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市議會第10屆第3次大會施政報告[郝市長龍斌](口頭報告Pdf檔/3666KB)(書面報告Pdf檔/1426KB)

    議長、副議長、各位議員女士、先生:

    欣逢 貴會第10屆第3次大會開議,首先謹致祝賀之意。龍斌應邀在此向各位提出臺北市政府施政報告,至感榮幸。過去會期中,承蒙 貴會一直以來對本府的策勵與支持,使本府各項市政建設工作得以順利向前開展,龍斌謹代表本府全體同仁表達由衷謝忱。

    壹、前言

    幾個星期前,臺灣經歷了一場民主的洗禮,選戰一時的激情,在選舉落幕後終須歸於平靜,現在,應該是大家共同為未來打拚的時刻。

    10多年前,國際上掀起了一場金融風暴,亞洲許多國家的經濟紛紛應聲倒地,臺灣卻能安然度過危機,當時臺灣的經濟實力讓居住在這塊土地的人深感自豪。但是今天,我們面對的現實,卻是亞洲其他城市紛紛快速崛起,發展程度甚至已經超越臺北。作為臺灣發展的火車頭,臺北市如何在腹地有限、先天發展條件不足的限制下,急起直追,創新公共服務、建構更高品質的生活環境,讓投資2者與產業經營者對本市更有信心,建立並突顯自身無可取代的優勢,俾在激烈的城際競爭中脫穎而出,是市府團隊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

    近年來,國內外各大機構針對世界各主要城市進行多樣性的評比,用以衡量各大城市的競爭力,因為評比的指標及受評比的城市不同,臺北市的排名時有起伏,例如中國社科院於2006 年發表的「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05~2006」,臺北市的綜合競爭力在亞洲排名第5、全球排名第48,而97 年3 月人力資源機構ECA International針對亞洲駐外人員對全球254 個城市評價的調查,臺北在亞洲城市中排名第6,在全球排名第57。各個機構的評比所訴求的對象各異,我們並不會盲目地去迎合,但對於被指出排名較不理想的項目,例如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提到的「生活環境」指標,臺北市在全球110 個城市中,僅排名第70,將會虛心檢討改進,希望這些外在力量能驅策市府團隊更加努力,早日建設臺北成為一個宜人居的城市,讓市民和來本地的外地人士享有更良好的生活品質,並吸納、匯集更多資源和優秀人力前來,帶動國家整體繁榮發展。

    一、從心出發、以人為本的城市發展策略

    要建構優質的生活環境,建設臺北成為一個宜人居的城市,公部門施政必須從市民的角度出發,做到「以人為本」。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未來將優化、擴大1999市民熱線的服務量能,暢通民意發聲的管道,並根據這些管道所蒐集的意見,適時調整本府各機關的施政方向,以切合民眾所需,適時掌握民意的脈動。另外大眾運輸系統的便捷程度,是衡量一座城市是否宜人居的重要指標,本府在這方面也投注相當的心力。今年3月,在本府的大力支持下,民間的公車業者引進了20部低底盤公車行駛「忠孝新幹線」,提供更人性化、無障礙的大眾運輸工具,便利老人和身障者搭乘,深獲市民好評。我們規劃在3年內要擴充到15條幹線、300輛低底盤公車的目標,讓臺北公車行更「捷而易」。而雖然現今原油價格已飆漲近每桶110美元,但本府以往推動的「公車8年不漲價」,確實造福許多通勤公車族,並且有效提升本市運用大眾運輸人口的比例,因此,龍斌將盡可能請公車業者共體時艱,維持公票價合理的價格,以維持民眾的搭乘意願。

    除了公車,臺北市捷運系統的可靠度,連續3年在全球排名第一,平均每日服務超過115 萬人次,臺北都會區民眾已感受到捷運系統所提供便捷、舒適、安全的服務。在現有基礎下,我們將持續擴大捷運路網,目前獲中央核定興建中路線有79.7 公里,將自97 年底至103 年陸續完工通車,屆時捷運路網長度將倍增,將有更多都會區民眾可以享受到捷運系統的便捷服務。而針對捷運路網無法深入的地區,我們也設置了市民小巴提供接駁服務。97 年預計再推動5條市民小巴路線,規劃區域有士林、內湖、中山及中正等區。龍斌希望透過完整而綿密的大眾運輸路網,讓大眾運輸工具成為市民最理想的選擇。

    而在一片減碳、節能的風潮中,自行車儼然成為最環保的私人運具,本府今年將比照巴黎作法,於信義區試辦「接駁型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於市區設置無人管理的自行車租借站,以低廉價格提供觀光客及通勤族租借,且可以「甲地租車,乙地還車」。這項計畫不但考驗本府的規劃與執行能力,更考驗市民的道德。但龍斌認為,正是出於對於人性的信任,本市更應該推動這項有利於城市永續發展的政策。龍斌之所以有這樣的信心,是基於捷運「心文化運動」及公廁提供衛生紙的成功經驗,我們可以發現,在捷運列車上願意主動讓座的市民變多了,原先大家以為公廁衛生紙可能被偷,現在證實是多慮了。臺北市民展現出高度的公民素養,從心出發守護這個城市,讓龍斌十分感佩,並反求諸己,落實未來市府的施政,更將以體現市民的期望為目標,將民眾的意見融入公共政策中,讓大家更有尊嚴地在本市立足、安居。

    二、創造城市治理的新價值

    (一)廉能政府

    人民的信賴是政府最大的資產,貪污則是人民信賴最大的腐蝕劑,因此,塑造一個廉能的行政團隊,是龍斌一上任即宣示的目標。本府廉政肅貪中心自去年成立以來,對於本府曾經發生幾起受外界矚目的案件,包括「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及仁愛院區整修工程」案、東森涉及圍標、小巨蛋LED 大型戶外看板未依時限設置案,都能秉持「主動發掘,明快處置、配合偵辦、對外說明」的原則,針對貪污瀆職、損及政府信譽的不法案件,主動出擊,全面深入查處,對於維護本府的形象與清譽,有相當的助益。在提升施政效能方面,為期望本府同仁具有前瞻創新的思維,龍斌鼓勵同仁研究創新,若能提出改善流程的創新作為及簡化行政流程標準作業程序,減少人為因素造成的行政效率遲緩,將予以獎勵。龍斌上任時,也強調市府各局處應破除本位主義,相互合作,貫徹「寧可撈過界,不可推諉卸責」的精神。過去1年,貓空纜車從營運初期的風風雨雨,到目前搭乘人次已突破300 萬人次,這短短10個月間,一路走來,就是因為市府相關局處能夠齊心合作,克服營運初期軟、硬體設施的不足及缺失,讓貓纜榮登法國POMA 纜車公司系統中,世界營運可用度第一名。另外,本府收回小巨蛋經營權之後,經過本府同仁發揮跨局處合作的精神,讓小巨蛋的使用效率遠高於民營時期。

    在此,龍斌不諱言也曾為貓空纜車和小巨蛋的成敗憂心,然而市府團隊攜手合作所展現出的傲人成績,不但一掃先前各界的疑慮,更為公部門的運作樹立新的優良典範。

    (二)永續城市

    自然資源有消耗殆盡之時,城市的繁榮和發展,絕對不可能以毫無節制地消費能源和自然環境換取而來,因此,如何保育環境、善用資源,便成為城市永續發展最重要的任務,臺北市地狹人稠,在環境保育上自然更須加倍努力。

    全球暖化造成的氣候變遷對人類及地球其他物種產生的重大威脅,相信已無須再多作說明。為了對抗二氧化碳造成的溫室效應,本府各局處均成立節能推動小組,持續推動公務機關節電節能運動,本府在汰換公務車時,也將採購油電複合動力車及油氣雙燃料車,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另為促使民間企業自主減量,本府也於今年3 月舉辦「臺北市金省能獎」評選活動,獎勵節能績優單位在提高能源效率和節能的努力,並讓低碳節能生活方式形成社會運動。

    為了恢復臺北市青山綠水環繞的生態環境,龍斌提出整治淡水河的主張,希望改善淡水河水質,並規劃水域景觀環境、水岸周邊社區改造,及推廣水岸休閒活動,讓市民有更多機會親近水域。同時持續修建登山步道,提供民眾更多親近山水、體驗自然的機會,希望藉此傳達生態環境保育的重要性,讓市民自發性地珍惜自然資源,人人都能成為環境的捍衛者。

    在邁向永續發展的目標下,市府團隊正不斷挑戰市政建設的里程碑,以下謹就「樂山悅水-優質臺北、里仁為美-友善臺北、舞動風情-魅力臺北、一刻千金-效率臺北、從心出發-禮民臺北、銳意革新-活力臺北、兼容並蓄-人文臺北、多元包容-幸福臺北、溫暖自在-安心臺北、無遠弗屆-國際臺北」等10 項階段性成果摘要向各位議員女士、先生報告,並請各位不吝賜教。

    貳、十大施政成果

    一、 樂山悅水-優質臺北

    生態環境的永續經營,是一個優質城市的首要價值,臺北市過去在開發的過程中,也曾對環境造成破壞,因此本府秉持著優質城市的經營理念,推動各項市政建設,期使臺北的好山好水永續長存。

    (一)推動低碳節能城市

    對抗全球暖化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是身為全球化城市不可輕忽的市政工作,龍斌鑑於此一市政工作的重要性,特在推動低碳節能城市的方向上,責成局處成立節約能源推動小組,由所屬機關學校率先做起,訂定每年用電及用油減少1%為節能的目標。經過統計,96年1至12月本府各機關學校節省用電969萬2,058度,相當於減6,184公噸二氧化碳排放。

    而依照本府溫室氣體排放調查及推估資料顯示,本市在溫室氣體排放量上,以住商及運輸部門較為大量,故為了澈底達成低碳節能城市的目標,龍斌自上任以來,特別重視節約能源及溫室氣體減量工作的推動,除本府所屬各機關學校的用油用電率先減量外,在清潔省能車輛推動方面,環保局535輛垃圾車於96年3月至6月示範運行B20生質柴油,另更配合中央綠色公務車先行計畫,本府227輛公務汽油車自96年9月29日起,於本市 處販售E3酒精汽油之加油站添加E3酒精汽油,此外,本府一級機關副首長及二級機關簡任首長於96年汰換公務車輛時,汰購6輛油電複合動力車及改裝5 輛油氣雙燃料車,以減少來自交通運輸所產生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

    而為了推動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減量,本府特別結合民間企業團體發起低碳節能大作戰之市民行動,於96年6月22日夏至,龍斌親自參加「夏至關燈活動」(如p11照片1),本市指標建築物包括101金融大樓、美麗華摩天輪、本市市政大樓及9 座景觀橋樑等均配合關燈,全國亦有10個縣市65萬人次響應,總計節電近30萬度,相當於減少187公噸二氧化碳排放,另外並於96年11月3日與民間團體合作辦理節能新生活運動,以喚起市民之節能觀念(如p11照片2)。

