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悠遊卡帳戶連結啟動記者會》 柯文哲:智慧金融的一小步,不斷進步的建構智慧城市
- 發布機關:臺北市政府秘書處媒體事務組
臺北市長柯文哲今(19)日上午出席《悠遊卡帳戶連結啟動記者會》,柯文哲在致詞時提到,因為資通訊的發達,以及通訊系統的快速進步,人類的行為會逐漸改變,而全面e化是臺北市政府的既定政策,也被列為一個優先性很高的政策在推動,但在推行智慧城市、全面e化的過程中,臺北市政府將五面向列為主要重點,包括公宅、交通、醫療、教育跟金融。
柯文哲強調,根據過往的執政經驗,由內而外、由公而私是最有效率的方式,其中的智慧公宅部份,柯文哲表示,過去在他的任內已經有一萬兩千戶開工,裡面要裝設的智慧水表、智慧電表、智慧瓦斯表、智慧電網、智慧保全等,光是這一萬兩千戶的經濟規模就夠大,市府也能利用公宅來拉動臺灣智慧建築產業的發展,而這項策略在行政院與科技政委討論時,也獲得大家的同意,因此,希望利用臺北市在公宅的發展當中,來拉動臺灣智慧建築的產業。
交通部份,柯文哲指出,因為所有交通號誌都是臺北市政府管的,少掉很多介面,因為不需要跟外界討論,自己在內部就可以處理,從YouBike、U-Moto、U-Car,以及智慧停車這一系列下來,都是臺北市政府自己可以控制的,而且交通問題也是市民最關心的,過去研考會在做民調時,居民最關心的事情,交通不是第一名就是第二名,而且一直是滿意度比較後面的,所以這也列為市府在推動智慧城市產業的第二個重點。
醫療部分,柯文哲提到,臺北市的醫學中心很多,單一體系床數最多的則是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加起來共有三千五百床,而且臺北市還有一個優勢,就是健康中心,從預防注射一直到醫院,以及出院後續的居家醫療、居家安寧,甚至到有社會局,柯文哲強調,目前臺北市政府的社會局長與衛生局長過去在臺大醫院時曾是同事,在溝通上非常方便,因此在推動智慧城市的工作時,醫療也能從頭到尾一貫處理,較為容易。
教育部分,在未來三年,臺北市的國小、國中、高中,加起來將近三百個學校,柯文哲則期待能建立校園網路,國小三年級以上的學童,則是每個人都要有iPad或是筆記型電腦,都要有行動裝置,加上教室全面e化,包含電子白板、投影機、電腦,大概有將近十億以上的預算。
柯文哲強調,其實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東西要解決,就是智慧金融,悠遊卡是臺北市推動智慧金融最重要的政策工具,所以電子支付勢在必行,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柯文哲說,用比較通俗的話來形容,就是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把銅板跟紙鈔從臺北市消滅,也就是所謂的「無現金社會」,至於要怎麼做,目前市府正在推動。
針對今日記者會主題,柯文哲表示,有人會質疑悠遊卡從帳戶自動轉帳跟信用卡有什麼不同?但還是不一樣,因為信用卡可以負債使用,但如果胡亂使用,很可能變成卡奴,可是悠遊卡現在都屬於自動轉帳,銀行帳戶必須有錢才能轉過來,至少當銀行帳戶沒有錢時,就沒辦法使用,所以保證不會過度使用,也不會因為使用悠遊卡而變成卡奴。
柯文哲提到,目前悠遊卡是臺北市市場佔有率最高的一張卡,要如何把它更加生活化一點,如果能夠E化處理,爸媽給小孩子每個禮拜自動轉帳一百塊,就能控制要給多少零用錢,柯文哲表示,未來會慢慢讓悠遊卡可以刷的地方全面普遍化。
