險管理良方。今年年初禽流感(avian flu)隨著候鳥遷徙而來,但在市府團隊高度戒慎的防範下,臺北終可安然而過;三年前納莉颱風讓臺北付出極高的代價,為了防止噩夢重演,市政團隊兩年來全力強化各高危險區的防災與水工設施,艾莉颱風來襲,讓同仁的努力通過天災的驗收,但是捷運配合工程的疏忽還是造成了三重淹水的遺憾,在此英九除再度向遭遇水患的三重市民致歉之外,亦重申與強調我們依法負責的態度,也將要求市政團隊務必謹記此一教訓,絕不可再因疏忽細節而肇大禍,保持警覺是進步團隊的天職,但不斷自省卻是團隊保持進步的不二藥方。

    七、實踐新臺北精神

    這六年來,在市府與市民的共同努力下,臺北變得不一樣了,除了鄰里公園、人行道等硬體設施的大幅更新外,更值得驕傲與欣慰的是,透過官民協作一同達成市政目標的公民精神,抗旱節水、垃圾費徵收、取締酒駕等政策都是在市民的支持與配合方得竟其功。英九認為,如果一項市政成績需要十分苦功,其中八分一定來自臺北市民的投入;可敬市民們所展現者不僅於獨善鄰里的個人道德,更表現出休戚與共的情操,SARS期間的社區聯防、鄰里互助,921震災、桃芝颱風、七二水災、桃園水荒、三重淹水走出臺北協助中北部災區重建………,且容英九這麼說,公民參與、同舟共濟的新臺北精神,已經是這個可愛城市最重要的資產了。

    回顧前往,市府團隊的努力讓臺北仍有力爭亞太乃至全球一席之地的實力,眺望未來,英九的任期已剩下不到900日;帶領臺北參與城市競爭的賽局已進入最後關鍵時分,市政團隊已經有了新的調整並進入戰鬥位置,市政應興應革之處已啟動,開源節流方案正大刀闊斧的執行中,市政創新有了新的設計;組織整併與改造的工程已著手;讓臺北有機會蛙躍成為世界第一的無線臺北計畫業已全面啟動。英九相信,最後關鍵時分,策馬奮力前奔,臺北市的府會大團隊一定可以拿出讓臺灣引以自傲、讓亞洲眼睛一亮,更讓全球視為典範的城市治理成績單,一個永續臺北,長勝臺灣的願景已經於眼前開展。

    最後,謹祝大會順利,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