    溫室氣體排放與全球暖化、氣候變遷息息相關,溫室氣體減量刻不容緩,因此,基於保護地球環境的前提之下,本府將持續推動大用電戶自主節能並規劃建置市民及社區低碳節能及溫室氣體減量登錄平台,並建立里鄰動員系統,以逐項推動低碳節能措施,將本市市民導向於日常生活中落實節能省電的方式,共同為減緩全球暖化盡一份心力。

    (二)營造魅力淡水河域

    「營造魅力淡水河域」一直是龍斌上任以來戮力推動的施政重點。為積極落實活化淡水河系,推動淡水河清水行動,營造視覺親水、嗅覺親水之親水生活化環境的工作,本府於96年2月成立「臺北市政府活化淡水河系推動委員會」,由龍斌擔任主任委員,並聘請水利水文、生態景觀、環境保護及環境教育等相關領域專家學者擔任委員,該會下設水質水量組、景觀遊憩組,並於96年11月增設環境教育組,以結合產官學界的力量共同推動活化淡水河系工作。

    在活化淡水河的工作上,本府以3大願景(質量好、景觀好、遊憩好)與6 大目標(確保水源水質、河水不發臭、河面無垃圾、營造魅力水域環境、休閒遊憩去處多、泛舟垂釣環境好)為最終努力標的;在確保水源水質的工作項目上,於96年3月1日完成越基隆河連絡管工程通水。而在水質改善部分,97年2月份淡水河系水質監測結果,河川污染指標(RPI)從10降至3.25,水質脫離嚴重污染降至中度污染,顯示河水品質有大幅改善,是淡水河系30年來水質監測成績最優良的一個月。另96年11月起也完成南湖礫間現地處理工程,平均日處理水量為3,500噸。

    在營造魅力水域環境的方面,除改善古亭、美堤、道南等河濱公園,美化河濱景觀,並定期清潔維護河濱公園。新建彩虹橋,串聯內湖與松山交通,提高居民往來便利性,結合松山饒河夜市,活絡河濱公園。增設臺北橋、華江橋、光復橋、華中橋、永福橋及福和橋等6處跨縣市自行車牽引道。並且於96年6月新闢「關渡單點進出遊河」藍色公路航線,引進320 人座「大河之戀皇后號」與「大稻埕─八里龍形碼頭」假日固定航線及藍色公路校外教學示範體驗遊程。另外,更於河濱公園舉辦龍舟賽、烤肉、河畔音樂會、煙火等水域水岸活動,總計吸引超過60萬民眾參與,而96年5月份及10月份調查大佳等7座河濱公園之入園人數也自5月份4萬4,356人/日增加至10月份為5萬8,422人/日。96年度本市8處河濱自行車租借站的自行車租借率計26萬1,878人次,較95年度增加14%;顯見河濱環境改善後,市民對於親水生活的意願也隨之上升。

    (三)公館水岸新世界

    為實踐「整治活化淡水河」的水岸城市願景,本府於96年7月啟用自來水園區二期親水體驗區、公館水岸廣場、登山步道支線等休閒遊憩設施,自97年起更規劃舒適的人行步道及自行車道,串連公館捷運站、自來水園區「思源街親水通廊」、「入口意象廣場」與河濱公園等遊憩節點,並整合兒童交通博物館(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臺大水源校區、河濱綠地、公館商圈與寶藏巖共生藝棧區域資源,打造公館水岸新世界的親水觀光景觀軸帶。

    在「思源街親水通廊」部分,計劃將自來水園區思源街圍牆退縮2公尺,改為透空景觀圍籬,並增設自行車道及輕食廣場,未來將成為市民休閒活動的優質空間。「入口意象廣場」部分,則是重新形塑現有公館遊客服務中心前廣場,融入自來水園區意涵,以環保節能、自然生態的方式,塑造夜間林蔭光景,未來將成為公館地區遊憩的新地標,上述工程,預計97年底即可完成。98年配合臺大水源校區啟用,延伸臺灣大學與本地區觀光景點之軸線串連。99年則配合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啟用,將新闢自行車跨堤設施銜接至河濱公園,讓本地區發展更趨繁榮(如p.17圖1)。

    而寶藏巖共生聚落更是建構「公館水岸新世界」總體發展計畫中甚為重要的一環,龍斌自上任後即以保存歷史聚落為出發,併行本府「先安置、後拆遷」的政策目標,先行設置中繼住宅(如p.17 照片4),並順利完成區內住民的遷移,提供另類聚落安置作法,藉此活化保存原聚落集體記憶與文化內涵,進一步透過藝文能量活化聚落歷史之永續再發展,讓藝術與社區得到共生、雙贏的機會。

    「寶藏巖共生聚落整建工程」考量寶藏巖聚落之山城風貌、有機錯落的簇群巷弄、層次豐富的空間組織、協力營建的家屋形式所塑造出的獨特文化地景風貌,決議未來朝向「聚落/藝文展演園區」方向規劃,除三分之一保留作為居民安置之用,另三分之一計畫引入國際藝術家駐村提升區內文化內涵,其他三分之一則規劃作為國際青年會所。整建工程共分四期逐步進行,預計於98 年完成。

    未來,龍斌期望透過公館水岸新世界地區公有地的釋放整合,建構舒適的人行步道及自行車道,導引市民經自來水園區、寶藏巖、客家文化園區進入河濱公園,親近河岸,並經由策略空間節點的陸續完工及軟體行銷,有效的整合地區觀光資源,以活絡水岸活動,繁榮地區商業新機。

    (四)推動觀光休閒產業

    推動觀光休閒產業一直是龍斌任內的重要業務,因此在休閒農業的部分,本府於96年間即積極辦理休閒農場經營及申設輔導,擴大建立大臺北地區小學與休閒農場戶外教學合作,辦理相關的輔導措施與活動,吸引近4,000名師生參與,讓小學生們體驗農村的生活與風貌,同時也提高了農民50 %之收入。在戶外休閒的登山步道路線上,本府為了提高市民休閒遊憩空間的品質,除加強維護原有80條、總長度67公里的步道外,對於現有山間小徑,在土地所有權人認可下,均增加列入本府維護管理範疇,目前列管之登山路線已增加至94 條,總長度82公里,維護長度增加22%。並加強登山步道入口意象及環境綠美化工作。辦理「四獸山步道」、「仙跡岩步道」、「天母古道」及「更寮古道」等4 條熱門登山步道相關環境改善工作(如p.19照片5),改善並增建樟湖步道約2,900 公尺,形成該區域步道網線並完成相關景點串聯。本府截至96 年12 月底,更完成圓山風景區步道整建、仿松竹欄杆、植物解說牌及方向指標等工程;仙跡岩風景區則完成斜坡段及平台段之木棧道、木平台、扶手欄杆、地理及植物解說牌等工程。期望透過提升本市產業道路與登山步道服務品質,結合產業、休閒與藝文活動,以達到「安全永續、景觀永續、生態永續及產業永續」目標。

    二、 里仁為美-友善臺北

    建立一個友善美化的環境,是治理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從營造優質的生活空間到日常生活所接觸的醫療服務,都是本府要積極改善的方向。

    (一)啟動都市更新計畫

    加速啟動本市都市更新計畫,建構優質都市生活空間是市政建設的重點工作,因此龍斌親自主持跨局處專案團隊,共同推動「臺北市都市再生方案」,每月定期召開會議督導執行工作,以「城市復興、永續臺北」為總目標,並以創造「效率、活力、適居及和諧」的臺北生活環境之方向努力。針對淡水河整治、高科技及文化創意園區發展、大稻埕古城再現風貌、形塑故宮瑰寶大道、松山菸廠巨蛋及文化園區計畫、西區風華再現等優先指標方案進行規劃,讓臺北朝「親水、科技、歷史、人文、健康、活力」六大方向邁進。

    具體施政工作包含推動大同及萬華老舊地區公共環境改善及更新、促進大稻埕歷史街區風華再現、獎勵民間投資都市更新事業、協助整建住宅及遷建住宅社區儘速更新改建、鼓勵以整建維護方式辦理更新,並且持續推動大同及萬華區產業活化系列活動等。期藉由公部門的引導與活動的舉辦,有效振興商機,帶動地區產業再發展。

    另為擴大都市更新執行面,本府現正籌組成立都市更新開發公司,預定97年6月掛牌營運,未來並以大同、萬華老舊地區、更新誘因不足及大面積公有土地為首要更新目標地區,希望能透過政府主導,匯集民間的專業和資金,協助本府推動策略發展地區的都市更新工作。

    此外,在增加都市更新獎勵誘因及簡化審議機制與流程等議題方面,則持續由本府秉持公正公平合理的原則,積極修法及簡化行政作業,朝「放寬劃定更新門檻」、「提升容積獎勵誘因」、「簡化更新程序」、「提升審議效率」等方向檢討改進,以協助民間更新改建,讓活絡的民間力量促進都市更新,以便全力推動城市再生,進而共創優質生活環境。

    (二)合理放寬容積率

    「合理放寬容積率」是促進都市再生的一大契機,本府以2010年為計畫目標年,公開徵求民間提出開發計畫,藉由民間申請都市計畫專案變更方式給予適當容積獎勵,以帶動城市發展活力。

    本案自97年2月1日開始受理及公開展覽,97年10月31日截止,且為使市民及相關團體進一步瞭解公開徵求開發計畫之實質內涵,並於各行政區及相關公會舉辦說明會。開發計畫係以位於親水河域、老舊社區、交通樞紐、科技產業軸帶4類策略地區為主,其開發提案面積達0.5公頃或一完整街廓以上,提供包括1.廣場式開放空間;2.地面人行通道(含自行車道);3.跨堤設施、觀景平臺、跨街平臺、立體人行通道;4.挑空室內開放空間;5.其他具形塑都市意象、創造特殊都市生活體驗空間等5類公益設施項目,經審查符合政策效益、公平性、公益性3 原則,可給予適當容積獎勵,其中開放空間獎勵額度係隨留設規模而遞增。

    在兼顧公共利益與開發利潤情形下,本府將藉由縫補市民與河域之空間隔離,提供河域的活動體驗;加速老舊社區更新,改善地區環境,促進都市再生;以大眾運輸導向之空間發展型式,塑造人本交通環境;引進產業活動,帶動城市發展活力等4大規劃理念,結合民間及政府力量,一起為臺北空間活化與再生而努力。

    (三)再造市醫療護體系

    面對日新月異的醫療環境與逐漸惡化的健保財務,為使聯合醫院能更符合時代與市民的需求,本府藉由過去整合經驗,保存科部醫療整合趨勢之優點,且在經營管理的策略上改以院區經營為主,部科經營為輔的模式,提升員工向心力,促使院區落實經營管理制度,並在資源整合與成本管控的原則下,朝聯合採購、資訊整合等方向持續努力,以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

    此外,在推動預防保健服務方面,藉由聯醫公衛醫師團隊與院外門診部,執行政府規劃之政策性醫療任務的方式。自96年5月28日起開始執行老人健康檢查,並陸續舉辦「社區型整合性預防保健服務」、「原住民健康促進講座及篩檢活動」、「醫院型複合式預防保健服務篩檢活動」24等多項公共衛生服務。並自96年9月10日至12月25日辦理96年度臺北市國小及國高中職「學生健康檢查」計畫,受檢人數計達到13萬1,194人。