最後,柯文哲說,悠遊卡由銀行帳戶自動轉帳的推動,是臺北市在實施智慧金融中的一小步,但這也是他個人的政治理念,不要幻想單一事件就能改變全局,在臺北市推動智慧城市的過程中,智慧金融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而悠遊卡由銀行自動轉帳,只是智慧金融裡面的一小步,但是積小勝為大勝,每天不斷地進步,最後可以讓臺北成為無現金的社會,並在智慧金融的基礎上,完成整個智慧城市的建構。
聯訪階段,有媒體提問市長對於李敖辭世的看法,柯文哲回應,李敖一生傳奇、笑傲江湖、快意人生,算是一個人物,總是等於臺灣又少了一個傳奇人物。
另外,針對今日悠遊卡記者會,有媒體詢問先前是否強烈向金管會爭取?柯文哲表示,臺北市要邁向智慧金融的城市,其中一項就是無現金交易,用俗語來講,就是讓銅版跟紙鈔從臺北市消失,這是其中一個步驟,現在開始悠遊卡設定自動轉帳,每次轉一千塊或是轉多少,甚至是家長要給小朋友零用金都是可以設定的,詳細的使用方法可以上網查看,但是未來會慢慢讓臺北市使用悠遊卡的點更多,小額消費都可以用,而此項政策跟信用卡最大的差別,就是信用卡是可以借錢,相對而言,使用悠遊卡是比較安全的,媒體追問是否考慮年輕族群使用上的問題?柯文哲表示,不管怎樣,臺灣必須現代化,建構智慧城市是既定產業,剛才提到的五個項目,其中智慧金融是其他智慧產業的基礎,這是一定要做的,至於未來是否會擴大與其他家銀行合作,柯文哲則認為需要商業談判。
有媒體詢問市長今晚是否要與立委王金平餐敘?柯文哲回應,其實他常常拜訪政壇前輩,包括宋楚瑜、前總統李登輝以及陳水扁,而王金平在立法院做了四十年,簡直是中華民國現代史的活字典,有時候可以請教一些看法,都是很有用的資訊,媒體追問今晚餐敘是否會討論「兩岸一家親」的論述?柯文哲強調,還沒有機會談到那裡,只是在想說怎麼去降低緊張,以及減少衝突的可能性。
有媒體報導雙城論壇傳出是蔡英文要不要禮讓柯文哲的關鍵,在場媒體詢問市長是否對過往的論述會有所修飾或是加強?柯文哲說,自己的兩岸論述,常常是先決定戰略再決定戰術,現在的戰術就是先避免僵局、減少衝突、降低緊張,這就是戰略目標,並在這個目標下再去做調整,至於是否會照常舉辦雙城論壇?柯文哲表示,目前雙城論壇有點麻煩,因為中國上海市臺辦主任李文輝被禁止入境,陸委會不准他來,但雙城論壇的舉辦總是要談判,現在對方人也不能來,還沒想到該怎麼談判。
媒體也詢問市長是否希望藍綠通吃,爭取藍綠中間選民的支持,柯文哲強調,就是讓整個城市比較穩定、繁榮而已。
至於YouBike遭質疑變相恢復前三十分鐘免費的政策?柯文哲解釋,花了兩年建構1280吃到飽的政策,而臺北市的公共運輸分三層,最底層是捷運跟幹線公車,再來是公車路網,最上面是YouBike跟步行,如果民眾是轉乘,前三十分鐘享有免費,因為這可以視為公共運輸的一部分,但如果是租一輛YouBike到河濱公園騎,柯文哲認為這並不是公共運輸,而是休閒,因此如果YouBike是使用於公共運輸上,就包括在吃到飽政策中,但如果是休閒目的,不屬於公共運輸中,就照常收費。
媒體詢問是否推崇鄧小平,並奉行社會主義?柯文哲解釋,當初是提到鄧小平有個策略叫「讓一部份的中國人富起來」,現在在施政時,不要幻想一個政策全面實施很困難,通常會設定哪一個地區比較容易做的地方先做,試辦成功再往外推,這是我們目前在推動臺北市政的策略,柯文哲強調,怎麼會扯到自己推崇鄧小平,抹紅也不要抹紅成這個樣子。
針對深澳電廠議題,柯文哲回應,秉持專業問題要專業解決的理念,到底臺灣缺電的問題有多嚴重,政府必須講清楚,另外電廠環保的問題也必須說明,柯文哲強調,自己不會盲目地支持,也不會盲目地反對,現在政府最大的問題是,到底政府講的資料可靠不可靠,面對深澳電廠,最好的方法還是回歸專業與學術,是否一定要設置電廠,以及電廠的環保標準可以做到什麼程度,講清楚才有辦法做判斷,沒有的話就問說支持或反對,誰曉得該怎麼回答,應該讓政治回到比較專業的方面來討論,要不然既不要盲目地支持,也不要盲目地反對。