    除積極推動社區健康及預防醫學促進活動外,本府與聯合醫院共同推動「健康醫療兩相贏」的政策,將健康促進的觀念、價值和準則融入醫院組織文化和日常工作中,除推動健康促進醫院國際網絡(HPH)認證,提供民眾治療及保健的服務外,目前仁愛、中興、和平、婦幼、陽明院區業已通過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健康促進醫院國際網絡(HPH)會員。另在提供社區民眾更完備健康醫療網服務的前提下,於中興、仁愛、和平、忠孝及陽明等5個院區成立「健康教室」,提供持健康卡民眾個別衛教或健康規劃服務,而累積12點、18點、24點健康點數亦可獲得聯合醫院初階、進階及高階「健康檢查」之服務。

    事實上,人口流動的方式已將臺北縣市整合成一大臺北地區。有鑑於醫療品質共同提升的重要性,聯合醫院計劃與臺北縣立醫院共同為所有市縣民眾謀福利,促成「臺北市、縣立醫院合作」計畫案,結合兩院區醫療特色、醫療技術,並透過醫師相互支援、資訊系統傳輸及各項行政流程的建立,建構大臺北地區優質之醫療服務網路。

    三、舞動風情-魅力臺北

    對於城市的印象往往來自城市魅力的展現,而如何發展出具有特色的城市,便是從建立屬於臺北市自己的獨特風格開始,不管從小地方的改善或是指標性建物的設置,都是提升臺北城市形象的重要關鍵。

    (一)改善行車隧道好印象

    由於臺北市目前的行車隧道總計12座,有5座年齡超過30年以上,因此為了提升隧道品質,提供明亮、潔淨、安全的使用空間,本府特別規劃一系列改善行車隧道印象計畫。其中自強隧道正由本府進行整體規劃設計,而辛亥隧道、懷恩隧道、莊敬隧道及林森南路車行地下道,已分別於96年10月16日、97年2月26日、96年9月18日及96年11月30日完工,主要改善項目為3 座隧道人行道及護欄全面更新及隧道內壁體清洗(如p.26 照片6);另隧道或車行地下道燈光亮度不足,則透過全面清洗及加設燈具改善。除此之外,亦將辛亥隧道側壁進行全面油漆及簡易美化,而懷恩隧道內滲漏水處採導水方式予以修復,莊敬隧道單側壁包版以貓空纜車照片美化(如p.27 照片7),林森南路車行地下道全面油漆、燈具更新及全線AC銑舖。

    龍斌希望藉由以上改善作為,將這3 座老舊隧道及1座車行地下道內之環境予以提升,翻轉市民記憶中對隧道昏暗及不安的印象,重新形塑一個安全、明亮及潔淨的隧道,達到民眾通行隧道的好印象。

    (二)形塑故宮整體意象

    「形塑故宮瑰寶大道計畫」是龍斌於97年推動都市再生的重點計畫之一,整個軸帶計畫範圍從士林捷運站經中山北路、福林路、至善路至故宮全線約2.8公里。計畫推動目的係以故宮意象為主,塑造該連通路徑道路特色,強化故宮為本市獨有之瑰寶意象,並透過整體空間架構的策略規劃連結周邊觀光資源,以促進地區產業、經濟及人文發展。

    全案計畫包括「故宮至士林捷運站沿線整體環境改善與策略空間點之意象規劃」及「夜間照明系統改善」二部分,在整體環境改善與策略空間點意象規劃之部分將運用人行道的拓寬更新、策略空間點的連結、故宮意象的融入、周邊觀光資源的整合、空間區位及生態環境特色強化等都市設計方法,塑造軸線型都市空間的故事性、連續性、節奏感。「夜間照明系統改善」部分則整併道路燈號及指標立桿,營造夜間主題特色氛圍,期望帶給市民耳目一新的視覺經驗,提供更安全、更具辨識性之行進空間。為使本計畫內容更符合地方需求,本府已於97年2月於士林公民會館辦理第1次地區說明會,彙整地方意見,預計於97年底完成規劃設計。

    另外,為使整體意象更為突出,本府並規劃在自強隧道內與出入口處,運用隧道獨有的拱道空間,設計營造故宮典藏國寶文物之意象,使遊客能在行進隧道後即能感受到故宮獨有文化特區之感受,彷彿進入時光隧道。龍斌期望透過整體意象的改善,塑造更舒適友善的車行與人行空間,成功打造出故宮整體意象,為這條廊帶寫出一則動人的故事,進而促進當地觀光與產業發展、吸引國際注目並提升國際能見度,以強化臺北市的城市魅力與整體競爭力。

    (三)體驗貓纜、遊憩貓空

    「貓空纜車」是兼具運輸與觀光的重要設施也是臺灣最長之空中纜車,自96年7月4日通車營運以來,以短短7 個多月時間至97年2月止,累計載客量已超過300萬人次,相較於香港昂坪纜車自95年9月18日通車,至96年3月8日(近6個月)旅運量才達到百萬人次,顯示貓空纜車的營運成果及表現獲得民眾充分肯定。

    另外,為了促進貓空地區觀光旅遊整體發展,本府出版各項貓空導覽手冊及中、英、日文版摺頁,並建置中、英、日、韓版貓空旅遊網,透過當地觀光資源介紹,吸引旅客前往旅遊。且自96年7月起更整合交通旅遊票券,發行臺北觀光護照貓纜版,推廣當地觀光旅遊,截至97年1月,共計銷售7,831份,而貓空纜車遊客中心,所提供的免費觀光文宣、旅遊行程規劃建議及專人旅遊諮詢等服務,截至97年2月,累計提供諮詢服務共計27萬4,195人次。

    而在匯聚貓空地區旅遊人氣,活絡該區商業發展的方面,本府於96 年辦理「貓空新體驗-品茗、賞景、生態遊暨暫行認許店家推薦大會」活動,結合貓空自然步道、傳統產業和觀光資源,規劃「壺穴巡禮」、「茶葉古道」、「樟湖步道」、「貓空水管路」等4 條旅遊行程,讓民眾重新體驗貓空之美;另輔導辦理「貓纜、茶鄉深度一日遊」活動及利用「茶推廣中心」辦理茶業推廣與茶鄉找茶趣等農業體驗活動。

    97年度更積極推動「貓空觀光休閒產業發展計畫」,不但引進專業輔導顧問團隊,就經營體質改善、區域特色營造及觀光行銷推廣等面向規劃,並在兼顧維護山坡地安全與保護生態資源的情形下,辦理本都市計畫案之檢討變更。未來除了透過劃定當地之可申請開發許可範圍,以有效引導管控在地休閒農業之發展,並優先針對已取得暫行認許店家進行深度輔導,營造差異化之經營風格,推行店家餐飲、環境等優良認證制度,結合貓纜、親山步道及公車系統串聯店家,推廣該區商圈特色,期能提升業者經營管理能力及觀光休閒商業產值,建立當地商圈品牌形象,創造產業加值商機。

    (四)發揚臺北食在好味道

    為了宣傳臺北特有的美食,有效提升美食周邊相關產業之產值,本府於96年9月11日至11月4日間再次規劃舉辦「2007 臺北國際牛肉麵節」,除延續以往國際化特色,更增加了「眷村文化」、「愛與關懷」的元素,舉辦「從善如牛~愛心料理東西軍」、「媽媽私房食譜大公開」、「牛肉麵徵文比賽」及「郝家.好呷牛肉麵」義賣活動。其他系列活動還包括「挑戰牛魔王」牛肉麵料理競賽、秘境牛肉麵票選活動、美食文化講座、活動聯絡簿發行、專屬網站活動、牛肉麵嘉年華等,獲得民眾熱烈迴響,牛肉麵嘉年華活動現場更吸引數萬位民眾齊聚品嚐牛肉麵,另外根據本府調查結果,牛肉麵節活動期間,牛肉麵店營業額與來客數約成長1到2成左右。

    作為一個伴手禮,除了要廣受消費者喜愛之外,更重要是要能代表當地傳統文化,而鳳梨酥可說是最具代表的食品,因此為了推廣臺北伴手禮,96 年臺北鳳梨酥文化節於96年8月27日、28日邀集32家業者於市政大樓一樓中庭舉辦鳳梨酥達人大賽,並邀請來賓共同為由500公斤鳳梨酥組成的金猪揭幕(如p.34 照片10);有別於95年以傳統風味為重,今年特別結合了西式元素,邀請外籍人士品嚐及親自體驗製作鳳梨酥的過程,希望能夠將代表臺灣傳統文化的鳳梨酥推向國際舞台。

    未來本府將繼續舉辦各種特色美食,以帶動飲食品質提升,創造臺北飲食文化,期望藉由臺北市國際都市的利基,將臺北美食推廣至世界各地。

    四、一刻千金-效率臺北

    產業的發展,往往需要政府開放與介接相關規劃與政策,因此透過諸如科技園區的規劃建造,可增強產業鏈的形成,且伴隨城市規模的快速成長,交通運輸的便捷,更能提升城市的競爭力。

    (一)建設大內湖科技園區

    臺北內湖科技園區為臺灣首座國際都會型高科技園區,由於本市具備地理位置優越、人才與資金聚集、服務業發達、網路化環境良好等發展優勢,加上近年來本府各單位持續檢討產業進駐之法令規範,以配合內湖科技園區之發展需求,除建立彈性之土地使用管制機制外,並闢設服務中心及產學合作中心等支援設施。目前園區已有製造業、資訊、通信、生技等高附加價值之科技產業,並允許相關支援性服務產業及企業營運總部等進駐。

    園區進駐廠商從90年底的600多家,至97年2月底蓬勃成長至3,244家,成長率達440%;依據本府96年對園區調查統計,園區從業員工人數共有8 萬9,607人,95年全年企業營收已達2兆2千9百餘億元,計有26家企業營運總部、68家「企業營運總部關係企業」及10家研究中心設置於園區內,內湖科技園區儼然已成為本市企業營運總部及研發中心群聚地。

    為延續內科發展動能與產業群聚效應,並提供產業發展之腹地、解決產業土地管制僵化與支援性產業不足等問題,本府積極推動發展「大內科計畫」,已優先選定大彎南段工業區及內湖五期重劃區(羊稠小段),除可再提供70公頃的產業用地外,並比照內科放寬產業進駐項目,預計於97年10月前完成發布程序,未來即可將大企業及新興產業導引至本二區塊發展,並將內科發展模式及效益外擴。

    另為擴大內湖科技園區之發展效應,本府未來仍持續規劃結合內科鄰近周邊北勢湖工業區、新明工業區及蘆洲里工業區等區域,再擴大發展成為總面績約520公頃之「大內湖科技園區」,提供園區產業更大之發展空間及更多元之服務設施。

    (二)打造臺北科技走廊

    臺北市位居全亞洲的重要樞紐,有最良好的地理、商業環境,和豐沛的人力、資金來源及高素質的網路建設,有利建造為世界級科技產業中心。本府已規劃自南港經貿園區、軟體園區及南港高鐵沿線新生地(約138公頃)、大內科地區(約536公頃)、北投士林科技園區(194.2公頃)、以迄關渡工業區(30.1公頃)串連為「臺北科技走廊」計畫,總面積共約898.3 公頃,以吸引更多資訊、生物、通訊科技及文化產業等廠商在臺北設立研發及區域營運中心。

    內湖科技園區近年來蓬勃發展,其群聚效應及發展動能,已波及於周邊新興發展地區。為提供科技產業充足發展空間,本府業已完成基隆河截彎取直地區工業區部分及內湖第五期重劃區工商區部分進行相關都市計畫檢討,期望藉由建立產業進駐彈性機制,延續內湖科技園區發展成果。該案已於97年2月20日送本市都委會審議,目前業依該委員會決議修正計畫內容中。

    另在南港地區,配合行政院會議通過之四大金磚計畫之一「南港至汐止間高鐵沿線再開發計畫」,將規劃為臺灣智埠中心,發展會展、資訊、生技及文創產業。除將配合中央提供南港國小遷移後土地興建二代會展中心,忠孝東路向陽路口亦規劃北部流行音樂中心。而為解決南港軟體工業園區高科技研發空間不足問題,已釋出部分市有土地,以設定地上權方式進行第三期開發,預計97年底前完工,屆時約可吸引100家廠商進駐,創造600億元產值,強化群聚效應。

    該科技走廊未來將讓臺北市成為全球高科技產業在亞洲的企業營運總部、研發中心、人才育成中心及運籌中心,並創造臺北市知識經濟的新世紀。目前該科技走廊之年產值正快速增加中。本府並積極結合北臺區域八縣市推動縣市合作,俾利區域發展及資源共榮共享,未來更將與臺北縣合作,整合市縣產業用地,將「臺北科技走廊」從內湖、南港延伸至汐止、五股地區。

    (三)捷運路網再擴大

    臺北捷運路網目前已完工通車有76.6公里,平均每日服務超過115萬人旅次,臺北都會區民眾已感受到捷運系統所提供便捷、舒適、美觀、安全的運輸服務,同時臺北捷運在符合世界一流水準的架構下,透過車站造型、公共藝術、公共空間之規劃等,讓捷運系統不只是單純的運輸工具,在美的環境中,臺北都會區民眾也樂於共同維護這個環境的整潔與秩序,同時目前興建中的捷運信義線、松山線等計畫,更結合共同管道工程,另外在已完成捷運士林北投科技園區、內湖科技園區、南港經貿園區車站聯合開發大樓成功的案例下,後續捷運車站聯合開發計畫更獲得許多支持。

    臺北捷運路網在現有基礎下,持續推動捷運路網再擴大,目前獲中央核定興建中路線有79.7公里,將自97年底至103年陸續完工通車,待這個階段完成,捷運路網長度將倍增,將有更多都會區民眾可以享受到捷運系統的便捷服務。

    目前規劃中捷運路網有121.5公里,計有8條路線,其中安坑線、三鶯線、萬大-中和-樹林線、信義線東延段、社子、士林、北投區域輕軌路網等5條路線在91年~95年間已提報交通部審議中,並於96年12月將南北線與民生汐止線規劃成果報告書提報到交通部審議,在中央與地方財政均十分困窘的情形下,本府將積極配合中央審議程序,爭取中央支持,期望捷運建設的腳步不停歇,提升臺北都會區國際形象與競爭力。(如p.41 圖5)

    五、從心出發-禮民臺北

    「傾聽聲音、從心服務」,是身為城市治理者最重要的理念,為了讓市民在大臺北地區的生活能夠更便利,相關措施更符合需求,本府從延伸市民小巴服務開始,到大臺北地區資源整合,就是希望市民的生活更受到更多關照。

    (一)市民小巴路網再延伸

    為了提供市民往來住宅與捷運、公車站之中繼站的方便性,提倡節能環保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滿足轉乘、上學、購物等短程活動需求,本府特別規劃市民小巴,提供社區「最後一哩」接駁的運輸服務。

    97年預計推動5 條市民小巴路線,規劃有士林、內湖、中山及中正等區,其中士林後港地區市民小巴已於97年1月30日完成評選作業,由「光華巴士」取得營運權,預定4月底前通車營運;未來將持續推動市民小巴計畫,配合96年度已營運的6條路線,將市民小巴路網繼續延伸,目標為各社區能一車快速直達最近公車轉乘點或捷運站,以提供市民更便捷的短程接駁服務。

    (二)一卡在手悠遊北北基

    龍斌一直致力於整合本市各交通運具,讓民眾一卡在手即可於本市搭乘捷運、公車及貓空纜車,甚至在本市公有路邊或路外停車場亦可使用悠遊卡付費,減少民眾攜帶零錢的不便並提高了系統運作效率。

    本市悠遊卡自91年6月上市後,至97年2月發卡量已突破1,200萬張,已解決民眾攜帶不同票證的困擾,「北北基票證整合」更是本府在96 年度之施政重點之ㄧ,經過一年來規劃討論及整合,在臺北市縣與基隆市的共同努力推動下,終於在96年9月1日完成「北北基票證整合」,這也是全國首度跨區域整合的票證系統,10餘萬旅次往返基隆臺北的通勤族,只要持本市悠遊卡及經過設定之基隆交通卡的民眾,即可在北北基三縣市中,搭乘大臺北地區公車、捷運、纜車、藍色公路等交通運輸工具,亦可在臺北市縣90座公有路外停車場、17座捷運附屬停車場、26座小型停車場使用悠遊卡付費,讓北北基三縣市民眾能真正享有「一卡在手,暢遊北北基」的便利,並可增加區域交通的便利性,達到資源共享、發揮大臺北共同生活圈之優勢,提升市民之生活品質。

    (三)續推幸福+專案

    現代人由於工作競爭激烈,常常忽略了關心自身周邊需要關心的人事物,本府以幸福為名,溫暖的心為宗旨,規劃「幸福+專案」,希望透過里、鄰長的服務網絡,針對5大服務對象,發送關懷暖暖包或福袋,營造幸福且溫暖的臺北城。

    幸福+專案自96年8月1日正式啟動,針對5大顧客群(至本市辦理結婚、自外縣市遷入單獨立戶、出生、死亡及離婚者),分別為其量身訂做「福袋」或「關懷暖暖包」,除了傳達最溫暖的關懷之外,更提供切身所需的資訊,讓市民能在人生不同的重要階段中,獲得最及時而完整的提醒與服務,至96年12月31日止,已有3萬248件暖暖包或福袋送出。

    另外為真正落實顧客滿意的目標,於福袋及暖暖包內附有回郵意見調查表,以作為97年度續辦專案之參考,並於96年12月24日假民生社區活動中心表揚參加本專案之里鄰長,嘉勉其服務熱忱與愛心(如p.45 照片12)。本府刻正規劃97 年度提袋及內容物換裝事宜,修正手冊內容,未來相關禮品及書冊印刷將向弱勢團體採購,使幸福+專案增加更多溫暖。

    六、銳意革新-活力臺北

    創新的服務已經不只是口號而已,為了讓市民們更能感受創新的市政服務,本府規劃了以簡訊通知公共資訊、利用1999 市民服務熱線解決日常生活遇到的問題等,希望透過嶄新的服務機制,讓市民更能感受到臺北市的活力。

    (一)公益簡訊服務開跑

    手機是臺北市民普及率最高的通話載具,也是最即時性的通訊工具,若能善用文字簡訊作為公共資訊傳輸通路,則可於緊急情況下,以最快速方式通知市民。此外,在獲得市民同意的前提下,貼心的市政服務及提醒也可以透過簡訊方式傳送。

    本府於96年10月12日於紅眼症疫情有蔓延趨勢之際,洽請各電信團隊試辦發送「紅眼症防治提醒」公共簡訊(如p.47 照片13)。藉由超過220 萬通簡訊的發送,臺北市民提高了對紅眼症的警覺性,使通報案例僅為鄰近縣市的1/3,且發送前單日通報病例已達2,200餘案,發送完成3日後通報病例迅速降至202 案並逐日遞減,成效卓著。

    有鑑於防疫成效良好,目前本府正著手規劃公共簡訊發送平台,並於本府網路市民的網站平台中新增提供市民依其不同需求訂閱分眾市政簡訊的服務,這些機制預計在97年6月完成。此外本府也將重新檢討部分現行紙本文宣印製宣傳的適用性及費用,考量以簡訊服務替代部分紙本文宣,以節省預算及提高通知市民的實質效益。

    (二)優化市民熱線1999

    電話是市民最熟悉的溝通方式,若能建立市民的使用習慣,「市政大小事,凡事都找1999」,藉由大量的市民來電,以及對每一通電話服務的處理與追蹤,話務中心將成為一個可理解市民需求,以及追蹤局處服務績效的資訊平台,透過進一步的統計與分析,甚至可以成為本府決策支援與預算配置的輔助資料庫,故「優化、提升1999 成為市政服務整合中心」,已是本府施政重點與重要目標。

    現有1999話務中心係於93年由本府規劃並委由民間團隊營運,提供全年24小時無休服務。現有1999話務中心設置31席接線人員,已蒐集近1 萬題市政題庫,本府每天約1萬通來話,有1/4是由該中心處理,目前服務標準為10秒接通電話、接通率超過97%,目前進入話務中心電話後送百分比低於3%。

    本府以既有1999之服務基礎,規劃透過創新服務的引入,建立市民使用1999習慣與品牌形象,目前整合6個局處18項業務(拖吊查詢、違規停車處理、8米以上市區道路坑洞處理、人手孔破損處理、路燈故障處理、路樹處理、8米以上道路側溝結構損壞、8米以下市區道路坑洞處理、8 米以下道路側溝結構損壞、用戶無水漏水報修、場所與設施噪音舉發、污染舉發、大型廢棄物清運聯繫、鄰里無主垃圾清運、雨水下水道側溝清淤、計程車叫車服務、人與動物噪音處理、交通號誌(紅綠燈)不亮申報修復),建置1999系統整合平台,讓1999成為「常用市政服務供給中心」,本階段預計將席次擴展為60席,預計97年6月底前完成相關準備作業後,正式提供服務。

    (三)行駕照換發更便利

    推動便民及行政效率的提升,是龍斌上任以來的積極推動重點,為了加強民眾換發證件的效率,本府特規劃方便市民行駕照換發的流程,除已於本市交通裁決所、駕駛員職業工會、臺北車站地下街、北投區行政中心等地點設立換照窗口,以利民眾就近辦理,並陸續開辦通信、網路、語音及巡迴式行動公路監理服務站,將服務據點無限延伸,受理行、駕照定期換(補)發、車主姓名地址變更等業務。

    此外,本府更進一步推動鄰里公路監理服務站,利用民間資源加強便民服務,如委託代檢公司代檢驗後代換行照及拖車使用證業務,目前本市19家代檢公司有18家加入代換行照工作,統計代換行照及拖車使用證業務,96年全年共13萬868件。

    而自96年5月30日起更率全國首創開辦「委託超商代收汽機車行車執照、駕駛執照換照費用」,民眾可至便利超商(目前有統一超商「ibon 便利生活站」及萊爾富「Life-ET 查詢機」)繳納行車執照、駕駛執照換照費用,截至97年1月底共受理駕照6,533件、行照1萬769件,將換照繳費窗口延伸至超商門市,提供市民多元化選擇;並自97年1月3日起與全臺公路監理機關同步新增駕駛人於統一超商ibon 便利生活站可繳費暨掃描換照資料影像傳檔功能,更方便服務本市市民。

    97年4月將再開辦超商查詢、補單及繳費便民措施,民眾只要到設置有多媒體資訊機超商門市,即可24 小時連線查詢開單繳納汽車燃料使用費、燃料費罰鍰及強制險罰鍰費並予即時銷案,節省市民往返監理單位補單時間;另民眾至代檢公司辦理驗車同時也可繳納積欠之汽車燃料使用費、燃料費罰鍰及強制險罰鍰費。

    七、兼容並蓄-人文臺北

    文化為城市之根本,如何將獨有的華人文化,透過不同的節慶與行銷活動深植市民內心,以現有的文化資產立足在準備充分的教育典範上,創造精緻且真善美的城市特質,是身為一個城市經營者必須努力思考且執行的工作。

    (一)一綱一本、共辦基測

    「一綱一本,共辦基測」是本府於96年度推動的施政重點之一,由本市、臺北縣及基隆市政府共同組成「北北基一綱一本及共辦基測指導委員會」,下設「北北基國民中學教科書評選委員會」及「北北基一綱一本及共辦基測推動工作小組」,以辦理北北基一綱一本及共辦基測相關事宜。

    本府於96年10月12日公布「北北基國民中學教科書單一版本評選作業計畫」,修正案並經97年1月4日指導委員會第2次會議討論通過。並於96年10月12日假臺北市立建成國民中學辦理出版商說明會。且完成國文、英語、數學、社會及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等5 科(領域)教科書評選規準參考表。

    未來,本府將持續會同臺北縣、基隆市積極進行相關規劃工作,並廣泛徵詢各界意見,期待經由大家的努力,提供學生一個快樂學習與成長的環境。

    (二)新舊年節熱鬧滾滾

    為擴大服務年輕族群,並向全世界展現臺北城市活力形象,2008跨年晚會系列活動於信義商圈、市民廣場熱鬧登場,活動內容包括96年12月30日下午遊行嘉年華,96年12月31日晚間跨年晚會及結合101大樓煙火秀的倒數儀式,晚會現場共計吸引約46萬民眾參與。為因應晚會現場數十萬民眾到場,本府事前大量宣導垃圾不落地、散場人潮疏運措施發揮功效,2008跨年晚會垃圾量共清運11.62公噸,比2007跨年晚會減少9.4公噸;捷運24小時運量則高達193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35萬人次。

    本府在宣傳新跨年活動交通訊息方面,首次結合信義商圈內的店家,包含電影院、生活用品、美食、遊戲等商店,製作10萬份「2008臺北最High 新年城地圖」,優惠內容包羅萬象,於北北基地區2,000多家7-11、臺北市旅遊服務中心、捷運站、臺北探索館、臺北市政大樓、信義商圈各大百貨公司、京華城、美麗華等地免費贈送,有效將交通訊息傳達給廣大民眾。

    另臺北年貨大街是民眾採買年貨不可或缺的選擇之一,經本府與5大商圈代表、地方里長、各商業公會、街區店家多次溝通後,決定以「整潔明亮、暢行無阻」為方針、「迎財神、過好年」為主軸,配合前進指揮中心設置、攤架統一建置、聯合稽查小組成立、環境清潔大掃除、消防演練等配套措施,維護環境秩序及整潔,並加強入口意象、資訊看板、街區妝點等視覺設計。依據商圈組織提供相關資料估算,本次5大商圈活動範圍內創造之經濟效益保守估計達22億元,總來客數約為192萬8千人,加上網路年貨大街之銷售額,2008臺北年貨大街所創造的經濟效益達新臺幣23億元以上。

    (三)花燈節點亮城市

    「臺北花燈節」系列活動由2007士林官邸菊展於96年11月17日揭開序幕,以「花、愛、臺北」為主題,營造「品菊福山下、悠然在人間」的唯美情境,讓人感受到菊之旅的風采;97年2月22日2008臺北花卉展則以「花現樂園」為主題,利用花卉及各種素材,塑造出舊時童玩與未來幻想的遊樂園,讓參觀的遊客找到屬於自己心中懷念或想像的歡樂園地。而2008年陽明山花季於97年2月2日登場,除了展現陽明山的山光水色,亦舉辦夜間賞櫻活動,在各式燈光的襯托之下,展現陽明山的另一番風味;竹子湖海芋季則於97 年3 月25 日展開,不但提供遊客享受歸園田居的悠閒,另最大的樂趣是遊客可以帶著自己採的美麗海芋花束回家。

    而為了迎接一年一度的元宵節,本府於97年2月15日至2月24日籌辦「臺北燈節─囍迎曙光耀繁城」,活動內容導入公共藝術「改造公共空間、關照在地特色」的概念,由策展人結合藝術家,以「金鼠百子迎春,銀鵲萬福臨門」為題,於國父紀念館設置「金鼠娶親」主燈(如p.57照片17),並將活動擴展到市民廣場、市政大樓周邊、信義商圈及新仁愛路段至仁愛敦化圓環,另為展現城市風貌及結合商圈活力,燈區結合臺北市水岸、人文、科技意象及特色,成功營造元宵熱鬧團圓的節慶氛圍,展現傳統燈藝及公共藝術之美,讓充滿多元藝術美感的燈海點綴在本府周邊,使濃烈文化氣息瀰漫在溫馨的春意裡。

    (四)小巨蛋活動滿檔

    自96年8月22日收回小巨蛋經營權後,龍斌相當希望把這個藝文體育的空間還給市民大眾,經過這半年多的努力,小巨蛋確實已呈現出嶄新的面貌。小巨蛋不但實現了公益性,也大大的提高了使用率,進駐的活動型態更展現了多元的內涵,提供市民更多休閒娛樂的選擇。

    本府經營小巨蛋的努力,在效率方面,東森巨蛋96年使用率僅約4成多,但本府自接手後,場館使用率已超過6成。在公益方面,本府已明定商業表演承辦廠商每場次需提供5%比例的800 元以下中低價票,降低民眾票價負擔。各類公益場次活動,更開放10%票券可於小巨蛋場館索取,鼓勵民眾參與。在活動內容方面,不僅有天后張惠妹熱情開唱,也有村上隆的當代藝術大師論壇,過去常有人批評東森小巨蛋承辦體育賽事不夠,經過本府這段時間努力,美國哈林籃球表演賽及SBL 籃球決賽今年也首度在小巨蛋舉行。本府自接管以來已約30萬人次參與小巨蛋活動,97年1月至6月份確定之檔期活動更達25檔之多。

    另小巨蛋副場館(冰宮)亦增加場館使用之多元化(如p.59 照片19)與公益性質,同時也調降收費嘉惠市民,如96 年12 月所舉辦之「活力耶誕—公益戲雪滑冰體驗活動」(如p.60 照片20),由本府邀請1,500 名中低收入戶小朋友,免費進場一起參與玩雪、坐雪橇、滑冰等冰上活動,獲得各界好評。

    未來,本府持續以提高場地使用率及維持優良營運品質作為小巨蛋經營目標,一方面強化小巨蛋經營管理績效,同時兼顧公益及體育活動之經營,逐步提升公益及體育團體使用場地率,使小巨蛋貼近多功能運動場館之效益。

    八、多元包容-幸福臺北

    身為地球村一員的臺北,我們擁有不同的族群與文化,在這樣多元化的社會中,本府除了提供適度的照顧與輔導外,我們更必須積極的了解不同族群間的需求,以便達到多元包容且平等生活的目標。

    (一)原住民文化產業認證

    臺灣原住民族的歲時祭典與生活慣俗,成就了固有的文化特質,也發展出獨特的生活技能及審美觀點,近年來,文化創意產業風行,社會大眾開始認知原住民族傳統的工藝文化是臺灣重要的文化資產,因此逐漸有許多消費者開始對於原住民文化產品產生興趣,但競爭激烈及仿冒品充斥的文化市場,侵奪了原住民文化產品市場優勢,有鑑於此,本府於94年12月率先推動「臺灣原住民文化產業認證」,以保障原住民文化產品創作權利並促進原住民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此外,透過認證制度的實施提供原住民產品一個保障競爭的空間,增進大眾對臺灣原住民文化產業的了解與認同。

    而為擴大認證制度的普遍性及區域性,本府原民會自96年4月至12月份共辦理13場全省巡迴說明會;諮詢及專題講座8場;認證產品聯合造勢及策展活動3 場;總計申請認證數共計100處工作坊,通過認證品項計1,482件,核發1萬2,186 張認證商品吊牌。舉凡通過認證之商品,除於本府原民會各文化經濟中心販售外,本府原民會也另開發新的行銷通路,地點包括臺灣手工藝推廣中心及桃園機場二期航廈商場。臺北市的原住民大多為著尋求更佳之經濟生活而遠赴都會奮鬥,著眼在文化經濟已儼然為未來趨勢的同時,本府目前振興原住民族文化產業經濟的政策主軸,將以行銷通路的開拓為主要目標,配合標章制度,讓認證商品能在通路鋪設的網絡建立之後,創造更大經濟收益。

    (二)剝皮寮臺北客家書院

    龍斌為推廣臺北市鄉土教育,於本市萬華區剝皮寮成立「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本府期望在特為客家族群建構所屬語言、人文、教育、藝文、育樂、古蹟、文化等場所,俾使本市鄉土教育中心更多元化。

    為了有效結合剝皮寮鄉土教育中心之主軸,同時能突顯客家文化特色,且能更進一步突顯現有客家戲劇音樂之主題,以達資源有效利用之目標,本府除於96 年間邀請學者專家召開座談會討論規劃,且邀集本市鄉親代表辦理說明會廣納意見後,於96年12月完成客家書院入口意象、展演廳、客家文化藝廊初步規劃內容。另本府亦積極辦理「客家文化主題公園」之籌設規劃,以承傳、推廣客家語言文化。

    (三)加強新移民社會福利

    為了提供本市新移民完善之福利服務,本府積極強化新移民家庭親職教養功能,設置臺北市永樂婦女服務中心為本市新移民專責服務機構,提供新移民婦女及其家庭個案管理與諮詢服務,96年共提供106名新移民個案管理服務;並辦理各項新移民活動方案及社區外展服務,96年總受益人次計1萬1,840人次;另透過補助方式,鼓勵民間團體辦理各項新移民女性及其家庭支持性服務,96 年共補助27方案,核定金額計134萬餘元。

    而在強化新移民之求助管道方面,本府補助賽珍珠基金會印製「真情交流站」多國語言版刊物,內容包括福利法律諮詢、活動訊息、就業情報及親職交流等。並設置多國語之「外語諮詢專線」,由外語志工協同本地媽媽志工一同提供新移民家庭電話諮詢服務,在保障受暴婦女部分,依家庭暴力防治法及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提供相關保護措施,以保障其人身安全,96 年提供受暴新移民庇護安置與緊急救援計131人次、提供或轉介個別與團體輔導計193人次,由社工人員或專業律師提供法律諮詢計服務318人次。

    另為了使新移民家庭在相同的立基點發展,本府提供各項早期療育服務,並辦理新移民及弱勢家庭兒童學前啟蒙服務計畫,協助處理其子女之健康、教育及照顧工作。此外,更提供遭逢特殊境遇之新移民經濟支持,加強宣導尊重多元文化觀念,期讓本市新移民融入臺北的生活圈。而本府為正視新移民的基本權益及需要,特訂頒「臺北市新移民照顧輔導政策及實施方案」,執行內容包括提升生活適應能力、保障工作權及提升工作技能、整合醫療資源及灌輸優生保健觀念、人身安全維護、落實觀念宣導、建構社會支持網絡、提升教育文化、協助子女教養等8項主要措施,並成立跨局處之「臺北市政府新移民照顧輔導措施諮詢委員會」強化機關間之橫向聯繫。

    九、溫暖自在-安心臺北

    建造福利社會使市民能夠生活得安心,時時感受到家庭般的溫暖,是我們以市民為本推動政策最重要的基礎。而面對社會型態的轉變,我們更積極推動各項照護及防災措施,使市民都能獲得溫暖安心的關懷。

    (一)推動市民健康卡

    為鼓勵市民重視個人健康照護與管理,並積極參與各項預防保健活動,本府自96年7月1日起,試辦「健康醫療兩相贏─市民健康卡集點活動」,為市民健康加分,只要市民參加五大類健康促進活動,藉由累積健康點數,可獲得健康服務,經篩檢有異常者則轉介後續醫療服務。於96年7月1日至96年12月31日止,總發卡量共計7 萬5,250張、累積健康點數共7萬1,141點,並有19位市民以累積之健康點數,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接受健康服務。而在五大癌症篩檢的部分(如p.67 照片23),異常個案共計3,272人,90%以上個案,皆已透過健康服務中心積極轉介至醫療院所進ㄧ步檢查,追蹤後確定診斷個案共計570人。

    (二)成立災害應變中心
    為了有效因應災害的侵襲,提供本府各防救編組單位於災害發生或有災害發生之虞時,進行災情蒐集、分析、研判及處置等任務,本府於96年12月12日正式啟用位於信義區莊敬路之全新災害應變中心,為國內第一棟具有隔震、防洪系統的現代化災害應變中心,頂樓設置有直昇機停機坪,地面及地下層間設有一隔震層,採先進7級隔震設備,可承受震度7級的地震侵襲,並設有72 小時不斷水、不斷電及通訊系統不中斷之相關設施;整合現有119、110、交控中心、捷運行控中心、水情中心的資通訊系統,加上制高點遠端86 倍數監控地理資訊系統,大幅提高即時監控、即時應變的功效,配合新建置之各項先進資通訊設備,將可更有效提升本市整體應變能力。

    (三)保障照護弱勢團體

    過去1年,本府為因應社會環境改變及民眾多元需求,開創多項保障照護弱勢團體之福利服務措施,本府已賡續推動辦理「低收入戶就業輔導計畫」;並配合中央辦理「弱勢家庭脫困計畫」,設置「1957福利關懷專線」,96年計接獲通報1,826案,提供637個家庭1,661萬8,973元之急難救助金,以協助其渡過生活困境;另於96年10月開辦低收入戶脫貧創新方案-「臺北市青蘋果發展帳戶專案」,協助低所得第二代青年快速有效累積資產,共計99人參加。

    為提升身心障礙者在社區生活之功能及適應,推動身心障礙者生活重建及家庭支持服務方案,針對身心障礙者個人及家庭能力與需求進行整體評估,結合相關專業人員,提供身心障礙者居家/到宅復健指導、生活自理能力訓練及與社會適應有關之重建服務,使其能於社區內獨立生活,建立與擴展身心障礙者家庭資源及支持網絡。96年計提供207名身心障礙個案重建服務、3,512人次家庭支持性服務。

    另為促進長者社會參與及建構連續性之照顧體系,鼓勵民間單位辦理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結合相關福利資源,提供長者關懷訪視、電話問安諮詢及轉介、餐飲、健康促進等多元服務,截至96年12月底,共輔導18個協會提供送(共)餐服務,計服務607人,14萬1,922人次;並辦理各項獨居、失能長者社區與支持性方案,使長者可以就近在社區中取得服務,落實在地老化之願景。

    對於失功能及資源不足之家庭,本府與民間單位合作推動「臺北市高風險家庭服務」(如p.72 照片26),透過專業人員的早期介入及運用以兒童為優先、家庭為中心、社區為基礎的服務模式,對社區中高風險及危機家庭個案提供服務,輔以社區中豐富之人情及鄰里資源,建立社區支持網絡,通報、關懷及支持本市弱勢家庭,期重建家庭功能、協助家庭自助自立,96 年計開案服務706 個家庭,目前仍有673 個家庭持續接受服務中。

    另外,本府在強化遊民收容工作方面,設立了收容所及平安居,提供遊民收容安置,每日平均收容103人,並結合民間設立盥洗站,協助遊民清潔及改變外觀。且辦理「遊民工作暨生活重建方案」,補助其就業、租屋、生活扶助及急難救助等,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96年度計扶助1,228人次,補助金額532萬5,600元,另外本府為幫助遊民重新進入職場工作,積極辦理職業媒合與輔導,96年計有364人次獲得協助。

    (四)增進勞工生活福祉

    為加強對本市勞工之健康照顧,本府特於96年9月起開辦「健康勞工鳯凰計畫」,針對22類工作場所特殊作業勞工,提供第二次健康檢查之費用補助,並結合臺北地區之醫療院所,鼓勵高危險作業之勞工進行健康管理,以維持健康的勞動力與勞動生涯,穩定家庭的生活。

    該計畫自96年9月起實施,至96年12月止,共計通知339名勞工應辦理第二次健檢追蹤,完成檢查及申請補助件數計有34件,補助總金額為4萬7,590元。97年度將更加強連結勞動檢查人員職場訪視及宣導,並修訂檢查項目標準,以落實維護勞工健康之宗旨。

    另外為強化對失業勞工之協助,避免失業問題延續,影響失業家庭子女之就學權益,特開辦「失業勞工子女就學補助」,針對設籍本市滿四個月、非自願性失業連續達三個月、未逾六個月、且95 年家庭綜合所得未達114 萬元之失業勞工,其子女就讀公私立高中職及大專院校者,給予3,000 元至1 萬元不等之學雜費補助,預估全年將有800餘個勞工家庭受惠。該項計畫所提供之補助,申請者依規定需經失業認定,故連結就業服務中心,提供失業者求職協助,俾使其及早復得工作,以期穩定收入,此一補助為救急措施,目的在減緩失業對家庭造成的衝擊,減少其他更嚴重之社會問題產生。

    而為了提升就業服務媒合效率及效能,致力於勞工實質服務的轉型,本府將原先就業服務「OKWORK」網站更名為「臺北人力銀行」,並且於96 年8 月1 日於景美捷運站正式成立營運中心,除免費提供完善就業資訊與人才招募管道等服務外,也結合原有就業研習課程、就業諮商、職業訓練等政府資源,讓市民得以做好就業前準備,順利進入職場。97 年1 月4 日再度重新改版上線,網站功能除原有求職求才媒合外,也增加了職場新鮮誌專區,提供更充實的就業資訊。至97 年2 月底止,網站瀏覽人數共74 萬4,935 人次,並有1 萬8,420 位民眾本網站登錄求職資料。

    十、無遠弗屆-國際臺北

    隨著臺北許多國際化設施的規劃與完成,我們將不會在全球性的活動當中缺席,除了籌辦2010 年的花卉博覽會外,更結合聽障朋友,在2009 年舉辦世界級的賽事聽障奧運會。

    (一)建置雙子星國家門戶

    「建置雙子星國家門戶」是龍斌推動促進都市更新的重點施政,以形塑「中央車站」、「中央公園」之意象作為臺北車站特定專用區更新再生之目標,藉此成就首都新門戶,俾使國際遊客及國人經由機場捷運線進出國門同時,可感受臺北生態、人文、現代、便利之都市魅力。本府辦理之「中央車站及中央公園整體規劃設計案」,已擬具臺北車站特定專用區之發展構想:塔城街以西規劃為休閒與文化空間體驗之新生活典範,並以延伸東側文化設施與東側、北側商業機能為主;塔城街至延平北路,規劃為歷史鮮活輪廓區,除保有極具歷史價值之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舊址,並結合臺北舊城北門、臺北郵政總局等古蹟,以串聯臺北西區的歷史文化特色,整體而言,未來延平北路至中山北路將形塑成為兼具全球視野與在地智慧的「主要門戶」區域。

    另為滿足臺北車站特定區內都會區捷運系統、臺鐵、高鐵、長途客運及機場捷運系統等重大交通建設衍生之金融、辦公、購物、觀光等商務需求,本府已配合提高東半街廓聯合開發區(雙子星大樓)之容積率至1,150%,並調整土地使用管制規定,以帶動周邊舊市區再發展,強化臺北市國際競爭能力。

    本府於96 年7 月組成「臺北車站專案小組」,依據「中央車站及中央公園整體規劃設計案」之規劃構想,持續推動臺北車站特定專用區範圍內重大建設、文資保存、都市計畫修訂等業務。

    (二)辦理2009 聽障奧運

    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Deaflympic Games)係為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認可之四大奧林匹克運動之一,且為本市歷年來所舉辦之最大型國際運動賽會。

    在行銷工作方面,為增進市民大眾對本賽會的認識與期待,進而共同參與本項國際賽會,龍斌特於本府各項大型市政、賽會行銷、藝文等活動宣傳賽會資訊,來擴大市民對賽會參與面,並於各項電子宣傳管道加強宣傳賽會資訊,且將賽事宣傳短句及標誌於府內各型常態性文宣中放置,以增進市民朋友的印象。另外在整合賽會行銷宣傳部分,龍斌特敦聘知名導演賴聲川先生擔任賽會藝文暨行銷總監,由其負責賽會整體行銷及開閉幕典禮,預計透過賴導演之專業規劃及其知名度,可使賽會辦理更加完善,且吸引更多市民甚至國外人士參與。

    而在整建標準國際規格競賽場地方面,本項賽會預計規劃於北部地區共26 各場館(地)舉辦。在場館新建部分,計有臺北市立體育場(田徑場)整建及松山運動中心,預定於98 年完工,其餘場館(地)則以既有設施進行整建及擴充設備方式辦理(臺北體育館、中正高中田徑場、基隆河河濱公園等),以上場館整建進度皆加速進行中,務必於賽前全部完成,以因應賽事使用之需。

    另有關志工培訓及招募部分,龍斌特結合本市各大學院校,共同培訓及招募賽事所需之學生志工,且由本市立教育大學率先將手語課程列入通識教學課程,另有關社會志工部分,除自行招募培訓外,龍斌將結合社會各公益團體共同招募培訓。學生及社會志工部分培訓人數已達2,300餘人,預計至2009 年賽會前,透過學校與社會志工的結合,應足以滿足賽會整體志工需求。

    最後為測試本市賽會整體籌備情形,龍斌特於97年9月份規劃辦理2008年臺北聽障運動國際邀請賽,藉此以評估整體賽事籌備情形(場館整備、志工培訓、後勤支援等),並藉由上述賽會宣傳2009 年臺北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以吸引更多國家及選手共同參與2009 聽障奧運。

    (三)籌辦2010 花卉博覽會

    籌辦「2010 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是龍斌強力推動的施政重點之一,95 年11 月由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AIPH)同意本府申辦2010 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本博覽會將是我國第一次正式獲得國際授權舉辦之世界級博覽會,初步預估將有國內外約600 萬觀光人次參與,未來不僅對內促進本市觀光產業發展、國內花卉產業成長,對外更可促進國際交流,提升政府形象。

    本博覽會規劃概念計畫、基本計畫、綱要計畫、會場建設計畫、營運管理計畫、會後發展計畫等六大計畫;其中概念計畫已於96年8月30日完成,基本計畫續於96年10月25日完成,綱要計畫則於97年2月25日完成第一階段,預訂於97年7月31日完成初期會場建設計畫,98年11月1日完成營運管理計畫,博覽會預定於99 年11月6日正式開幕,會後發展計畫則預訂於99年4月30日完成。

    本博覽會場地涵蓋圓山公園、中山足球場、兒童育樂中心、市立美術館、美術公園、林安泰古厝、新生公園、大佳河濱公園等共91.8 公頃,其展場配置依活動性質共分為8區。

    為積極推動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本府業於96年度成立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指導委員會及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推動小組,下設營運管理、展場營建、交通規劃、宣傳行銷、文化藝術等工作分組,共同推動花博會相關工作。97 年3 月起,分別針對硬體工程、景觀工程進行招標,預定97 年9 月1 日起陸續開工,99 年中工程陸續完工,並將於99 年9 月進行試運轉。

    花博會吉祥物及LOGO 之設計,已於97 年1 月21 日完成決選,並於97 年2 月1 日隆重揭幕。為保障花博會LOGO、吉祥物之商標權,業依據商標法相關規定申請商標註冊,未來將運用LOGO、吉祥物廣為宣導,並藉由相關商品及文宣加強社會大眾對花博會的印象。

    參、未來施政重點

    在未來的任期中,龍斌將全力推動以下10 項施政重點,分別是「推動交通運輸合作」、「啟動治安防護網絡」、「加速社子島地區開發」、「培植觀光友善都市」、「推廣文化創意產業」、「深化效率便民措施」、「建構臺北兒童新樂園」、「整合族群多元文化」、「強化社會福利及醫療網絡」、「推行環保生態城市」,以建設本市成為更宜居的城市。謹說明如後:

    一、推動交通運輸合作

    本市交通匯集了大臺北地區大量通行車流,而縣市間交通運輸設施的系統性規劃與交通資源的共享,亦為本府與其他縣市政府近年來交通施政的合作方向。

    本府與臺北縣、基隆市、宜蘭縣、桃園縣、苗栗縣、新竹縣及新竹市政府等八縣市,透過北臺區域交通運輸組辦理北部區域現況交通管理建議方案的研討,共同促進北部區域交通合作與交流,96 年度聯合簽署「北臺區域交通運輸合作發展策略」建言書,以大眾運輸優先及財務永續的前提下,針對「合理汽機車總量平衡機制計畫」及「成立發展大眾運輸基金」等議題向交通部聯名建言,另本市亦與臺北縣合作「市縣交控資源共享」等9 個短期行動方案及「推動捷運環狀線興建」等8 個長期行動方案,有效分享市縣資源,建立合作共識。

    自本府85 年完成第1 條捷運路線木柵線並投入營運,12 年來路網持續擴大,初期路網已完工通車長度已達76.6 公里。捷運系統作為大眾運輸的骨幹,與公車及計程車等轉乘運具整合,發揮了相乘的效果。97 年3 月3 日臺北捷運輸運旅客人次已突破30 億。

    本府為了繼續推動規劃捷運未及服務地區之捷運建設,並與營運中及興建中捷運路線銜接串聯,將構建臺北市、縣完整的捷運路網,提供便捷的大眾運輸服務。

    目前本府刻正積極進行第二階段捷運路線的在建工程,以及第三階段的捷運路網規劃,以期在未來20 年續建臺北都會區捷運路網,使得臺北市、縣捷運路線長度達到1:1。

    97 至103 年,本府將持續興建業經行政院核定之第2階段捷運建設,陸續動工及施工中的路線,包括內湖線、新莊線、蘆洲支線、南港線東延段、信義線、松山線、土城線延伸頂埔段、環狀線第1 階段及桃園國際機場捷運線三重至臺北市段的土建工程。而第3 階段捷運路線的規劃,安坑線、三鶯線、萬大線、南北線及民生汐止線等,均已完成走廊研究規劃報交通部審議中。預計103 年臺北捷運系統完工通車路線累積達156.3 公里。

    未來整體捷運路網完成後,將大幅縮短臺北市中心區往重要地標及衛星城市的旅運時間,北臺生活經濟圈的各城市將結合得更為緊密,經濟規模及生活品質均可望大幅躍升。

    二、啟動治安防護網絡

    「治安零容忍」政策是龍斌就任時宣示之重點工作,對於任何犯罪或違法擾亂社會秩序之行為者,都必須嚴正執法,有效阻止犯罪滋生、蔓延或升級。

    本市在維護治安具體措施中,除於97 年建構「犯罪資料庫—犯罪地圖資訊管理系統」,規劃繪製全市「犯罪地圖」外,亦規劃臺北市、縣聯合查贓勤務與本市自行車易銷贓場所查贓勤務,阻絕竊盜集團之銷贓管道,防制竊盜案件發生。

    而為維護社區治安之需求,本府目前已針對錄影監視系統建置、整合工作,組成跨局處專責委員會全力推動,由於建置範圍遍及全市,且本市建築物、道路及埋設於地下各類管線密度甚高,須克服地理環境障礙,以符合各項市容、交通、地下管線管理法規之要求;又因本案涉及電機、資訊、影像傳輸、土木管道、工程專案管理等專業知識,確保工程品質,本府將於97 年下半年完成規劃可行性研究及基本設計後,即接續執行建置工程之發包作業。未來本市錄影監視系統於建置完成後,將藉由監視系統數位化,配合無線網路,成立數位監控中心後,全面啟動全市綿密的治安防護網。

    三、加速社子島地區開發

    對於社子島地區至今尚未能進行開發,龍斌希望能加速工作的推動,給社子居民一個可預期的未來。

    由於社子島的都市計畫主要計畫,於91 年12 月17日就已經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原則通過,但尚需俟配合之防洪計畫通過後,才能接續辦理區段徵收與整體開發。本府前已於97 年1 月16 日第3 次檢送「臺北市士林區社子島開發對臺北地區防洪計畫之影響及其效益分析」請經濟部轉陳行政院核定,惟中央至今尚未能核定防洪計畫,是影響社子島開發案的最大因素。

    目前「社子島開發計畫」計畫面積約294 公頃,在兼顧防洪需求、交通運輸、生態保育、休閒遊憩及居民權益的考量下,劃分居住、商業、產業服務、娛樂及遊樂等五大使用分區;未來在防洪高保護設施及地區排水設施的配合完成下,將澈底解決防洪及因原有低漥造成地區排水不良等問題,打造社子島成為一個永續、人性且安全的都市環境。本府並已成立跨局處專案推動小組,研訂開發配套措施,將展開社子島開發案的環境影響評估工作,整體開發計畫預計99 年底前可完成土地取得及地上拆遷工作,並全面展開填土及公共工程,並規劃於101 年動工安置住宅工程。

    此外,為落實開發承諾,改善社子島地區聯外交通,並為未來開發準備,本府先期規劃之社子大橋,第1 期總工程費約17.86 億元,蒙 貴會審定預定97 年7 月發包興建,工期約3 年。可以預期若防洪計畫經中央核定,社子島開發計畫將是本府未來十年最重要的開發建設計畫。

    四、培植觀光友善都市

    全球觀光產業正蓬勃發展,國際各大都市無不以提供友善的觀光環境為施政重點。為使臺北市成為國際觀光友善都市,本府於97 年度進行旅遊資訊系統-「臺北旅遊網」改版,建置完善便利的e 化環境,提供即時旅遊資訊、景點介紹、發行電子報,及便利的人性介面網頁資訊檢索。

    另為提供遊客美觀、清晰且具本市特色的行人觀光指標系統,將進行指標系統相關設置規劃,預定97 年度下半年先施作信義商圈、士林夜市、西門町、龍山寺及貓空地區的觀光指標系統,並預訂99 年度完成全市觀光景點指標系統建置。

    另外,為擴大旅遊資訊之服務範圍,更計畫於97 年度下半年將再增設大稻埕、公館等地區16 面觀光導覽牌座,預計98 年6 月前完成。此外,本府並在臺北車站、松山機場、捷運東區地下街、捷運北投站、劍潭站、西門站、美麗華遊客中心、陽明山國家公園、貓空纜車站等重要交通節點與觀光景點設置旅遊服務中心,除提供國內外旅客觀光諮詢服務、免費文宣資訊索取及旅遊房務票查詢等服務外,各站旅遊服務中心內採用雙語標示以便旅客辨識,並陳列中、英、日、韓等不同語版之觀光旅遊文宣品。本府並已配合臺北世貿中心南港展覽館的展期,設置旅遊服務臨時據點,提供至本市參展國內外人士完善貼心之旅遊諮詢服務及觀光旅遊文宣視聽資訊,以提升本市觀光旅遊服務品質,打造易遊友善之旅遊環境。

    五、推廣文化創意產業

    文化創意產業之發展已成為世界各城市競爭主流,龍斌自上任以來即全力支持文化創意產業的推廣,藉由文化的深層力量,提升城市產業競爭力。

    為打造本市成為亞太文化創意產業的領導品牌城市,本府首推L 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軸帶區,以「士林故宮文化園區」為起點,結合本府積極推動的「士林臺北藝術中心」;沿著中山北路,到圓山地區的「市立美術館」、計畫興建的「臺北城市博物館」、以及「圓山遺址公園」所整合打造出的「圓山新樂園」博物館藝文園區;進入中山北路最具特色的婚紗街區,再到舊議會現址即將改建的「臺北音樂廳」,右轉向東經過「臺北國際藝術村」、「華山中央藝文公園」、「華山文化產業園區」,到松山菸廠「松菸文化園區」,再向東直達「臺灣創意中心」、「數位內容學院」所在的「南港軟體園區」以及籌建中的「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未來每一個行政區內,都能根據當地現有的街區歷史特色,全力發展成為具有創意產業能量和文化觀光產值效能的文化創意街區。其次是推動「臺北市藝文節慶整合行銷計畫」,藉由輔導「臺北市文化基金會」轉型為本市重要藝術節慶之常設機構,配合本府文化局的行政協調,整併各項藝文節慶如臺北電影節、藝術節等之辦理,將媒體宣傳的力量集結,利用「整合行銷」的概念,將各項獨立的媒體宣傳方式,用一常態性及主題性的方式進行活動的整體行銷,此舉不僅可以提升本市整體城市形象辨識力,同時也將城市文化藝術的年度活動,用重點方式向民眾宣導,進而提升文化藝術節慶質量及國際影響力。

    六、深化效率便民措施

    為深化政府效率,讓所有的市民都能隨時隨地享受貼心的政府服務,本府將以「智慧城市、優質生活」為願景,從多項便民措施的內外部流程及制度改造著手。

    在簡化行政流程方面,將落實建築執照的透明審查以及快速核發,透過「協檢新制」縮短到3 至5 天內即可發照,自97 年3 月1 日起推動新制度,透過整合建築師公會的專業人力,協助分二階段檢視建築執照申請案件的書圖文件及指定審查項目,以利落實執照的審查透明度並縮短執照的核發期程,預計於97 年7 月1 日開始實施,以達到簡政便民及共創優質都市建築景觀的目的。

    另在「推動市民照護服務」方面,初期將以個人健康管理及預防保健為規劃主體,推動以人為本,以家戶為核心,以社區關懷為基礎的市民健康照護服務,結合「數位照護技術」、「行動資訊技術」、「資訊安全技術」等應用,建立對市民的主動關懷與持續追蹤服務機制,同時節省本府相關服務資源的成本,快速反應民眾問題處理效益,以充份發揮數位化健康城市服務理念。

    而為了讓市民可以快速找到並安全使用本府各項網路服務資源,本府也著手建立「單一市政網站服務」,預計97 年6 月完成相關基礎建設,進而提升市政網站整體服務品質。同時為提升市民應用網路進行各項市政服務申辦作業之意願,市民e 點通網站預計97 年5 月推出場地租借、預約導覽、生活補助或線上繳稅等適合網路申辦之主題服務,並結合超商繳費等便利服務,透過適當鼓勵及行銷機制,以提高市民應用率。

    本府從96 年底開始進行規劃「家戶即時通服務」,將陸續整合本府各機關網路訊息通報及服務資源,97 年4 月將完成系統平台及訊息服務(交通類、社會福利類及健康照護類)規劃,主動透過電子信箱、網站、簡訊等型式派送訊息給市民。未來將陸續規劃入學托兒、水電瓦斯等公用設施通知、消防治安即時通知、交通快易通服務、污染警示通報等服務,讓市民感受到24 小時網路服務之便利性。

    七、建構臺北兒童新樂園

    本市兒童育樂中心已有74 年歷史,部分園區因位於行水區,已納入國定遺址範圍,目前地理位置受限於航高、文化資產保存法、水利法等規定,讓兒童育樂中心開發利用、更新及營運等受到相當大的影響。但為了提供市民一個歡樂親子互動的場域,同時亦提供大臺北地區國小或學齡前機構一個戶外教學的優質場所,本府將共同規劃、打造一個兼具教育、休閒遊憩與文化功能的兒童新樂園。

    本府規劃之兒童新樂園基地約5 公頃,預定座落於國立科教館旁(即承德路以東、美崙公園以西、雙溪以南、國立科教館以北)及鄰近之雙溪水域,未來將朝「主題化、科技化、教育化、精緻化、全天候性」方向規劃,並與鄰近的市立天文館、圖書館、國立科學教育館,以及北臺灣地區幼兒園及國小等單位進行策略結盟,讓學童將獲得更多、更廣的遊憩與休閒教育服務。

    未來兒童新樂園也將結合大專院校教育、休閒產業相關科系,注入更多的人力資源及創意,以達到「卓越、創新、精緻、優質、專業」的價值目標,本府將於97 年將完成先期評估及初步規劃,預計於98 年底前發包施工。

    八、整合族群多元文化

    為促進各族群和諧共榮,展現臺北多元文化內涵,本府特別針對客家、新移民、原住民等族群,提供各項實質協助。未來除了熱鬧參與的活動體驗外,更將從各項實際行動做起。

    龍斌希望藉著客家義民祭與原住民文化藝術創作的推廣,達成文化保存與傳統承續效益;提供多元語言的學習課程與環境,讓不同語言流通、相互瞭解與向下紮根;並籌建規劃客家主題公園,以提供臺北市民聚會及活動場所,作為全臺各地客家聚落的交流平臺與世界各地聯繫的窗口,而在新移民照顧及輔導方面,本府將整合語言訓練及生活適應等新移民課程,提升新移民會館服務功能;成立本府主責人口政策業務科室,制定整合新移民多元服務及輔導措施,同時辦理相關活動及課程。期使新移民能儘速融入本地生活,並增進跨文化家庭及一般民眾對新移民母國文化之認識,進而達到彼此理解尊重之目的。

    在原住民方面,本府除推行「臺灣原住民文化產業認證制度」、建置原住民商場聯合服務網站,建構完成臺北市縣完整原住民商家資料庫,未來更將開拓原住民商貿、規劃原住民主題導覽系列活動,推廣原住民表演藝術及文化藝術主題展覽,行銷臺灣原住民文化內涵,使臺灣原住民文化能突顯於世界文化之中。

    九、強化社會福利及醫療網絡

    隨著本市社會環境變遷及人口結構改變,未來將面臨M 型社會及高齡化社會所帶來的雙重壓力,強化社會福利,照顧較低收入族群,整合醫療保健網絡,加強弱勢族群及高危險族群之醫療照護,促進市民健康平等性,為本市重要施政工作之ㄧ。

    因應96 年1 月老人福利法修法,本府即就相關福利措施進行檢視及研議,針對失能老人部分,配合行政院通過「我國長期照顧十年計畫」,成立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未來由5個服務站之照顧管理專員到宅評估,提供失能老人全面性的完整照顧。並辦理偏遠地區成人整合性預防保健服務,提升預防保健服務之可近性。

    而96 年7 月11 日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通過,本府重新檢視身心障礙者的照顧服務,並積極修訂相關子法;96 年10 月成立「臺北市身心障礙者照顧系統」專案,研擬各項福利服務需求評估指標與流程,建立身心障礙者福利服務需求評估制度及社區生活重建服務系統,提供身心障礙者更完整之服務。

    另97 年1 月社會救助法修法通過,本府將建立特殊個案之評估機制,落實社會救助之基本精神,此外,配合中央大溫暖方案,全面提供危機及弱勢家庭緊急介入協助服務,並建立社區支持網絡,及時協助遭遇困難之市民解決問題,重建其自信心,挽救個人或家庭危機,以維持市民的生活品質,促進社會的安定與和諧。

    為全面整合醫療保健網絡,聯醫積極擴展早期療育、身心障礙牙科門診、老人醫學門診及中西醫整合醫療服務,各院區針對特殊族群提供醫療照護,並以深耕社區的方式,加強新陳代謝症候群之宣導等。而在高危險族群醫療保健服務方面,則針對社區罹患慢性疾病及高危險群個案,提升關懷訪視、健康諮詢、送藥到宅等服務品質,並辦理學齡前兒童整合性篩檢服務,以期早期發現問題並予矯正治療,促進幼兒完整的身心發展。

    十、推行環保生態城市

    推動及宣導自然生態保育的工作一直是龍斌任內的重要業務,改善臺北市可提供野生動物的棲息環境,則是營造生態臺北城的首要業務,96 年度本府針對華江及關渡地區所進行的棲地維護及改善工程,華江地區增加水域面積1.3 公頃;關渡地區則完成9 公頃的水域灘地整理。

    此外,建立本市生物多樣性的指標及生態調查亦是推動自然保育工作的重要基石。本府編列3 年連續預算,於96 年起針對本市6 種生態系類群、5 種生物類群,鳥類、淡水魚類、陸域昆蟲、不透水層面積及都市發展用地面積等指標項目進行調查,以建置本市生物資源資料庫。預計可於98 年底前全數完成。

    而低碳節能方面,本府則於97 年度將針對公務機關及環保部門進行溫室氣體盤查,另在能源大戶節能方面,除積極籌劃第一屆「臺北市金省能獎」表揚活動,推動民間企業自主減量外,並著手研訂「臺北市工商業節約能源輔導管理自治條例」,未來將透過立法要求能源大戶落實節約能源措施。

    另基於省能源及低污染的優點,自行車已成為先進國家推廣之綠色運具,本府97 年將於捷運市府站、國父紀念館站周邊區域:忠孝東路以南、臺北醫學大學以北、光復南路以東、松勇路以西,辦理「接駁型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示範計畫」,本府將結合地區自行車道路網、大眾運輸場站及主要人潮聚集地點設置租借站,並提供「甲地租車、乙地還車」服務,讓用路者有更健康、經濟及多元便利的運具選擇,以逐步改變民眾對機動車輛之使用習慣,並加強對環境保護責任之認知,達成改善都市交通擁擠、環境污染及能源損耗的目的。

    而在植樹儲碳及社區減碳方面,本府將建立與企業或民間環保團體合作推動節能與溫室氣體減量夥伴關係之機制,借重民間力量一起規劃植樹綠化及社區減碳推行策略,以提升本市溫室氣體減量成果。

    肆、結語

    臺北的城市樣貌是多樣的,許多人在比較兩岸三地的城市後,對臺北市多半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臺北人看似冷漠,實則秉性溫厚,對這個城市的訪客更是充滿熱情;臺北的市容新舊參差,更新的速度或許不比上海,但卻融合了東西文明、結合了傳統與現代,有人戲稱為「混搭風」。在歷史的縱深上,臺北保存了最完整的華人文化,曾有外國友人告訴龍斌,臺北有豐厚的文化底蘊,所擁有有形的、無形的文物和歷史記憶,可以寫一部中國古老的故事,這樣富有人文深度的城市,應該要讓全世界知道。

    因此,龍斌上任已來,即全力推動2009 年聽障奧運會以及2010 年國際花卉博覽會。透過這些國際性活動的舉辦,將有效提升臺北市在國際上的能見度,讓世人知道臺北的精彩之處。本府也將提案爭取加入2010 上海世博會,以獨立城市身份參加「最佳實踐案例」展區,藉以行銷臺北市。此外,籌辦國際活動更可提供精進本府同仁規劃和執行能力的絕佳機會,藉此提升公部門的治理能力,對於臺北市產生內部和外部效益,將是令人可期的。

    時間過得很快,龍斌就任臺北市長已經1 年多了,市長的任期有限,但是在任期內所推動的政策,卻可能影響整個城市未來十年、百年的枯榮。龍斌深知肩負的重任,未來,龍斌將繼續站在市民服務的立場,以周延的視野、謙卑的態度治理本市,並加強公民對公共政策制定過程的參與,與市民共同實踐臺北市永續發展的目標。

    最後,謹祝大會順利,各位議員女士、先生健康愉快,謝謝大家!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